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抗戰往事

第一卷 緬甸風雲 第013章 我為什麼升上校 文 / 仲浦

    一直到珊瑚海海戰結束鬼子都沒有在緬甸再一次發動進攻,因為他們的精力住了應對現在的珊瑚海海戰,還有就是準備一個月後的中途島海戰,因此物資補充和援軍的速度沒有那麼快,海戰才幾天就結束了,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這是一個難的的鍥機,在51日之後到5月8日中**隊大部分都在休整,修築工事,或者整編,獲得了難的的寶貴時間,衛立煌也在這段時間將遠征軍瞭解的一清二楚。

    還有就是英國人雖然從中作梗,但是有這麼多天的時間,遠征軍還是儲藏了大量的武器彈藥,200師的人員補充也到了一半,也就是有一個半滿編師了。到了10會戰正式開始時,遠征軍人數已經達到了15萬人。

    而日軍也以第18師團、33師團、53師團、還有一個增援的師團第54師團為主組建緬甸方面軍,這個方面軍有十萬餘人,兵力雄厚。河邊正三人方面軍總司令,這個人總是留著大大的八字鬍須,在裝備上遠征軍沒辦法對付的就是他,他們的航空兵了,因為擁有新式的零式戰機,盟軍都沒有能夠與之相比擬的飛機,遠征軍自然是無法跟鬼子比擬的。

    不過遠征軍還在源源不斷的運送兵力過來,根據計劃在緬甸至少要三十萬人才可以保住北緬甸。蔣介石也接受王漢章的建議,當然是讓戴安瀾提出來的。

    中國政府現在想把緬甸作為一個絞肉機,將日軍陷進去,當然鬼子會也必然會上當,拿不下緬甸,他們就不好進攻印度,另外也沒辦法切斷中國的物資援助,所以緬甸他們必須打。

    蔣介石等人之所以同意,也是因為看到裡面的好處,自從日本對美國宣戰之後,日本在中國的甲種師團被大量的派遣道東南亞和太平洋跟美軍作戰,留在中國的大多數都是鬼子二流或者三流的作戰部隊,雖然平均水平還是比中國的好,但是差距已經縮小了很多了,中國正面戰場上的壓力也驟然小了很多。

    而大量的優秀的兵力派走,那麼鬼子的戰鬥力就會逐漸的下降,到時候鬼子慢慢的就會進行防禦,而不是進攻,中國除了戰場情況會好轉,另外不會經常打仗的話,老百姓的日子也會好過一些。

    沒有經常性的大規模戰爭,經濟也會恢復過來,把戰爭轉嫁到緬甸最合適不過,那裡以後又不會是中國的,所以打爛了也沒關係,死再多的人也沒多少事中國人,要是幾十萬鬼子放在中國打,不但軍隊損失很大,同時平民百姓又免不了幾十萬的傷亡了。

    戰爭地點在緬甸,補充物資也更方便,距離也更短,同時又能保住中國最後一條運輸線路,可以說一舉多得,老蔣同意計劃之後,好好的誇了戴安瀾,戴安瀾自然對王漢章也更加的器重了。

    王漢章雖然並沒有表現出來打仗方面的才能,但是局勢確實看的非常的准,通常能窺視先機,鬼子厲害不是個人能改變的,但是王漢章還是以個人的能力改變了很多,至少臘戌非但沒有被鬼子攻佔,反而200是還消滅了56師團,要是當初沒有聽王漢章的話,臘戌和緬甸現在的局勢絕對不會這麼好,估計緬甸已經落入鬼子之手,鬼子現在恐怕已經在進攻雲南了。

    戴安瀾這段時間不但要整編軍隊還要應付各方的記者,最後不得不推給副軍長高吉人,不過高吉人應付中外記者開始還感覺新鮮,幾天之後,就煩了,這些人都是打仗喜歡,其他的沒什麼興趣,這種應付的差事可就不敢興趣了。

    200師全師人人都有事情要做,把不滿編的一個師擴大為一個軍,裡面的軍官任命,工作繁雜的很,但是王漢章是幫不上忙的,而且作為一個參謀,他幫得上的東西也不多,軍隊的訓練他也幫不上,美國人派了一支顧問來協助訓練,王漢章後世沒當過兵,雖然電視上看過不少,他是沒有什麼特別先進的能拿得出手的理念,美國人這套可是正規的多。

    最後誰也不願意接待中外記者,戴安瀾就只有推給王漢章了,自此王漢章正式走進世界的視野。

    而大家也很興趣,因為王漢章是在太年輕了,關鍵是這麼年輕還穿著上校的軍官,在別的師裡面或者他們可以聯想道是靠關係,這個不新鮮,但是200師、戴安瀾,戴安瀾的嚴苛是世界文明的,是絕對不會讓生命沒有能力的人混到自己的軍隊當中,戴安瀾對自己都要求那麼嚴格,自然也不會任人唯親,因此大家對王漢章很感興趣。

    王漢章沒想到原本想躲在幕後出謀劃策,,不引起鬼子的注意,免得睡覺不踏實,喜愛看來不行了,這裡有的記者是友好的,有的記者並不友好,比如英國人提問總是挑刺,明顯嫉妒中**隊。

    其實王漢章也不喜歡伺候這些記者,不過又不能趕走,王漢章看著這些記者的提問,才知道民國的媒體原來自由道這樣,看來還是新聞管制比較好。

    所有的人看著一身上校服裝的年輕人,首先也不打招呼,直接問王漢章的年齡,然後就是為什麼這麼年輕就擔任了上校的職務。

    王漢章知道升職的事情肯定要給個交代,否則這些人到處打聽反而會不好,雖然現在這樣會洩露一部分,但是至少可以隱藏一些東西,比如這次圍殲鬼子一個師團的注意是自己出的,那肯定不能洩露,否則還不得成為鬼子的眼中釘肉中刺啊!王漢章不想那樣。

    王漢章對台下的記者招了招手道:「大家安靜,我一個個的回答。」

    一名女記者道:「您好上校,我是中央日報的看您的年紀估計也就二十出頭吧,怎麼是上校的軍銜了,據我所知戴將軍不久前快四十歲了,才是少將,請問您是200師的人嗎?」

    王漢章道:「當然是,至於我為什麼現在是上校,很簡單,立功了,今天我們還完好的呆在緬甸抵抗日軍,其實有一半是我的功勞了。」

    女記者道:「我們不明白?」

    王漢章道:「其實原來200師是要去仁安羌救英國人,因為當時英**隊發報說他們遇到了大股日軍,要是不去支援他們,他們隨時會被殲滅,作為遠征軍唯一的機械化師,20師自然是救援的最佳人選,所以當時我們200師就準備去仁安羌。」

    王漢章買了個關子,喝了口水,一群記者的寫字速度十分的快,王漢章說完,他們幾乎就寫完了,一個個眼巴巴的看著王漢章,似乎在說:「你丫的快說啊!」

    王漢章接著道:「當時我一想,不對勁啊,新38師不是在那邊嗎,為什麼孫立人將軍沒發現呢,他們剛剛才把英國人救出來,而且把櫃子打的損失慘重,鬼子現在應該是防止中**隊進攻吧,不可能會這麼快就主動進攻,在根據英國人的性格習慣,以及在日本人侵略東南亞的表現,結合英國目前的現狀,我判斷,英國人應該是想逃跑,但是他們怕日軍攆著他們打,你想他們有大量的僑民要撤,速度肯定不快,英雌他想把中**隊騙過去,然後自己暗中逃跑。之前在同古,他們就那麼干了,而且最主要是新38師沒有反饋說鬼子要大舉進攻了。另外如果我是鬼子,那麼肯定優先選擇進攻臘戌和密支那,這裡是遠征軍的退路,同時臘戌是遠征軍的後勤基地,加上防禦十分的空虛,只有不是智障,這麼重要的地理位置自然要佔據,只要切斷了遠征軍回國的退路和佔據了遠征軍的後勤基地,那麼遠征軍必然軍心不穩,甚至會潰敗,等待遠征軍的只有死路一條,日本人能佔據大半個中國,橫掃太平洋說明他們不是智障,我讀看的出來,他們未必看不出來,因此我就找到我們師長跟他說了我的判斷,最後師部的人一分析,覺得十分有道理,因此我們先給新38師拍了個電報問情況,但是新38師並沒有什麼異常,但是我們不能等,因為鬼子估計已經在進攻臘戌的路上,我們也不可能等新38師查明情況,要是那樣的話,估計要浪費半天的時間,因此我們師長決定還是守衛後勤基地更為重要,於是全師當天馬不停蹄的趕往臘戌,在鬼子到來之前擬訂了作戰計劃,最終圍殲的56師團。要是當初我們執行了命令,今天遠征軍估計大部分都已經死了,或者被英國人當成難民苟且的活著了。」

    「而我被升為上校,就是因為我們師長覺得,要是不是我當初及時的提醒他,那麼200師也就沒有機會圍殲56師「團了,甚至連臘戌都保不住,就算後來及時發現英國人欺騙了我們,我們再趕回來也來不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