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是陳郡守來了,請進。孤看到陳郡守忙於事務就沒有派人去請陳郡守,還想等會再叫你過來呢,不過既然來了那剛好,有些事要跟你交待一二。」楊暕說道
「王爺有何事,請吩咐,只要下官能做到的定然義不容辭。」陳郡守說道,他剛剛安頓好那些被楊暕救回來的流民,知道這位王爺的為人,所以對楊暕也放心了。
「也沒有什麼事,想必你也知道剛才我方又來了一隊援軍吧,呶,就是這兩位帶來的,他們是本王的左膀右臂。」
「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孤王的長史——房玄齡,負責青州平叛之後的政事。」楊暕給陳堅介紹房玄齡。
「下官見過長史大人。」陳堅趕忙施禮,此人年紀不大能坐上親王府長史的位置,而這位王爺很明顯不是庸人,那麼這位的能力就呼之欲出了。
「這位是孤王府的司馬——杜如晦,負責今後的軍事管理。」接著楊暕給他介紹了杜如晦。
「下官見過長史大人。」陳堅有趕忙施禮。自己這位郡守是軍政兼任,但是這兩位一個理政,一個管兵,不管哪個都可以管得到自己,
房杜二人也向陳郡守稍稍回禮,畢竟歷城能守得住,這位郡守大人功不可沒。
「這幾位想必陳大人都挺熟了,就不用我介紹了吧。」
「不用,不用。」陳堅一面回道一面觀察這幾人,看來這些應該就是這位王爺的班底了。
「咦,這不是『牛郎』嗎?怎的在此處?」陳郡守終於看到羅士信,居然還認識,看來羅士信在歷城還真是挺出名的。
「回大人,士信現在已拜王爺為師,跟從王爺學習兵法韜略。」羅士信有些不自然的說道。
「哦,既然如此,那麼就要好好學習,不要再像以前那般爭勇好鬥。」陳郡守諄諄教誨。
「是!」羅士信無奈應道,丑大了,以前那些醜事居然被當著自己師父的面被抖出來。
「哦?『牛郎』?孤倒是忘了士信還有這般稱呼?」楊暕笑道
「稟師父,士信家貧,只能給別家放牛,所以就得了這麼個稱號。」羅士信臉紅紅的說道。
「哈哈!」一屋子的人都笑了
「嗯,聽說士信還有一飛石絕技,改天到要讓為師好好欣賞欣賞。」楊暕說道
羅士信一驚忙道「師父是從何處知道士信有這一技能的?」
「如果為師說自己能掐會算,士信相信嗎?」楊暕問道。
「信!信!徒兒相信!」羅士信不停地點著頭。不只是他,房玄齡、杜如晦都在點頭。
這個還真可以信,雖然你手中的人才不多,但各個都是這個時代的驕子,一兩個還說得過去,全部都是,那就證明冥冥之中你有這個能力。
這一夜很平靜,並沒有什麼事發生,或許兩方人馬都打累了,都很默契的選擇休息吧。
第二天一大早,楊暕就帶領眾人來到城頭查探情況。
「怎麼,看出有什麼異常嗎?」楊暕問身邊的兩位大能。
「沒有,叛軍紮營也很正常,十萬人馬扎得個鐵桶一般,很難著手。」杜如晦說道。
「嗯,不過既然叛軍開始龜縮,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主動出擊呢,老是縮在城裡,對士氣影響很大。」楊暕說道
「出擊?怎樣出擊?」大家都不解,剛還說無從下手,難道又是用騷擾這一招?
「我們可以以歷城為依靠,大軍前去與叛軍對面紮營,形成一個對峙的局面,這樣一來也可以為歷城多家一道防護線,同時一旦情況有變,那麼出擊將會更加迅速有效。」楊暕說道,還真別說,他這麼一弄,在大戰的時候還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好,我贊成。」第一個說話的居然是陳堅這位郡守。想想也是,最不想看到歷城再起戰火的應該就是他這位齊郡郡守了。
「你們幾個覺得呢?」楊暕又轉而向房杜幾人。
「全憑王爺安排。」幾人皆抱拳躬身答道
「好,既然沒有什麼意見,那本王就安排了。」楊暕說道
「原歷城的守軍繼續守城,河南道各郡的兵馬隨本王出城紮營。」楊暕安排到,他的這個安排比較合理,至少讓原歷城守軍得到休息,而他帶來的人馬與後來的人馬一起紮營則可以帶著一起歷練。
「是!」
「房玄齡、陳堅。」楊暕喊道
「下官在。」
「屬下在。」
兩人上前應道。
「你二人負責後勤糧草以及組織後備部隊,把民眾都組織起來。」
「杜如晦負責在城內把民眾組成預備役,隨時準備支援。」
「親衛、黑龍軍及各郡援軍隨我出城紮營。」
楊暕一一安排到。
「是!」
「諾!」
眾人皆領命。
兩個時辰後,一座與叛軍遙相對立的大營就被建了起來,果然有了兩個協調能力強的人就是不一樣。
整個大營背靠歷城東大門,分三個區域防禦,沒面均設有三道防禦線,能夠有效地防禦叛軍的突然進攻。
自此,歷城不再是被叛軍想攻就攻的孤城,大營已建好,就相當於歷城多了一座相互支援的衛城。而對峙的局面也基本上形成了。
叛軍也看出了楊暕一方的打算,不過最後還是沒有敢過來阻止。楊暕還擔心叛軍會趁機來攻,不過叛軍似乎怕了,又似乎沒有摸清楚昨晚到底來了多少援軍,所以整個建造期間雖然有些擔心,但還是平靜的把大營建了起來。
大營,點將台。
「將士們,經過幾番努力,我們大退了叛軍的進攻,但是難保他們不會重來,因此建立次大營,為歷城多一個緩衝地帶,而且這也是一個橋頭堡,一個反擊的橋頭堡。我在次焚香以祭為國捐軀的將士的英靈,感謝他們的誓死守護!」楊暕站在新建好的點將台上講話。
「至昨晚,我軍共折損一萬八千餘人,傷者萬餘人,僅昨晚就折損三千餘。其中原歷城守軍將士陣亡一萬五千餘人,河南道援軍陣亡兩千餘人,黑龍大隊陣亡五十人。讓我們一起祭奠他們的英靈,是他們的犧牲喚來歷城的堅強不倒。」楊暕沉重的說出這一個個數字,並帶領眾將士一起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