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整軍經武」書友的打賞!)
三月初十,天亮之後,衡山縣城外的清軍沒有再發動進攻,只是虛張聲勢地朝著城中進行了一番炮擊。並且,炮擊的猛烈程度也遠遠不如前幾日,不到半個時辰便結束了。
炮擊停止之後,原來分佈在城外三個方向的清軍開始移動,在城東北合攏,進行一番調整之後又分成了兩部分。漢軍鑲紅旗、耿仲明部和尚可喜部繼續繼續對城中的明軍進行監視和威懾。其餘各部則由多鐸親自統率,面朝北方列陣,很明顯是要對付明軍的援兵。
此刻的多鐸,表面上雖然看不出什麼變化,但實際上內心中已經充滿了悔意: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堅持先解決龐岳?若是直接向衡州推進,說不定還能搶在龐岳和朱大典趕到之前攻克衡州,生擒隆武帝。即便龐岳能拚死趕到衡州救駕,在己方近五萬大軍的進攻下,衡州的殘明核心勢力也必將遭到重創,這對各地依舊心懷故明的士紳百姓的震懾作用也是明顯的。可現在,衡州方向沒有破城的消息傳來,明軍的數萬援兵卻已經到達,雖然這幾萬明軍倒還不至於能威脅、困住自己,但自己若還想畢其功於一役,一鼓作氣殲滅隆武朝廷,恐怕已經是難上加難。
但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後悔又有什麼用?世上又沒有賣後悔藥的,不然就算再貴,多鐸也一定會買一些來嘗嘗。多鐸自然也不會將自己的後悔表現出來。而是開始進行一系列部署,爭取將己方的損失降到最低,之後再繼續尋找機會。眼下,衡州是不宜再去了。原因很簡單,儘管多鐸對己方軍隊的戰鬥力充滿信心,但對己方大軍的糧道能否繼續安全地維持下去卻開始產生了一絲懷疑態度。畢竟,現在己方大軍已經深入湖廣腹地,而各路明軍也已經源源不斷開來,己方的糧草補給線過於漫長,隨時都有可能遭遇明軍的攻擊而陷入中斷。只要糧草一斷。不管多麼精銳的兵馬都將被活活困死。
因此,多鐸不僅放棄了主力攻擊衡州的決定,還派人給藍拜、卓羅等人送去快信,讓他們前來與自己合兵一處,先重創南來的這支明軍援兵,然後擇機再戰。以周圍地域之廣闊,明軍不可能在每一處都嚴防死守,自己總會找到下手的機會。就算不能生擒隆武帝,只要能破壞掉隆武朝廷的糧草、賦稅等各種儲備。摧毀它在士紳百姓當中的號召、動員能力,令其在短期內無法翻盤。也就不枉此行。
織金龍纛下,多鐸召集眾將前來,對戰前部署進行了最後一番調整,並對各將勉勵了一番。經過前幾日的激戰,雖然重創了城中的明軍,但己方也付出了陣亡近三千人的代價,尤其是三順王的軍隊,除了炮兵之外幾乎喪失了進攻的能力。作為主帥的多鐸當然得想法設法將士氣重新鼓舞起來。
只不過,多鐸暫時還拿不出什麼實際的封賞。只能以口頭許諾代替。但即便是這樣,依然取得了一些效果。尤其是那一句「戰後奏請睿親王,補齊各部損失」的許諾令在場的眾將重新變得亢奮起來。
……
城中,湖廣鎮各營都在城牆後的空地上,抓緊時間對本營原來的方陣進行調整,城牆上只留有少數官兵在擔任警戒。
依照情報司密探傳回的情報,忠貞營今日上午便會抵達衡山縣城。到時候。如果忠貞營遭到清軍的截擊,龐岳還準備率軍出城對清軍進行牽制,以接應忠貞營的援兵。出城而戰,自然要用到方陣作戰的戰術。然而前些日子的一系列激戰造成了大量兵員的損失。原來的方陣中出現了不少空位,為了能盡可能多地保持戰鬥力,得進行一番調整才行。但這種調整並不是隨隨便便把空位全部填滿就行,某個位置需要什麼樣的士兵,某個士兵適合放在哪一個位置,這其中都有很大的講究。好在各級作戰單位中的參謀分司和督導分司對本部官兵的情況都比較瞭解,因此很快便根據本部的實際情況拿出了一套相應的調整方案,並逐級上報、匯總。
方案確定之後,各營便立即組織本營官兵重新排列方陣,並進行了一些基本的戰術動作演練。由於人數上了許多,新的方陣比原有的方陣看上去明顯要小了一些,上了戰場後所能發揮出來的作用肯定也比不上出征之初。不過,好在官兵們平時訓練的底子都還在,經過之前的血戰還獲得了一些實際的戰鬥經驗。只要指揮者指揮得當,戰鬥力還是不容忽視的。
官兵們在進行戰前準備的時候,龐岳也親自前往各城門巡視了一遍。或許是得知了援軍到來的消息,各營官兵的士氣都得到了極大的回升,軍官們的口令聲也變得格外響亮。看到這種情況,龐岳暗自感歎軍心可用。
……
巳時許(上午十點左右),城頭上的湖廣鎮官兵,尤其是北門城頭上的官兵,突然感到似乎有一陣悶雷自北面的天邊傳來,起初模模糊糊,但過了一刻鐘之後便開始越來越清晰,腳下的大地也隨著微微顫抖。緊接著,便見北面有大股煙塵騰起,朝著南邊席捲而來。漫天的煙塵中,隱約可見一條黑線迅速地向南推進。隨著時間的推移,黑線上空的一個個模糊的小黑點也逐漸變得清晰,那分明是代表明軍的火紅色軍旗!
剎那之間,山呼海嘯般的歡呼吶喊聲在城中噴薄而出,猶如沉默已經的火山突然爆發。
「援軍到了!」
「援軍到了!!」
「湖廣鎮,必勝!!!」
……
幾乎所有的官兵都加入到了歡呼的行列。連龐岳等將領也沒有例外。部分官兵甚至激動地流下了淚水,將手中的兵器不斷上舉,發出一陣陣聲嘶力竭的大喊。
壓抑、擔憂了這麼久,心中的壓力終於得到了完全釋放!堅持與敵血戰數日,終於等來了援軍!還有什麼事情能比這更令人歡欣鼓舞的?
在這一刻,籠罩在湖廣鎮將士心頭的陰雲完全消散,全軍的士氣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
……
隨著來援的忠貞營人馬不斷向衡山縣城推進,龐岳已經能夠在望遠鏡中依稀看見空中飄揚的「李」字和「高」字大旗。
熟悉歷史又得到了情報的龐岳當然知道,這李字和高字所代表的就是李過和高一功。李過是李自成之侄,高一功當年也是李自成身邊的重要將領。兩人都是大順軍中的元老級人物。
雖然眼下的大部分朝中大臣和在野的士紳階層對李過、高一功等出身農民軍的將領都抱有敵意,甚至連許多後世之人也對這些曾經的大順軍將領存在著極大的偏見、不分青紅皂白地以「流賊」「草寇」稱呼,但龐岳卻不這麼認為,對這些堅持抗清到最後一刻的將領,高一功、李過、袁宗第、李來亨等等,他一直心存敬意。
不管怎麼說,李過、高一功等人自始至終都沒有投降韃虜,比起那些先是殺良冒功、後來又剃了頭為韃子打天下的「正統官軍」強了不是一點半點。在龐岳前世的歷史上,後來的形勢也說明了這一點。大順軍、大西軍餘部全都成了南明朝廷抗清的中流砥柱,原來的許多領朝廷糧餉俸祿的「正規軍」如吳三桂、劉良佐、李國英之流。卻梳起辮子成了「我大清」滅明的急先鋒。
當龐岳已經能看清忠貞營旗號的時候,孔有德部的炮兵也在多鐸的命令下朝著忠貞營的方向開了火。一時間,炮聲隆隆,又一場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幾輪炮擊之後,多鐸一聲令下,除了監視城中的人馬之外,其餘的清軍全部壓上,朝著忠貞營發起了全面進攻。
見清軍開始向忠貞營發起進攻,龐岳也準備出城而戰。下令湖廣鎮各營做好準備。
「諸位將士!」龐岳翻身上馬,親自向周圍的將士勉勵道,「援軍已到,我們為死去的袍澤報仇雪恨的時候到了!奴酋多鐸妄圖要那麼點人就想把我們嚇得不敢出城,實在是天大的笑話!爾等可願隨我出城,殺他一個落花流水?」
「願意!!」
「好!我們這便出城,用手中的兵器告訴多鐸。湖廣鎮究竟有何不同!驅除韃虜!——」
「光復河山!!」
「血不流乾!——」
「死不休戰!!」
隨著龐岳的一聲令下,湖廣鎮的將士們從城門以及城牆上的缺口中衝出城外,朝著清軍殺了過去。
未幾,衡山縣城周圍已盡成戰場。旌旗展動、刀光翻滾、人吼馬嘶,兩軍官兵展開了殊死搏殺。
……
激烈的戰鬥持續一個時辰之後,逐漸有了分曉。清軍雖然悍勇,但經過前些日子的血戰,已經傷了不少元氣,此次又要面對自兩個方向而來的明軍、尤其是三萬餘忠貞營養精蓄銳的將士,多少還是感到有一些吃力。再加上多鐸不想白白地平添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在看到明軍士氣正旺、己方實在無法輕易獲勝之後,便下令與明軍脫離接觸。
多鐸不想再打下去,但三萬餘八旗軍的戰鬥力還是不容忽視的,明軍自然也難以取得進一步戰果,於是兩軍就此分開,陷入對峙狀態。
忠貞營擺脫了清軍的截擊之後,在東門附近與湖廣鎮會師。由於之前有了共同殺敵的經歷,來自兩個不同體系的明軍將士之前從未謀面,卻也彷彿有著某種默契一般,相視而笑、共同發出一陣陣歡呼。
潮水般的歡呼吶喊聲中,龐岳看到那面「李」字和「高」字大旗還有其餘一些將旗一起朝著自己移來,旗下是一眾頂盔披甲的武將,中間還簇擁著一個頭戴六梁冠、身著紅袍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