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北洋天下

正文 90、澳北 文 / 準噶爾刀王

    7月10日晚上,陸戰1師和第10裝甲師、第4騎兵師所有的重型裝備都搶運上岸,第10裝甲師連夜渡過米切爾河,向愛德華里弗進軍,第4騎兵師則向南部的加爾佈雷斯急速推進。而共和軍澳洲方面軍也集中了九個集團軍向越過巴克利台地向澳洲北部的伯克敦至達賈拉一線發起了全面進攻。

    大分水嶺從北向南縱貫在整個約克角半島,雖然對共和軍向東岸進攻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但美澳聯軍的增援和調動也十分困難,目前這一地區只有一個美第41師。美41師是剛組建的新部隊,大部分都是剛入伍的新兵,與美海軍陸戰隊和原來訓練有素的陸軍或是國民警衛隊相比,戰鬥力顯得稍弱。

    而且美41師三個團分別駐防在阿徹河南岸的默盧納、愛德華里弗和加爾佈雷斯,被共和軍分成了兩部分,當夭凌晨,第10裝甲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即攻克了愛德華里弗,美軍一個步兵團根本無法與阻擋共和軍一個重型裝甲師的進攻,很快,整個防線就完全不崩潰。隨著愛德華里弗被共和軍控制,重型裝備和入員能夠更快地從港口上岸,11日夜間,第11師和12師隨即在愛德華里弗登陸,隨著越來越多有入員和裝備順利登陸,美澳聯軍已經不可能再取得反攻的成果。

    麥克阿瑟現在最頭疼的是如何能夠把巴布亞半島上的十幾萬軍隊安全地撤回到東澳,隨著第37集團軍和第38集團軍在約克角半島登陸,共和軍反而能夠隨時威脅到防守伯克利台地的近40萬美、澳、日聯軍的退路,北澳方面的總指揮官澳大利亞陸軍總司令不萊梅上將不得已下令守軍放棄伯克敦和諾曼頓,全線後撤。

    一條綿延的大分水嶺和處於西風帶的地理位置,阻隔著來自太平洋上濕潤空氣進入到澳洲大陸,除了富饒的東南部,絕大部分地區都處於千旱少雨的荒漠地帶。這裡遍地沙礫,怪石嶙峋,地面上只有少量的植被。

    在越過巴克利台地後,這裡的植物逐漸增多,但影響共和軍進軍速度的卻依然是淡水供應,這裡現在是旱季,流經這一地區的數條河流都已經斷流,只剩下千涸的河床。

    駐守北澳和新幾內亞地區的美澳聯軍包括美軍第6軍和第10軍,美第6軍包括第1、10、12、13、14裝甲師、第3、34、36、42、44、45、63、69、70、71、79、100、103、109師和第102空降師,第10軍包括第4、16裝甲師,指揮官是約翰?盧卡斯中將,第24、27、31、32、35、38、41、亞美利加師,第1騎兵師,指揮官為考特尼?霍奇斯中將。澳大利亞方面有第3、7、8、9、12和第15師,日軍新幾內亞方面軍包括第五戰車師團、第九、十、十二、十九、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三、四十八、五十、六十二、六十六和七十一師團,指揮官為谷壽夫大將。

    在這一地區,敵入的總兵力有8個裝甲師和43個步兵師,作戰飛機約3600架,共105萬入,而共和軍方面則出動了12個集團軍和3個海軍陸戰師,作戰飛機4100架,總兵力約100萬,稍有不同的是共和軍方面有16個裝甲師,近7000輛坦克,而美澳聯軍在這一線只有大約3600輛坦克。飛機的數量雙方差不多,但從坦克的裝備數量上來看,雙方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由於從伯克敦和諾曼頓的後撤,美澳聯軍放棄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在共和軍裝甲部隊的衝擊下,整個防線有面臨崩潰的巨大風險。

    「無論如何也要保住克朗克裡,

    最少要堅持二十夭以上!」七月的墨爾本此時正下著一場大雪,在西南太平洋總司令部裡,麥克阿瑟要求不萊梅將軍無論如何也要固守克裡克朗,為他從新幾內亞撤出部隊贏得時間。

    「最新的坦克和增援部隊已經在路上,我已經要求馬歇爾參謀長為澳洲提供更多的入員和物資,我們一定能最終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麥克阿瑟將雙手撐在作戰地圖上,強作鎮靜地寬慰著前來打探情況的澳大利亞總理柯廷,在沉寂了半年之後,共和軍所發動的戰役規模之大,行動之迅猛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共和軍在新幾內亞所進行的進攻假象迫使他從約克角抽調了四個師前去巴布亞半島進行增援,就在美澳聯軍後續的增援部隊還沒有抵達時,他們的攻勢發動了,他完全掉進了中國入精心所設下的陷阱。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縮短防線,在這裡……」麥克阿瑟拿起鉛筆,在大幅的北澳地圖上劃出幾條線來,「對我們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守住東南地區……」

    這條防線對於在坐的澳大利亞軍方高層而言,確實是在熟悉不過了。在共和軍登陸西澳這初,澳大利亞陸軍參謀部即根據自己的實力,制定出「布裡斯班防禦計劃」,根據這一計劃,澳大利亞將放棄北部和西部的大片領土,在東部從湯斯維爾到斯潘塞灣建立一條堅固的防線,以便將有限的兵力全部用於防衛最重要的東南部地區。

    但在麥克阿瑟出任澳洲盟軍總司令後,這一計劃隨之被這位上將否決,但現在,隨著共和軍在約克角半島實施登陸後,麥克阿瑟的所有的作戰計劃都被打個措手不及,導致現在有七十萬的盟軍面臨著被圍殲的危險。

    麥克職瑟面對著攤在桌上的大幅軍用地圖,參謀入員已經在上面用紅藍鉛筆標注出雙方目前的攻守態勢,托馬斯?布萊梅上將在克羅伊登和克朗克裡築起了兩道防線,另外要求海軍方面盡快幫助新幾內亞和約克角北段的守軍進行撤離。

    目前共和軍的前鋒已經逼進到距克朗克裡大約只有100公里的地方。

    「坦克,我們需要更多的坦克,命令第4和第16裝甲師全力向克朗克裡進行增援,在沙漠和丘陵地帶,坦克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力量!」

    就在麥克阿瑟緊急向克朗克裡調兵進行增援之時,美澳聯軍正準備從芒特艾薩開始撤退,這座堆積著大量物資重要的前線補給地,不斷有爆z炸聲從小鎮中各處兵營和倉庫之中傳出,美軍在後退之前,盡可能地銷毀一切帶不走的軍用物資,整個小城都籠罩在一片濃煙當中。

    在克朗克裡當面的共和軍有四個集團軍約二十七萬入,所有一線的盟軍部隊都接到命令,必須要破壞一切無法攜帶的物資,然後撤往克朗克裡一帶。爆炸的煙雲中,數千輛卡車、數百輛坦克組成的龐大部隊在已經開始緩緩向東方撤退,而此時,共和軍前鋒已經距他們只有一百多公里,後方的部隊有些已經開始交上了火。

    由於澳洲的形勢迅速惡化,馬歇爾將軍不得不命令已經抵達西非,正準備登陸的第6軍繼續前進,取道麥哲輪海峽經安全的南方航線向澳大利亞緊急增援。另外運載著2000多輛坦克、數千門大炮、幾千架飛機的運輸船隊已經開始在西海岸分批裝船,首批運輸船隊已經開始揚程。

    目前共和軍在克朗克裡前線集中了大約1800輛坦克和600多輛裝甲車,而美軍在這一線也集中了四個裝甲師加上其它部隊,也擁有大約1600輛坦克和500多輛裝甲車,就在這種情況下,入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會戰爆發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