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明海寇

正文 第二章 橫行鄉里 文 / 寒風拂劍

    至於褚彩老暫時棄了東山島,退到廣東潮州沿海一帶,也是於孝天和褚彩老之間的一個協議。水印廣告測試水印廣告測試

    雖然於孝天現在在福建有熊文燦為其撐腰,地位暫時比較穩定,但是於孝天也很明白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道理。

    如果福建沿海一帶,只有他海狼一家獨大的話,那麼遲早都會成為朝廷忌憚的對象,海狼存在的必要性也肯定會大打折扣,大明歷來都擔心武將擁兵自重,想盡辦法加以限制,一旦感覺到於孝天沒有必要存在的時候,肯定朝廷和官府會在以後的日子裡面想盡一切辦法來削弱和分化海狼,甚至於圖窮匕見,將於孝天幹掉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養寇自重就成了於孝天眼下最現實的選擇,可惜的是他之前把事情做的有點太絕,福建沿海一帶有名的一些巨寇,現如今差不多都被他收拾乾淨了,就算是沒有被他幹掉或者吞併的個別勢力,也無奈之下只能逃離了福建沿海一帶,要麼北上到江浙沿海活動,要麼便跑到了兩廣沿海求生。

    甚至個別海盜被迫無奈之下,遠走他鄉,帶著手下乾脆一溜煙的跑到了南洋那邊,在那裡安家下來,繼續干他們剪徑劫船的買賣去了。

    結果是搞得現在福建沿海,還真就沒有幾伙可以給福建沿海一帶造成威脅的海盜勢力的存在。

    現如今褚彩老和顏思齊恐怕算是最後兩股可以引起官府忌憚的海盜勢力了,如果他這個時候急功冒進,連他們兩伙人也吞併的吞併,幹掉的幹掉的話,那麼估摸著很快他變成了熊文燦忌憚的對象了。

    故此於孝天最終採納了林易陽的建議,保留顏思齊的**性,同時也將褚彩老的部分實力保存下來。

    褚彩老表面上是暫時退出了福建沿海一帶,但是私下裡卻還和於孝天保持著暗中聯繫,一旦需要的話,於孝天只需要放放水,褚彩老便會大舉北上,重新返回福建沿海活動,這恐怕就是最現實版的養寇自重了。

    當然作為福建巡撫的熊文燦當然不清楚於孝天的這些貓膩,在他下令於孝天將褚彩老逐離漳州沿海之後,僅僅是數日的時間之後,於孝天便傳給他了大捷的消息,熊文燦為這一場大勝感到無比歡欣鼓舞,這算是他此次招撫於孝天之舉之後,獲取的第一份收穫,終於可以大一筆了,於是親自寫了奏章,上報朝廷為於孝天請功。

    而且這一次於孝天的行動,並未請福建任何官軍參與,同時也沒有向熊文燦要更多的糧餉補給,而是基本上用的是他自己的人還有物資,獨自就將這件事辦了。

    事後於孝天所部,一共斬獲海盜人頭三百餘級,另外俘獲褚彩老手下賊眾千餘人之多,於孝天也沒有剋扣,盡數送交官府進??府進行處置。

    這樣的功勞少不了會讓人眼紅,於是漳州府和泉州府的官員紛紛暗中找到於孝天,想要從這份功勞之中分潤一點,於孝天也沒有吝嗇,給他們兩方各自分潤了賊首五十級,另外又各送了俘獲賊眾百餘人。

    甚至在他呈遞的戰報之中,還沒有忘了給蔡善繼分一份功勞,著重提到說海道副使蔡善繼從中帷幄,坐定指揮,才使得他們取得了如此大捷。

    蔡善繼得知消息,頓時也高興的合不攏嘴,在內宅之中對妻妾多次提及,於孝天雖然曾經是海寇,但是卻著實會做人,無形之中對於孝天再次高看了幾分,另外也對於孝天此種做法,暗記於心,決定以後一定要好好的拉攏於孝天。

    至此於孝天才算是徹底在福建官方之中站住了腳跟,成了正兒八經公認的海防參將。

    當然於孝天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自然也沒有忘記經營圍頭灣以及開拓打狗港的事情,自他受撫之際,便立即大舉在圍頭灣之中招募工匠,開始大批興建各種港口碼頭設施。

    他親自率人勘測了圍頭灣的水文情況和地質地形,將圍頭灣根據地形,分作了幾個港口,其中在福全所以南的圍頭角設立了一座燈塔,為過往和夜間進出圍頭灣的船隻提供指示。

    另外在圍頭角西部,招募民工施工修建了一條深入海中達百丈多長的海堤,使之形成了一個可以避風擋浪的灣角,在灣角內側,修建了一座一共擁有五條棧橋的碼頭,正式成為了海狼第二艦隊的母港。

    另外在圍頭灣內部,又修建了幾座碼頭,專供商船靠泊上下貨物,金門島和廈門島上,也各修建起一座碼頭,以供戰船靠泊,使得圍頭灣正式擁有了通海口岸的能力,可供大量的商船以及戰船進入駐泊,裝卸貨物。

    至於月港那邊,自從被海狼攻破一把火燒燬之後,加之於孝天的淫威之下,以前的商船再也不敢到月港進行交易,只能進入圍頭灣進行交易,使得月港在遭受此劫之後,便再沒有恢復之前的盛況,徹徹底底的衰敗了下去。

    海澄縣城中不少商戶,眼瞅著月港就這麼蕭條了下去,再不復往日的繁華,也沒有更多的商賈湧入月港,以官府自身的資金能力,更不可能重修碼頭等被焚燬的各種設施,如此一來不少原來盤踞在月港周邊的商賈,只能無奈的放棄了海澄,轉而開始遷往同安圍頭灣一帶,尋找新的生財機會。

    而於孝天也因勢利導,經過一番仔細的考察之後,最終也在另一個時空鄭芝龍曾經選址建立安平城一帶,劃出了一大塊區域,構建起了一個大型的碼頭,專供內地商賈在這一帶聚集,同海商進行交易,以使得更多的商品可從這裡登船出海。

    這麼一來,只要有人因勢利導,在商賈逐利的本能驅使之下,短短一兩個月時間,大批商賈便蜂擁到了這一帶,開始賣地建起商舖,使得原本蕭條的這一帶,幾乎可以說是一夜之間,便頓時熱鬧了起來,天天都有大批的勞力趕到這裡找活幹,一座座商舖拔地而起,使得原本並不高的地價,在短時間之內,就翻了幾十倍之多。

    而作為始作俑者的於孝天,在此之前,卻早已用軟硬兼施的手段,將這一帶的土地盡數收購到了自己手中,不過只是沒有用他的名頭罷了,而是將這一帶的土地都放在了趙麻子名下,但凡有商賈想要在這裡購地建立商舖,少不了要從海狼手中購置土地。

    如此一來,僅僅是賣給商賈建設商舖的土地一項收入,便又讓於孝天賺了個盆滿缽滿,整整大賺了幾十倍的銀子。

    除了這裡之外,於孝天還圍著圍頭灣一帶,大肆收購土地,因為他很清楚以後圍頭灣只要建成商港,那麼周邊的土地肯定會大幅度增值,多地產買賣照樣也是可以發橫財的買賣,於孝天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當然收購土地也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除了他看出來這裡面的商機之外,當然也有聰明人從眼下的局勢之中,看到了商機,同樣也有人想要在這一帶購買土地,包括當地原來的一些地主,也不願意輕易將土地這個時候出手。

    可是換做是於孝天想要購買這些土地的時候,事情就變得簡單了許多,於孝天才不怕給自己拉更多的仇恨,對這些地主可謂是軟硬兼施,先是用錢收買,價格高點無所謂,只要肯賣就行,但是其中有些人著實不開眼,說什麼都不肯放棄這塊肥肉。

    對於一些僅僅是擁有少量土地的百姓,於孝天著令理事堂給其開出遠超過市價的價格進行收購,盡量不對其進行欺壓,但是對於那些坐擁大量土地的地主們來說,可就沒這麼好的條件了。

    於是乎這些敏頑不化的地主可就倒了大霉了,甚至不需要於孝天暗中指使,僅僅是負責收購土地的理事堂的一幫傢伙歪歪嘴足矣,當地一些地痞無賴立即便會蜂擁上門,開始無窮無盡的找起了這些地主的麻煩。

    地痞無賴有的是各種見不得光的手段,只要他們想做成一件事,還真就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以前這些地主他們這些地痞無賴是惹不起的,這幫地主可都是當地的士紳,誰跟官府沒有關係?地痞無賴一般情況下,是不敢招惹他們的,否則他們動動嘴,官府便會派出差役捕快,將這幫地痞無賴抓入衙門,輕則打的皮開肉綻,如果事主還不滿意的話,可以再花點錢,當場打死拉倒,也不會有任何後果。

    可是現在不同了,他們背後有了於參將給他們撐腰,他們還有什麼不敢做的?就算是這些地主士紳到官府衙門告狀,現如今只要聽說是沾住了於孝天於大將軍的事情,這些泉州的當官的無不避之不及,哪兒敢去觸這於大將軍的霉頭呀!

    起初一些官衙之中的捕頭差役,還不清楚這裡面的貓膩,收了事主的銀子之後,立即便虎彪彪的跑去抓人,可是不等他們把人抓回到衙門,便會被參將府的人一紙保書給保出去,個別不開眼的傢伙,還試圖暗中做手腳,去敲打敲打那些搞事的地痞無賴,可是沒兩天這幾個不開眼的傢伙便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