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西班牙帝國

正文 第四百四十七章 對中國戰略變化的原因 文 / 老鼠和大米

    嘉仁天皇每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明治天皇臨死前所說的每一句話,特別是依然還縈繞在自己耳邊,父親細細的分析日本各大勢力的的實力和重要人物,這些人,都被他這些年清楚的記在心裡,想起剛才自己竟然一頭火熱的,竟然忘記了,自己竟天真的以為這些人就將會像自己手中的利刃那樣,可以隨處砍伐殺戮,可是,現在卻是被桂太郎剛才的回答,可是無情的澆醒了,是啊,連偉大的父親都無法完全的控制住這些人,更何況現在才登上天皇位置的自己。看來,自己還真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不過,嘉仁天皇還是不會輕易的灰心的,在他看來,其實強勢的手下,有時候不失為一個更加好的助手,至少在很多事情,可以放手給他們更多的空間和權利去對外擴張,這樣一來自己喝皇室就可以隱身在幕後,遙控日本乃至亞洲的局勢發展,遙望歐洲這個世界最強大國家集團群發展的所在了。

    想到最近越來越多西方人熱衷於討論中國和日本的關係,甚至這股風潮也已經刮到了中國和日本來了。各種版本都有,大體上是因為中國的衰弱和日本的崛起,這就是根本的所在。對於這些各種的版本,嘉仁天皇只能夠輕輕的一笑視之。

    在這些年的東亞關係發展中,中日關係的歷史敘述常常伴隨著中國屈辱史和日本的擴張史之間。這種這樣的評判可以說是一種不偏不倚的說法,可是。一國之辱是他國擴張造成的,幻之而言,其實,現在的日本最多也就是在台灣問題上,以及朝鮮這個中國的屬國上跟中國攤牌而已,其餘的,只不過是英國法國等西方大國在跟中國打交道而已,當然了,嘉仁天皇也想著,加入到這些大國的行列之中。早日實行到對中國隨意入侵的地步。

    不過。這些進程早已經展開多年了,只不過不是明目張膽怕引起其他強國的注意而已。

    嘉仁天皇不想再繼續剛才那個顯然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話題們,於是轉移到其他的地方。嗯,他已經選到了一個好問題了。中國。

    「由於中國現在南北明顯的對立而引發的激烈抗爭。使得其國內政治爭鬥雖然表面看上去風平浪靜。可是,只有熟悉內幕的人,哪一個不知道。現在的他們正在進行著激烈的爭鬥啊,因此,現在的他們,進而他們絕對無法兼顧其他,這些只要在外交問題上,就可以看得懂許多的東西。

    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雖然號稱是正宗的國家最近主要機構,事實上,他們也是最強大的實力團體,他們已經掌握了東北的一部分,就愛上大蒙古以及山西、陝西西北華東華中等部分,這已經讓袁世凱差不多佔據整個中國幾乎一半的領土,剩下來就有華西的黎元洪領導下的共和黨治理的陝南、湖北、川東、重慶等;宋教仁、黃興領導國民黨在湖南、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包括海南),以及魯迅領導下的共中黨在江西、福建、浙江以及江蘇長江以南的部分。

    還有一些還不算上檯面的中小勢力,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這麼多的勢力,已經絕大的阻止了中國跟我們能夠較勁的制約。而名義上北洋政府的袁世凱這位總統既沒有明確的;領導政策指導,也缺乏了把握主動權的熱情,本來最有把統一中國的他,卻是因為自恃年齡漸大,竟然有了守財奴的樣子,選擇守護號一畝三分天過一輩子的想法。」

    「陛下說得沒錯」西園寺公望這時候也道:「西面的黎元洪是個具有野心的人,可是,他的位置,注定了,他們的爭霸雄心,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我覺得,似乎很難有機會。剩下的,其他兩個倒是不錯,很有可能」

    嘉仁天皇倒是被西園寺公望這麼一說來了興趣,向伊籐博文問道:「伊籐君,你覺得呢?你會看好哪一個,畢竟真正的要說起來,這裡的人,就只有你對中國最熟悉了,要不是當年對於中國的態度把握得那麼好,現在的朝鮮說不定還繼續的躺在中國人的懷中也說不定呢?」

    伊籐博文是一個非常具有斯文人氣質的人,至少,很多人如果不清楚他的事跡的話,絕對會在不經意的,會被對方的外貌給騙到,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竟然主持了日中甲午戰爭。這可是日本近代崛起最具象徵性的事件啊。可以說,在座的人也都明白,這伊籐博文的地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絕對是日本的民族英雄,同時也將會是中國朝鮮等國最厭惡的人物之一。

    想到這,伊籐博文又看了看旁邊的山縣有朋,這傢伙也是不賴,雖然很多時候不是他出面,可是當年可是由他來直到日俄戰爭的,最後更是直接的戰而勝之,一戰而讓歐洲列強也心驚不已,可以說,這兩人就是日本的雙寶,是除了明治天皇之外最具聲望的人之一。就算是後來俄後學末進桂太郎和西園寺公望也難以及其項背。

    回過來,他又想到日本內部。

    由於中國的內亂開始,跟俄國的戰爭勝利,這使得日本得到了一個天賜的良機得以發展自己。再者,鑒於西方各國內鬥不已而不把目光朝外,於是遠東勢力削弱了不少,至少除了西班牙之外,其他諸如英國德國法國卻是減弱了不少。

    故而,最近這幾十年來已經形成龐大規模的軍部、和內閣元老院決定放手進行擴張政策。

    故而,最近發生的戰事就已經有了正當的理由了。西園寺公望三次內閣、山本的組閣、桂太郎內閣,這些人的內閣,已經讓日本格局發生了以前只有山縣有朋和伊籐博文的雙雄記變化,組編成了多方巨頭。

    這一時期,也讓日本更加的具有政治激烈爭鬥化,而這種爭鬥的最後結果就是,日本對中國發生了政策的變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