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剔出婚姻裡那些荊棘

龍騰世紀 第六十八章 三爺爺去世 文 / 枯籐殘鴉

    秀像往常一樣下了班就往家趕,剛到村頭就聽見「嗚嗚咽」的喇叭聲,一股不祥的感覺躍入腦海:不好,一定是三爺爺過世了。舒嘜鎷灞癹

    上個月一向身體很好的三爺爺突然感覺身體不適,兒子帶去醫院一檢查,已經是肝癌晚期,在農村這種病被大家稱為「孬病」只要攤上就沒有治癒的希望,檢查完以後一天院都沒有住,三爺爺就被兩個兒子帶回了家,也就只等著熬日子了。

    馮莊在解放前就馮家一戶人家,馮老太爺的母親為躲避戰亂攜一子在民國的某一年從老家山東聊城逃荒而來,安身後娶同樣逃荒而來的張姓閨女為妻,算是正式安家落戶。隨後生下了三子,老大就是秀的太爺爺,老二兩口子一輩子未生育,三子**溺亡在村後池塘裡。

    太爺爺(蘇北農村稱爺爺的父母為太爺爺和太奶奶,口頭稱之為男太太和女太太,老大加大太,二太,延續之)又生了三子一女,按照馮家家譜「孝友傳家遠,思書延意長」的輩分,秀的大爺爺取名孝先,秀的爺爺是老二,名孝啟、三爺爺叫孝用,自小過繼給了一輩子未開懷的二叔和二嬸,一女孝鳳就是秀唯一的姑奶奶,嫁到龍泉鎮徐廟村,也就是斜三叔他娘。

    三爺爺雖然自小過繼,但一母同胞的親情卻是割捨不斷,無論白事來往,還是喜事操辦,還是按照弟仨規矩進行,但是三爺爺膝下兩兒兩女由於自小都跟著他們的爺爺奶奶就是秀的二太爺生活,和秀的父親、叔伯關係略能看出一二、疏遠,從二太爺、二太奶過世以後,三爺爺很鄭重的和孩子們提起「我自小過繼就是顧忌你爺爺奶奶一輩子沒有孩子,現在你爺爺奶奶都已經過世了,我也完成了任務,你們弟姊妹四個,可不能和你幾個堂哥和堂姐疏遠了,畢竟血濃與水」。

    當然秀的父親和幾個叔伯大爺從來也就沒有把他們一家人剔除在外,根深蒂固的思想還是老弟仨。

    秀的爺爺遠在千里之外的黑龍江,大爺爺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去世,現在馮家一大家子,在家裡資格最老的就是這個三爺爺了,自從知道他得了這個「孬病」,整個家族裡所有的親戚朋友都來家裡看望,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三爺爺膝下二子二女,大兒子馮友剛娶了鄰村的王金花,老二,馮友強娶妻李玉蘭兩個閨女,友梅,友蘭都嫁到了龍泉鎮,日子和農村裡普通人家一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一直很平靜。自十幾年前三奶奶哮喘病發作去世,三爺爺一直一個人獨居,家裡的責任田早分給了兩個兒子,三爺爺只留下2分半自留田,種著一些韭菜、蘿蔔等蔬菜拿到街上買了留作零花錢。

    大兒子馮友剛一家一直在東北做豆腐,這次是因為一點什麼事情回家看看,巧了碰上老爹病重,東北的一攤子又不能全部撂了,就在三爺爺回家的第三天,又匆匆趕回去了,留下三爺爺在家跟著二堂叔過日子。

    二叔馮有強比秀大不到兩歲,和海年齡差不多,從小拜了個師傅跟著學廚師,現在在村裡開了一家小炒菜店,間或隔三差五到附近村子幫忙紅白喜事,賺一點酒喝,小菜店全是嬸子李玉蘭操持,李玉蘭人長得漂亮,小小的瓜子臉,風擺柳似的腰肢,最惹人愛的就是那一雙眼睛,眉毛輕輕上揚,眼角永遠含笑,一副風情萬種的小女人神態。

    秀清楚的記得是一年冬天,二叔在秀門口說話,隔壁村的李玉蘭騎著一輛女式自行車從門前經過,烏黑過肩的長髮瀑布般鋪在腦後,輕著唇膏,略施粉黛,明眸皓齒,很是驚艷,大家都傻愣愣的看著女孩飄然而過,二叔砸著嘴,對秀吹牛「秀,這個女的怎麼樣,改天我帶回來給你當嬸子」!秀不置可否的歪了歪嘴,哪想沒有多久,馮有強摩托車後就帶上了李玉蘭。

    秀聽母親說起「你這個二叔對付女人還真有一套,原來談了一個,聽說長的還行,自從看見那個李玉蘭,心思全變了,隔三差五的去她村裡,沒兩個月就哄上手了,人家李玉蘭比他小4、5歲,家裡三個哥哥,就這一個寶貝妹子,爹娘死活不願意——就你二叔那懶驢子,脾氣又瞎,誰家願意把女兒嫁過來,你二叔也不知給李玉蘭使了什麼**藥,住在家裡不走了,把她爹娘氣的半死。」

    秀也一直納悶,你說二叔人長得也不咋地,這如花是玉的玉蘭嬸子到底是看中了他什麼,不管不顧的就把她自個嫁了。

    還是秀的媽一語道破了天機:你這個嬸子看著花瓶一樣,也是好吃的貨,你看那個小嘴就沒有停過,你二叔走村穿巷的做著紅白案事,什麼稀罕吃食沒有,正可著她的意,唉,人家老話說的不假「男人好吃挑斷筋,女人好吃賣了身」,這個李玉蘭也算跟對了。

    這話真的不假,自從李玉蘭呆在馮家,隔三差五大家都能看到馮有強摩托車後帶著媳婦到辦事的人家門上幫忙,農村無論紅白喜事,掌勺廚師可是很關鍵,主事的都得及其巴結,也是事情辦得圓滿與否的根本保證。李玉蘭人長的漂亮,話說的響亮,手腳又勤快,誰家也不差她一口吃食,沒有多長時間,豐美的食物就把李玉蘭栽培的更加艷麗,當然肚子也不合時宜的大了起來,眼看著不能再等了,結婚也就擺上了日程。

    玉蘭嬸子結婚可是頗費了一翻的周折。

    從戀愛到結婚不到半年,玉蘭嬸子已經挺著大肚子了,雖然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但是她娘家死活還是不同意,說客去了一撥又一撥,她爹娘和三個哥哥就是不點頭,連從家裡發嫁都不同意,別提什麼嫁妝用度了,所有一切都是三爺爺一手操辦:家裡的電機、洗衣機、衣服櫃子、床等等,三爺爺為了這個小兒子結婚一把掏出近2萬元,可把大家驚詫了,三奶奶是長遠病一年到頭,藥不離口,就指望著家裡3、4畝地的進項,三爺爺給兩個兒子每人蓋了一處房子,雖然只有三家瓦屋,這在農村也是能拿的出手了,現在連兒媳婦的嫁妝都是他給出的,還真是不容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