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殘寇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六十六章 分流 求收藏 文 / 豬太帥

    更新時間:2013-03-03

    禍胎,就應該扼殺在襁褓中。

    再不濟,也要禍水外引,以鄰為壑,周曉峰絕不會介意友邦近鄰們都去做世界大同的天國美夢。

    想當年,聰明的日耳曼人就曾經將某個偉大思想輸入到貧苦動盪的俄羅斯,並幫助某位偉人建立了嶄新的國家。在其後的數十年,俄羅斯人民享受到了天國的無上幸福

    直至後世周曉峰所生活的時代,依然還能感受到那種幸福的溫度。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這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希望石達開能夠不負所望,率領著天國將士,到西北,到中亞,乃至到中東建立起一個舉國無私,人人平等,天下大同的政權吧。

    周曉峰不由得想起了強大的金王朝,那個人人歌頌偉大領袖,百姓幸福美滿的偉大國家。

    即便是吃不飽,穿不暖,那也都是美帝的罪證!

    「入了湘軍,我們是可以過上溫飽無憂的好日子,可是天下還是滿人的天下,富人的天下,我們窮苦人還是沒有出頭之日啊!」

    不同的聲音總是存在的,尤其是投降過來的太平軍戰士,在他們眼中,滿清以及做了滿清官兵的原本都是『閻羅妖』,吃人的世道並不因為他們轉變了陣營而改變。

    清醒著是痛苦的,而找不到希望更讓人苦悶。

    「自己和家人能過上好日子,你管那麼多呢?」

    「少說幾句吧,小心被人告發你有反叛的念頭。」

    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而當兵?

    這是許多新兵起過的念頭,而湘軍中的訴苦大會過後,各個基礎部隊內部也會有談心會,一些有不同想法的戰士往往會被軍中的文書找過去談心,然後,有些人被調走了

    休整一個月,拿了許多明的暗的好處,也該有所表示了。

    如今湘軍和粵軍等同一體,無論是軍制、服裝、旗號、待遇等等都是一樣待遇。

    四萬餘兵勇,都是按五五編製,五人為一伍,五五為一隊,五隊為一哨,五哨為一營,五營為一旅,五旅為一師,人數在一萬五千人左右,現在差不多三個師的兵力。

    銀子和權力的誘惑委實動人心,湖南各地以致是更遠的廣東福建都有許多人踴躍參加團練,首選當然是湘軍和粵軍。只在新寧一地,江忠源兄弟數人就招募了一個新兵旅。

    在亂世能吃飽飯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兵源根本就不缺,漣水大營的選拔標準雖然越來越嚴格,仍然擋不住來應徵的民壯。

    湘軍待遇好,也導致了許多人托關係想要來走後門,周曉峰雖然不大管事,卻也不勝其煩

    「大帥,小弟為你介紹,這位是彭玉麟,這位是劉長佑,都有大才,不知能不能入您的法眼。」

    委託曾家兄弟介紹熟人入軍是周曉峰早就打算好的,別人介紹過來的,他可能要叫人好好甄別,曾家介紹過來的,大多不會推辭,大小給個職位,面子給的很足。

    每每曾家兄弟推薦的人才經過測試真正有才,立刻會授予新兵營哨長、營官之職,打發到漣水大營接受訓練,即便是才華並不出眾,也給予伍長、隊正等小官當當。

    曾家兄弟自覺特有面子,不僅是經常被周曉峰表揚鼓勵,想要走他們關係的老兄更是極力拍馬,令他們好不得意,感覺人生從未如此風光。

    不知不覺間,曾家的故舊,甚至部分曾國藩本人在官場、士林中的關係,都被一個個拉了過去。

    不趁著現在挖牆腳,更待何時?!

    這日晚間,曾國潢又帶來了兩位好友過來見周曉峰,聽到這兩個名字,他不由得眼睛一亮,等了這麼久,總算帶來了幾位熟知名字的大將。

    原本湘軍中有江忠源、胡林翼、塔齊布、左宗棠、楊載福(岳斌)、彭玉麟、劉長佑、李續宜、曾國荃、劉蓉、劉坤一、蔣益灃、劉岳昭、劉錦棠重要將領,以及後來成為淮軍首領的李鴻章等,都是一時人物,後來官至總督、巡撫等大員,獨擋一面。

    現在江忠源、塔齊布、左宗棠、曾國荃基本算是納入了帳下,胡林翼在湖北當官,其他人還沒有冒出來,他也不好刻意去找,如今有兩位未來的大將送上門來,叫他如何不喜?!

    「彭兄、劉兄,快快請坐!」

    周曉峰現在習慣了高居上位,現在一派求賢若渴的表現,令以往籍籍無名的彭、劉二人份外感動。

    「不知道兩位老兄有何打算?」

    「但憑大帥安排!」

    「近日我軍就要北上,出征之前,把工作安排一下,先徵詢一下大家的意見,左大人,你來說吧。」

    周曉峰目視左宗棠,後者如今被保舉了同知銜在軍中效力,相當於湘軍的參謀長,也算是軍中的大人物,他身上的『周記』烙印是怎麼洗也洗不掉了。

    老左倒也乾脆,橫下了一條心跟周曉峰干,對他那些忤逆不道的言行已經視若不見了,安下心來要在周曉峰陣營中有所作為,這個月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果然不愧是『今亮』。

    首先他是廢止了周曉峰想要推行的什麼班排連名稱,改為大家比較熟悉的伍、隊、哨的編制,其後各個地方的團丁按照籍貫編為營、旅,例如江忠源的『新寧旅』,周義成的『梅山旅』,許大力的『安化旅』

    老鄉關係,保證了語言溝通上的暢通無阻,也容易齊心合力有效協同,在這樣的基礎上將太平軍俘虜,綠營兵混入各營各旅,保證了湘軍各基本戰鬥部隊的主體凝聚力,然後再慢慢吸納融合新增力量。

    為了增強控制,又將周曉峰帶來的部分老兵打散到各級擔任骨幹,再安排受過突擊培訓的一些讀書人到基層部隊擔任文書,相當於後世的指導員。這些讀書人大多是出身貧苦,功名不得意的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新思想

    至於三八紀律神馬的,也被他改得面目全非,卻也頗為實用。

    老左制定出的許多方案、條例,與周曉峰所知後世軍隊制定多有相近之處,卻又切合當下的實情。

    「當下我軍關鍵之處在三地,一為武昌、一為長沙、一為漣水大營。是以,各位將領需要有人北上出征,需要有人留守長沙居中策應,還要有人負責新兵遴選、操練和日常管理。大家先談談想法,我與大帥再最後決定。」

    這有點是先填志願然後相應安排工作了,有點民主集中制的味道。

    「末將願隨大帥北上!」

    韋昌輝第一個站出來,他現在與楊秀清可謂是結下了血海深仇,往日的情分,早就被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軍中制度改革,他配合周曉峰整編太平軍降兵有功,作為獎勵,如今他也是一位旅帥了。

    「好,你算一個!」

    「我去!」

    「末將願往!」

    黎老三、江忠源等人紛紛出列,而周義成很自覺地表示留在長沙,至於郭嵩燾,因為保舉做了寶慶知府,自然是去湘中,漣水大營的總教練之職則是落在了黃麒英頭上

    「周郎,我也要回湘南去了。」

    蘇三娘跟在周曉峰身邊許久,到底是放心不下自己的數千手下,尤其是那些女軍戰士,雖然近段時間有許多姐妹成了家,還是留下了近千女子在她的麾下。

    因為蘇三娘改變了太平軍男女不得結婚不得同居的約束,軍中顯得和諧了許多,她的威信更是無人可比。

    「玉娘,你的身子,才兩個月受不受得了?」

    「我現在身體好著呢,不信我們再比試一下」

    想到比試,她不由得又想起了當初兩人相識的情景,俏臉飛紅。

    「反正沒有關係啦,我現在比以前功夫強多了。」

    「那可是我的功勞!」

    滋潤了這一個月,蘇三娘和譚家姐妹都比從前美艷了許多,體質遠好過以往,這倒確實是周曉峰的功勞了。

    「死鬼!臭傢伙!」

    「說正經的,這次回衡陽,順路幫我到湘鄉辦件事,如此如此」

    「一個小小文官,這還不容易嘛?」

    咸豐二年十一月下旬,湘鄉守制官員曾某人家中遭劫,該員失蹤。

    曾國藩(1811-1872年),男,漢族,湖南雙峰縣人,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出身地主家庭。

    履歷: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八股文、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同年參加長沙的童子試,成績列為優等。父麟書,有田產,不事耕種,醉心功名,然童試17次皆不第,父設館授徒。曾國藩幼從父學。道光十三年(1833)入縣學為秀才。

    翌年就讀於長沙岳麓書院,同年中舉人。此後赴京會試,一再落榜。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貢士,旋赴殿試,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朝考選翰林院庶吉士。自此供職京師,結交穆彰阿、倭仁及唐鑒等。二十七年任四川鄉試正考官,二十八年升侍讀,後年升侍講學士。

    二十七年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二十九年任禮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兼署工部右侍郎。

    咸豐二年(1852)兼署吏部左侍郎。

    是年十月,因母喪丁憂在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