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始皇再生

第二卷 齊國風雲 第一百零八章 怪事年年有 文 / 書生三少

    「來,贏兄,你我兄弟二人今日再次聚首,今晚當事不醉不歸。」太和城內最大的酒樓,聚香來,車水馬龍的夜市象徵著太和城的繁榮之興,熙熙攘攘的鬧市吆喝叫賣聲連綿不絕。

    從聚香來的三樓俯瞰下去,有種俯視芸芸眾生之意,頓時讓人感覺豪氣倍增。

    陳年老釀,山珍海味,眼睛一一掃過桌子上的每一樣菜式,回想三個月的時間恍若隔世般經歷了上一世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東西,不由生出幾多感歎,只是身邊之人卻又說不得。

    「來,來,承蒙諸位看得起嬴政,今夜嬴政就借花獻佛敬諸位一杯。」嬴政舉杯歡笑道,眾人皆是舉杯隔空相敬,而後收回一飲而盡。

    「日前,嬴政已經做好歸隱的準備了,並且正欲前往湖湘縣,以後你我見面的機會就少了,所以今晚大家盡興,不醉不歸。」嬴政給眾人滿上酒,然後再次勸酒道,說完便一口喝光杯中酒,眾人見嬴政此舉也不好掃興,於是也跟著嬴政舉杯喝了一口。

    觥籌交錯,十幾杯酒下肚,幾人俱是舌頭打轉,有些不靈活了,本來還想繼續喝下去的,只是當一個隨行的齊家下人在二爺的耳邊低聲嘀咕了兩句之後這場飯局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二爺和齊文淵很是慚愧的和嬴政告辭,能夠讓二爺和齊文淵都是失了方寸的事情絕對不會是什麼小事,因此嬴政也沒有說什麼。

    還好臨走之時齊文淵沒有忘記把帳給結了,不然的話可就坑苦了嬴政,嬴政身上是有點小錢,可是這聚香來的價錢也不便宜,一餐吃下去就能讓嬴政皮包縮水一半以上還不止。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也只有當了家之後才能讓人明白這錢是怎麼難得來,尤其是現在,嬴政幾乎是打算一分錢瓣成兩半用了。

    人全部走了,嬴政一個人再在這裡坐著也不是什麼事情,於是嬴政起身離開了聚香來,打算在城中漫無目的的閒逛一番。

    一人一馬,在擁擠的人流之中顯得是多麼的渺小,嬴政對於太和城不熟,所以也就跟在人流的大方向走,反正是隨便看看。

    像嬴政這種大半輩子都待在皇宮裡的人對於民間的事情是永遠無法知之甚詳的,就像上次被人給順手牽羊將刀楓送給他的一百兩銀子給順走了卻硬是不知道。嬴政待在皇宮的時間太久了,以至於很少看到民間的風俗,現如今身處異界,那更是對周圍的所有事物充滿了新奇,內心總有一種渴望在支撐著嬴政一路看下去。

    牽著馬,還時不時駐足停留評論一番,這樣子在一些人眼裡一看就知道是送上門來的肥羊,外地人就是好宰。

    太和城有一股專門敲外地人「黑磚」的青皮,太和城是和門的天下,但是和門並不能將整個太和城全部控制在自己的手裡,所以在太和城之中就有不少小勢力夾縫生存,這些小勢力往往是尊和門為主,每月進貢一些銀錢,這樣一來還能獲得很的庇佑,而和門則是藉著他們來達到在城內佈滿眼線的目的。

    在這些依附於和門生存的小勢力中間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就比如一夥青皮組成的小團體,這個團體專門盯外地人,只要是發現了外地人來到太和城,那麼他們就會出馬,撈外快,這是這個團體收入的主要來源,主打產業。

    嬴政這樣子,很是符合這個小團體眼中的外地人好宰的形象。今天負責盯梢的是張靈,這個小團體的外圍成員,小團體的名字叫斧幫,共有正式成員十人,另外還有六七個編外人員,主要人員平時的主要任務就是處理糾紛,而編外人員就是和張靈一樣負責尋找肥羊。

    斧幫在剛開始的時候是叫斧門的,而且曾經還是一個很大的幫派,只是現在漸漸的沒落了,到了現今連斧門這個旗號也保不住了,因為人數太少了。沒落的門派甚至交錢給和門,和門也沒什麼興趣去收了。

    在很多的時候,斧幫的人在遇到其他勢力的人時一般選擇低聲下氣。而斧幫所招的人手基本上都是其他門閥看不上的廢材,可見斧幫已經到了什麼樣的地步了。

    作為斧幫的外圍人員,張靈要想躋身成為正式成員,那就得通過入門考驗,現如今張靈只需要成功宰嬴政一頓就能通過考驗了。一想到很快就能成為正式成員了,張靈就忍不住一陣激動,雖然斧幫很多人都不看好,就連張靈也是,可人生在世不爭饅頭也要爭口氣,既然進了斧幫,那麼就要做到最好。

    按捺住內心的激動,張靈悄悄的朝身後一個小攤販打了個手勢,然後慢慢的朝著嬴政走去。

    嬴政再次駐足停留,前面擠滿了一大群人將整個道路堵住了,定睛一看確實前面搭著一個檯子,上面一群穿著綵衣蒙著多彩面具的人手持著武器在你一刀我一刀的殺來殺去,嬴政一看這頓時來了興趣了。

    「咦,怎麼打了半天卻還沒見一人受傷,還有這周邊的人見這樣的事情不但不躲閃還大聲的喲呵著,怪事連連有,今年特別多啊!」嬴政看了半天之後重是看出了點名堂,心裡不禁嘀咕開了。

    其實嬴政這麼想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秦時雖然也有了戲曲這一說法,可那卻是以說唱為主,戲曲的主要內容也只不過是一些詩詞。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淨、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腳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這大街上搭台演唱的乃是秦風大陸上獨特的戲曲文化,嬴政不知道那是相當的正常。

    (文字鏈,該爆發的一定手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