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2-11-20
《國史.忠武王本紀》略曰:
「忠武王黎氏諱錦輝,字漢光王父景德公,為紅旗義軍大將,世居南海,稱雄海上。及紅旗軍事敗,鄭石氏降清,而景德公南遷,王亦往,居龍興島,妻劉氏。
「王有二女,適太祖,為高皇后安兒,貴妃寶兒。王雖外戚,襄助太祖有大力焉,居功至偉,俾以軍功封南王,世鎮海南。
「王無後,太祖以貴妃次子繼之…
「……」
「初,太祖欲興義兵,反清革*命,王面有疑色。太祖說之曰:「華夏,祖宗之家業也,九州,漢人之天下也。滿清無道,竊據神器,此乃吾等子孫之恥辱,是可忍,孰不可忍哉!」
「王慨然曰:『粉身報國,固所願也,敢不從命?』」
「太祖丰姿英偉,氣度非凡,王意許之以二女,太祖然之,遂破家捨業,從征二十餘載,封大將軍王,為武臣第一。
「龍歷九千八百七十三年,王以舊疾薨,太祖聞之大慟,乃罷朝三日,謚忠武,贈之以親王爵,並以貴妃次子繼其後,使後嗣不絕。
……
「人嘗言,王以中人之資而至王爵,際遇之奇,國朝未之有也,史臣不以為然。
「太祖微時,王視之為珠玉,許之以雙壁,順天應命,從龍保駕,輔運開國,終位極人臣,此何德何能也?
「太史氏贊曰:識英雄於草莽,辨真龍於微末,誠伯樂之能也。襄贊軍機,使糧草不絕,保基業無虞,此蕭何之才也。」
「住嘴!你這亂臣賊子休得胡言亂語,爾欲葬送吾等性命歟?我等雖身處南洋,依然是天朝子民,以下犯上,罪在不赦啊!該死,該死!」
一位讀書人模樣的中年人排眾而出,指著漸入佳境的周大師怒喝,一張老臉早已漲得通紅。
「先生何人也?」
「瓊州府秀才黃世仁。」
這位老夫子捋了捋鬍子,通紅的臉上略有得色。
「黃世仁,黃先生,爾何人也?」
「我乃讀書人,世代耕讀傳家,看你也是讀過書的,可知道天地君親師?可懂得忠君愛國,恪守本分?」
黎叔在一旁為周曉峰等人介紹道:
「秀才公是我們請來的西席。」
原來是個不得志的老酸儒啊,你個高中沒畢業的半文盲,不知天文地理,不通政治歷史,只曉得幾句之乎者也的小小秀才,居然還敢和我這好歹混了文理雙學位的來得瑟,這不是自找不痛快嘛。
「失敬失敬!敢問秀才公,尊駕祖上何人也?」
還是這個問題,這有點問候人家祖宗十八代的架勢了,黃秀才被氣得噎住了,半晌也說不出話來。他不過是被『漁民』們擄來,或者說,請來的教書先生。除了鬥嘴,哪有丁點反抗之力,在周曉峰的氣勢壓迫下,他只好明智地選擇閉口不言。
「秀才公祖上想必也是漢人,你我都是漢人,我們漢人,去忠於建奴的君,愛韃虜的國,何其可笑!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你知不知道,什麼是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你們曉不曉得,我們漢人與滿人有何等的血海深仇?」
別說周博、周邁和有熊氏三十親兵一臉茫然,南社的漢人們都是連連搖頭,即便是秀才公,也無從反駁。要論見識,這幾百人加起來也比不上混過n多年論壇,下載過幾千本網文的現代人。
滿清的文字獄實在太成功了,片言隻語不得流傳,掩蓋了那一段血淋淋的歷史。而普通百姓,哪怕是鄉間最淵博的知識分子如舉人、秀才之流,也頂多是學得三五本四書五經,即便讀了幾篇雜書野史也多是語焉不詳。
「王上乃是天生偉人,見過大世面,見識比我們這些山野之人不知道多上多少倍,反正今日兩族欲化干戈為玉帛,王上就給我們好好講一講吧……」
周博倒是處事老到,見機化解了冷場氣氛。當下南社村民也只好收下黃金、山貨等各色禮物,將一行人迎入寨中,擺酒設宴款待往日勢同水火的近鄰。
周曉峰不知道這個普通的,在後世被有人稱為「民族大團結日」,而又有人稱之為「炎黃覺醒日」的日子,在未來中華帝國的歷史上將有怎麼樣的份量。
他只是將自己聽說過的,以及自己揣摩的歷史一一娓娓道來,有人聽不懂漢話,立即有懂漢話的親兵和鄉民翻譯轉述過去。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我華夏歷史,至今已近萬年之久」
整個場院裡起先有些喧嘩,但是後來變得安靜,大家都被華夏文明輝煌燦爛的歷史驚呆了。有熊氏開創文明,軒轅黃帝,炎帝神農氏統一九州,後有漢之威儀,唐之繁榮,宋之富庶,明之武功,不由令人目眩神迷。
講到五胡亂華,再到蒙元滅宋,最後滿清入關的深重災難間或有人落淚,有人痛呼,還有人頓首扣地:
「可恨啊!可恨我不能早生二百年!」
周曉峰足足講了半天,口水講干,嗓子都冒煙了,大家猶自翹首傾聽,如孺子之望慈母。見天色已晚,他才決定明天繼續講述華夏帝國興亡史,但是大家都徘徊不願離去,滿場都是淚水。
很多時候,語言比刀槍更有力量。而他手裡握著的更犀利的武器,便是華夏祖先的旗幟。相形之下,語言,不過是太陽發散的一縷光芒罷了。
只要炎黃子孫沒有忘記先輩的歷史,那團烈焰便永不會熄滅
黃老夫子失魂落魄離開的時候,他在月光下還在不停自言自語:
「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文字獄、南京條約……好一個大清帝國,好一個康乾盛世!」
他現在才感受到,生活在這麼一個蠻夷統治的國家是多麼屈辱的事,好男兒就應當學周曉峰那般揭桿而起,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他心中熱血翻騰:「只要能恢復中華,粉身碎骨又何惜!」
他的眼裡,儘是淚水,轉而又歡喜流涕,彷彿光明突然綻放在他眼前。
「王上身邊還沒有讀書人,這是大好的機會呀,我欲從龍!從龍,就在今日!」
當夜,注定還有許多人輾轉難眠。
而此時,在黎叔家裡,南社以及黎氏交好的一些村寨主事者正聚在一起商議大事。這些人或是親族,或是朋友,或是老夥計舊搭檔,都是靠得住的圈內人。
「從龍?」
「對,就是從龍!非是這等英雄人物,豈能成就大業?!」
說話的是南社的二號人物,黎叔的智囊兼堂弟黎明黎光耀,他堅持道:
「兄長現在從龍,正當其時也。周王正是用人之際,我等此時從龍,日後封侯拜相,豈不是指日可待?」
「幾萬土兵而已,豈能成事?」
黎叔猶豫不決:
「當年蔡牽老前輩麾下戰船數千條,部下近十萬,猶自兵敗舟山。我紅旗幫鼎盛之時,也有七八萬將士,縱橫天南,連滿清、英夷聯軍都無可奈何,最後還不是風流雲散?」
「此一時彼一時也,張保仔、鄭石氏之流,豈可以與周王雄才偉略相比。千百年來,可聽說過有誰能在旬月之內令十數萬土人俯首稱臣?又有誰能如此輕易化解兩族數百年仇怨?」
黎明的聲音漸漸響亮起來:
「現今亂世之像已顯,滿清倒行逆施,腐朽墮落,早已失卻了天下人心。當下白蓮教起事,楊洪倡亂,如火如荼。海內人心思變,所謂成王敗寇,正是群雄逐鹿的局面。」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何況周王獨樹一幟,以恢復華夏偉業為己任,聚攏炎黃子孫人心,上古遺族亦能歸心,他日必能成就一番大事業。」
「當年伯父景德公部下甚眾,雖然早已各奔東西,只要兄長紅旗一舉,依然會一呼百應。且兄長正當壯年,在南洋素有聲名,何不到周王身邊輔佐一番,做個從龍首義功臣?他日我等兄弟也能鞍前馬後,封妻蔭子,圖畫凌煙閣,博個身前身後名!」
「何況周王這些親兵個個精壯彪悍,舉止中規中矩,絕非往日土人那般疲懶,想必其自有練兵良策。土人素來勇猛,只要操練得法,亦可成天下強兵,我等從龍,更是如虎添翼。還請兄長早作決斷,免得到時候悔之不及!」
黎明這番話說得屋裡眾人熱血沸騰,封妻蔭子,圖畫凌煙閣,那是何等榮耀?!
又有人補充說了一句:
「哪怕造反不成,老子們還能退回海上,狗韃子還能追到南洋來不成?」
「說得對,正是如此!」
「這場大富貴,我們兄弟便博上一搏。」
「從龍之功啊!呵呵呵」
造反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此刻,黎叔心中依然難以決斷,他要顧慮的實在太多。
「你們先下去休息,容我好好想一夜!」
眾人退去,唯獨黎明留了下來。
「光耀,造反豈是你說的那麼容易?到時候起兵事敗,覆巢之下,未必能保全黎氏親族……蔡牽前輩的下場,你可知道?合族二百餘人,盡數沉海而死啊!」
提到那位前輩的名字,黎明也是肅然動容。
「卡野蔡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