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始皇再生

《》第三卷 四方風雲 第兩百五十九章 出擊 文 / 書生三少

    馬慶亮引以為傲的影刺親軍也沒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從一開始他就算錯了湖湘城衛軍之精銳,這支嬴政用來做爭霸天下之用的軍隊在面對天師教組建多年的王牌部隊也照樣橫掃不誤。

    從交手到砸穿擊潰,影刺親軍雖然支持了大半個時辰,可是對於大局來說卻是沒有半點用處,蓋因為馬慶亮估摸著自己帶來的人至少能夠撐過一個時辰,他的援軍至少要在一個時辰之後才能趕來。

    嬴政親自帶兵,城衛軍加上羅陽帶出來的遊俠和門閥部隊,總共一千三百之眾緊緊的圍住馬慶亮手下不足一千的殘兵,旁邊擺滿了一地的屍體,有湖湘軍的,也有馬慶亮軍的。

    馬慶亮神情狼狽的看著地上躺著的屍體,有點落寞,五百影刺親軍一直是馬慶亮引以為傲的,他想像中的帶著大軍攻陷湖湘屠城劫掠三日的場面也轟然塌陷,面對著對面一臉平靜的嬴政,馬慶亮的眼中滿是惡毒神色。要不是嬴政,他也不至於淪落到這般田地。

    今天這一切都是嬴政賜予的,馬慶亮對於嬴政那自然是相當的怨恨。

    對於馬慶亮那惡毒的目光嬴政自然是能夠清楚的感覺到,不過嬴政卻不想去理會,嬴政眼中馬慶亮微不足道。「馬慶亮,今日你大勢已去,還不快快下馬投降?」

    羅陽拍馬出陣,長劍微微揚起,大義凜然道。

    「哼,就算本帥願意投降,你認為嬴政小兒會放本帥一條生路麼?如今一統天下,我天師教大勢所趨,縱使太和郡沒了馬慶亮,可嬴政小兒依舊不會有好日子過,東洲天師教大小渠帥六十四方,馬慶亮不過是其中的一小方而已。」

    馬慶亮言下之意就是,少了馬慶亮,嬴政他日只會多一個更加強勁的對手。

    「這些就不勞馬大帥擔心了,既然你鐵了心那本縣也就沒辦法了。」

    嬴政的聲音淡淡的響起,對於馬慶亮所說他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只要馬慶亮一死,太和郡群龍無首,嬴政趁機坐大,整合整個太和郡,即便是另有強敵來犯,嬴政也毫不在乎。

    天師教起事,真正的大爭之世已經到來,他這只外來的巨龍這個時候也該亮起獠牙君臨大地了。

    「左右兩翼相互交錯進行攻擊,中軍向前,三路齊頭並進,擊潰叛軍,活捉馬慶亮者賞黃金百兩,官升兩級。」

    嬴政見馬慶亮不願意投降,正巧對於天師教的實力還不是很明瞭缺少一個知詳情的人,所以便將主意打到了馬慶亮的身上。

    嬴政數次指揮大軍進攻,招式早就超脫了大陸上常用的戰術戰法,往日羅陽只當嬴政是偶爾間想出來的小計策,但是今日嬴政再次使出與方陣大相迥異的戰陣,看那架勢如臂指使的熟練,估計他並不是第一次用,不由有些驚奇。

    雙龍戲珠,三路並進,右翼和中軍俱為城衛軍精銳之師組成,唯獨左翼是遊俠與門閥部隊組成,戰力稍弱,可惜,左翼直直對著縣城方面。

    前面交戰天師教大軍就落了下風,這次交戰,嬴政三路並進呈泰山壓頂之勢,那氣勢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不少天師教軍士才見這氣勢心中膽氣便弱了三分,握兵器的手不由自主的出冷汗。

    「弟兄們,我馬慶亮身為太和郡一方渠帥,奉天師之命鎮守太和,今次作戰不利,不管如何都是死罪。男子漢大丈夫,生亦何歡死亦何懼?就算是死,馬慶亮也要拉幾個墊背的,好叫黃泉路上不寂寞。」

    馬慶亮提起長劍,朗聲說道,這番話慷慨激昂,不可否認,對於這個時候的天師教軍士來說卻是一個極大的激勵。人活在世,感恩行天地,義氣為先。

    天師教軍士都是來自天師教信徒,在此之前都是一些淳樸的老百姓,這些人斗大的字不識一簍筐不知道什麼大義,但是他們知道感恩,知道天師教對他們的好,所以在天師教起事之後,這些人才在第一時間進入天師教大軍。

    現如今,雖然俱於官軍兵鋒,可是他們卻沒有打算要扔下馬慶亮獨自逃生。這中間固然有信仰的狂熱,可是,當初天師教若沒有施義於他們,他們也就不會有所謂的信仰。

    小老百姓們,深信著跟著天師走絕對能夠吃飽穿暖,而天師教起事之後的宣傳也就是這樣的。

    馬慶亮一番話,天師教軍士上下無不同仇敵愾,根本就不做生還打算了,所有天師教都狠狠的盯著嬴政,若要拉個陪葬的,那麼造成他們這般慘狀的湖湘縣令嬴政就是最好的人選,沒有之一。

    所以,七八百天師教軍士望著嬴政的目光,就像是一群餓狼盯上了綿羊一樣。到了這個地步,天師教軍士的眼睛紅了,稱之為餓狼還真沒有錯,不過嬴政畢竟不是綿羊。

    「殺,」

    兩軍開始交戰,嬴政帶著中軍直直的往前衝殺,兩邊的城衛軍雖然實力不盡相同,可也像是一隻鐵鉗子一樣狠狠的將天師教夾住。

    兩軍廝殺,在這條並不是很寬敞的小道上。天師教拚死一戰,湖湘軍士氣如虹,雙方你來我往激戰,死傷慘烈,戰局雖然慘烈,湖湘軍卻依然佔據著上風。

    馬慶亮心存死志,衝鋒在前,連連斬殺了數名城衛軍軍士,更是極大的激勵了天師教軍士士氣。

    湖湘軍久攻不下,馬慶亮心中開始泛泛了,他只要再撐半個時辰他的援軍就要來了,待會兒要是援軍到來,場面上的情況將立刻逆轉,想到這裡,馬慶亮如何不動心?

    從始至終,馬慶亮一直忽略了一支人數僅在兩百七十人的小隊伍在他到來之前曾經與羅陽率領的部隊匯合過。

    賈偉夫帶著斧門人馬接到羅陽傳令之後帶人和羅陽部隊匯合,但是不到片刻就接到嬴政命令匆匆離開。隨後,馬慶亮趕到,嬴政亦率伏兵出擊,這樣一來,賈偉夫斧門人馬就被徹底的忽略了。

    而此刻,被忽略了的賈偉夫便是帶著兩百七十名斧門門眾隱藏在附近的山林中靜靜的看著兩軍激戰,嘴中緩緩的說道:「出擊。」

    這兩個字,便成了這次大戰的關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