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夢還楚留香

龍騰世紀 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一 文 / 諸葛靈霞

    特別應當指出的事,朱元璋割讓大片土地後,自古由於生存壓力而形成的排外仇外的民族性格,朝鮮人沒有對大同江以北的原住民女真人實行懷柔包容,而是上演了一場對女真人實行了大規模的武力驅趕的人倫悲劇。女真人唯有流著眼淚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遷逃到鴨綠江以北,滿韓從此結為世仇。這些女真人都是原半島北部高句麗人的後代,當年佔地趕人,把半島北部的高句麗後人全部趕走,現在還有資格來爭奪高句麗歷史?也可以這麼說今天包括平壤在內的半島中北部大同江以北的高句麗遺址並不是南**人的祖先創造的,而是被武力驅趕到鴨綠江以北的女真人先人創造的。

    綜上所述,無論從任何的歷史事實的角度,高句麗都不可是韓國的歷史

    香港明朝歷史

    明代的香港地區在商貿上已漸漸蓬**來,人口亦有所增長,更成為海防要地。當時,明代在這裡設防,主要是為了防禦南中國海一帶的海盜、日本來的「倭寇」、葡萄牙和荷蘭的侵略者。明朝中葉,廣東沿海有三路巡海備倭官軍。其中的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在香港地區,該地區顯然屬於中路的防禦範圍。

    明嘉靖42年,福建巡撫譚綸、總兵戚繼光奏請恢復設置水師城寨(簡稱水寨)舊制。在此之後,明朝政府在廣東的潮州、惠州、廣州、高州、雷州、瓊州等地設置了六個水寨。在廣州地區的為南頭寨,防禦地區東至大屋,西至廣海﹔從嘉靖44年起,南頭寨的軍事首長是一名參將。萬曆14年至18年一度改為由級別更高的總兵擔任。南頭寨舊額大小戰船五十三載,官兵一千四百八十六人。萬曆19年以後,戰船曾增至一百一十二艘,小陸官兵及雜役曾達到二千零八人。該水寨轄有佛堂門、龍船灣、洛格、大澳、浪淘灣、浪白等汛地六處。每處汛地駐軍二百餘名。其中至少有佛堂門、大澳兩處汛地屬於今天的香港地區。

    現時香港一些地名開始在史籍中出現。據目前發現的史料,九龍的名稱最早見於明世宗嘉靖31年應檟所著邊疆軍事志書《蒼梧總督軍門志》。香港島的名稱,最早見於明神宗萬曆年間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的《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湧、尖沙咀等地名。

    明朝嘉靖年間,南頭一帶發生饑民搶米暴動,鄉紳吳祚曾參與平息暴動。事件平息後,吳祚等向廣東海道副使劉穩請求在當地建縣。眾多官紳皆認為當地離東莞縣治百餘里,管理不便,又常受『海寇』騷擾,紛紛附議。劉穩轉告粵督,奏准設立。萬曆元年從東莞縣劃出56里、7608戶、33971人,成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自此由明神宗萬曆元年起,到清宣宗道光2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另外,香港地區在明朝時盛產及出口香木。這種香木屬於莞香,又名女兒香,當年在廣東與江浙等地備受歡迎。王崇熙纂《新安縣志》卷二《奧地略。物產》曾提及香港地區往昔出產香木的景況:『香樹,吧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瀝源即今日新界的沙田等地,沙螺灣則在大嶼山西部。今日沙田白田村附近尚有名叫香粉寮的地方。直至清朝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政府欲斷絕閩粵沿海人民與鄭成功的聯繫,實行沿海「遷界」三十至五十里的政策。香港地區的居民也被迫遷進內陸,使當地香業的凋衰。到雍正年間,在東莞又出了因承旨購求強索香杖的縣令,令種香人家砍樹逃亡。從此香木生產一蹶不振。

    據說,「香港」的名稱的由來就是因為香木的盛產和出口。

    西方的東來

    香港在中西外交關係史上也佔一席位。葡萄牙將領安德拉德在1516年率船隊前往中國,並於翌年8月15日抵珠江口與明朝廣東地方官員接洽,是為葡萄牙和明朝的第一次官方接觸。

    從明武宗正德九年起,葡萄牙控制香港地區的屯門和後海灣達七年,並於當地立石柱,刻該國國徽於其上,以示佔領。佛朗機人還在屯門建軍營、造火銃、設刑場、控制財物和人口。在廣東地方官員和北京中央的多番交涉不果﹐廣東巡海遣副使汪鋐遂親自督師驅逐。葡萄牙人據險抗守,以火銃轟擊明軍,並欲佔據南頭城。汪鋐親臨前線,指授方略,用破船多載枯柴和乾燥的荻草,灌以油脂,因風縱火焚燬對方船隻;同時還用善游泳的人潛入水中,把對方的船鑿沉。汪鋐並得原本受聘於葡萄牙人的華人協助,照對方的辦法製造銅銃、火藥,以此轟擊佛軍,繳獲他們的大小銃二十餘管。殖民者拋棄部份船隻,乘三艘大船逃走。據《汪公遺愛祠記》說:屯門之役「於正德辛巳出師,嘉靖壬午凱旋」。

    明太祖朱元璋,字國瑞。明朝開國皇帝,1328年生於今安徽省鳳陽縣,於1398年逝世,葬於南京明孝陵。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繼漢高祖劉邦以來第二位平民皇帝,也是中國最富有傳奇和爭議性的皇帝之一。持正面觀點者認為朱元璋是歷史少有的大有作為明君。持負面觀點者認為他是一個好大喜功、多疑好殺的皇帝。究竟朱元璋是什麼樣的皇帝?本文從朱元璋的生平簡介、將帥之才、建國政治、集權統治、打擊貪官、清除權臣、緊抓教育和民間傳說等各個方面去詳細瞭解明太祖朱元璋

    【生平簡介】

    朱元璋,生於元朝天順帝天歷元年九月十八日丁未時,字國瑞,原名朱重八,後取名朱興宗,後改現名元璋。生於今安徽省鳳陽縣。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民族英雄,也是繼漢高帝劉邦以來第二位平民出身並且統一全國的君主。漢族,濠州鍾離人。祖籍沛縣,與劉邦同鄉,《明史太祖本紀》稱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實錄》、《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類似記載。1368年——1398年在位,年號洪武。謚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於明孝陵。

    朱元璋出生於盱眙太平鄉境內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家中排行第四。父親朱五四,母親陳氏。濠州鍾離人。

    朱元璋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於瘟疫,孤苦無依,入皇覺寺為僧,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元璋只得離鄉為遊方僧。因其友湯和的一封信,被迫參加了起義軍,在郭子興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後統率郭部,任小明王韓林兒的左副元帥。接著以戰功連續陞遷,至正十六年(1356年)諸將奉朱元璋為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即吳王位。洪武元年(1368年),在基本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和掃平元的殘餘勢力後,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在位期間廷杖大臣、廢相、設錦衣衛、大殺功臣等諸多辣腕功過難斷,也立下了明朝君王極權及高壓統治的典型。朱元璋一生**迭起,民間傳說甚多,為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也最具爭議的皇帝之一。

    【將帥之才】

    朱元璋入伍後,因為他作戰勇敢,而且機智靈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於是郭子興就把朱元璋調到帥府當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朱元璋精明能幹,處事得當,打仗時身先士卒,獲得的戰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興元帥,得了賞賜,又說功勞是大家的,就把賞賜分給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隊中的好名聲傳播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