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抗戰往事

第一卷 緬甸風雲 第054章 英美求援 文 / 仲浦

    日軍的進攻非常的順利,英軍被打的措手不及,紛紛潰退,這個時候英軍才反映過來不是土著瞎鬧、更不是造反,聽那個鬼哭狼嚎的聲音,有點見識的英國人知道那是日本人的喊叫聲。

    英國人可不會認為這事土著造反,模仿日本人的喊殺聲來嚇唬他們,英軍挺槍炮聲和喊殺聲,能夠確定日軍人數非常的多。

    等城內的英軍匆匆趕來增援的時候,克塔克外圍早已被攻佔,英軍沒有形成有效的抵抗,日軍沿著街道直接殺向市政府,印奸則用廣播告訴居民是日軍打來了,印度馬上就要獨立了,再也不用受英國人的欺壓了。

    去過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人是一個怪胎,他們很少建超過三層樓的房子,基本上度hi一層,就像古代的中國一樣單層的大瓦房,當然印度的房子沒辦法跟中國比。

    因此日軍進攻,印軍居然找不到堅固一點的地方形成有效的防線。城內的印軍見勢不妙,紛紛向日軍投降,印奸已經向他們喊話,印度人不打印度人,只打英國人,將英國人趕出去,印度獨立。

    本來被日軍緬甸屠殺嚇住的印軍,這個時候也顧不得那麼多了,英國人自己都跟沒頭的蒼蠅似的,到處亂跑,他們要是再不投降,馬上就要被幹掉,日軍的火力太猛了。以後會不會被殺是以後的事情。

    日軍傷亡不到一百人,經過一個小時完全控制了克塔克,英軍一個團的人無一逃脫,還有飛機場也被日軍控制,繳獲了十多家飛機,只不過是老式的偵查飛機,不過好歹也是飛機,另外就是物資非常的多,解決了日軍的補給問題,足夠日軍三個月作戰之用。

    依照之前的部署,日軍對印度秋毫無犯,還立馬扶持印度建立獨立政府,那投降的印軍責備改變為真正的印軍。

    在新德里的印度總督霍普已經接到克塔克淪陷之前拍出的電報,霍普(維克托·亞歷山大·約翰·霍普於1936年擔任駐印總督)還沒來的急辨別真偽,相愛那個英國匯報,日本人就讓印度在克塔克的臨時政府宣佈獨立,並且邀請各方人士來克塔克一起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

    實際上就是號召當時印度最大的黨派國大黨一起反抗英軍,雖然是匆匆忙忙發出的,但是電報和廣播立馬引起了世界的軒然大波。

    日本政府立馬回應,同印度獨立政府建交。其他國家簡直不敢相信,很快他們就知道了消息,是日本人從印度登陸,拿下了克塔克,而且現在日軍還在進攻,日本人跟中**隊在緬甸打的你死我活,大家都很奇怪,日本人怎麼毫無徵兆的就到印度去了。

    氣死日本熱是冒著幾萬大軍全軍覆滅的危險才運送了這些部隊過去,出發的時候,日軍一艘船擠滿了日軍,包括軍官毒藥平均在士兵當中,要是他們一旦被發現,那麼一艘船幾千人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也不知道是日軍運氣好還是英國人太倒霉,中國政府早就提醒過英國注意日本人可能從東海岸登陸,他們居然沒有做好防範。

    在因帕爾擔任駐印軍司令官的韋維爾得知日軍有十萬大軍登陸克塔克的時候,臉一下子僵化了,前一秒他還在暗暗得意自己狠狠的坑了中國人一把,這一秒他終於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如果國人把物資及時的給中國,那麼遠征軍的攻勢必然會持續,山下奉文未必能抽出兵力暗渡陳倉,山下奉文也不會擦覺到兩國貌合神離,至少利用不了。

    韋維爾知道克塔克有多少物資,那裡的物資堆積如山,現在被日軍全部佔據,那麼十萬日軍至少有兩個月就算得不到他們運來的物資,也可以堅持。

    但是這兩個月的變數實在太大了,現在印度獨立運動高漲,8月份總督還逮捕了反英人士甘地尼赫魯等人,遭到所有印度人的反對,霍普現在都可能被迫離職。

    在這節骨眼上日軍居然有十萬人悄無聲息的登陸了,英國方面一直認為日軍必然會先拿下緬甸,然後從緬甸進攻印度,因此兵力和物資大多數集中在因帕爾等靠近緬甸的東印度地區,特別是英軍百分之八十集中在這邊,印度內部可謂是防禦空虛,日軍強悍的戰鬥力,加上印度人的獨立熱情高漲,那些印軍恐怕很快就會殺死軍官然後投降日軍,到時候日軍只要支持印軍和英軍作戰,英國就沒辦法了。

    英軍現在只要是在歐洲和北非對付德國,在印度的英軍總共還不到十萬人,大部分都市印度土著軍,這讓英軍如何守住印度呢。

    韋維爾現在感覺自己太意氣用事了,如果不是自己頭中**隊的後退,那日軍未必會把那麼多軍隊投入到印度,他們可定會跟中**隊在緬甸死拼,可是如今後悔也晚了。

    與韋維爾的想法相似的還有英國政府,他們現在可是熱鍋上的螞蟻了,印度要是丟了,他們百分之四十的物資來源就失去了,還有沒有免費的土著兵當炮灰了,非洲兵比起印度兵差遠了,同時也遠不如印度兵聽話,以後跟德軍打,那就完全要英國人自己去跟德軍死耗了,英國有那麼多人嗎,或者打完這一仗,其他國家要想吞併英國的海外殖民地,英國拿什麼抵擋呢,恐怕連殖民地獨立的運動都沒辦法阻止了。

    英國政府,美國政府此事都非常的後悔,他們相信,只要中**隊在前方打的狠一點,就像最初的那樣,那麼日軍不會派人去印度送死,但是中**隊現在沒有足夠的彈藥,所以進攻緩慢,日軍現在明顯就是想拖住中**隊,等印度大亂。

    英美不得不為自己的興威負責,吞下這枚苦果,眼下他們不得不重新把目光轉移到遠征軍身上,因為這事唯一一支可以解圍的軍隊。

    很快英美就讓他們駐中國大使討論如何解圍的事情,英美人文要是印度失守,那麼在緬甸的中**隊就將被日軍兩面包圍,另外中**隊也不會在得到物資了,所以中國政府肯定會答應幫忙的。

    英國政府雖然希望中**隊幫忙,但是他們是不能接受中**隊獨立作戰的,他們不想緬甸的事情在印度重演,所以英國政府嚴厲的告訴英國駐中國大使,中**隊踏入印度之後,必須接受英軍的統帥和管轄。

    蔣介石沒想到英美也有求自己的一天,本來想強硬起來,但是英美一分析,加上有許諾了大量的物資,還有一些不相干的技術,在威脅了一番,蔣介石還是妥協了,雖然蔣介石比歷史上要強硬一些,但是長久被英美壓迫的陰霾還停留在腦海中。

    最後雙方敲定遠征軍抽調7-8萬人由英軍指揮,對在印度的日軍作戰。

    英美很開心的就離開想國內匯報去了,本來他們還以為很難呢,沒想到這輕易的就搞定了,本來他們還高看蔣介石一眼,現在又鄙視起蔣介石來。

    英美國內本來還以為會很難辦,沒想到這麼快就辦妥了,他們嘉獎了一下兩國大使,然後三國一起向遠征軍發報,要求遠征軍組織一直7-8萬人的軍隊準備開赴印度,期限是五天,物資不必帶,英國出。

    同時美國還讓史迪威監督,不過他們剛發出電報沒多久,遠征軍就回復,遠征軍可以抽調兩個師的兵力支援,再多就沒有了。

    英美沒想到蔣介石都答應了,遠征軍居然敢抗命,這簡直難以想像,難道衛立煌瘋了嗎!當然不是。

    自從開戰之後,王漢章就一直呆在曼德勒,怎麼說也是參謀,打仗的時候是不能亂跑的,戰局開始後,王漢章自然時刻關注日軍的動向。

    日軍居然拍了一支大軍冒著全軍覆滅的危險跑去印度,而且關鍵是居然如入無人之境,王漢章立馬想到英國人最後肯定要求中國,這麼好的機會,王漢章肯定不能錯過,這次不狠狠的宰他一刀,以後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中國國內已經建立了更多的兵工廠,就算印度失守,王漢章認為中國可以支撐到美國登陸,王漢章可不認為美國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還會更日本講和,要是美國沒有核彈,中國又投降了,或許會,但是美國的核彈很快就要出來了,中國只要堅持住,就不會亡國。

    王漢章心中已經有完善的計劃了,可以保證中國的安危,所以這次絕對要宰英美一刀,不能老師被英美牽著鼻子走,中國現在不怕他。

    要是英國人自甘亡國,那中國也只有認了,不過王漢章相信英國人沒有那個魄力,誰希望自己亡國啊!

    美國人也不願意看到那種局面的發生,王漢章只是希望要一點物資、技術,再不行王漢章絕對不會讓遠征軍去送死,英國佬在後面啃著麵包,喝著牛奶、咖啡看著遠征軍跟日本人拚命,怎麼說也是後世來的,總的發揮點作用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