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北洋天下

龍騰世紀 十二、蒙古撤治 文 / 準噶爾刀王

    海軍部也有難受的地方,孫文在廣州發動「護法戰爭」,基本上將巡洋艦隊全都捲到了廣州,為了防備廣東方面對福建的海上進攻,海軍部僅有的幾艘軍艦都被派到福建,現在無艦可派。

    林鑠以總統之名向在廣東的艦隊發出呼籲,要求海軍官兵聽從中央政府指揮,共赴國難。卻絲毫得不到回音。

    他只能咬著牙從福建調回「海容號」和「海籌號」巡洋艦,由海軍總司令林頌莊帶隊準備開赴海參崴。

    林鑠吃到了缺少海軍的苦頭。

    共和海軍從民國初年到現在已經有整整七年沒有添購和建造哪怕一艘新艦。

    1918年國內的造船業從歐洲得到了198艘遠洋貨輪共67萬載重噸的訂單,同年國內的鋼鐵產量也到了創記錄的87萬噸,工業能力至少在這兩方面已經基本上與日本人相當。

    借助於歐戰的巨額利潤,中國的造船業也取得了飛速發展,從南到北能夠建造五千噸以上大型船舶的民族造船廠就有廈門南洋海軍造船廠、福州羅源造船廠、福州馬尾造船廠、上海滬東造船廠、上海江南造船廠、上海求新造船廠、南通海門大生造船廠、崇明中華造船廠、蕪湖造船廠、天津海軍大沽造船廠和新建的秦皇島北洋造船廠。其中廈門造船廠、馬尾造船廠、江南造船廠和大沽造船廠都有海軍部的巨額股份,由於歐戰帶來的連年巨額紅利,僅在這幾家造船廠海軍部就積累了不下三千萬元的待分配利潤。

    由於有林鑠的參股和計劃經營,加之又吸納了船廠所在地區各大財團的加入,這個時代股份化的中國造船工業實力要雄厚得多,羅源、滬東、江南、大生和崇明五家造船廠更是擁有了建造超過兩萬噸級遠洋巨輪的造船能力。

    林鑠這些年沒在軍艦上動心思一是他對於舊海軍人員十分失望,自己也很難插手海軍,不願意見到自己辛苦造成的軍艦被一些人用作謀利的工具,另一方面是因為歐戰時期建造戰艦的成本實在太高,現在建造商船的價格放在戰前都已經能建造一艘同樣排量的軍艦了,他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怎麼賺外國人的錢上面。

    吃到苦頭的林鑠這才下令總裝備部和海軍司令部開始啟動新的造艦計劃。

    各大船廠都缺少建造大型軍艦的經驗和能力,只有福建馬尾造船廠和江南造船廠有替美國人「來料加工」,建造過「拉米雷斯級」驅逐艦所得到的些許經驗,現在只能從仿造給希臘人建造的「拉米雷斯級」驅逐艦開始。

    現在各大船廠船台都被來自歐洲的商船定單排得滿滿當當,只有馬尾、蕪湖和新建成的秦皇島北洋造船廠還能擠出幾個噸位較小的空餘船台。

    海軍部重新設計後來被稱之為「繁昌級」護衛艦的驅逐艦基本上就是「拉米雷斯級」的簡單放大:美國人偏好的平甲板船型,艦長96.62米,艦寬9.2米,吃水2.9米/3.5米,設計排水量:1395噸/1730噸,動力:四台重油高壓鍋爐,兩台寇蒂斯式蒸汽輪機,雙軸推進,最大功率29500馬力,設計航速:32節,續航力:3200海里/14節,武備:4座單裝的105毫米艦炮,4座雙聯裝37毫米高平兩用炮,533毫米魚雷發射器四聯裝2座,人員編制:168人。

    「繁昌級」驅逐艦每艘預算造價為228萬元,最初計劃建造5艘,首艦於1919年2月首先在蕪湖造船廠開工建造,軍艦開工時由於歐戰結束,國際市場鋼材價格下跌,實際造價縮減為152萬元,由於海外輪船訂單減少,海軍部利用空餘的船台又追加了7艘軍艦的訂單,最終共和海軍一共建造了12艘同型艦。

    歐戰開始,俄國被牽入戰爭,無暇東顧,「自治」的庫倫當局地位岌岌可危,便有了取消「自治」的提議。

    1915年10月,北京方面任命中國駐庫倫辦事大員陳毅和駐烏里雅蘇臺等地的住理專員到達外蒙任職。1916年7月,根據《恰克圖協約》,在庫倫舉行了中國大總統冊封哲市尊丹巴為呼圖克圖汗的典禮。

    為了整頓在沙俄控制下處於嚴重混亂的外蒙財政金融,北洋政府在庫倫設立了中國銀行,其後又開闢了張家口至庫倫的公路運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1月,哲布尊丹巴和外蒙古「自治」政府在愛國輿論的壓力下,派出「司法部長」、車臣汗部盟長那旺那林和「軍事副部長」扎木彥多爾濟等到北京,向民國總統袁世凱和中央政府贈送了大批禮品,表示了願意取消「獨立」,恢復國家統一的願望。但逐漸醒悟了的外蒙民眾和王公上層喇嘛是不滿足於外蒙「自治」政府的上述舉措的,他們要清算造成外蒙假獨立,真傀儡的罪魁禍首。

    在廣大民眾和愛國王公上層的強烈壓力下,哲布尊丹巴被迫拋出了杭達多爾濟和那木囊蘇倫這兩個和俄國人勾結主張獨立的替罪羊,按照外蒙法律,由哲布尊丹巴用毒酒將杭達多爾濟和那木囊蘇倫賜死。

    蒙古高原上秋高氣爽,深山裡的牧民們開始趕著牛羊返回冬季的牧場。

    位於庫倫城中的甘丹寺,卻顯得暮氣沉沉。

    「內務部長」車林多爾濟在一字一句地念著與中央派駐庫倫陳毅大員商議好的蒙古取消自治及中央優待條款文本,由於私生活糜爛,活佛已經雙目失明。

    在聽車林多爾濟讀完協約文本,活佛沉默了好一會兒,終於點頭,同意在合同上蓋章用印。1918年9月2日,庫倫方面宣佈取消「自治」,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林鑠關注的重點卻在於蒙古鐵路的建設。

    鐵路,這是保障中國干涉軍在西伯利亞行動成敗的關鍵。

    根據計劃,要想保障對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的軍事控制和對蘇維埃政權作戰的勝利,最少需要出動70萬的陸軍,而在林鑠心裡這一數字翻了一倍都不止,畢竟後世強大的蘇維埃紅軍是讓全世界都為之顫抖的龐然大物。

    沒有鐵路,根本無法保證上百萬大軍的後勤供應。

    林鑠先前修建的蒙地公路大部分路段實際上一直在按鐵路路基標準在施工。

    「根據總統指令,集寧至西伯利亞鐵路上烏丁斯克之間一千二百公里的鐵路若想在一年內完工,至少需要動用30萬的民工和大量機械,採取多段同時施工的方式,而目前只有集寧至二連浩特之間的鋪軌才開始動工。」章含祥手裡拿著計劃書毫無表情地念著,會議室裡如此眾多的共和軍高級將領讓他有些緊張,「如果再加上通往額爾齊斯河畔內河碼頭的綏新鐵路幹線,那還要50萬人。」

    「要將民工組織起來,在不能施工的季節進行軍事訓練,為此組建鐵道兵司令部,半年內要組建30個鐵道兵師,必要的時候也能對前線進行支持和補充!」林鑠按照後世的做法說出自己的建議,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兵部隊就此開始籌建。

    共和二年,國家的財政收入將達到8.2億元,但卻要其中將近一半花費在西伯利亞的戰事上,究竟能不能支撐下去,財政部長周學熙心裡直打鼓。

    蘇維埃紅軍漸漸穩住陣腳,已經開始在伏爾加對白衛軍反起反擊。

    而白軍內部依然爭鬥不休。

    1918年11月,高爾察克在鄂木斯克發動政變,推翻了社會黨人成立的政f,成為「最高執政官」,南方的鄧尼金和西方的尤金尼奇都暫時承認了高爾察克的地位,白衛軍們總算有了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

    由於國內發生革m,筋疲力盡的德國人突然宣佈無條件投降,持續四年之久的歐戰戛然而止,法國人提出嚴苛的《凡爾賽條約》,德國將失去近五分之一的領土和人口,還要背負起巨額的戰爭賠款。德國人想反悔,但被解除了武裝的數百萬德軍已經沒有了反抗能力。

    在斯卡帕灣,被押解到英國的德國公海艦隊被解除了武裝,《凡爾賽條約》內容傳來,憤怒的德國水兵打開了艦上的海底閥,天邊閃現一道亮麗的彩虹,數十艘主力艦被沉入斯卡帕弗洛冰冷的海水中,德國人用一種悲壯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憤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