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妖劍仙

龍騰世紀 九十五 道 (兩章合一) 文 / 炎與永遠01

    姚先沒有理會他們的感歎,繼續他的解說。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若從一開始就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強者,知道天道可畏,才不會為些許成績滿足、自傲。

    讓學徒知道天高地厚,自省於心,正是他開這課的目的,

    「上古時期,東方修行者,諸法之繁,多若繁星,無以數計。但若要要硬分個高下,卻只有天地人三大境,但每一境都是天差地別。人間境修身,實現凡人到不朽存在的跨越,地界境修道,上應天道,下行人道。」

    「人間境,只是壽命有限的凡人而已,地仙境界,仙佛妖魔,萬道可行,天境,翻山覆海如倒手,與天長存游世間。不管過去是什麼,到了這個階段,稱呼一句大聖是不會錯了。」

    「嘛,可以理解成人間境是讓其擁有尋道的資本,而到了地界,則是試著自己開路,足下開闢適合自己的道路,其中諸道不一,萬物俱可成道。」

    「天境太遠,就不多述了。地仙卻是可論,可圖的。」

    「修儒者修身創禮治國,心中的那坨秤變成了治人、理家、督國的那個尺,身與國並行,國成了,道也成了,其為儒仙。修酒者酒不離身,整天爛醉如泥、酩酊爛醉,身醉而心醒,醉眼望人,心眼觀世,等哪天在酒醉飯飽之際悟了,看清了世間的奧妙,那道也成了。其為酒仙。」

    「而修畫者,至誠於世,至誠於心,一手生畫妙筆繪大千世間入小小畫紙,若那天,那畫與真正的世界一般無二的時候,現實與概念混淆的時候,那神筆之人道成之日,也不遠了。那自然就是畫仙了。」

    「萬物俱可成道,諸生俱可成仙,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了。

    「那劍仙的道是什麼?」這卻是墨寒梅提出的疑惑。

    姚先所講的,正是上古修行的大道,對修行者有諸多益處,若是人間巔峰強者聽了,甚至可能因此頓悟,再上台階。

    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言是修行者的常識。

    而姚先能夠輕描談寫的勾出修行大道,更說明其已經在這條路上走的夠遠,才能高屋建瓴,道理高深,卻說的簡單易懂。

    但可惜,不管他講的多好,對於小學生講高數,無疑於對牛彈琴,台下的聽眾水平太低,有聽沒有懂,還以為姚老師又犯了神經,在講故事。

    姚先也沒指望他們能夠聽懂,他只是想他們記下,在心底埋下問道與心的種子,才不會在漫長的修行日子中,被**磨滅本心。

    而在場,唯一的例外,就是上古神器雷公鞭的所有者墨寒梅,藉著神器中前任兵主的體悟,勉強摸到點邊,也藉著機會提出自己的疑慮。

    知道姚先本人是劍仙,還問什麼是劍仙,無疑問妖劍仙姚先走的是什麼道.

    不是師徒傳承和最親近的人,而問最根本的道,這本是修行屆的大忌,但姚先聽到墨寒梅的疑慮,不知怎地卻有些開心,笑著的為其講解。

    「劍仙,和酒仙頗有相似之處,不修功德,不落因果,只問本心。心到哪裡,人到哪裡,人到哪裡,劍到哪裡。鳴劍斬不平,只求心底安。在生死搏殺之間體悟本心,追尋符合自己的人道和天道。」

    「每個劍仙的體悟和追尋都不同,但唯一相同之處,就是他們異常善於惹事和幹架。自我中心加唯我獨尊,脾氣基本都很臭,加上不修功德,仇怨纏身,報應不止,自然到處惹事。

    「所以,劍仙所到之處,爭鬥不止,戰火不熄絕對不是空話。但他們卻樂於戰鬥,並善於從戰鬥中獲得成長。且由於打架經驗豐富,下手夠狠。境界相當的修行者,劍仙的戰鬥力和成長速度都要排到前列。嘛,缺點就是,劍仙的死亡率也是最高的。」

    「而我得到的傳承,源自上古劍仙玄天,是個號稱玄霄大聖、逍遙散人的羅浮上仙。嘛,羅浮上仙,也是我說的天境中人。放在神話傳說中,大概就和那個所謂的玉皇大帝差不多吧。」

    「當然,別人實際上應該稱呼為東極大帝。到了玄天劍仙這個級數,在強者如雲的上古,也算得上名聲頗響的大人物。」

    最後關於自己的傳承涉及到自己的底細,一段話是直接傳音給墨寒梅的。

    這話沒一句謊話,但卻滿是誤導。

    玄天是姚先的字,自己東拼西湊的傳承說是源自自己的確沒有說錯,而姚先的確名聲不小,但也沒說那名聲卻大多都是惡名。

    墨寒梅這下才真正被嚇住了,原本就料到姚先神功秘寶層出不窮,肯定來頭不少,但羅浮上仙這個層次已經超出了她的理解。

    「和玉皇大帝差不多?和東方五御之首的最高神之一差不多?這是什麼概念,難道也是一個世界的至尊級人物,姚先得了他的傳承,自然一路無礙,修行起來一日千里。」

    墨寒梅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著姚先,玩味的笑顏卻帶著不可言喻的自豪,也傳音道。

    「每次以為瞭解了你的時候,都再次給我驚喜,看來真是還低估了你。」

    「不求抱大腿,求包養?」

    「去死,姑奶奶還不至於沒志氣到那種地步。我又不是沒用的懶女人,要靠男人養活。」

    「你媽難道不收刮你爸的工資?」

    一句話,就讓墨寒梅一下子漲紅了俏臉。

    夫妻之間,管錢的往往是妻子,墨家也不例外,對於姚先的反問,若點頭承認,加上自己先前的話,那不就是說自己的媽是沒用的懶女人,若否認,自然也與事實不和。

    姚先隨口一句話,就讓墨寒梅很有些血管噴血的衝動。

    「姚先!你,你,哪能比嗎?你和我的關係難道是求婚」

    雖然是念話,但到了最後,卻變得細不可聞。

    「什麼?」

    「沒什麼了。」

    兩人暗中對話,授課自然停了下來。

    眉來眼去之間,是密不可聞的念話,當著眾人的面玩密語悄悄話,墨寒梅還時不時臉紅,空氣中那是是說不出的曖昧。

    就在大部分學員們在假裝木頭人的同時,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

    「咳!姚老師,不知道你給我們講上古修行之道是為了什麼,畢竟,這個離我們太遠了。」

    「玲玲,其實我比較想聽你叫我哥。」

    「姚老師!現在還在上課,請認真一點。」

    「好吧,好吧,真是女大不中留,原來那個乖巧聽話的丫頭到那裡去了。」

    「姚老師!!」

    「好吧,好吧,繼續授課。對了,剛剛講到哪了了?嗯,地界修行,為什麼要提前告訴你們這些東西。嘛,學員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地界之上被稱為天境?」

    「還有,孩子們,知道,什麼叫天道嗎?」

    ---------

    「天道」的字面含義是天的運動變化規律。

    但姚先問的,顯然不是它字面意思,姚先也沒指望他們給出自己合意的答案,逕直解說到。

    「人在做,天在看絕對不是一句空話,世界必有其規則,是為天道。所謂天道,即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規則。」

    「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天道,按照西方的說法,世界意識和世界紀錄,按照婆羅門的說法,梵天(brahma),實際上指的都是一個東西。」

    「每個人,每件事,都被記在天道之上,同時也會反向影響自身。嘛,也沒那麼複雜,無非就是做了善事,天道有賞,做了惡事,天懲在前罷了。」

    行善積德、因果報應的觀念在整個亞洲都流傳甚久,但在拜金主義橫行的現代,卻逐漸被世人遺忘。

    這樣老舊的觀點,當即讓下面議論紛紛。」切,我怎麼沒看到一道雷劈死那些貪官。」

    「哼,這不科學。」

    看到學員們露出不信的神情,姚先搖了搖頭,繼續解說道。

    「不科學?你們這些上古異種後裔的存在,已經不科學了,還給我講科學。給我乖乖聽好」

    「行善者,天降功德,諸事皆順,行惡者,因果糾纏,終食惡果。凡人行事,大多中庸,惡小善微,功過相抵,既不夠功德成道,又不夠天降雷罰,自然死後交由輪迴來管。但對於修行者來說,順應天道就極其重要了。」

    「功德對於修行來說,益處頗多,而若四處惹事,積怨滔天,那也離天劫不遠了。現代的確有人罪大惡極,天道之所以沒有降下神罰,主要還是因為現代靈氣稀薄,不具備隨意天罰的條件,若是上古,早就該九雷轟頂了。」

    有人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姚先的話卻讓所有人提高了注意。

    「但善惡總將得報,就算無法落下天罰,天劫卻不會消失,它會牽動因果,轉變為無盡殺劫,總會刀劍加身,或轉變為心魔,讓其走火入魔,身死道消。若不想死的莫名其妙,還是要尊重一下天道的。而且」

    「而且?」

    「而且,天劫是難以降下,但卻不是無法降下,修行到一定程度,還是必然會遇到天劫的。第一道難關,就是超脫劫,那也是卡在人間境和地界境之間的生死關。」

    「人間境就是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當到達極限,向著不朽的高等存在進行轉化的時候,這個過程,等於凡人脫離六道輪迴的掌控,天道就會給你算一筆總賬。」

    「過了的,就是仙佛妖魔,過不了的,就此灰灰。」

    「而到了地界後,隨著修行不斷提升,會有三災九難,每一災都是一道難關,過了,自然提升不少,若是運道差了,自然生死道消。這些劫難,若身具功德,就能降低難度。」

    「順天道者易,反天道者亡。補天之劍的補天兩字,或許,取得就是這個道理。我知道你們覺著自己這輩子都到不了這個高度,但順天道而行絕對沒有壞事,至少,行善積德也會對日常修行有益。"

    「我也不指望你們個個出去學雷鋒,出名扶老太太,但至少,心底要存在對天道的敬畏,待人處事,三思而後行,對的起本心,別做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來。」

    說完,姚先就徑直起身離去,邊走,還丟下一個小瓶。

    「這個塗在眼皮上,可以看到人的功德,自己看看吧。」

    僅僅說道理,和可以直接看到完全是兩個概念,聞言,學員們紛紛行動起來。

    「我靠,你渾身金光閃閃呀。」

    「你也差不多了,看來,平日少做好事。」

    本來就是自己首批弟子,姚先自然會挑些功德深厚的,再加上這看的見的功德聖光和姚先的修行指點,覺得自己過去沒有走錯,自然會更加堅持自己原本的路線。

    事實上,他還有很多話沒說或只說了一半,為的,只是在學員們在心底留下對天道的足夠敬畏。

    為師者,心苦,為了在弟子心中刻下「若不順應天道,遲早走上末路「的概念,姚先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事實上,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

    比如,能夠走得路不止一條,若度過超脫劫的時候,若你覺得欠天道太多,還是轉投魔道或是到西方淨土避難吧。哪裡有大能庇護,會庇護你過天劫的。

    比如,不管怎麼降低難度,最終還是靠真本事過關,姚先自己就一直相信,實力才是活到最後的根本。

    比如,還有劍仙那樣完全不修功德,甚至主動挑戰天劫的奇葩,會想方設法主動提高難度,在劫難和生死中強行提升。

    這些話,姚先都不會和剛剛起步,心思相對單純的學員們說的。

    畢竟,姚先要做的,只是在學員們心底留下敬畏的種子,畢竟,懂得敬畏,瞭解自己的渺小,瞭解自己要走的路途,狠下決心,才能走的更遠。

    當然,被嚇得從此放棄的,也是一種選擇。

    至於被嚇得自暴自棄的,姚先也沒打算管,扶不起的爛泥怎麼扶也沒用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