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抗戰往事

第一卷 緬甸風雲 第028章 峰迴路轉 文 / 仲浦

    英國人突然殺回緬甸讓重慶政府也是大吃一驚,英國人之前在緬甸的所作所為,所有人心裡一清二楚,英國人絕對是禍害,來這麼多英國人,遠征軍恐怕要派四五個時去保護他們了。

    7月4日王漢章也得到了消息,其實王漢章最擔心的就是英國人回來插一腳了,沒想到還真的來了。

    英國人什麼貨色瞎子都知道,擁有逼日軍更為精良的武器,7、8萬人居然在馬來西亞被一個師團的日本鬼子給逼降了,無法想像,無法想像啊!

    衛立煌來電詢問王漢章的意見之時,王漢章覺得英國人肯定是來攪局的,中日在緬甸的惡仗還不知道有多少,到時候要是還要照顧英國人的話,情況就不容樂觀了,本來中**隊的訓練水平就低,雖然武器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彈藥一直依靠進口,被英國人死死的攥在手裡,沒有彈藥的槍炮連燒火棍都不如。有什麼辦法,可是也不能為了那點人放棄

    鑒於英國人之前屢屢出賣隊友,還有屢屢被少於己方幾倍的鬼子給圍住的沒有絲毫戰鬥力,王漢章覺得應該現在撇清干係,萬一到時候有遇到這樣的事情,那麼中**隊不救就很麻煩了,武器彈藥被英國人控制,受制於人啊,也不知道老將有沒有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

    王漢章思索之後給衛立煌發報,一個是讓在仁安羌一線防禦的第66軍不要把戰略位置交給英國人,就當英國人是來打醬油的,就當他們是空氣,其他一切岸既定的戰略行動,不要被英國人拖累。

    第二個就是想英美等同盟國發報,先撇清干係,萬一日本人幾十萬大軍前來進攻,中**隊的戰略部署不會為了英國人而改變,到時候英國人能逃命就逃,逃不了就自生自滅了。當然這些需要遠征軍去做,而不是交給重慶,總要誘人唱黑臉不是。

    衛立煌雖然覺得這樣直接發報不好,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都是聰明人,王漢章這話已經很含蓄了,沒有把之前的英國人的種種劣跡說出來,衛立煌也只能給英美幾國發報了。

    英國人收到這樣的電報,每個人的臉都氣綠了,雖然已經夠含蓄的了,但是他們心虛啊!丘吉爾的看著印度總督發來的電報,臉色很難看,什麼時候大英帝國輪到黃皮膚猴子來指手畫腳的。

    不過他好像搞錯了,中國不是要對他指手劃腳,而是不想因為他們而導致緬甸局勢的崩盤,誰叫英國人實在弱爆了。

    而羅斯福收到遠征軍發的電報,心裡有種不詳的預感,其實他對於英國的所作所為也很不屑,當初屢次出賣別人,現在人家起死回生,你又跑回來,人家反感是正常的,英國人派那麼點人,明顯不是真心要幫助中國人的,誰都知道是想幹什麼。

    不過羅斯福雖然知道,但是他還是得維護英國人,英國怎麼說也比中國重要的多,羅斯福讓人給重慶政府發報,希望雙方通力合作並暗示要是中國不管英國,那到時候會有很大的麻煩,雖然沒有說是來自英國的還是美國的,不過對於蔣介石來說,都不是好兆頭。

    蔣介石這才不得不把王漢章的建議提上日程,自己沒有工業就是受制於人,之前蔣介石派了兩支探礦隊去,但是目前還沒有消息,蔣介石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要找到鐵礦。同時他讓夫人跟美國磋商支援生產設備,另外就是盡量讓英國人離開緬甸,因為英國人留下來除了壞事之外,不會有任何幫助。

    宋美齡很快就跟英美磋商,不過他並沒有明確的說讓英國人離開,他也知道英國人擔心什麼,宋美齡向英美兩國建議讓英國派遣更多的部隊,最好有20萬,越多越好,早點反攻,打敗日本人,不過英國找各種理由推掉了。

    而美國政府也在跟英國磋商多派人去緬甸,或者乾脆把人撤回印度防守,要是英國人同意派更多的部隊參與緬甸反攻,那麼美國在太平洋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同時能盡快的反攻日本本土。

    要是英國人把部隊撤回印度,那麼也不會拖累中**隊,從而導致全盤失利,上次差一點就失去緬甸了,跟英國人有很大的關係,針對英國人擔心緬甸被中國佔據,羅斯福提出讓中國簽署一分保證協議以保障英國人在緬甸利益,美國做擔保人。要不然日本進攻是遲早的事情,要是英印軍隊真的在出現被包圍的情況,中**隊很可能不會救援。

    至於丘吉爾說英國控制了中國的物資,羅斯福則認為,中國要是惱羞成怒投降了日本,到時候別說緬甸,就連印度也未必守得住,日本很可能跟德國在中東會師,到時候英國有打算怎麼辦呢!

    雖說日本遭受重大的打擊,但是戰爭並沒有出現一邊倒的情況,變數很大,美國不願意肚子在太平洋獨自面對日本,那樣就算能打贏,美國損失肯定不小。英雌羅斯福不希望在這種時候內部發生矛盾,不過中國顯然沒有退路了,難道要中國真的在英**隊發生意外的時候去保護英國人,顯然不可能的,英國人此事在緬甸的駐軍就像眼裡的沙子,對於中國人來說除了傷害還是傷害。

    羅斯福只能盡量說服英國人退讓,至於英國人擔心的中國會趁機佔據緬甸,這種事情或許有可能,不過羅斯福並不覺得蔣介石有那個膽魄,中國的國力擺在那裡,人口或許有優勢,但是工業力量兩步槍都造不好的國家,敢跟世界工業強國斗嘛,不可能的,只要美國稍微嚇唬一下,蔣介石就算有那個心思,也的吞進肚子裡。

    在羅斯福的耐心威逼利誘之下,丘吉爾終於妥協了,再不給羅斯福面子,那麼英國人就得獨自面對德國了。

    最終英國人但應只要中國簽署不會吞併緬甸的協議,英軍先退進印度,蔣緬甸的防務暫時交給中國,帶趕走日本人之後,再將緬甸交還給英國。

    蔣介石看到這份電報,心裡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不知道當初沒有答應王漢章是不是對的,要是當初就答應了王漢章,那麼在這段時間的努力就白忙活了,看英國人的態度可是很強硬啊!要是英國鐵了心要奪回緬甸,中國的力量恐怕對付不了,沒實力,沒工業就是這樣。於是蔣介石對於鐵礦更加的上心了。

    7月12日,中美英三國簽署了一份關於緬甸的秘密協議,英國人軍隊終於在14日高興的撤離了,這給中國遠征軍很大的刺激,英國人那種廢物、軟蛋,有時資格囂張。

    不過英國人好歹走了,山下奉文高興了沒幾天,又被打回原型了,沒了英國人,自己的部下又把緬甸搞的烏煙瘴氣的,事情恐怕是很難壓制的住的的,到時候要進攻恐怕就很麻煩了,他不得不再次修改作戰計劃。

    7月13日中國探礦隊終於在鹽邊縣境內發現了鐵礦,規模還不小,蔣介石十分的高興,這裡發現了鐵礦,那麼周圍恐怕有很多鐵礦,想煤、鐵等礦藏一般都不會是單獨存在的,也就是說這裡有大量的鐵礦存在。

    7月18日他們終於發現了後世攀枝花鋼鐵廠鐵礦石最大的來源攀枝花鐵礦,後來他們在攀枝花市和西昌地區的米易、德昌、會理、會東、鹽邊、鹽源、冕寧和喜德等縣相繼發現了大量的鐵礦。

    不過很快大家又苦惱了,應為他們取得樣品分析之後發現這裡的鐵礦實在是非常的複雜,其他國家似乎都沒聽說過,估計非常的難提煉,他們一時居然想不出什麼辦法去提煉。

    很快他們就把報告交到了蔣介石那裡去了,將及時正高興呢,一下子發現了儲藏量幾十億噸的鐵礦,只要把鋼鐵廠建立起來,那麼中國就再也不缺鋼鐵了,現在突然來個報告,他們居然沒辦法提煉,而且是有再好的設備、再多的錢也沒辦法,技術上很難突破。

    蔣介石猶如被燒紅的鐵棒一下子被放進的冰冷的水裡,滋溜一下,拔涼拔涼的。不管蔣介石怎麼發火都沒有用,可是又不能等,蔣介石只好求助美國人了。

    美國的科學家比比皆是,工業不知道逼中國強多少,將及時相信只要羅斯福點頭,很快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宋美齡就此又多了一份責任,找羅斯福幫忙提煉鐵礦,協助建造鋼鐵廠,雖然很沒面子,不過事關國家,只能低頭了,這個事後的學者、專家可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可不是磚家、叫獸,不懂裝懂,貽害國家,他們是真的盡力了,他們也知道國家的困難,提煉真是因為一點頭緒都沒有,所以只能如實上報了。大凡有一點頭緒,他們肯定不會求助外國人,讓外國人看自己國家的笑話的。

    而羅斯福沒想到中國的大西南居然發現儲藏量這麼大的鐵礦,這還是沒有完全探測出來,肯定還會更多,不過他要考慮的是幫不幫忙,再買個幫法。

    中國大後方發現儲量巨大的鐵礦,而且還可能是鐵礦群,這事很快就傳遍了世界,最興奮的就屬日本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