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正文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施壓 文 / 好吧我錯了名字

    英國議會已經通過了向亞洲和新大陸增派陸軍的議案,而與此同時,英國海軍方面也從土艦隊中抽調了數十艘軍艦前往新大陸和亞洲地區增援當地的海上力量。

    英國人的舉動引起了法國和西班牙的重視,為了對抗蠻橫的英國人,西班牙的卡洛斯四世首次下達了擴軍的命令,同時西班牙的艦隊也雲集在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原只是一快不毛之地,但是因為其乃是扼大西洋和地中海咽喉的戰略要地,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便是直布羅陀海峽。在1501年,直布羅陀被併入西班牙。

    但是在1703年爆發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期間,英國看上了直布羅陀這一咽喉要地因此派遣軍隊攻佔了此地,而後在1713年簽訂的英西條約中,西班牙正式將直布羅陀割讓給英國。

    雖然英西條約讓英國人合法的擁有了直布羅陀,但是從腓力五世之後的歷任西班牙國王從來都沒有放棄過拿回直布羅陀的希望,而卡洛斯四世自然也和他的父輩一樣不甘心直布羅陀被英國人統治。

    直布羅陀的地理位置便注定了其在國際政治上的重要地位,英國人有直布羅陀在手,西班牙的海軍便無法對英國人形成太大威脅,畢竟只要在直布羅陀部署百門火炮,那麼一艘船都不可能從直布羅陀海峽通過。這樣一來沒有西班牙地中海艦隊的幫助,光靠西班牙大西洋艦隊是無法對英國大西洋艦隊形成威脅的。

    針對西班牙人的行動。英國政府向西班牙發出了外交照會,要求西班牙立即停止帶有敵意的行動同時推翻購買法國殖民地的議案,但是卡洛斯四世並沒有理睬英國人的照會。

    相反他授意西班牙政府斥責英國人。法國與西班牙之間的殖民地交易乃是兩國的內政,英國人無權干涉,同時西班牙擴軍乃是為了保護自己領土安全的正當行為,英國人同樣無權干涉。

    西班牙的外交照會惹惱了英國人,在英國政府的授意下,直布羅陀的英國駐軍從九月底開始便對來往於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西班牙商船進行報復性的檢查,而英國大西洋艦隊的一部分主力也向直布羅陀進發。

    英國人的行動引起了西班牙人的不安。卡洛斯四世雖然自大,但是他同樣自大,現在的英國人並不是以他一個人的力量便能對付的。因此他向路易十六發出了援助的請求。

    此刻的法蘭西雖然因為革命黨人的起事導致了國內一片混亂,但是王室並沒有失去對國家的統治權,而法蘭西雖然已經迎來了衰弱期,但是其世界第二的海軍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波及。

    因此法國政府在和西班牙進行了多次溝通之後。決定向西班牙提供援助。但是這個援助並不是指陸軍,而是海軍。

    法蘭西海軍將抽調包括兩艘一級艦在內的三十七艘戰艦前往西班牙,當然這些戰艦並不是無償使用的,西班牙必須支付給法蘭西一筆租借費,不過對於卡洛斯四世來說能夠用二十萬英鎊換來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還是相對划算的。

    在接到法國海軍調動的消息之後,英國政府內部展開了緊張的磋商,雖然此前英國上下已經達成共識,那就是為了法國的那些殖民地。英國不惜一戰。但是現在當氣氛真正的達到緊張的頂峰時,英國政府內部有一部分的人開始遲疑了。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恩斯特在勃蘭登堡和卡爾進行決鬥而後失敗,但是之後卻又對卡爾展開報復性槍擊的消息傳回到了倫敦,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是從作案動機和能力來看,恩斯特卻是第一嫌疑人。

    這個消息引起了英國上下一片嘩然,面對上門抗議的奧地利大使,英國政府的要員們除了不停的肯定恩斯特的人品以及否認此事乃是恩斯特所為之外便是頭疼欲裂。

    奧地利雖然也和法國人達成購買殖民地的協議,但是奧地利並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所以對於英國人來說,只要在法國和奧地利在沒有正式進行殖民地易幟行動前奪得那些殖民地,那麼想必奧地利人肯定會重新掂量掂量的。

    眼下英國人和法國、西班牙之間已經是硝煙味四起,在這種情況下恩斯特和卡爾一事無疑讓英國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

    剛剛回到倫敦的英國首相小皮特在和喬治三世進行了緊急商議之後立即派出特使前往普魯士,而這位特使所背負的最重要的任務便是將恩斯特從卡爾槍擊案一案中摘出來。

    英國人頭疼,而奧地利人便是惱火了。

    卡爾被刺讓利奧波德二世雷霆大怒,要知道在利奧波德二世的這些子嗣當中,他最為看好的便是卡爾,卡爾聰明、活躍且待人友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兄弟姐妹的關係都相當之好,這讓利奧波德二世完全可以相信卡爾未來絕對可以勝任哈布斯堡家族成員之間的紐帶以及帝國支柱的重任。

    但是這個兒子現在卻在勃蘭登堡遇刺了,雖然卡爾並沒有受重傷,但是根據奧地利大使傳回來的消息來看,卡爾的臉上卻是被弄出了一道長長的傷口,換而言之那個英姿颯爽的卡爾被毀容了。

    這讓利奧波德二世如何不生氣。

    而在奧地利宮廷之中,生氣的不僅僅只有利奧波德二世,作為卡爾的母親,盧多維卡比利奧波德二世更加的氣憤。

    原卡爾在幼時便非常討盧多維卡的喜歡,而後在卡爾少年的時候因為政治需要被過繼給了切申公爵,如果不是那個切申公爵快要死了並且卡爾並不需要前往切申的話,盧多維卡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但是即便如此,也讓盧多維卡感覺到對卡爾多了一絲虧欠。

    而現在她那懂事的兒子卻被人刺殺受傷,這讓盧多維卡異常憤怒,她不顧身為皇后的禮儀衝到利奧波德二世的面前,要求皇帝立即安排人將卡爾接回維也納,同時向普魯士政府發去照會務必抓住兇手。

    面對盧多維卡,利奧波德二世顯得相當的無奈,利奧波德二世和盧多維卡之間的感情可以說得上是貴族夫婦的典範,兩人結婚之後的數十年一直都相敬如賓,感情不曾有一絲動搖,但是也正因為此,盧多維卡不發表意見則罷,一旦發表那麼肯定會使盡渾身解數讓利奧波德二世同意。

    但是利奧波德二世已經瞭解到了刺殺卡爾的嫌疑人的身份,這讓他在作出決定的時候不得不謹慎有加。

    也因為卡爾一事,原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針鋒相對的行動也都停止了下來,甚至部署在華沙地區的兩個普魯士師團還向後撤退了十幾英里。

    利奧波德二世在經過仔細思考之後,終於打定了主意。

    眼下奧地利面臨的最大威脅便是普魯士,這個事實不會因為任何的事情而改變,而想要對方普魯士人必須要考慮到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英國人。雖然英國和普魯士的同盟看起來非常牢固,但是作為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利奧波德二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任何同盟都不是堅不可摧的這個道理呢。

    而現在,卡爾在勃蘭登堡的大街上被行刺,最大的嫌疑人便是英國親王恩斯特。

    在利奧波德二世看來這是一個奇跡,這是一個雖然不能讓英普同盟破裂但是卻能讓這層同盟關係出現裂紋的契機。

    所以在此事上面,奧地利一定要擺出一副苦主要追債的面孔,只有這樣才能讓國際社會同情奧地利,同時也能夠給普魯士製造最大的壓力。

    當然奧地利必須要掌握恩斯特乃是槍擊案主謀的證據,只有掌握了證據才能逼迫普魯士人表態,同時也能讓英國人在某些問題上不得不和奧地利進行妥協。

    隨後,利奧波德派遣了以奧地利外交部長克裡斯多夫為首的代表團,這支代表團的使命便是找到槍擊案的鐵證然後向普魯士人最大程度的施壓。

    對於利奧波德二世的想法,奧地利首相考尼茨持支持態度,他同樣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普魯士人若不給奧地利人一個交代,那麼便是滑天下之大稽,奧地利人可以在全世界大造輿論將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形象,這對以後的奧地利政府來說有利無害。

    而如果普魯士秉持原則要處罰恩斯特,無疑英國人是肯定不會答應的,而一旦普魯士人堅持,那麼英普同盟勢必會出現裂痕,這同樣對奧地利有利。

    就在奧地利使者團出發的時候,埃爾斯特納首次代表普魯士政府向麥克倫要求讓恩斯特接受普魯士政法機構的詢問。

    當然埃爾斯特納的要求遭到了麥克倫的拒絕,不過出乎麥克倫預料的是普魯士人並沒有緊逼,相反埃爾斯特納的話中充滿了讓人意味深長的語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