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西班牙帝國

龍騰世紀 第六十七章 全球輿論 文 / 老鼠和大米

    1908年6月20日,西班牙和南美洲的智利、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爾四國在西班牙海外屬地新西蘭首府惠靈頓正式的對外宣佈正式的簽署經濟安保同盟,五國宣佈南美四國將會直接的把各自的比塞塔匯率跟隨著西班牙的看齊,還有四國按照盟約他們將會獲得跟葡萄牙同樣的待遇,即獲得對西班牙的市場零關稅准入證,而相應的,西班牙的工業品也獲得了免稅進入四國的市場。

    五國正式的實施零關稅政策,而同時宣佈的還有,為了對西班牙的這四個盟友進行有效的保護,西班牙和四國經過認真的磋商,最後確認,西班牙買下了厄瓜多爾的科隆群島一次性付清200萬比塞塔(1美元等於1比塞塔),租借厄瓜多爾南方港口瓜亞基爾100年的時間一次性付清200萬比塞塔。

    同時其他三國分別是秘魯的港口卡亞俄、玻利維亞靠近於秘魯和智利之間的陸地城市拉巴斯、智利的港口阿里卡和康塞普西翁以及南端位於麥哲倫海峽中的蓬塔阿雷納斯,這5個地方全部都是西班牙以均200萬比塞塔的租金租下了100年的時間。也就是說,西班牙帝國軍隊這次為了在南美洲打開缺口入駐,決定總共拿出了1400萬比塞塔也就是1400萬美元。這筆交易有人讚成有人又貶低。

    「1803年,1500萬美元美國從法國手中買下了路易斯安娜州,那可是面積超過十三萬平方公里啊。如果說這還時間久遠的話,那麼就說最的,1876年,美國用了720萬美元就買到了阿拉斯加還外加阿留申群島。要知道那加起來就有超過170萬平方公里,而現在看看這些地方,可見西班牙這次的交易已跟美國的一比就顯得相形見絀了。」《沙俄之音》有些酸溜溜的報道。「不過,這次西班牙所選擇的都是戰略要點,比如說科隆群島,它正好處於現在美國控制下的巴拿馬運河太平洋出口處,如果細心看的話,還可以發現瓜亞基爾和科隆群島距離巴拿馬運河的距離都是同等的存在,它們起到了遙相呼應的功能,或許,這兩個港口的存在就是專門守護著巴拿馬運河的也說不定。

    而南方的秘魯港口卡亞俄是屬於補給站可以有效的作為南北之間的終點站。至於玻利維亞的巴拉斯以及出海口的阿里卡他們的存在自然是最為南美洲上的一個點可以互相呼應了。往南的康塞普西翁可以遙望蓬塔阿雷納斯和阿里卡以及新西蘭的惠靈頓,南邊的蓬塔阿雷納斯不用說了,它的存在自然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存在。越說越感覺到的是,西班牙的這次交易雖然面積小也是以租為主,但是如果細細的觀察,還是發現的戰略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也間接的說明,西班牙已經開始介入南美洲了,而一直以來視美洲為自家後院的美國,你們,現在還能夠做些什麼呢?」

    和《沙俄之音》的態度不同,英國人的看法更加的廣闊,同時也令人更加清晰的看出西班牙的意圖,《泰晤士報》這份親政府報紙也開始發出了強有力的聲音。

    「交易中的各大港口就不用說了,他們戰略地位對於海軍強盛的國家來說比起更多的面積土地他們更加的重要。從南到北西班牙把這幾個國家的港口連成了一線,有效的把握住了南美洲東、南太平洋的節奏。進而影響到那美洲大陸的安全形勢。如果我們把西班牙的屬地等在清算一遍,我們就看到了了一一個非常有趣的事,那就是南美洲相連在了一起。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我想像中的旅行話題。

    一艘載滿旅客的船從西班牙本土拉科魯尼亞出發往南下到達盟友葡萄牙亞速群島,然後再往南下到了智利最南端的蓬塔阿雷納斯,當再次坐起船後直接穿越大西洋於太平洋之間的麥哲倫海峽,然後穿越萬里海洋到達新西蘭惠靈頓,再往西面驅使到達西澳州的帕斯,如果厭煩了坐船的生活可以在上面休息一下,如果還不夠的話還可以坐著從帕斯開始向北面的黑德蘭港進發,然後再經過荷蘭控制的印度尼西亞的巽他海峽、爪哇海到達南中國海之後來到他們西班牙的屬地巴拉望島,在那上面觀賞一下大海龜和飛禽,然後看厭了之後又再次穿過蘇拉威西海和菲律賓東海到達密克羅尼亞群島的帕勞島,在上面看看活火山之後再次到達關島看看西班牙在那裡的軍港同時慰問一下那裡的西班牙士兵。

    之後往南直下到達新西蘭的庫克群島,繞了一個大圈之後再回到惠靈頓,再次回到帕斯,如果這時候感覺有回家的衝動,那麼不用猶豫,坐船直接的朝西穿過西南印度洋直走到達西班牙盟友的葡萄牙的殖民地莫桑比克,如果英國政府同意的話,還可以直接的穿越贊比亞達到了從印度洋穿過非洲大陸到達另一邊同是葡萄牙殖民地的安哥拉港口兼總督府所在地羅安達,而這時候船早已經準備好,於是坐上去之後又開動了,下一個目的地是西屬地赤道幾內亞,緊接著是葡萄牙屬地的幾內亞比紹,跟著回到西班牙人看來是大本營的西屬撒哈拉,、加那利群島,摩洛哥西班牙屬地賽普泰,然後就是本土塞爾維亞了。一個完美的旅程就此結束!這就是西班牙海外殖民地串串聯遊戲,不知道,軍事上是否可行呢?」

    「法蘭西在太平洋上的領土和西班牙是多麼的接近,或許西班牙是共和國應該接觸合作的對象」法蘭西共和國的《費加羅報》以『西班牙能夠和法蘭西合作嗎?』為題,「西班牙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佔據著越來越大的份量,特別是在海洋上島嶼屬地甚至已經超過法國接近了英國的存在,如果法蘭西能夠像跟英國一樣和西班牙帝國一起合作處理海外領地雙邊問題的話,那麼兩國在海外領地的糾紛風險將會降到最低,而合作甚至能夠為兩國帶來不少的好處。比如說港口補給等,減少互相之間的糾紛潛在威脅等等,不過,西班牙和法蘭西政府會同意這樣的合作嗎?還真是令人期待的!」

    「西班牙是在作戰略佈局嗎?」

    《德意志日報》開篇就以這樣的一句話來形容西班牙,「西班牙人已經越來越離開了歐洲,現在他們把利益轉移到到了外海,或者是說他們願意把風險降到最低,這是一個值得警醒的事情,難道說西班牙已經在做悲觀的準備了嗎?現在歐洲的氣氛越來越凝重,感覺讓人很窒息,而西班牙現在給人的感覺就是越來越飄逸,對歐洲的事務越來越不掛心,阿方索陛下自從從英國回去之後就整天在陪著帕特裡夏王后照顧還未出世的王子,國事都是尤金首相在處理,尤金首相是西班牙自由派現在的領袖,而這只能夠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阿方索陛下對於自由派現在的執政態度相當的信任,而自由派則以創新以及擴張,那麼相信在這剩下兩年多的自由派執政期間之內,西班牙相信還會繼續在自由派的領導下執行擴張運動下去,只是,西班牙的擴張政策真的會繼續受歡迎下去嗎?美國人和其他列強會繼續允許西班牙這樣明目張膽繼續的行動下去嗎?」

    「西班牙對我們進攻了嗎?」《紐約時報》標題就是這個,很醒目很讓人要想聯翩的標題。

    「從西班牙這幾年的一次次擴張,我們發現,西班牙就好像越來越針對美國一樣,特別是現在的拉上南美洲四國搞成的五國經濟安保同盟的舉動更是有著巨大的挑釁意義,眾所周知,美國一直以來都奉行不要結盟對抗的行動,而且美國也沒有在南美洲執行過任何的侵略戰爭,相反,西班牙以前有過這樣的一段經歷,而且還是把南美洲差不多置身在他們的掌控之中。南美洲成為了他們的後花園,現在南美洲給人一種引狼入室的感覺,難道忘記了西蒙·玻利瓦爾、聖馬丁以及奧希金斯等幾位把南美洲從西班牙殖民下用血來解放獨立的偉大人物了嗎?這樣的南美洲還是以前那個防止成為霸權國家的獨立樂土嗎,請南美洲的人民繼續站起來反對殖民地統治吧,你們是獨立國家,也請各位和我們一樣保持美洲大陸免受外來者的侵略?」

    「外來者的侵略,如果沒有外來者的制衡,難道還想要整個南美洲置身在你們美國的統治下嗎,如果沒有外來者的制衡,難道你們美國願意和南美洲各國平等互助嗎?如果沒有外來者的監督,你們美國人美國的資本家財團們願意一分錢不賺的去好心幫助南美洲的人們改善生活了嗎」

    1908年6月22日,在中立國瑞士的著名報紙《國際連線》上,西班牙外交大臣特利尼對美國《紐約時報》的報道進行了攻擊。

    「你們這是赤露露的對整個歐洲人進行挑戰,你們這是……」

    今天第二更,有些複雜,不過我已經盡量的簡單了,求推薦票,截至目前,昨天的推薦票到現在475張,懇求繼續堅定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