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抗戰往事

第一卷 緬甸風雲 第067章 如何處理 文 / 仲浦

    蔣介石看了憋了半天,只是給王漢章回了一句話,「你知道這麼做的後果嗎!」

    王漢章完全能從蔣介石的字裡行間感受到蔣介石的情緒,王漢章給蔣介石回到:

    委座,縱觀印度局勢已經無法收拾了,印度有三億多人,選擇在所有的人都反對英國人的殖民統治,現在還有日本的幫助,英國人必然不能保全印度,遠征軍在印度處處受阻,英國人只不過是把遠征軍當炮灰,甚至希望消耗中國的國防力量,處處限制遠征軍的物資、補給、作戰行動。

    在看英國人自己都把僑民和物資撤走,說明英國人自己已經要放棄印度了,可是我們屢次跟他們協商讓他們把因帕爾的物資給我們,今後美國援助的物資在給他們,至少他們給我們的是舊的,還給他們的是全新的物資,他們都不肯,而且是一點都不肯給。

    委座,您知道這次繳獲了多少物資嗎?您絕對猜不到,具體數據我都不想說了,但是可以供給一百萬軍隊用一年的了,而且這還是不完全統計,相信英國人藏在某個山洞裡的物資很快就會被查找出來。

    也許您會說,英國人的物資再多也不是中國的,但是要是我們聯想一下在之前英國人的所作所為,就跟我們很大的關係了,您是深有體會的,英國人一直扣押美國援助給我們的物資,就說上次遠征軍作戰,英國人存了這麼多物資,居然跟遠征軍說沒有物資,物資緊缺,難道踏著寫物資都是這十幾二十天儲存的嗎!

    不是,他是壓根就不想給我們,英美支持我們並不是同情我們,他們只是希望我們能消耗日本人,使得他們的損失小,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客氣了。

    關於大家所關心的得罪了英國人,以後沒有外援的問題,我想這已經不成立了吧!一直以來都是英國人欺負我們,一百多年了,我們幾乎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可是得到的是什麼呢,每一次都是比人鄙視的目光和和槍口,英國人要是稍微替我們考慮那麼一下,我還會要這麼做嗎?。

    再看印度局勢,英國人完全控制印度的時候都不肯給物資我們,現在印度丟了,難道還指望他們,上次美國人都說了,要是印度丟了,他們的商船是不會冒險開到緬甸的,也就是說我們無論怎麼樣都得不到物資了。

    今天漢章所做的也是為了這個民族,我一開始就懷疑英國人在印度儲藏了大量的物資,英國人絕對不甘心以後成為二流國家,受人擺佈,因此必定在對抗給德國的時候,暗中積蓄力量再一次崛起。

    如果坐視英國人把物資運走,那我們怎麼辦呢,沒有物資,國內的工業那麼薄弱,能滿足消耗嗎!恐怕還沒辦法吧!但是這些物資到手,我們的物資加上國內的,應該可以堅持一年以上,而國內在這一年間可以建更多的兵工廠等等,到時候我們完全有能力獨立對抗日本。

    再說依靠別人幫我們趕走侵略者,只會讓人覺得我們好欺負,恐怕我們剛剛趕走了日本人,蘇俄、美國、英國馬上就要來瓜分我們了,所以我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

    另外漢章現在這麼做,也是為了將來打算,日本人將英國人趕出印度後,必然從東西兩面夾擊我們,,因此漢章決定將西線第一道防線推至戈西河和雅魯藏布江之間,把這裡作為一個拱衛緬甸的橋頭堡,到時候實在不行,就推到雅魯藏布江以東,只要我們防守好雅魯藏布江和緬甸的薩爾溫江,就算我們得不到外援,至少還保留了一個對外的通道,我們可以引進技術,和重要設備,日本人的海軍大部分都在太平洋防禦美國,那在印度洋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在茫茫大海之上,我相信我們要運送一點東西要比在日軍控制下的陸地上簡單的多。

    緬甸在,那麼雲南和四川也就安全的多,一來陸地上的威脅非常的小,而來日本的飛機至少不會從這裡起飛轟炸大後方了,一個安穩的大後方發展經濟絕對比一個天天被轟炸的後方要好不是嗎!

    委座,您應該嚴令那些鼠目寸光的傢伙回家反思了,別一見到洋人就當自己是一條狗,人家看不上,從今以後自己努力,自求多福,事情已經干了,我是絕對不會放手的,這上百萬人用的物資,我是不會交給英國人的,另外希望委座處置那些搗亂的人,要是他們搗亂,那這些物資要運回國可能更怕時間就會大大的拖延了。

    印度丟了,我們對英國人沒用了,同樣英國人對我們也沒用了。

    蔣介石看著王漢章發回來的電報,不得不承認王漢章說的非常的有道理,只是蔣介石心理還是弱人一等,心裡總是有那個期望,不過王漢章已經不會回頭了,或許就算回頭也沒有用了,反正英國人沒有辦法威脅到中國,物資要是還給他們,那他們在援助中國,那不是脫褲子放屁嗎。

    想起王漢章在電報中提到這些物資夠一百萬大軍一年之用,蔣介石心裡樂了,從37年到現在,美國人援助的東西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啊!而且王漢章說了還是不完全統計,另外王漢章的計算方法,估計還是按照遠征軍的平時消耗計算的,問題是遠征軍那種打仗方式,物資消耗夠平常中**隊兩倍以上的人數消耗的了。

    中國從37年打到現在,想上次那種動不動就是飛機大炮的富裕仗也僅此一次,那還是英美希望遠征軍救援印度才拚命的援助物資。

    而英國方面得知原來事情不是重慶政府干的,那就是下面的人幹得了,英國人立馬恢復了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樣子,對著國民政府的接待人員大呼小叫,接待人員是敢怒不敢言,雖然他們無數次想揍這幫狗日的英國佬,但是上面還有考慮。這個時候他們非常小木遠征軍了,他媽的想幹就干,接待人員心裡默默的祈禱遠征軍在印度狠狠的收拾該死的英國佬。

    英國人見只是下面的軍人私做主張,國民政府沒有把事情攬過去,說明國民政府不打算負責,因為歷來國民政府都是這樣的,英國人這次蹬鼻子上臉,他們要求國民政府嚴懲這次事情的主謀,另外杜聿明的軍隊立即回到原來的防線,同時所有的物資必須一份不少的歸還給英國,並賠償大英帝國的損失,具體損失等律師核算之後再交付。

    英國人打算先把國民政府嚇唬住,把東西先要回來,國民政府的打哈哈在英國人看來是在查兇手,很快就會給英國一個滿意的答覆,英國人知道中國政府歷來都是軟弱的,從滿清到北洋再到國民政府。

    蔣介石看著英國人無理的要求,沒有生氣,只是冷笑,英國人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既然這樣那他也就不客氣了,對比一下王漢章的戰果和英國人的要求,傻子都能用拇指選擇一處應該怎麼做。

    蔣介石沒有立即回復英國人,只是告訴英國人,明天一早就會給英國政府答覆,但是在英國外交人員聽來,蔣介石會給英國一個滿意的答覆,或許蔣介石已經做好了準備,只是不想這麼快答應,因此他們也高興的向國內匯報去了。

    而蔣介石瞭解了一下杜聿明的撤退情況之後,命令杜聿明先不要撤退,等晚上悄悄的撤退。杜聿明跟蔣介石這麼久,明白蔣介石石油動作,因此也很配合。

    對於王漢章那邊,依舊在繳械,接管,蔣介石告訴英國人,此事全部是王漢章挑起,暫時還沒辦法控制,那些軍隊都是王漢章從流民當中招募的,王漢章給他們飯吃,又安置他們的家人,分田分地,保障他們的生活,這些人一直埋怨政府當初在他們流亡的時候沒有救濟他們,所以對王漢章格外的忠心,因此要控制十幾萬部隊還需要一段時間,希望英國人遭遇這些人的時候,盡量不要發生衝突,這些人絕對會開槍,到時候造成英國人什麼傷亡就不好了。

    丘吉爾收到電報,稍稍的安心了許多,中國整體上就是那個樣子的,這次事件並不是他判斷失誤,而是中國人那麼多,意外總是會有的。

    雖然讓那些留下來的少量軍隊被無法控制的中**隊繳械,他非常的不爽,包括所有英國人都不爽,但是他們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英軍大部分在印度中部和日軍作戰,現在也救援不了他們,要是抵抗的話,還真的是徒增傷亡。中國政府的嫡系軍隊已經停止了過河,這也在另一種程度暗示了什麼!所以還是暫時忍耐!

    何況那些物資,要是打起來,到時候沾上火星,恐怕立馬就沒了,英國政府不得不認痛讓英國人不要和中國那支瘋了的軍隊遭遇,盡量離開那裡,但是又要保證是中**隊接管的,反正只是暫時的,很快這些物資還會到英國人手中。

    英國人現在也知道印度很亂,要是他們提前撤走,那麼印度阿三肯定會提前享用這些物資造反,到時候中國慢說不賠,就算陪,中國自己都要靠外援,拿什麼陪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