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刁蠻郡主請息怒

第一卷 v17 忠誠於君 文 / 碧岫

    「上陽郡主上官雲瀟,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奏為奸相竊操國柄,外藩贖亂朝綱,伏瀝愚憂,仰祈聖鑒事:臣聞萬乘之尊,威權不移於群小;九重之遂,聰明不蔽於簽任。舒嘜鎷灞癹故欲治天下,必先擇人。欲擇人才,必先正心。欲正其心,必先清君側。

    此微臣才伏草茅之時,固夙夜不忘,思得陳一時之愚,以報皇恩於萬一也。今陛下不棄鄙陋,側臣請阮,目擊權臣僭竊,不敢不以窺管之見,謬為越禮之談。

    竊見首相代鎮方、石中塘,中外交通,上下側目,舌搖簧鼓,指人主若耍孩;屠戮劍鋒,毀官民如草芥。官爵之陞遷,視金錢之多寡;刑獄之出入,觀賄賂之有無。腹心暗結於掖庭,爪牙密飾於朝左。陷盡忠良,固彼黨羽。種種兇惡,擢發難書。臣固知投鼠忌器,不敢以怒螳當車。第恐政事日非,奸謀愈熾,將來有不可知者。故不避斧鉞之誅,以請雷霆之擊也。如果臣言不謬,伏祈陛下旨下廷尉,明正其罪:或風邈荒,或質斧鉞,舉朝幸甚!天下幸甚!臣不勝激切屏營之至,謹奏。」

    這份奏折的意思,翻譯過來很簡單。就是說,我上官雲瀟,看到了朝廷當中奸賊當道,朝綱已亂,所以上奏,希望皇帝啟用忠良,廢除奸臣。如果皇上覺得我說的對,就聽我的整治朝綱,如果覺得我說的不對,就把我給廢了。但是,無論如何,如果綱紀能正,那麼就是天下大幸了。

    道理很簡單,誰都會說,但是上官雲瀟這般大刀闊斧的,當著幾十位大臣的面寫出來,無疑是鄭重的宣告,她忠於自己。

    容舒玄平靜的臉上,居然有一絲絲的動容。

    「眾位愛卿,對上陽郡主的這奏本,有何見解?」

    代鎮方,是代家目前的族長,大周右丞相;石中塘,石家嫡出子孫,大周太尉。

    代家原本是功臣宿將,名門大族,仗了軍功,搶佔土地,爭奪人口,幾乎可算富可敵國。之後又與皇族結親,以裙帶關係爭奪權利,獲得更高的權力和地位。代太后為了鞏固自身的地位,也召父兄入參大政,掌握軍政大權。因此代鎮方作為太后之兄,早就是朝堂之上炙手可熱的人物。

    至於石中塘,乃是石皇后之叔父,專擅朝政,結黨營私。他本人又嗜飲酒,愛女色,擅賭博,專橫凶縱,陰狠毒辣,見者無不「側目切齒」。他曾任清州太守,在他任期,吹牛拍馬的佞人陞官,直言極諫的勇者遭害。石皇后最近不得勢,他氣焰雖然漸滅不少,但影響力依舊有增無減。

    上官雲瀟這一封「清君側」的奏折,無疑顯示了她堅定的立場——遠離外戚,擁護皇帝。

    「郡主的文采越發好了……費大人覺得郡主的想法怎麼樣?」容舒玄狀似無意的收回目光,

    「言辭懇切,語氣鏗鏘有力,感情倍感熱切,臣只見郡主的一片忠誠之心……」

    「朕問的是,費大人覺得郡主的想法怎麼樣?」

    被問話的人輕輕的顫抖了一下,頓了一會兒,方道:「郡主的想法,臣認為正確。」

    「哦?」容舒玄點一點頭,又看向另一人。

    「臣以為,郡主……一針見血,這奏折十分的切合……」

    容舒玄漫不經心的將酒杯放在桌上,抬眼看了一看在座眾人。

    「朕乃容氏嫡子,承嗣丕基。自親政一來,綱紀法度,用人行政,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以至國治未臻,民生未遂。諸位臣子,或歷世竭忠,或累年效力,朕意圖虛己延納,於用人之際,務求其德與己,卻屢屢未能隨才器使,致使才華高者不能見用。」

    「然,如此賢不能舉,又豈是朕之過錯?」

    他冷冷一歎,立起身,道:「朕為外戚所制,不能一展宏圖,卻還望眾位大臣,協助朕除奸相,削外藩。朕自當設官分職,唯德是用,進退黜陟,不再忽視!」

    眾人相視,似已震撼。

    皇帝年輕有為,郡主一力推薦。

    他們又豈能坐視不理?

    上官雲瀟在旁淡笑。她早就瞧出,眾人心思都已活絡起來,於是輕斂衣衫,盈盈而上。

    她的笑容,比她的步履還要輕快溫柔。

    「臣,上官雲瀟,誓死效忠聖上!」

    費大人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也撲騰一聲跪在雲瀟身側。

    「臣,費恪,誓死效忠聖上!」

    容舒玄,慢慢自高座步下,黑眸深深,略過眾人。

    又有一人,緩緩跪下。

    「臣,江濱,誓死效忠聖上!」

    容舒玄輕輕一歎,笑道:「甚好。」

    他這樣一跪,眾人再也不能遲疑,紛紛起身,拜下,無比虔誠,無比鄭重。

    「臣等,誓死效忠聖上!」

    乾元三年四月初二,帝於西苑水閣集會,召集心思至純,盡忠職守者二十四人,議定剿除外戚,匡扶朝綱。

    史稱,「水閣密盟」。

    註:

    1、雲瀟寫的「奏折」摘自《第一美女傳》,此乃古典艷情小說,未滿十八歲者不宜閱讀哈~~

    2、左丞相

    官名。春秋末齊景公置左、右相各一人。戰國時秦武王始置左、右丞相各一人。秦統一後,仍以丞相為百官之長,有兩人時,分為左右,以右為上。西漢惠帝、高後時亦有左右丞相,文帝后只置丞相一人。北齊、北周也有左右丞相。唐武後曾改尚書左右僕射為文昌左右相。玄宗開元時又改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但不理政事,並不是宰相。天寶時仍恢復僕射原名。而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後亦復舊。南宋、元及明洪武十三年(1380)前,都有左右丞相,為執政的真宰相。

    3、太尉

    官名。秦置,掌全**政,與丞相、御史大夫並列。西漢前期同。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省。元狩四年(前119)以大司馬名重置。東漢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馬為太尉,為三公之一。魏、晉、南北朝時期,除北周不置外,均為三公官,一般無實權。隋、唐、北宋亦為三公。宋政和二年(1112),改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以太尉為武官最高官階。習慣上又為對武官的尊稱。元以後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