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殘寇

龍騰世紀 第六十四章 籌劃佈局 文 / 豬太帥

    更新時間:2012-12-18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些天潘仕成奔忙於惠愛街,大茶巷等地,登門拜訪布政司、巡撫部院、廣東都司等各處官署。還要與十三行路上相熟的商人聯絡,以便穩固他在十三行中的總商地位,真是忙得早午茶都顧不上喝了。

    人的野心一旦生根發了芽,那是再也摁捺不住了的。周曉峰許了他『蕭何故事』,那是何等的前程?!

    眼看著滿清已經如同一座四處冒煙起火的老房子,自己數百萬家財也補不上那許多透風漏雨的大窟窿。倒還不如就此改換門庭,即便做不了蕭丞相那般名傳千古,流芳百世,保住一生富貴還是大有希望的。

    有周家勢力暗下協助,王懷中著意配合,還有天地會地下勢力的支持,他做得倒是風生水起,辦事從未有過如此順遂。

    「殿下,洋商那邊都已經談妥了,伍家和他們的生意繼續做,一切照舊,聯絡各地華商採購米糧之事也在進行中。現時北方各省米價二至三兩白銀一石米,本地約一兩二錢一石,至於南洋,米價在一兩白銀兩石米上下,此事大有可為。只是這機器一事,下臣也不太懂,要不讓黃秉常、鄒伯奇他們參與此事?」

    「此事我自有主張,採購機器設備之事,還是我自己來定吧,我在泰西遊歷時,對格物一道還是有些研究的。」

    現在潘仕成與周曉峰交談已是一副君臣對答的模樣,按這個時代人的說法,那就是『禮不可廢』,沒有辦法,也只有隨他去了。好在議事堂中也就他正兒八經是滿清官宦出身,要是其餘人等也一個個中規中矩的,那真是要煩死個人了。

    「對了,三哥,家裡狀況如何?」

    先公後私,談完了米糧商事,周曉峰才望向剛剛回來的黎老三。這一來一回用了大半個月,真是辛苦。不過當初帶來百多萬兩銀子,回去了一千多萬兩,這趟買賣倒也做得,紅旗軍上下無不對此佩服,感慨小打小鬧幾十年,不如宰一頭肥羊。

    「家裡沒事,王上放心。有許多結義弟兄操持著,有熊氏各位首領也上心,沒出半點亂子,隊伍訓練從未有間斷過,糧食也跟得上。只是娘娘最近有些害喜,思得吃酸辣之物。」

    『娘娘』自然是安兒了,離開近倆月,還真有點想念這個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小女子了。酸兒辣女,不知道是懷的兒子,還是女兒呢?

    「能吃就好,等過了**月,那時候得了湘中一地各族的支持,人手充裕了,兵精糧足,槍械也齊備,加上海上天氣適航,正好揮師南下,把巴拉望島周邊勢力掃平了,打出一片穩固的後方。」

    「殿下英明!」

    請建粵勇民團的奏折已經遞上去了,從宮裡傳出來的消息是利好,咸豐已經允了,近期便會下旨。而自兩廣總督以下各級文武官吏因為打點到位,也都答應了會照應,這招兵買馬已經是水到渠成之勢。

    「殿下,總督府和巡撫衙門已經准許提前修建長洲島黃埔大營,該島面積上萬畝,要改造道路,修築碼頭,整飭校場,建設房屋這招募民夫之事,還需要您定奪。預計需要數萬民工,歷時近一年才能完成之前規劃。具體要多少人,每人每日多少酬勞,得有個章程才好。」

    長洲島是原來黃埔軍校『舊址』,有接近十平方公里大小,要把這裡修成一座大軍營,需要上百萬兩銀子。不過事關基業長遠,這筆錢是省不得的。

    「就在兩廣福建三地招募民壯吧,湖南就先不要去了,打底兩萬人建設大營,不要設上限,多多益善,工錢就按每月兩石米好了。從南洋運過來,一石米也不過一兩多銀子。等這些民夫修完了大營,還可以從中招募兵士,或者輔兵,這就是現成的兵源了。」

    「順便還要修建一所黃埔學堂,文武並立,當兵要學字,學生要練兵。此事要去請梁先生和陳先生他們牽頭,他們是大儒,號召力非同等閒。不過這座學堂我打算中西合璧,延請中外學者就教,采百家之長。設立文科、理科、工科、醫科這學堂的校訓,就用友愛精誠,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的主張和黃埔軍校校訓結合起來,那就是『新黃浦』的校訓了,那是一個字都不會錯的。前世黃埔系英才輩出,現在自己也要過一過『校長』的癮了,真爽!

    「殿下這校訓提的好,文武並舉,方是長遠之道。只是每月兩石米,這工錢是不是太高了。」

    黃世仁也隨船而來,他一個窮了半生的老夫子,聽到每月要支出幾萬石米,心痛得流血。

    「不高不高,人心價更高,人才最重要,出一個人才,抵得上萬兩黃金。」

    「那材料錢呢?軍餉呢?還有槍械彈藥呢?這許多支出,可不要大幾百萬?」

    秀才公一執拗起來,那是不肯給這位王爺『義弟』面子的,啥也不能阻擋他做一代『開國賢臣』的遠大理想,最好,還是如同魏征這樣的諍臣、能臣。

    「呵呵,錢花了還能掙回來,這就是潘老哥這般經營老手的手段了。」

    潘仕成趕緊辭遜,周曉峰擺擺手,示意他坐下繼續商議:

    「我們現在就是以小博大,幾百萬兩算的什麼,上億兩銀子,我有!等得了天下,哪怕十億、百億兩,也不過是毛毛雨。我中華地大物博,只要經營得當,哪裡會像滿清這樣要百般搜刮。我四萬萬同胞,一年就能創造出幾十上百億財富。」

    「百億兩,銀子?」

    這個數字聽得眾人目眩神迷,那是一座金山,銀山,海一樣的財富。要知道現在滿清朝廷的賦稅收入也不過幾千萬兩而已,要何等手段才能夠有這百億兩?

    「暫時便定下正兵餉銀每月一兩五錢,給米兩石,輔兵每月一兩,給米一石,另外伙食改為一日三餐,要有肉食、蛋、奶還有菜蔬。出戰則另外補貼,加倍發餉。」

    兩石米將近四百斤,養活一大家子十口人都有餘,真是一人當兵,全家不愁,這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當兵一年,就是三十兩銀子的收入,還要吃好的穿好的,每個兵一年支出就是五六十兩,一萬兵就是五六十萬兩十萬呢?

    大家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

    「殿下好大的手筆!」

    ******

    聖武兵興,求收藏、紅票火力支援!

    推薦一個美眉的作品,喜歡女生文的就支持一下吧,鏈接在下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