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抗戰往事

第三卷 天祐中華 第030章 英、日的滅印計劃 文 / 仲浦

    尼赫魯在日本的幫助下幾經波折現在逐漸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區,不過他還不知道印度很快就會在英日的陰謀下亡國滅種。

    上次說道尼赫魯不聽話,日本人對此十分的不滿,日本人希望被征服地區就算不能直接成為日本的國土也應該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尼赫魯仗著一開始日本沒有控制他,因此他在各個方面都堅持獨立自主,盡力擺脫日本的影響。

    現在印度已經建立了一套簡單的軍工企業,雖然生產不了什麼重型武器,但是在輕武器方面問題不大,再加上繳獲和日本的援助,尼赫魯現在擁有軍隊一百多萬人,這就是他的本錢。

    日本人現在在印度雖然被印度阿三所推崇,但是也僅僅實在感情上,實際上日本人在印度可以做生意,但是很多方面也是有限制的,跟在中國完全沒有辦法相比,所以日本人非常的不滿。

    日本人在部署澳大利亞戰略的同時,也在部署南亞戰略。日本人的的意思很簡單,在中國他已經吃了中國人多的大虧,這次他決定通過一些手段徹底消滅印度人,這種特殊手段就是細菌武器。

    之前在泰國實驗效果十分顯著,搞的印尼和菲律賓都死了差不多一半的土著,當然那也是日本人後來有意控制,要不然情況就要失控了,現在日本人可以說牢牢的控制了這些地方。

    在印度日本人也打算這麼幹,印度人雖然多,但是按照現在的情況,如果日本強行滅掉尼赫魯政府,雖然有那個把握,但是這樣無異於把印度人推到了盟國那邊,到時候日本人在印度會再一次飽嘗什麼叫人民戰爭了,所以日本人決定既然是敵人,那麼就徹底從精神上和**上徹底的消滅好了。

    日本人的計劃是調集兵力跟盟軍展開殊死大戰,到時候必然會死傷很多人,然後日本人就會將他們研製的細菌釋放出來,偽裝成是死人太多造成的瘟疫。當然情況允許的話他們還會嫁禍給盟國,當然主要是英國人了。

    如果事情成了,根據他們的計劃3億多印度人留個一億就可以了。事情成了之後,不管是前一種成了還是後一種,到時候日本人再出來救援印度人,那麼印度人一定會對日本人感恩戴德,那麼推翻尼赫魯政府也就沒有人能夠反對得了日本了,而後印度就將永遠為日本所控制。

    日本人的這一計劃可行性也是非常的高,作為全球第二人口大國,印度人口在基歷1940年普查的時候達到了3億7千8百萬人口。

    從王漢章將雅魯藏布江的印度人口趕走之後,再加上戰亂,印度已經損失了大約2000萬的人口,相對於3近四億人口來講是小巫見大巫了。

    中國收復失地後的領土面積在1300萬平方公里左右,領土雖有變動,但是國土面積已經達到了清朝鼎盛時期的領土面積。

    現在的印度還沒有分為巴基斯坦和印度,戈西河以東的地區已經歸了秦國。原本沒有歸秦國的時候印度的面積為380萬平方公里,現在大概在360萬平方公里左右,還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

    但是中國地形複雜,很多地方養不起那麼多人,比如新疆擁有大量的沙漠,西藏地區海拔太高,土地貧瘠,外蒙古太冷,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就算中了下去,也只能種上一季,而且產量也不會很好。

    印度則不一樣,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二強,山地只佔四分之一,高原占三分之一,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這裡的農作物也像東南亞一樣是一年三熟,當然他們的緯度是一樣的,還有青藏高原阻擋了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另外就是這裡百分之七十五的國土都可作為耕地實用,比中國要高得多,中國這麼大的領土面積全部開發了,其耕地面積也不會超過印度的一半,所以印度才能養的活那麼多人口。

    日本人自然也看重這一點,沒有複雜的地形地貌、耕地多、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如果日本人在這裡繁衍生息,養個十億日本人也不是問題。

    為了佔據這片肥沃的領土,日本人的計劃是勢在必行的,這個計劃得到了包括裕仁在內的所有日本高層的同意。

    而英國人此時的想法與日本人不謀而合,原本英國人是希望印度像一戰時期那樣為英國提供戰爭所需要的物資,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如今不但計劃落空了,而且可以說是偷雞不成到賠了兩隻雞,印度不但沒能為英國提供多少物資,反而要英國倒貼物資,還損失了十幾萬英軍。

    英國人現在已經承受不住這種損失了,在加上現在蘇聯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如果英國在繼續耗在印度,那麼蘇聯一亡,下一個自然就是英國了,英國如果亡了,不說所有的殖民地都變成了德國人的,但是至少非洲和亞洲的殖民地肯定是保不住的,所以英國人必須有一個取捨。

    他們的想法同樣跟斯大林一樣,先放棄印度,等擊敗了德國,那麼日本肯定不能獨善其身,到時候印度同樣會回到大英帝國的手中。

    但是英國人並不打算就這麼撤走了,英國人只是要放棄後世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以東的地區,以西的地區他們是絕對不會放棄了。

    如果放棄了,那麼包括波斯和阿拉伯半島在內的地區就無險可守,另外最重要的是中亞地區也直接暴露在日軍的炮火之下。還有就是蘇聯的百分之八十的外援也沒有了,到時候蘇聯的處境將更加的危險。

    為了讓蘇聯撐下去,英國才放棄印度的,而且蘇聯也放棄了侵佔的中國領土,如果搞到最後,蘇聯更加的危險了,那麼就違背了他們的初衷。

    英美兩國擔心中國加入軸心國,還特地嚴重的警告聯合政府,表示中國已經拿回了屬於自己的東西,以後自己好自為之,如果再跟蘇聯提出領土要求,或者說蘇聯沒有主動挑起戰爭,中國要是敢主動挑起中蘇戰爭的話,英美等盟國就視為對盟國宣戰,到時候中國將會面臨盟國嚴厲的制裁。

    從英美兩國的態度就知道他們此時此刻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當然蔣介石完全無視了,他干他的,華夏干華夏的,誰怕誰。

    話題扯遠了,話說英國政府不會那麼輕易的撤離,那麼他們想幹什麼呢?

    原來印度的民族主義崛起,英國人擔心就算將來回來,如果天天要面對各地的印度起義,那還不如不回來,殖民地的作用就是用來給英國提供原料,同時成為工業產品的傾銷地,如果不能,反而還要花錢,損失很多的人口,那麼這裡就失去的價值。

    英國人知道戰爭結束後,英國的實力必然大不如前,青壯年損失太大了,到時候不但沒有錢來維護龐大的殖民地,同時就算有錢也沒有足夠的兵力。

    印度是最難搞的一個,英國政府決定如果能消滅一點印度人口,比如說印度近四億人口如果只留下兩億人口的話,那麼英國就不用過於擔心這些印度阿三獨立了。

    英國人自然不會主動屠殺印度人,這樣在國際道義上肯定對英國不利,何況更直接的是如果屠殺個一億多印度人,那麼英國就將徹底同印度絕緣了。

    英國政府最後決定實用細菌武器,只要秘密的使用,保密性做好一點,那麼就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幹掉印度人,而且印度人也沒有報復手段。

    英國人作出這樣的決定還有日本方面的因素,日本人在中國時期就一直實用毒氣彈和細菌彈,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同時之前日本人為了阻止中**隊進攻泰國,在泰國使用了毒氣彈,差點把整個東南亞的人給消滅了,要不是國際上的壓力,恐怕日本人都不會去救助那些土著了。

    有了這麼多案例,英國人相信到時候可以輕易的嫁禍給日本人,相信沒有人不信,同時這樣一來,還可以挑撥日本和印度的關係,讓印度人知道到底是英國好還是日本好。等到英國重新回來的時候相信到處都是鮮花和掌聲了。

    還有如果瘟疫在印度大規模的爆發的話,那正好形成一個巨大的瘟疫帶,反正英國已經巨鼎退到印度河西邊,到時候以河為界,只要不讓河東岸的印度人過來,再好好的防治一下英國的控制區,就不會有多大的問題。

    而這個巨大的瘟疫區正好可以阻擋印度軍和日軍的進攻,可以說細菌戰這一招可謂是一箭雙鵰,不,是多雕,好處實在太多了。

    就這樣英國和日本各自處於自己的目的決定了印度悲慘的命運,細菌武器這種東西又沒有辦法控制,而且雙方都幾乎在同意時期實行,等於是用量加了一倍,那樣的後果是什麼樣的誰也無法保證。

    0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