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第一強兵

正文 七七二章 亂麻須快刀 文 / 鱸州魚

    /

    期待歸期待,眼下的當務之急卻不是如何殖民天下,而是戰後的處置工作。

    在太史慈之後,大軍已經陸續歸隊,開始清點戰損,救治傷兵,並安營紮寨。

    通常武將都不會遇到需要夜裡紮營的情況,大軍在外,每到一地,若無城池可供居住,就必須要紮下營盤,一是讓士卒有個休息的地方,二來也是要保持最基本的防禦。

    但青州軍這次作戰的情況很特殊,他們是一路狂奔過來的,別說營盤了,他們連多餘的乾糧都沒帶,完全是破釜沉舟的架勢。

    而居庸城,就算沒經歷這麼多場慘烈的攻防戰,也沒有條件供兩萬大軍休息的地方。到頭來,得勝而歸的青州將士很有些喪氣的發現,他們不但沒地方歡慶勝利,還得拖著疲憊的身軀搭建宿營地,不得不說,現實真是挺悲催的。

    但也沒法怪誰,友軍比自家這邊還淒慘,幽州軍萬餘將士當場戰死的就已經接近半數,直到現在,還能聽到有人在黑暗中搜索袍澤,帶著哭腔的叫聲,能怪友軍不提供營地麼?

    至於自家的輔兵,不是什麼部隊都能一日夜疾行一百多里的。青州的戰兵訓練有素,凝聚力超強,才能完成這種奇跡,輔兵要是這麼搞,半路就徹底潰散掉了。實際上,諸葛亮帶去西關的輔兵,就是幾百人的先頭部隊,其他人還在路上慢慢挪呢。

    王羽不擅長這個,而且他要等華佗的手術結果,太史慈只在偷營方面比較有天賦。盡快為大軍解決後勤問題的任務,當然只能落在諸葛亮身上。

    這些事不難。但很繁瑣,但已經足夠諸葛亮忙的了。

    所幸鮮卑人包圍居庸城期間。也在周圍建了營地,雖然被破壞了不少,但至少還有一些帳篷能用,人手方面,黃澤帶來了幾千難民,正好可以派上用場,諸葛亮忙了大半夜,一直到天都濛濛發亮了,才算是將營地建好。

    期間眾將先後返回。第一個回來的是李樂,黃巾力士的優缺點都很明顯,除了在戰陣上很難指揮之外,戰後長達數日的虛弱也是個問題。李樂不是第一次在王羽的麾下作戰,對這一點也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所以追到半路,就把人馬拉回來了,以免發生意外。

    激戰之後,黃巾數營的減員超過了三成。但剩餘的兵馬依然有七千以上。但指望他們幫忙卻是不太可能,這些人幾乎一模一樣,像是長途跋涉了幾十天的旅人一樣,看到帳篷就往裡走。看到床榻倒頭就睡。

    諸葛亮臨時佈置的營地本來就很簡陋,再加上組織調度的辛苦,硬是在邊塞之地的冬夜裡。將他累出了滿頭大汗。

    直到此刻,他對那位只管放火。不管善後的主公的高山仰止之情,才算是消退下來。主公這就是管殺不管埋啊。將天下大勢看得那麼明白的人,怎麼會對大軍歸來需要休息這種細節毫無察覺呢?這純粹就是責任感不足,或者說推托責任慣了!

    諸葛亮忿忿不平的想著,然後迎來了第二個回歸者。

    這次還是個指望不上的傢伙,看到迎接的是諸葛亮,魏延只是稍一愣神,然後就冷著臉跑開了,別說幫忙,不來搗亂諸葛亮就很欣慰了。

    好在鬧脾氣的只有主將,隱霧軍對野外生存的各種技能卻很擅長,先前有太史慈帶回來的四百多人,再加上魏延的部屬,諸葛亮算是又多了幾百個不需要操心的幫手,進度一下子快了不少。

    等到徐晃、張遼先後回返,諸葛亮才算是鬆了口氣,雖然多了不少要安置的人,但有這二位文武雙全的大將幫忙,安營佈防的工作自然會大大加快,不用他一個人忙得團團轉了。

    有了這二位幫忙,安置工作的進度大大加快,等到天邊露出了微光時,三位指揮者甚至有空湊在一起聊天了,聊的話題當然還是王羽新鮮出爐的平北策。

    呂綺玲回來得最晚,鐵騎本來就不以持久力見長,衝殺了一整天,人馬早就疲憊不堪了,追出去的時候是躍馬橫槍,回來的時候卻是卸了甲,牽著馬回來的,所以他們回來的速度是最慢的,直到了拂曉時分才到達營地。

    好在這個時候營地已經紮好,鐵騎的將士得以放下一切,專心休息。算上剛過去的夜晚,大家已經整整兩天沒合眼了,而且中間還經歷了那樣慘烈的一場大戰,就算是鐵打的人,這會兒也差不多變成泥人了。

    日間奮戰的將士都在呼呼大睡,在營中忙碌的是黃澤帶來的難民和先後從西關趕來的數百輔兵,以及跟著張寧來的軍醫隊。前者負責的是雜務及警戒,後者則是在救死扶傷。

    「這要是突然有一支敵兵殺過來,不用多,只消一千勁卒,就能把咱們打得全軍覆沒。」呂綺玲的精神頭倒是依舊旺盛,只是她的精力用不到正地方,樂呵呵發出的感慨,怎麼聽怎麼覺得沒心沒肺。

    「咳咳……」

    張遼本來正與兩位同僚相談甚歡,一聽這話,頓時尷尬起來。雖說自家少公子這話道理說得通,但說話時好歹也要看看場合麼,現在可是大勝之後啊,鮮卑人和雜胡逃跑都來不及,怎麼可能殺什麼回馬槍?

    「全仗君侯運籌得法,少公子和諸位同僚勇武,這一仗已經將胡虜殺破了膽,便是有人告知他們此間景象,他們只怕也會當做是主公的誘敵之計,沒有調頭一擊的膽子,少公子只管放心便是。」

    見呂綺玲意猶未盡,還要說些什麼,他趕忙爆料道:「對了,少公子,君侯戰後提出了一條平北策,某等正在此商議。少公子要不要也參詳參詳?」

    「唔?有這事兒,那可要聽聽……」呂綺玲神情微動。果然上鉤。

    諸葛亮和徐晃在一邊看著,都在心裡偷笑。張遼和呂綺玲的關係實在很有趣。

    後者性情直率,口無遮攔,倒是沒什麼可奇怪的;但前者卻也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卻要當個全方位的保姆,看張遼現在左支右拙的模樣,再想想他在戰場上指揮若定,當機立斷的魄力,其中的反差確實很有意思。

    知道這位大小姐自幼在邊塞長大,不用解釋得太細。所以張遼的轉述也相對簡練,不片刻就說完了。

    呂綺玲聽罷也是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這是好事啊!父親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嗯,并州北邊那塊地方還是不錯的,再往西就不好了,都是戈壁灘……」她的思路比王羽跳躍的還快,一下想起自家老爹,再下一刻連地盤都想好了。

    「應該是吧?」張遼不置可否的答道,他倒是很贊同呂綺玲的觀點。

    這場大勝之後。只要王羽不出昏招,北疆至少不會有大患了,這樣一來,兩軍合一應該很快會被提上日程。雖然這是呂布自己做出的決定。但張遼自家知自家事,讓呂布在王羽麾下當個部將,他恐怕是很難接受的。哪怕是獨掌一方的統帥也一樣。

    可話說回來,如果王羽給封個呂布高官厚爵。然後讓他做個富家翁,恐怕也不是後者樂於見到的。現在這平北策倒是個出路。退出中原,在塞外打出一片新天地,或許會很符合主公的志向吧?

    不過,這件事八字還沒一撇呢,呂綺玲身份特殊,可以想到什麼說什麼,誰也不會將她的話當做并州軍的意見。張遼的身份卻敏感得多,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不會在沒和呂布通氣之前,就貿然發表意見。

    徐晃明白同僚心思,微微頷首,並不說話,任由張遼再次將此節帶過。卻沒想到諸葛亮突然接茬道:「此議或可與捷報一起,送往濮陽,請問呂將軍的意見?」

    「太早了吧?孔明,你不是說主公現在也只是提個想法,很多事情都沒最後決定嗎?」徐晃驚訝問道。

    「公明將軍說的不錯,亮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

    諸葛亮點點頭,然後話鋒一轉道:「但現在再想想,其實準備工作也不會太多,最麻煩的不過是築城而已。然則,正如文遠將軍所說,鮮卑人已經喪膽,眼下正是築城的好時機,所需不過人手、物資……」

    「如果一切順利,現在就開始行動,等到公孫將軍傷勢大好,應該正是春夏之際,豈不是剛剛好?」諸葛亮越說越來勁:「我青州一貫不都講究少說多做麼?實踐才是硬道理,主公此策乍看異想天開,其實卻是越想越有道理。」

    「築城雖然耗費不小,但主公在漂榆津建的那座港口,不正好可以利用起來麼?青州的繁榮,至少有一半靠的是商事、貿易的興盛,先前與遼東的貿易,就已經獲益良多,若是提前展開北疆攻略,就算最後未能如願,單是這貿易之利,就足可賺個缽滿盆肥了。」

    他說得興致昂揚,其他人聽得也是怦然心動。

    草原的物資有沒有用?當然有,軍隊需要戰馬,商人運輸需要駑馬,農民耕作土地,如果有牛馬之助,也會事半功倍,而牛羊還可以提供大量肉食和毛皮,對青州來說,都是極為緊要的物資。

    驃騎軍戰兵的伙食,平時就是腥葷不斷,到了休沐日,更是會有一次很豐盛的大餐。輔兵和民兵的待遇沒這麼好,但休沐日或軍訓的時候,將軍府也會免費提供肉食。

    用王羽的話來說,吃飽了,吃好了,才有力氣上陣拚命。道理肯定沒錯,但這種做法對後勤的壓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單是戰兵,就有六七萬人了,輔兵、民兵加起來更是不計其數,特別是民兵,在青州,只要參加過軍訓的人,就可以被視為民兵了,可以享受相關的待遇。也就是說,八成以上的青州男丁,都可以被視為民兵。

    在青州轄下人口已經超過四百萬的時候,民兵的數量將是何等龐大的數字?

    別說青州發展起來一共也沒幾年,就算再發展個五六年,單靠自己養殖、捕獵,也別想添上這個缺口。要知道,現在可是漢朝,肉食者還是達官貴人的代名詞的時代!

    之前能勉強維持,全靠和遼東的海貿,以及和幽州的貿易。現在幽州雜胡暴亂,人口銳減,和遼東的關係也因為彼此接壤,變得緊張起來,不開闢新商路的話,還真是很懸。

    諸葛亮在幕府中的位置,相當於王羽的秘書,軍政大事都有參與或耳聞,所以想得比徐晃等人更全面一些,一番話說得徐晃一下也緊張起來,覺得這平北策確實應該盡早提上日程。他皺了皺眉,提醒道:「只是這樣一來,我軍就不能盡早班師了。」

    關中戰火正熾,江東和荊州也是鏖戰不休,中原形勢一夕數變,大軍久懸在外終究有些讓人擔心。但以幽州目前的情況,青州主力一旦離開,就算公孫瓚立刻傷癒復起,局勢恐怕也會急轉直下,更別提什麼開拓草原了。

    「所以才要快!」諸葛亮的態度卻很堅決,「若是錯過這個時機,欲行此策,就須得等到幽州恢復元氣,能給出塞的大軍提供足夠的支持,並且不虞自身的防禦。想要達到這樣的條件,沒個三五年,又豈能如願?與其讓幽州持續牽扯我軍的注意力,還不如快刀斬亂麻……」

    徐晃想了想,轉向張遼問道:「文遠以為如何?」

    「諸葛參軍見事明快,絲絲相扣。」

    張遼由衷讚了一聲,然後闡述起自己的觀點來:「以遼之見,就算不建城,只要中原沒有緊急情況,也不應即刻退兵。鮮卑慘敗,魁頭和慕容、拓跋二部必有爭端,暫時不足為慮,但東邊……若是不趁勢掃平烏丸,震服遼東,將來北疆必然多事。」

    「此言有理。」徐晃點點頭,道:「既如此,事不宜遲,我等這便向主公進言,以諸事相告。」

    「呼!」呂綺玲如釋重負般呼了口氣,笑道:「說了好半天,到底還是公明大哥爽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