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穿越三國 一統山河

第一卷 第十章 整理窯場 文 / 忘年十三少

    第二天清晨,張伯來後院把我叫醒,叫我去窯場見見大伙,給大伙訓下話。|我伸了個懶腰應了聲,穿代好後走到了位於堂屋正前方的空地上,此時,中間有一個木製簡易的小高台,台下站了許多的工人,一眼看去約有30多來個人,我想這應該都是張伯昨晚就按排好的,我現在是這裡的新主人了,理應讓大家知道這件事。所以我也就沒多問,走了上去,看著台下那一幫子像『丐幫子弟』的手下,大聲道:「此窯場我已向李家主買下,以後大家跟著我混,只要努力的工作,我可以保證大家可以錦衣富食,同時,我也不強留大伙,如有不願意跟著我的,可以去張伯那裡領路費,自行離去。總之一句話,跟著我混,不會沒飯吃,不會沒衣穿,還可以娶妻生子」

    說完後,我想了一想,然後道:「此窯場,還是由張伯代我管理,但是,你們所生產的陶瓷用品,從現在起,全部停工,由我親自教授大家我所學的新的陶瓷的製作。」說完後,看著下面一片的嘈雜聲,聽樣子,是在對我這個新主人接手這個地方的一些小看法。其實大家也都知道這窯場的生意狀況的,從李家主發給大夥一月30銅錢的工錢上就能看的出來了。大伙出來不就是想多賺點錢嘛,想到這裡我又接著補充道:「從今天開始,大家的工錢由原來的30錢一月。|……(一聽工錢的事,下面一下靜了下來,堅起一耳朵聆聽著。)改為100錢每月!」一聽到這個數字,下面人群激動的歡呼了起來,身邊的張伯也是驚訝的看著我,要知道,現在每月能拿一兩工錢可是相當好的待遇了。現在雖然離黃巾之亂還有5年之久,可是當地的官府早已開始壓搾百姓,收刮民脂民膏了,使得現在的老百姓生活都是相當的貧苦,特別是縣城外的一些人群。經過我的一番收攏人心後,沒有一人離開窯場。散會後,張伯在經過我的提議後,將窯場命名為『臥龍瓷器場』以後所生產的各類陶瓷也將雕刻『臥龍陶瓷』之名,使得『臥龍陶瓷』在今後能夠紅遍海內外,當然,這是後話了。

    中飯,我叫上了張伯和我一起吃,我在席間交待了張伯幾件事情:1:去建鄴城招一批造房的上好手藝工,把窯場的民房重新建造過,所用材料都用磚石所建,居住人數得容得下300人;2:在巢縣招收一批苦力,在現有窯場的規模上,把周圍的荒山荒地開發後,擴大窯場至少5倍;3:招收大量苦力民工,把原來通向巢湖的小泥路擴大到能行駛2輛馬車同時行進的大路。4:盡量快先建造一個大的糧倉,同時收購大量的糧食,用以大量工作力的口糧,至於苦力的工錢,就由張伯自己看著發吧,我對這些方面還不是很在行,還請張伯多多費心了。張伯聽完後,感受到了我對他如此的信任,感動的涕淚交加呀~一口答應了下來。

    而後的一些日子,張伯不斷的忙進忙出,而我也沒閒著,先是去縣城,把我那些金子運回了基地,然後交給張伯打理,做好這些後,招集了60名製作陶瓷的工人(這兩天新招了30來人),在一間小房子裡給大家傳授我的新陶瓷製作方法,這些人,原本就是做這行的,在交了大約一星期後,差不多就基本會了,我把他們編了組,同時任命幾個做的特別好的編為組長,管理他們進行2班作業。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在教授過程中,鄧伯的侄女鄧婉兒也時常跑到我的這個教授場地裡來,躲在角落裡,看著我在一遍遍的製作……說實話,婉兒長的倒是很俊俏,雖說談不上傾國傾城,但成熟後也一定是個天姿國色的女子,所以……嘿嘿~~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我當然也是關注起了她,時不時的也跟她開開玩笑的,講講後世的小幽默小故事,直逗的她棒腹大笑。3個星期後,2座經我後世經驗所得的新窯宣告正式竣工。這種新窯也克服了大多數古代窯,密封保溫功能的不足,在接下來的2個星期裡,我就開始教那些燒製者一些新的技術了。不用說,有基礎的『同學們』,學的當然也是怪兒棒的,和和~~

    就在我全程指導下的第一批精美的讓大伙目瞪口呆的藝術式的陶瓷作品出窯後,張伯找到了我,對我說,庫房裡已用去了1000金了,這讓我嚇了一跳,怎麼花這麼快啊?不過,經過張伯的解釋後我才知道,這次我們動用了差不多2000的勞動力,還有購買各種材料,糧食,勞力的工資,還有交通運輸費,各種雜費等等,也就差不多了,我對張伯說:「現在第一批的陶瓷品已經出來了,以後就能正常的開始生產了,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有經濟的來源了,這些陶瓷品可不同於以往的,這都是些精美的高檔品,以後售賣的對像將也是一些富有世家大族和官宦人員。」然後,我把當時對全國各地大中城市的銷售路線對張伯詳詳細細的介紹了一通,張伯恍然大悟,點著頭對我道:「難怪世侄當初沒修通往巢縣的道路,而是修通了去巢湖的大道,原來是想以水路更快,更便力的對全國各地進行商品的銷售啊。」我點了點頭道是,當然不能對你說,我還想把東西賣到外國去咯~~~~~~~

    祝各位讀友蛇年快樂,身體健康,好運當道!另: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都砸過來吧!謝謝大家的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