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西班牙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八十四章 伊籐博文的首席智囊 文 / 老鼠和大米

    第一百八十四章伊籐博文的首席智囊

    朝鮮半島,現如今日本統治的時代傀儡政府大韓帝國(1897年從朝鮮王國改過去的)的首都京畿道。////

    跟王宮平齊的統監府內。

    「哦,難道,他們認為我沒在首相的位置上,就認為,我們的影響力降低了嗎?」

    「伊籐君,我們不防給他們鬧上一鬧吧,只要只把手上的收尾工作做好,到時候您再回去強勢的第五次坐上日本首相的位置,到時候,還不是您再說了算」

    「不錯,陸奧君,你說的不錯,不愧是我伊籐博文超級智囊啊,哈哈哈」

    竟然是,陸奧宗光,對於這個名字,沒有一個關注東亞的人不知道這個人的名字的。

    陸奧宗光是日本伊籐博文內閣時期的政治與外交家,又名陸奧陽之助,伊籐博文在內心中,一直以獲得他的真心幫助為榮。

    從1868年得巖倉俱視的賞識,開始步入日本政界;然後兩人在偶然的交談中,兩人內心都產生對對方的讚賞,之後在他伊籐博文內閣中指派了他任外務大臣。1888年任日本駐美公使,兼任墨西哥外交大使。他是近代中日關係史上關鍵性的人物之一,在其外交大臣任內利用朝鮮東學黨起義之機,施展「狡獪」的外交手段,發動了甲午侵華戰爭。因此,這一時期的日本外交也就冠以「陸奧」之名,被稱為「陸奧外交」。

    「伊籐君厚愛了」陸奧宗光的道。

    「意思沒有過獎都沒有,你的本領,試問誰不知道啊。試問那些支那人誰不痛恨你的智慧啊,不得不說,陸傲君,你的外交智慧甚至也讓我產生了拜服之意」伊籐博文沒有任何做作的誠懇道,因為在他看來,這份稱讚甚至還不及他心中給對方的評價高。

    從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後,最為他左右手的陸奧宗光,當時一面命日本駐朝鮮公使館代辦杉村浚往訪清朝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袁世凱,以甜言誘使中國派兵「代戡」,一面又推動內閣做出派大軍進入朝鮮的決定。

    與此同時,還敦促回國休假的駐朝公使大鳥圭介提前返任,並親自向其交代「我們有即便不得不訴諸干戈亦在所不辭的決心」,不妨「採取毫無顧忌的斷然措施」。實際是把挑起戰端的任務交給了大鳥。大鳥回任後,先奉陸奧之命提出所謂中日「共同改革朝鮮內政案」,一則使日本侵略軍賴在朝鮮不走,一則拖住清軍不能班師回國,以伺機尋釁。

    繼而又決定單獨脅迫朝鮮政府「改革內政」,借此製造開戰的口實。這些說來簡單,但是進行的時候需要小心翼翼的在時間上有需要拿捏準確,伊籐博文對於當時的陸奧宗光開始不放心到看到進展順利之後開始放手對方去幹

    而這時候,俄國政府為阻止日本勢力進入朝鮮,勸告日本政府與中國共同從朝鮮撤兵。陸奧大耍欺騙手段,表示日本對朝鮮「決無他意」,對中國「斷不做攻擊的挑戰」。

    到了1894年7月初,英國駐華公使歐格訥出面調解中日爭端。7月9日,總理衙門邀日本駐華臨時代理公使小村壽太郎進行談判。日本政府發起戰爭的決心已定,故意造成談判破裂。談判破裂後,陸奧宗光異常興奮,立即於7月12日指示小村壽太郎向中國提出「第二次絕交書」。小村於14日向中國提出照會,指責中國「徒好生事」,「將來即使發生不測之變,日本政府亦不任其責」。

    同時陸奧宗光又電令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謂「英國調停已失敗,現有斷然處置之必要」,19日陸奧秘密訓令大鳥:「促成中日衝突,實為當前急務。為實行此事,可以採取任何手段。一切責任由我負之,該公使絲毫不必有內顧之慮。」大鳥接電後於23日指使日軍闖入朝鮮王宮,劫持國王,成立親日傀儡政府。25日,日本海軍採用卑鄙手段,在朝鮮豐島海面突然襲擊中國艦船,悍然挑起戰爭。

    就這樣的,中日甲午戰爭就在日本,呃,準確的說在陸奧宗光的掌握下按單方面的計劃進行著,最後更是按著計劃獲得了勝利的果實。

    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政府在軍事上接連失利,被迫於1895年1月派總理衙門大臣戶部左侍郎張蔭桓、兵部右侍郎署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求和。在中國議和代表到達日本前,1月27日,日本政府召開御前會議,陸奧宗光親自起草和約草案,並向他提出以朝鮮獨立、中國割讓領土、賠款等苛刻條件作為談判基礎。

    這時候的他因此而被他伊籐博文任命為議和全權大臣。由於當時中國戰場戰局尚未明朗化,一直被日本視為心腹大患的北洋艦隊實力猶存,陸奧宗光與他預先就策劃破壞談判,決定找出各種理由,「拒絕與彼等繼續談判」。

    中日雙方代表在廣島舉行第一次會議時,陸奧等就借口中國代表「全權不足」,拒絕談判。2月2日,雙方第二次會議時,陸奧再次提出所謂「全權不足」,蠻橫的終止了會議。會議期間,在陸奧等人指示下,清政府發給議和代表的電報全部被日方扣留,並禁止中國議和代表使用密碼向國內拍發電報,後來連明碼電報也一起禁止。在進行肆無忌憚的侮辱後,2月5日將中國代表逐往長崎,限期離境。之後日方在軍事上又取得一系列勝利,並揚言要攻佔北京。

    在日本外交、軍事壓力下,逼得清政府不得不改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本和他在馬關春帆樓開始議和談判。然後在回寓所途中,李鴻章被日本戰爭狂熱分子小山豐太郎槍擊受傷,致使全球各國輿論大嘩。

    正當伊籐博文深恐西方列強借此進行干涉,這時候自己的這個智囊站出來主張立即要求李鴻章無條件停戰。在得到明治天皇裁可後,中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接著談判不平等條約問題,4月1日,在他這個首相的同意下,陸奧將包括割地、賠款及通商權益等內容的和約十款交給李鴻章,限令4日內答覆。10日,在雙方爭辯下,陸奧等將條約賠款經額略加削減,要求李鴻章在3日內答覆。在日本的壓力下,清政府同意簽署,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

    《馬關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雖然他們早知道,這會引起了俄國的極大不滿。但是卻是想不到在4月23日的時候,俄國人竟然會聯合德國、法國,向他們大日本提出「勸告」,要求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

    正當他感到幾倍在增加的時候,正在請假休養陸奧宗光聞訊後感到事態嚴重,便向他提出一個拉攏英國對抗三國的反干涉構想,計劃採取賄賂英國政要的辦法以達到上述目的。他命令駐英公使加籐高明「以盡可能最秘密的方法,探聽並弄清英國政府的真實態度」。並明告加籐:「對於執行上述命令之費用,你不必猶豫,必要時即將款項寄上。」但日本這次的賄賂手段並不奏效。因為英國當政者首先考慮的是本國利益,不可能為了日本而冒與三國為敵的風險,這就使陸奧的構想歸於破滅。

    其後,御前會議在廣島舉行,討論如何應對三國干涉問題,決定暫時採取召開國際會議處理遼東半島問題的方案。當徵詢意見時,陸奧決定反對此方案,認為召開國際會議會招引列強新的干涉,中國若乘機不批准條約,將會使《馬關條約》成為一紙空文。根據陸奧的意見,日本政府最終確定了對三國「不能完全讓步,然對中國則一步不讓的方針」。11月8日,中日兩國簽訂《中日遼南條約》,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但為此,中國政府需要支付3千萬兩白銀的巨額贖金。

    「正是有了你那死硬式的不退讓,才讓大日本帝國能夠獲得那幾千萬的白銀作為發展之用。如果不是這樣而輕易妥協的話,至少我知道,現在的日本絕對比沒有這幾千萬白銀的賠款淒慘得多。」

    聽了伊籐博文的話,他笑了笑,不想在這個事情上在糾葛與自己的功勞大小,而是凝重的岔開另外的話題。

    「伊籐君,隨著你們九元老死的死沒落落的沒落,雖然現在的你在日本可以說除了天王陛下之後,屬於第一具有權勢之人,可是,現在桂太郎顯然已經崛起,我們應該多做些準備才對,而且,說就不好聽的話,隨著西園寺公望的崛起以及山縣有朋這些那若有若無的跟我們慢慢的拉開距離,我們可用的人已經開始萎縮了。」

    陸奧宗光所說的九元老,就是日本明治維新後把持政權的九個寡頭政治家。分別是伊籐博文,黑田清隆,山縣有朋,松方正義,井上馨,西鄉從道,大山巖,桂太郎,西園寺公望,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是在1885年伊籐博文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之後,都當上過日本首相之人。

    儘管在法律上並無明文規定,但是內閣總理大臣的人選均是先經過元老們參與討論,由元老向天皇推薦,再由天皇向總理大臣「大命降下」授命組閣,形成所謂的藩閥政治。而九元老就代表著日本除了天皇的否決權之外的最高權利金字塔所在。

    當年日本的巨無霸西鄉隆盛、木戶孝允以及太久保利通等老一輩強人分分的離去奠定了伊籐博文和大隈重信的日本政壇一二的地位。

    然後大隈重信在他的密謀有心算無心下,終於又被他扳開了,至此,日本政府進入了他的時代。

    不過還是有人阻礙到他,那就是九元老組成的樞密院這個首相推薦選擇認證機構。

    當時最有利的對手黑田清隆1900年已經死去,兩年之後西鄉從道也離開了人世,現在還剩下的分別是他,山縣有朋,松方正義,井上馨,大山巖以及桂太郎和他的得意門生西園寺公望,而這些人中,真正站在他這邊的有哪些,他心裡有數得很。

    「統監,西澳州給你來的急信」

    西澳州!伊籐博文和陸奧宗光對視了對方一眼,頓感到事情或許有些出乎變故了,同時,他們又隱隱的有些期待,因為,他們也在等著這信的到來。

    感謝憐司的月票(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