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皇裔戰神

第四卷 【詭譎京華】 第二章 :日蝕(2) 文 / 收割天下

    【又在首頁出現了,聲明一下,每天定時早6點更新,風雨無斷。】

    尹常風和強練會意,知道宇文護是怕發生了什麼意外,故意找借口將他倆留在殿外最近的地方。

    倆人轉身,尹常風忽然對著劉寄北說道:「太后和皇上他們要談的是家事,你難道想做個旁聽,故而不和我們一道出去嗎?」

    尹常風聲音雖小,可還是被宇文邕聽了去,只聽這位皇上頭也不回的說道:「你也一併出去吧!這裡無需服侍。」

    劉寄北心裡犯著糊塗,暗道:這裡的一切顯然事先就安排好了的,既然如此,你還硬要著我來幹什麼?

    何泉倒是不失時機的向著劉寄北使了個眼色,那意思是讓他不必多慮,只管聽著宇文邕的吩咐也就是了。

    劉寄北並未有完全懂得何泉的意思,好在他向來沉得住氣,既然聽到了宇文邕的吩咐,便隨著尹常風和強練向殿外退去。

    尹常風和強練到了殿門外,劉寄北落後幾步,眼看也快要到殿門口了,忽聽叱奴太后問道:「那個布衣漢子是不是叫做劉寄北?」

    只聽宇文邕淡淡的答道:「正是此人,他是朕招攬不久的貼身護衛,為人很是機警,常常能做出讓人驚喜交加的事情來。」

    叱奴太后「哦」了一聲,隨即說道:「皇兒先叫他留下,哀家也曾聽別人說他很有些稀奇古怪的本事,常常能逗人開心,他在這也許能幫得了哀家。」

    宇文邕趕緊轉身說道:「劉寄北先不要出去了,你把殿門闔上,守在那裡準備聽從太后的吩咐。」

    宇文護臉色倏然一變,還沒等他說話,就聽殿門一響,已被劉寄北倏然闔上,然後就見其規規矩矩站在門旁,耷拉著腦袋,一動不動的守候在那裡。

    叱奴太后歎道:「這個劉寄北倒是個老實人,讓他怎的便怎的,如此聽話的人真是越來越少了。」

    宇文護心裡十分不快,暗道:這是什麼意思?你們將自己的人留了下來,卻把我的人趕了出去,難道是巧合嗎?嘿,就算是你們有意為之,那又能怎樣,以為這樣我就會任你們擺佈嗎?

    叱奴太后似乎沒有看出宇文護的惱怒,望著香爐上婀娜升騰的紫煙,神色無限幽怨,輕輕說道:「大塚宰告訴哀家,你叔父仙遊多久了?」

    宇文護收斂起臉上的不快,淡淡的說道:「太祖離世已經快要四年半了,太后為何會這樣問?」

    太后向著那兩名宮女招了招手,二女會意,一同過來攙扶起叱奴太后,走到梳妝台的銅鏡前面,服侍她坐下,只聽她歎了一口氣,對著銅鏡自言自語的說道:「轉眼間陰陽相隔已經四年半了,唉,斯人已逝,未亡人又有什麼理由苟活於世啊!還不如早早的到了那個世間,彼此也算有個團圓。」

    宇文直跟了過去,一邊按摩著叱奴太后的肩膀,一邊說道:「看著母后如此思念父親,鬱鬱寡歡,孩兒心中很是不忍,如果能讓母后高興,無論讓孩兒做什麼,禰羅突都會萬死莫辭。」

    叱奴太后拍了拍宇文直搭在自己肩頭的雙手,沒有說話,只是又輕輕的歎了一口氣。

    宇文邕向著宇文護低聲說道:「堂兄飽經閱歷,熟識人情,看一看有什麼法子可解除了太后的憂愁?」

    宇文護心道:能有什麼法子?太后分明是對太祖念念不忘,這種寡婦思春的事情我怎知道怎麼辦?況且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合起伙來愚弄我?

    他雖是這般想著,臉上卻是一片焦急,口中低聲重複道:「何以解憂!何以解憂?」忽然間脫口說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宇文邕一愣,緊接著眼前一亮,低聲問道:「堂兄的意思是讓太后

    宇文護心中早就有些不耐煩,忖道:這叫什麼事?駐紮在建章宮的將士還等著發放政令,而我卻在這裡與你們夾雜不清。

    於是,他忙不迭的點頭,接著站起身來,走到太后身後,一邊施禮,一邊說道:「太后的心情臣能夠明白,不過自古有云『人死不能復生』,死則死矣,活著的人終究要活下去的。如果太后鬱鬱寡歡,不但對身子有損,更是褻瀆了太祖的殷殷之心,恕臣斗膽問太后一句話,太祖一生戎馬,為的是什麼?」

    叱奴太后轉回頭,滿眼的淒迷答道:「還不是為了天下蒼生都有個好歸宿,黎民百姓吃好穿暖,遠離那些征伐,人人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宇文護一怔,隨後歎道:「那是從大處著眼,若然落到了小處,臣直言不諱地說,那是為了一家老小都過上舒心的日子。」

    叱奴太后想了一下,歎道:「大塚宰說的也是這個理,哪一家的主心骨不想讓他身邊的人過得太平由心?」

    宇文護濃眉一展,肅然道:「太祖雖然不在了,但是他老人家創造的那一番基業卻是人所共見,如今皇上年輕有為,朝堂之上更是人心一統。我大周兵強馬壯,國庫充溢,黎民百姓陶然持家,可以說完全可以使得太祖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是不是這樣啊,太后?」

    叱奴太后眼波流轉,點了點頭說道:「表面上看來確實如此,眼下的日子是比那些年東跑西顛的強多了。」

    宇文護見她面色已然不在那麼陰鬱了,心道:畢竟是婦道人家,給了幾句順心的話,心裡便開始高興了起來。

    他眼珠連轉,趁熱打鐵接著說道:「太后身為一國之母,太祖遺孀,既然看到太祖的一番心血得以體現,儼然是國泰民安,難道不該從內心深處感到高興和安慰嗎?」

    叱奴太后的臉上閃過一絲羞愧,婉然歎道:「畢竟是大塚宰,說話做事練達無比,一席話字字敲打在哀家的心坎上,看來哀家的確有點鑽了牛角尖。」

    宇文護連忙跪倒說道:「臣口無遮攔,若有冒犯太后之處,還請太后多多海涵。」

    宇文邕在後面連忙打圓場,說道:「堂兄一片赤誠,天日可鑒,太后哪裡還會怪罪於你。」

    叱奴太后瞪了一眼宇文邕,接著對宇文護說道:「大塚宰快快平身,咱們都是自家人,哪有那麼多的挑剔。」

    見到宇文護站起身後,她接著說道:「大塚宰金玉良言,哀家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可就是拐不過這個彎。本來哀家看到百姓們過得安生,打心眼裡也感到高興,但是一想到了太祖,馬背上顛簸了半生,卻是一點福都沒有享受到,心裡呀,就覺得很是悲傷。」她說到這裡,眼圈一紅,竟是要落下淚來。

    此時,宇文直忽然從懷中掏出紅綢手巾,幫著叱奴太后擦了擦眼角,說道:「這幾次來看到母后思念太祖日切,孩兒心中大受觸動,不過,堂兄說得對,母后威儀天下,乃是天下女子的表率,豈能為了自己內心的思痛,懈怠了身上的重任啊!」

    叱奴太后一把推開宇文直的面巾,冷冷的說道:「難道哀家將太祖置於腦後,整日的飲酒享樂便不懈怠責任了嗎?」

    宇文直身子一僵,見到宇文邕對他怒目而視,宇文護也是滿臉的不屑,心知說錯了話,連忙低下頭去,口中囁喏著說道:「孩兒言語失意,還請母后見諒。」

    宇文護說道:「臣剛才的話,其實還沒有說完,太后如果想聽,臣可以繼續說下去。」

    叱奴太后強顏一笑,說道:「其實哀家也知道你們都是為了我好,既然大塚宰話沒說完,那哀家就洗耳恭聽。」

    宇文護說道:「先人創業儘管艱難,但是妻子兒女秉承福蔭,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並非像太后所言,一旦享樂了便有違太祖的初衷。太后不妨請想一想,太祖的初衷是什麼?無非是讓妻子兒女翕然樂陶,如果,太祖在天有靈,看到他辛辛苦苦的奮鬥了一番之後,太后不但沒有絲毫的喜悅,卻是整日裡憂傷悲痛,怎會讓他安心啊?」

    「再者一說,如今天下雖然三分,但我大周上下一心,國富民強,儼然是三國之霸主一般,相信不遠的將來,定會如當年的秦國一樣,一統天下。」

    宇文邕看到宇文護說道這裡的時候,面色紅潤,兩眼放光,大有一副躊躇滿志之勢,心裡感到很不舒服,暗道:統一天下,要做也得朕去做!

    宇文護絲毫沒有注意到宇文邕的臉色,他口若懸河的說道:「儘管大業未遂,但是臣覺得剩下的事情,只需留給臣和皇上去做也就足夠了,而太后則該好好享受一下人生了。」

    「太后追隨太祖一生,戎馬奔波,受盡辛勞,照理說也是到了苦盡甘來的時候,臣斗膽懇請太后從今以後摒除所有不快,暢然度世,殊不知人生苦短,如同白駒過隙,等到渾然難起,病臥床榻的時候,再想要快樂人生可就一切都晚了。」

    一席話說得叱奴太后若有所思,而宇文直更是頻頻點首,大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意。

    遠在殿門口的劉寄北看著宇文護眉飛色舞、頤指氣使的模樣,心道:這也許真是他的心裡話,只不過對像恐怕還是他自己。這傢伙若是名正言順的成為了一國之主,一定是個窮兵黷武,沉湎於酒色之中的昏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