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抗戰往事

第二卷 秦時明月 第008章 裡賓特洛甫的野心 文 / 仲浦

    一日後,王漢章抵達北京同裡賓特洛甫進行會面,裡賓特洛甫對王漢章可謂敬仰已久,年紀輕輕就當了皇帝還在短短三年間力挽狂瀾挽救了一個世界第一大民族,避免像印度一樣淪為別國的殖民地,人民淪為奴隸,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是王漢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該民族打造成了世界三股勢力中的一個,盟國和軸心國誰也不敢說自己輕易的就能收拾他們,這才是裡賓特洛普所敬佩的。

    「您好,皇帝陛下。」

    「您好,部長先生,」王漢章客氣的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陛下年輕的真是讓人羨慕嫉妒。」

    「部長先生也不老啊,而且十年前就是歐洲第一強國的外交部長,多少年來一直屹立在部長的位置上不倒,希特勒先生這麼器重先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讓先生接班呢?」王漢章用詢問的口氣說道。

    「哈哈,」裡賓特洛甫有些尷尬,他不知道王漢章會說這些,元首之位誰不想啊黨內多少人盯著呢,戈林、希姆萊等等,而且這些人都擁有很大的全力,戈林控制了空軍,希姆萊控制了黨衛軍,而自己只是一個外交部長,手中無兵無權的要爭的話是很難的,除非元首退居幕後讓他接班。

    「陛下說笑了,一切為了德意志,我只不過做一個德國人該做的事情,而元首只不過任人唯賢。」

    裡賓特洛甫不愧是外交家出身,說話非常有水平,一句任人唯賢不但奉承了希特勒,說希特勒英明,順帶把自己也誇了,說自己有才能,即便對手聽到了也無話可以辯解,說他無德無能那希特勒用了他,這麼器重他,那豈不是說希特勒昏聵嗎,這樣的人基本上立馬就會被排除核心領導圈,很明顯希特勒的接班人必然會在這個圈子選出來,一旦出了這個圈子就等於被排除出競選下一代元首名單。

    「誒!!!部長先生不要謙虛了,這麼多年來希特勒先生一直器重的人有幾個,羅姆死了,郝斯在開戰前逃到了英國至今被扣押,他就算回來也不會有人支持他當下一代的元首,希姆萊先生到時很受器重,不過據我所知國防軍一直度不喜歡黨衛軍的作為,對於他這個頭子自然是厭烏及烏了,戈林元帥貌似現在一直不冷不熱,據我所知猶豫他一直把握著空軍的權力,致使很多計劃和戰役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不被陸軍和海軍待見,他要是想要接班,恐怕難度不小。」

    「部長先生則不一樣,熟知德國的內政外交,沒有同軍隊和政府內的任何勢力交惡,可以說有能力又有德,屬於德才兼備的人。」

    「呵呵,陛下,這好像不是理由吧?」

    王漢章道:「論勢力部長先生確實比不上希姆萊先生和戈林先生,不過他們的勢力相當,可以說是勢均力敵,而他的也得罪了很多人,他們誰要當選下一代元首,另一派必然不答應。」

    「在我國古代,如果皇帝沒有子嗣,選上來的必然不是最賢明、勢力最大的那個,往往最後選出來的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王室子弟。這就是妥協,應為任何一派之前鬥得你死我活的派別都不喜歡他們的對頭上台,否則上台之日就是他們被清洗之時,大家都是這麼想的,所以爭執不下之時,大家會採取折中的辦法,選擇不屬於這寫勢力當中的人來出任皇帝的繼承人,這樣可以做到將來不偏不倚,公正對他他們的任何一方,我想在這一點上不管是世界那一個國家都是不能免俗的。」

    「本人大膽猜測,戈林、希姆萊等人看似勢力龐大,但是元首的接班人恐怕不會是他們,他們想要接班的可能性非常小,反倒是那些非常有能力的人且不參與內部爭權奪利的人最有希望,比如部長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再比如海軍司令鄧尼茨元帥,據我所知他跟希特勒先生的關係十分的要好,平時只管打仗的事情。」

    裡賓特洛甫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看著王漢章。

    王漢章微微笑道:「部長先生,論陰謀、陽謀,我們玩了五千年了,全力永遠是最吸引人的,作為最高領導人是絕對不會喜歡那種時時刻刻想替代自己的人的,因為這意味著這些人隨時有可能會武力奪取他的權力,甚至會殺害他,你說那一個人會喜歡那些隨時要他命的人呢,但是這些人又有能力,因此還是要借重他們的能力來為自己效力。」

    「至於最高領導人真心喜歡的部下一定是那種平時兢兢業業辦事,但從來不對他的職位有任何眷戀的人,他們認為這樣的人才是自己最忠實的部長,而不是一個投機客。如果你非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我想說,因為我就是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裡賓特洛甫恍然大悟,不過他不露聲色,即便他想當元首,也不會將這種想法透露出去,「呵呵,陛下的想法真是別緻,受教了。」

    「呵呵,」王漢章笑道:「如果部長先生真的有那麼一天,別忘了請我喝一杯喜酒了。」

    「呵呵……」裡賓特洛甫不便作答,只好用傻笑來回答,不說既表明的意圖。他發現這次來的最大成果不是促進了中德兩國締結同盟,而是聆聽了一位最高領導人的心聲,原來那些領導人是這麼想的,他一直覺得他猜不透希特勒的想法,今天他找到答案了。

    原本只是在偶爾裡想一想,期待某天登上元首之位,但是一想到黨內那麼多勢力,他們每個人的勢力都比自己大得多,他也就熄滅了自己的想法。

    今天聽王漢章一說,他的心思立馬就活絡了,找王漢章的說話,自己確實是最有能接班的人之一。他完全沒有想到向自己這種看似二線的人才是最有可能接班的人。

    看來以後要好好表現了,裡賓特洛甫暗中為自己打氣。

    「皇帝陛下,這次我來是為了我們德意志同華夏三國結盟的事宜,我們元首非常希望同貴國締結同盟。」

    「哦,結盟之事只要貴國和中國結盟就行,我們秦國和大理不會參與結盟的。」

    「哦?為什麼呢,如果我們四國結盟,那麼我們的力量就會更加的龐大,大家可以相互依靠,避免被盟國欺負。」

    「呵呵,我國和大理偏南中南半島,東邊是日本,西邊是印度,跟盟國並不接壤,我們結盟對於大家都沒有什麼好處。另外秦國和日本還有印度有著利益的糾葛,靠秦國一國之力是無法對付的了日本和印度的,因此秦國需要大理的幫助。」

    「秦國和大理的任務就是看住日本和印度,免得他們搗亂,甚至加入盟國,這樣對我們非常的不利。試想如果秦國和大理將兵力派了出去對美國等盟國作戰,萬一印度和日本進攻那怎麼辦呢,因此我們只有不參與世界大戰,印度和日本也才會安定一些,至少不敢輕舉妄動。」

    「另外就是秦國和大理如果加入了軸心國,那麼印度和日本就會更加的感受到威脅,他們很可能加入盟國,印度還無關緊要,但是日本的勢力不容小視,他們佔據了澳洲和東南亞龐大的島嶼,海軍力量算得上是世界第二了,他可以來進攻我們,但是華夏卻無法有效的進攻他們。萬一他加入了盟國,那還有美國更先進的武器支援給他們,到時候我們就算不會戰敗,也不知道要損失多少力量了。」

    「因此還是保持現在這種情況好,我們一直安靜的守在這裡,不結盟,不參加世界大戰,日本跟美國又有間隙,他們之間有隔閡,我們又對他沒有致命的威脅,相信他們也能安靜的下來坐山觀虎鬥。」

    裡賓特洛甫道:「恐怕日本不會相信你們吧?」

    「這個當然,兩國畢竟有很多不愉快,不過日本要消化那些地方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物資,他現在跟我們大做貿易就是這個原因,否則他會不知道這樣做是一種資敵行為嗎?對於日本來說眼下將日本列島的日本人遷移到澳洲等地,在澳洲等地建立完善的工業才是首要任務,否則一旦開戰,日本列島就會處在中國空軍的轟炸之下,今天只有澳洲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們去了澳洲不但能防禦中國還能防禦美國,畢竟那裡資源豐富,遠離所有人的飛機轟炸範圍之內,只要我們不過度的刺激日本,日本不會輕易枉開戰端的。」

    「陛下,我曾經去過日本,那裡的人非常的狂熱,也目光短淺,沒有戰略可言,他們未必看的這麼遠。」

    「以前確實,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不過日軍從中國撤軍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了我錯了,日本也是有能人的,他們要是這個時候對華夏開戰,就算美國大力支持他也只能給華夏增加點損失,他沒有勝利的可能性,反而會因此亡國滅種,美國人最後肯定會背後插一刀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