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聖誕節的到來,似乎各國之間的硝煙味都要淡上了一些,不過這僅限於歐洲本土地區。在西印度群島、新大陸以及印度支那地區,英**隊的頻繁調動引起了普遍的不安,其中新大陸的法國殖民地總督和西印度群島總督已經派出信使緊急前往巴黎,雖然法國關於明年將執行殖民地交換的命令已經傳到了這些殖民地之上,但是看著英國人的態勢,顯然是不準備讓法國的殖民地交接能夠順利的進行。
而英國皇家海軍也同樣全然沒有過節的氣氛,整個皇家海軍已經進入了一級戰備的狀態,而對於一些位置較為偏僻的法國殖民地更是執行了封鎖。
在加勒比海上,英國海軍的行動尤為過分,雖然英國海軍並未向法國商船及艦隊投射一枚炮彈,但是英國海軍卻將軍艦開到這些商船的前進路線之上,將軍艦連成一條線然後以船牆的方式生生的將這些法國船隻逼回港口。雖說法國海軍艦隊暫時還沒有全部撤回國內,但是法國艦隊在兩國尚未宣戰的情況下除非冒著打出第一炮開戰的風險,不然的話對於這些蠻橫的英國皇家海軍根本沒有辦法可言。
而打出第一炮進行戰爭顯然不是法國海軍能夠做主的事情,這讓法國海軍上下倍感憋屈,不過在顧慮太多的情況下,他們也生生的承受著憋屈。
而隨著英國強硬的態度越來越明顯,來往於各地的各國使者明顯的增多了,作為中歐大國,普魯士的地理位置雖然容易處於四面受敵的狀態,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讓普魯士備受矚目。
威廉在聖誕節之前也是派出了兩撥使者前往瑞典,在威廉接下來的計劃當中,瑞典起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畢竟只要穩住了瑞典,那麼普魯士能夠迴旋的餘地便大了許多。
除了瑞典之外。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的聯繫也逐漸的頻繁了起來,雖然卡爾的遇刺讓普魯士在普奧邊境上的行動暫停了下來,但是這並不代表威廉準備放棄出兵美因茨地區。
現在眼看著英法之間有無可避免的一戰,而普魯士不論是處於英普同盟的關係還是看在英國人開出的那些優厚的條件的份上,普魯士和法國之間顯然不會再和平相處了,雖然法國和普魯士並不接壤,兩國之間隔著萊茵河流域的諸多邦國。
而假若戰爭爆發的話。法國也不可能出兵普魯士,畢竟現在法國內部尚未平靖。但是現在沒有發生的事情不代表以後不可能發生,在威廉的設想中一定不能夠出現七年戰爭時候的情況,所以一旦戰爭打響,那麼勢必要盡最大努力讓戰爭發生在普魯士本土之外。
在威廉的計劃中,以美因茨流域為西部起端然後以波西米亞為中心。西裡西亞為支柱,普屬波蘭為東部終點構築一條大國防線,這條大國防線將確保戰爭將在普魯士本土以外的地方進行。
而這條大國防線最為關鍵的地區便是波西米亞和美因茨流域,俄羅斯的內亂導致即便聖彼得堡想要對付普魯士都是不可能的,甚至保羅一世可能在暗自祈求普魯士不要趁俄羅斯勢弱轉頭向東。
這樣一來普魯士最有可能面對的敵人便是奧地利和法國,之所以以波西米亞為中心,正是因為波西米亞的戰略位置至關重要。
奧地利假若對普魯士宣戰。那麼波西米亞便成為了一個咽喉要地,從波西米亞向東可直指西裡西亞,而從波西米亞向北則薩克森在望,而從波西米亞向西,那麼霍亨索倫家族的普魯士本土外最大領地—安斯巴赫則直接暴露在兵鋒之下。
所以在聖誕節之前,威廉便緊急命令駐守在勃蘭登堡的第三師團、第十七、十八師團向美因茨地區運動,原本駐紮在薩克森的第七師團抽調增援波西米亞前線。這樣一來在靠近美因茨流域的地區,普魯士便集中了三個師團的兵力。而波西米亞也是集中了第七、第九、第十師團共三個師團。而西裡西亞原本便駐有三個師團,在威廉看來有三個師團便足夠做好西裡西亞的防衛工作了。
在第十六師團因為增援北美被改名之後,普魯士本土的正規軍除了王室近衛軍之外便剩下十七個師團。
如果再加上部署在華沙的第八、第十三師團的話,那麼威廉為了構築心中這一條大國防線將動用十一個師團,總兵力超過了十二萬人。
普魯士的大動作引起了奧地利和法國的注意,同時也讓美因河地區的諸多小邦感到驚恐。其實自普魯士吞併了薩克森之後,美因茨地區的諸小邦一直都生存在惶恐之中。畢竟薩克森與美因河地區接軌,而薩克森被吞併直接意味著普魯士的兵鋒已經懸在了美因茨地區諸邦國的頭上。
也就在普魯士大軍剛剛開始向美因茨地區調動的時候,得知消息的美因茨諸邦國紛紛派出使者前往維也納和勃蘭登堡,而與此同時。美因茨選侯國和法蘭克福也紛紛迎來了諸多邦國的使者。
這些使者懷揣的目的無非就是打探消息,但是在維也納和勃蘭登堡,這些使者們根本打探不出什麼消息,畢竟維也納也不知道普魯士人想做些什麼,而知道情況的普魯士人顯然不會和這些小邦國的使者們說實話,按照普魯士政府的說法,三個師團進駐薩克森西部地區只是普魯士國內正常的軍事調動。
但是對於普魯士政府的這一番說辭,相信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鬼。
因此作為美因河地區的領頭羊,美因茨選侯國和法蘭克福成為了美因茨地區諸多邦國矚目的焦點。
美因茨選侯埃爾塔爾現在很鬱悶,作為美因茨選侯,從地位上來說,埃爾塔爾無疑是神聖羅馬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但是現在因為埃爾塔爾在選帝侯會議上支持的人乃是馬克西米廉,這便造成了埃爾塔爾地位的尷尬。
美因茨選侯國雖然富得流油,但是相對來說作為一個主教國家,美因茨侯國根本沒有一支與國家地位相配的軍隊,而且隨著他在選帝侯會議上選擇的錯誤,導致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美因茨選侯國的號召力也是呈直線下降的勢態。
整個美因茨選侯國只有不到五千人的武裝力量,平時這些兵力對於那些抗交宗教稅收的賤民們無疑是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但是與普魯士大軍相比,美因茨選侯國的這些力量無疑有著螳臂當車的嫌疑。
在美因河地區散佈著數十個邦國,這些邦國中大的比如美因茨選侯國和法蘭克福自由市,這兩個地方政府都擁有幾千的武裝力量。而中等的例如黑森-達姆施塔特公國、黑森-卡塞爾公國、維爾茨堡主教區等等也都有著一千到三千不等的兵力,至於那些小的伯國或者亂七八糟的騎士領什麼的也就相當於一個村鎮一樣,最多幾百人的守衛便頂天了。
普魯士政府曾經計算過,美因河地區大大小小的諸侯雖然加起來有三十幾個,但是這些諸侯們的兵力全部彙集到一起也就四萬餘人,而四萬餘被強行拼湊在一起的烏合之眾又怎能抵擋普魯士精銳的三萬大軍。
當然凡事也不能說絕對,畢竟普魯士第十七、十八師團乃是剛剛組建的師團,這兩個師團當中老兵相當的缺少,戰鬥經驗幾近於無,所以部署在薩克森的第六師團也是承擔了一個預備隊的任務。
在普魯士國內關於第十七、十八師團的使用,曾經有人提出過異議,畢竟這兩個師團沒有戰鬥經驗,而且剛剛組建不滿一年,甚至部隊之間的磨合也是一個相當的問題。
不過這些在威廉看來根本不是問題,沒有戰鬥經驗那麼直接送到戰場上去打不就有了!而且平時訓練的再好也只能降低部隊的傷亡率而已,而在戰爭中真正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一支軍隊的軍魂!而軍魂正是要在戰鬥中才能獲得的!
況且,在普魯士國內,新的第十六師團以及第十九、二十師團也開始組建,普魯士可沒有年關一說,甚至年底對普魯士來說不僅不是關卡而是收穫的季節。
普魯士各地的稅收都是在秋季徵收,而後在年前送到勃蘭登堡匯總,然後根據收入,普魯士政府官員們再排列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
雖然新建三個師團對於普魯士財政來說是一個負擔,但是這個負擔卻是在可以承受範圍之內的。
而且不要忘了,普魯士人是什麼種族?
那可是純正的戰鬥種族,當年全國只有數十萬人口的時候尚能發動十幾萬大軍奔赴前線,更何況現在隨著普魯士一系列的開疆拓土,不僅國家的領土擴大了,國家的人口和財稅自然也是大幅度的呈現增長的趨勢。
ps:對不起各位了,昨天沒更的原因在下下午也都說明了,感謝酒9紅大大的打賞,明天在下便要離開家了,想一想有的時候蠻恨自己能力不行的,背井離鄉到底都是為了哪般?或許只有生存兩字可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