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錦繡中華

龍騰世紀 第二卷 第9章 文 / 向唯達

    不出樊瓊所料,向左果真將中國直銷中無店面經營的三商法變形了——就像他在人物寫生時,作變形頭像一樣,將三商法變得富有創意,並在此意境中,自尋其樂。那麼什麼是三商法呢?所謂的三商法就是以公司的名義出現,給它賣貨的叫業務員。公司和業務員之間是合作的關係。所謂合作就是合得來就作,合不來就不作(正如夫妻關係一樣,合得來就過日子,合不來就分手)。公司是生產貨物的部門,業務員是賣貨的團隊。公司可以根據業務員級別的不同,給出的效益獎金在15%——60%。商業學家還給它一組很形象的數字比喻:10的一次冪+10的二次冪+10的三次冪+10的四次冪+10的五次冪=111110。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出,其效益獎金是非常可觀的——向左正是利用這一點,將三商法運作模式應用到了極致,也就是將無店面經營的模式設置了一道可怖的屏障——這一徵兆讓心懷放任自流之態的霍群窺知,因為她有言在先:要將他推向孽海的深淵,然後她也會親臨深淵。他認為「商業要創新,連鎖須先行」。他將「連鎖」二字的外延擴大為「網絡」。他相信網絡營銷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商業經濟的又一次重要改革,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遇相合的一個新生事物,是使一些下崗工人、復員軍人、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生、無業遊民,翻身作主共同致富的依次轉機。

    網絡營銷仍屬直銷範疇,是傳銷的「姊妹篇」,即同為多層次銷售屬性。它與傳銷既有相同之處,如銷售網絡和市場倍增原理,又有本質區別。傳銷獎金分配為三角形「金字塔」式,即極個別人暴利,絕大多數人墊背。而網絡營銷為等腰梯形「大平台」模式,即利益均等,人人都是受益者;又如傳銷是無限發展,世襲壟斷,而網絡營銷則實行「限量限額」,「三代出局」或「四代出局」。

    網絡營銷起源於1859年的美國。由哈佛大學的猶太藉人理查·狄威和傑·溫安樂所創立。起初銷售的為茶葉。隱蔽運行19年(向左不想隱蔽運行,他要面向全社會招聘業務員,再行培訓)後才逐漸走向明朗化。在新加坡,日本,台灣賣米都利用了連鎖銷售。大家同樣可以看到而今美國的網絡營銷事業之興旺。

    向左之所以劍走偏鋒是因為推動本行業的原動力非常強勁。一是網絡營銷的引進——1998年由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xx和廣東省委書記李長x帶領一批商務考察團到美國考察之後引進的以店舖帶動廣大人力推銷的直銷方式,一種更加適合於中國國情的直銷模式,在兩廣一帶試運行。

    二是1998年4月21日,雖然國家以「還不適合我國的國情民情」為由取締了傳銷,但同年5月12日又引進了網絡營銷,1998年6月22日批准了11家合法外資傳銷公司轉型為直銷公司(即三商法進行水下作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