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殘寇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七十章 大殺器 文 / 豬太帥

    ()

    「轟隆隆!-」

    山搖地動,天色無光

    比起新式步槍來,這飛雷的動靜可就大多了。

    不過是幾具炸藥拋射筒,卻產生了攻城大炮齊射的效果。即便是隔著數百米距離,躲在牆垛後的依然能感受到地面強烈的震動。

    像龔振麟、魏源這些五六十歲年紀的老先生連站都站不穩,要不是有專人陪護,說不準就得摔個灰頭土臉。

    臉面事小,性命關天,這幾位可都是國寶級人才,別看沒有掌握什麼權力,在士紳學子中影響力並不比běijing城裡某些要員來得小。能收攏各地文壇領袖,讓他們發揮其所長,勝似雄兵數萬。

    就像一句話說的,一個人抵得上十個師。

    本土人才本已稀缺,周曉峰還指望這些拔尖學者們下種似的給他培養後進呢,這要是摔出個好歹來,那可是莫大的損失。

    「嗡嗡嗡」

    彷彿有無數的小蜜蜂圍著腦袋轉,即便是硝煙瀰散,依然感覺腳下還在搖晃。

    「這是何種物事,威力巨大如斯?」

    隔著老遠,即使是眼力不好的也能看到目標區域炸出來的一個個大坑,拴在那一帶的幾隻小羊更是消失無蹤。

    這要是大活人站在那裡,焉能有命在?

    「這個叫飛雷,殿下取了個別名叫沒良心炮。」

    「飛雷,這名兒取得好,確實像是天降雷霆,威力無匹」

    飛雷自然又是一種山寨武器,它還有一個更加聞名遐邇的名字——沒良心炮。

    這本來應該是近百年之後的解放戰爭時期才能出現的東西,當時的解放軍火炮很少,在武器裝備處於劣勢,官兵們於是在摸索中創造出了這種令敵人喪膽的武器——用汽油桶做炮管的炸藥包發射器。

    沒良心炮又稱炸藥拋射筒,其主體就是空汽油桶,在其內填充發射藥後,把捆紮成圓盤形的炸藥包放進去,然後點燃發射藥,就能把十公斤的炸藥包拋射到近兩百米距離目標區。

    這種武器口徑絕對驚人——桶有多粗,口徑就有多大,巨大的炸藥包產生的強烈爆炸衝擊,所過之處,碉堡,人馬都會被炸飛。許多被炸倒的敵人身上往往找不到任何傷口,卻七孔流血,這是被強大的爆炸氣壓震碎內臟給震死的。

    弄清這種情況後,國民黨軍把這種武器乾脆稱作「沒良心炮」,這個名號通俗而貼切,在後世廣被推崇,是落後武器與先進武器對抗的典範。

    其實說起來,武器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在不同地形條件下,或許原始武器同樣可以發揮出現代武器的威力。就像騎田嶺大戰時,一把火燒死成千上萬人,山敵人的吹箭在叢林裡可以頂的上步槍,拼刺刀時,可能挑夫用來擔柴的扎槍更有殺傷力。

    在近程攻擊中,形制簡單的飛雷發射器並不比陸戰火炮遜色多少,用得好了,堪比重型火炮。

    這種炸藥拋射筒和臼炮有著相似之處,仰角大,射程較近,但威力驚人。該武器最初是用來對付敵人堡壘的,進而用以攻城,最後在淮海戰場上大顯神通。

    飛雷炮的發明人,是一位名叫聶佩璋的解放軍連長他經過不斷琢磨和試驗,最終發明出來這種經濟實用型武器。

    聶佩璋曾在東北軍鐵甲部隊任過大隊長,精通裝甲、工兵技術,擅長爆破。後來,他為部隊和民兵培訓爆破能手,同時還研製石雷。

    在頻繁的戰鬥中,因為工兵經常要在敵人鼻子底下實施爆破,傷亡很大。仗打贏了,可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聶佩璋於是開始了「飛雷」的設想。

    聶佩璋經過深思熟慮,從老鄉家裡買來汽油筒和棗樹板,丁丁當當地敲起來了。兩天後,一個口徑300毫米、長900毫米的「拋射筒」製造出來,並試射成功。因為拋射炸藥包是由拋射地雷引發的,故稱「飛雷」,因為又是依照迫擊炮原理製成的「拋射筒」,所以便正式命名為「飛雷炮」。

    此後,飛雷被用於對付國民黨軍的坦克、裝甲車、野戰工事和密集的隊形等,還用拋射筒改裝土造的火焰噴射器、用拋射筒拋射幾十公斤重的石頭、飛送集束手榴彈等,花樣繁多。

    在飛雷炮面前,國民黨軍官兵不得不承認:「這比大炮厲害多了。」

    飛雷炮就是為火炮技術落後,裝備不足的部隊量身準備的,說起來,其構造和工作原理極其簡單,要是傳出去,很容易被敵人仿製。

    所以,雖然陳壽等人不過兩個多月時間就製造出了不同口徑的多款炸藥拋射筒,周曉峰仍然要把這款武器列為絕密技術,目前還只有寥寥數人掌握了關鍵技術。

    等到大戰之時,幾十上百具這樣的炸藥拋射筒同時上陣,其命中後的威力對於習慣密集作戰的敵人來說是真正的『沒良心』,而對己方來說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大*殺*器。

    「賞,要重重的賞!」

    周曉峰其實也是第一次見證沒良心炮的效果,傳說中的大*殺*器出現在眼前,比起傳聞要來得震撼得多。

    他不是一個喜歡事事親力親為的主,當初在外企做採購經理時,每天要處理幾十個訂單,無非就是把產品數據傳給工廠,最後再根據技術參數讓第三方質檢員驗貨罷了。

    現在同樣是提供思路給克萊伯、丁拱辰和陳壽等人,讓他們自己研究製造出實物,其實跟以前的老本行差不多。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夠見到實效,他現在也沒啥可表示,無非是給人升職加薪多發點獎金。

    好在,坐擁金山的他在短時期內不必為錢銀髮愁。

    「多謝殿下!」

    陳壽其實並不看重能夠得到多少賞賜,能得到周曉峰的肯定,對他來說就是最大的獎勵。

    「各位請稍安勿躁,接下來還有節目。」

    心情大好,陳壽跟眾多前輩官長們開起了玩笑。

    「看,那是我們研製出來的第一代水雷」

    這個東西算是周曉峰的原創,加入了潘仕成製造水雷的經驗,另外還有一些龔振麟、丁拱辰和陳壽等人的改進。

    在昌江中,兩個船夫將一個圓滾滾黑乎乎的球狀物小心放入水中,在這個東西的頂部固定有十字型交叉的竹竿,讓這個土製『水雷』能夠垂直浮在水中。

    「這玩意就是水雷?」

    對於這麼一個外表醜陋的東西,大家實在看不透,只是陳壽等人不說破,又不好打探詳情,都只能默默觀看。

    「各位可別小瞧了這個水雷,要是用於江防,威力可不比飛雷炮遜色,請拭目以待吧。」

    對這個初級樣品,別人不瞭解,周曉峰還是知道大致原理的。

    這種水雷其實就是陶制的巨型拉炮,其內層放置炸藥,頂部蒙了一層腸膜並塗抹黃油防水。陶罐頂蓋固定上三米左右長竹竿,竹竿上系拉繩,通過一個小孔與罐內通連。

    當水雷放入水中後,陶罐會隨水流旋轉,等竹竿在江中遇到船隻,礁石等障礙物時,撞擊力會令竹竿脫落,帶動引線點火,就像過年時小朋友玩拉炮一般,用力一拉,「轟!-」

    這種水雷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不過是升級版的拉炮,其關鍵在於控制拉線長度,撞擊力度。而且,這玩意還受氣候水情條件限制,只能在微風細浪的江面上使用,同時,由於它沒有動力,屬於隨波逐流,只能被動等待目標撞擊,靠密集攻擊才能達到命中,純粹是瞎貓撞死耗子。

    但不可否認,一個陶罐內裝幾十斤的炸藥夾雜陶片鐵片,爆炸之後其威力不可小覷,爆炸衝擊波加破片橫掃,既可傷人,亦可毀船。

    這是一款在內河用來對付蒸汽明輪船和低速風帆戰船的利器,既可以用於上下游堵截包圍用於攻擊,也可以佈雷阻止敵船進入用作防守。

    雖然稱不上是什麼大*殺*器,在海軍力量還稍顯薄弱之時,這種土水雷也算是當時得令,可以有效防止江防受到列強海軍的攻擊。

    「大家小心,馬上就要接近目標了!」

    江面上,十多根原木樁被打入水底,擋住了水雷的出路,旋轉的竹竿不斷接近障礙物。

    「啪嗒!-」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