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抗戰往事

第一卷 緬甸風雲 第059章 山下奉文遁逃 文 / 仲浦

    日本大本營討論了幾天,都沒有一個解救危機的結果,最後只得命令山下奉文相機而定,言下之意就是山下奉文可以自己選擇做任何事情,大本營不怪罪。

    山下奉文在日軍的威望很高,有大量的同窗在軍部任職,人脈很好,原本誘人認為山下奉文應該死守,就算中**隊要奪取仰光,也要讓中**隊死的更多。

    不過很多跟山下奉文關係要好的人認為,山下奉文是日軍的一員虎將,戰爭的失敗不是他的錯,實力擺在那裡,再說還有幾萬日軍士兵在那裡,既然戰場已經注定無法挽救,還不如將兵力抽出來,防禦泰國等地,只要兵力在,就隨時可以反攻,打回緬甸,要是現在都拼光了,那日本有多少人可以拼呢,日本幾千萬人打了這麼多年,物資兵員已經枯竭,要是在徵召幾萬士兵多難啊,何況還是精兵,現在緬甸方面軍缺少彈藥、物資,打下去除了死傷不可能有任何的好處,而且中國人現在聰明了很多,現在跟日軍對陣的大量的是緬甸人,而不是遠征軍的精銳,中國人現在只是想讓緬甸人把日軍暴露出來,然後用飛機大炮解決日軍,因此那種妄想用一個日軍打死更多的中國遠征軍的想法是極端錯誤的。

    於此讓這些士兵在缺少物資下戰死,還不如讓他們回來戴罪立功,東南亞等地非常的需要兵力防守,況且物資豐富的搶礦下打死的敵人更多,讓缺少彈藥的士兵跟中國人拼刺刀嗎,現在中國人壓根不跟你拼,你想拼也沒有辦法。

    最後雙方爭執了幾天,還是裕仁做主,認為還是讓山下奉文自己決定,這樣即不讓其他人說自己包庇山下奉文,造成不好的影響,而來山下奉文那支部隊確實是勁旅,這種時候保存下來,將來的用處定然會更大。

    當山下奉文收到大本營的來電之後,心裡感覺輕鬆不少,讓他自己做主那就好了,他最怕的就是上面亂指揮。

    有了全面自主權的山下奉文立馬開始準備後事,他首先命令在伊洛瓦底江主幹道西岸的日軍撤到東岸,山下奉文確實是要逃跑了,現在他打算先把兵力集中起來,而伊洛瓦底江和錫當河之間的地方是最好的選擇,首先這裡工事更為堅固,另外靠海的地方港口更多,儘管打賭被摧毀,但是遠征軍的空中力量畢竟是靠援助的,,日軍想要逃跑只要坐上漁船逃到外海在上遠洋船就可以離開。

    山下奉文對於遠征軍的劣勢知道的很清楚,沒有海軍和相關的登陸用具,因此只要東西兩邊派兵駐守,就可以阻擋遠征軍渡河,遠征軍要是想要依靠人工划船過河想讀別想,山下奉文早就想到了。

    這些船早就被山下奉文控制,現在終於派上了用場,山下奉文命令伊洛瓦底江西岸的日軍和物資撤離之前,把所有能摧毀額房屋都摧毀了,連山都要點把火燒掉。

    接到命令的日軍也紛紛鬆了一口氣,雖然有武士道精神武裝,但是誰會吃飽了不想活呢!五萬日軍要防禦那麼大的地方,非常的吃力,至於那四萬多泰軍完全被他們忽視了。

    日軍緊緊只用了三天就將伊洛瓦底江的士兵和物資運走,包括泰軍也運送離開,,日軍最開始是命令在防線以南的日軍撤離,臨走摧毀了所有的能摧毀的東西,到了第三天晚上日軍前線的士兵才悄無聲息的撤離了,第二天遠征軍西路軍一番炮擊之後,衝鋒,居然連鬼子一個毛都沒看到,後來又派偵查部隊深入偵查才發現原來鬼子全部撤走了。

    第一步計劃完成之後,日軍現在全部集中在伊洛瓦底江和錫當河之間,而遠征軍現在只能從兩地之間進攻,沒辦法度過這一江一河,本來就沒什麼過河的艦艇,之前需要的也是徵集漁船之類的,現在他們發現別說船了,就是一塊大的木板都找不到。

    山上的樹木包少的黑乎乎的,想做船也找不到很好的木料了,不過也來不及了,做船實在太慢了。

    日軍集中之後,山下奉文開始了第二部計劃,將泰軍和兩萬日軍集中到一線,山下奉文重新調整防禦,現在日劇直接退守勃亞基、勃固、岱枝一線,這也是日軍的最後一道防線了,這道防線就是為了在作戰不利之時,掩護部隊撤退的,現在同樣也派上了用場。

    而山下奉文退守這裡自然是所有的東西都在掌控之中,原來在印度擱淺的船隻,雖然擱淺了幾天,但是英軍居然沒有飛機來擊沉他們,也沒有海軍艦隻來擊毀他們,因此日軍船員,又把船開動起來,現在船在印度加滿燃料,已經快到仰光了,海上的安全則交由潛艇部隊,和為數不多的海軍。

    不過似乎並沒有什麼危險,具潛艇報告,英國人的海軍在日軍登陸成功之後,非但沒有在東印度洋加大活動,反而全部跑回孟買去了,看來是擔心艦隊的安慰,怕被日軍幹掉,山下奉文心中再一次狠狠的蔑視英國人,早知道英國人如此不堪,應該早點派兵過去,那樣印度被日軍佔據,給中**隊的威懾力就不一樣,中**隊恐怕沒有心思全力攻打緬南吧。

    不過現在已經過去了,英國人的艦隊要是在東印度洋大肆的活動,山下奉文就回泰國,但是英軍的如此膽小,讓山下奉文看到一次自己揚名立萬、戴罪立功的機會,山下奉文決定直接去印度,雖然很冒險,但是一旦登陸,那麼在印度的日軍將有近9萬人,還有泰軍兩萬人,而印度人遍地都是,如果印度人站在日軍這邊,就算中英聯軍武器裝備佔據優勢,日軍有這麼多人也並不懼怕中英聯軍。

    同時自己就算回到泰國,也沒臉見其他的同僚,山下奉文不想被人朝笑,也不想窩窩囊囊的自殺,帶著遺憾自殺,印度的日軍不可能放棄,形勢那麼好,要是放棄了,套可惜了,要是最後還是巨鼎派人增援,估計還是自己的部隊,所以索性自己直接去更好。

    12月10日,山下奉文將泰軍安排在最前線同時還有多個日軍的中隊督戰,雖然泰軍不滿,但是也沒有辦法。

    是夜8點天色完全以黑,日軍的運輸船早就停留在外海,現在他們盡可能的靠近港口,而日軍根據事先的計劃,將隱藏在各地的漁船全部開動,運送日軍上船。

    還有日軍的炮艇和驅逐艦,只要能開進河內的都全力運送日軍離開。而泰軍則渾然不知,日軍監督的非常嚴厲,泰軍只能呆在戰壕內,或者營地內,中**隊也是渾然不知,經過一個多月的大戰,士兵非常的疲憊,同時日軍防守嚴密,儘管之前已經有一次日軍撤退,不過那只是到東岸去了,跟離開緬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包括王漢章在內,所有人都不認為日軍在沒有港口的情況下,能悄無聲息的一夜之間離開緬甸。

    而日軍經過一晚上的努力,動用所有的力量,運走了4萬4千名日軍,只剩下了一些留下來監督泰軍的少量部隊和傷兵,這些人只有6000來號人。

    第二天佛曉已經在外海往印度駛去的山下奉文望著緬甸,心情很複雜,他即為自己能領導幾萬士兵安全的離開而感到高興,同時也為自己折戟緬甸感到悲傷,不過他想到衛立煌等人最終撲了一個空,煮熟了的鴨子飛了,那惱羞成怒的樣子,心裡多少有點安慰。

    而遠征軍11日再一次發動進攻,沒有日軍作為中堅力量,剩餘的日軍看著大部隊已經撤離,任務也完成了,抵抗意志極具下滑,從7點開始一直到12點,遠征軍終於奪取了拿下了勃固、永盛,而且已經沒有小隊以上規模的抵抗了。

    當遠征軍突擊部隊穿插到仰光,依舊沒有遇上日軍阻擊,他們才反應過來,該不是日軍逃了吧,他們除了派出突擊小隊進攻已經一片廢墟的仰光,同時想上面匯報情況。

    而突擊部隊在城內也沒有遇到有效的抵抗,很快部隊就控制了仰光,時候證實日軍確實是逃跑了,遠征軍各級軍官不得不佩服山下奉文,一晚上就撤走了那麼多部隊,,後來看到海上大量密友來得及被摧毀的漁船,大家才明白怎麼回事,緬甸南部大量的河流,那些小漁船裝上發動機之後運輸起來非常的方便,看來日軍是早有準備了。

    遠征軍收復仰光的消息立即上報了重慶,當然還有日軍有一半人逃跑的事情也上報了,畢竟這種事情非常重要,要是那個戰場突然多處幾萬日軍,那絕對會被打的措手不及。

    而史迪威也想英美報告了遠征軍已經奪取仰光,薩爾溫江以西已無日軍。英國人沒想到這塊就搞定了,他們早就等著遠征軍來給他們賣命了,至於史迪威後面的還有一支4萬多人的日軍逃跑,他們完全忽視了,他們才懶得管這個,現在中**隊沒有任何借口不支援印度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