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錦繡中華

龍騰世紀 第二卷 第3章 文 / 向唯達

    衡山山勢雄偉,綿延數百公里,號稱有七十二峰,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稟五座最有名。南嶽四絕是:「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

    山巔祝融峰,海拔1300。2米,登衡山必登祝融。唐代文學家韓愈詩云:「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裡。」這兩句詩既寫了祝融峰的高峻、雄偉,又寫了衡山煙雲的美妙。登臨其上,可見北面洞庭湖煙波渺渺,若隱若現,南面群峰羅列,如障如屏,東面湘江逶迤,宛如玉帶,西面雪峰山頂,銀濤翻騰,萬千景象,盡收眼底。

    傳說祝融峰是祝融游息之地。祝融是神話傳說中的火神,自燧人氏發明取火以後,即由祝融保存火種。峰上有祝融殿,是明代所建。祝融峰的西邊有望月台,在無雲的夜晚,到這裡賞月,別有一番美景。峰上還有觀日台,是看日出奇景的好地方。

    方廣寺林泉、山巒秀美,環境幽靜深邃,遊人至此必有一種「幽深」之感,故前人有「不至方廣,不足以知其深」之說。

    山中藏經殿,隱於幽谷深處,四周古木參天,綠樹掩映,飛鳥流泉,鳴聲互答,顯得生機無限,幽靜逸脫。

    山下水簾洞,飛瀑如瀉,簾影高懸,宋朝畢田有詠水簾洞詩一首,專道其妙處:「洞門千尺掛飛流,玉碎珠聯冷噴秋;古今不知誰捲得,綠蘿為帶月為鉤。」可見其景致之不一般。

    站在會仙橋,四顧奇珍異寶,金光燦燦,綠浪滔滔,蔚為壯觀,還可望見祝融峰側的一巨石,宛如烏龜,人稱「金龜朝聖」。橋之險,可謂一絕,真乃是無限風光在險峰。

    衡山的煙雲可與黃山媲美。遊人在山上,忽然雲霧升起,轉眼之間,清晰可見的一座座山峰,竟被一團團煙霧籠罩住,漸漸隱去身形,遊人自己也感到像在騰雲駕霧,只覺得一縷縷、一團團的青煙白氣,蕩於胸前,流於指隙,似乎伸手可捉,可又什麼都捉不到。突然,一陣清風拂面而過。風過處,天空便由灰而白,由濁而清,濃霧消散,遠處的山峰又清晰可辨了。

    南嶽風俗是融合特定的自然條件,社會環境而成的,它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反映了南嶽的社會歷史、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又表現了歷代南嶽人所走過的生活發展道路,同時,也體現了積久而成的風尚、習俗與南嶽的山水名勝、佛道宗風的密切聯繫。

    搶頭香:南嶽人有大年初一到南嶽大廟給聖帝燒香、拜佛的習俗。傳說,誰搶到了新年的第一炷香,聖帝就會保佑他萬事稱心如意。所以「搶頭香」又稱幸運香火,是南嶽春節的一項傳統名俗活動。

    南嶽廟會:廟會是南嶽極具特色的民俗。南嶽廟會始於唐朝,傳說每年農曆五月十七日為天符大帝誕辰。在此前後舉行各種祀神及娛樂活動,以示慶祝,名曰「廟會」。廟會於五月十四日拉開序幕,是日,由居民裝扮騎馬文武判官、隨行差役、打路鬼等遊行各街,名曰「清道」。舊時這種廟會活動,純屬祭祀性質。現今廟會已失去了這一意味,而逐漸演變成了集武術、雜技、歌舞、表演、書法、綵燈、文物珍奇等的展覽及商貿洽談於一體的大型盛會。

    朝壽佛:每年的農曆二月初八,就是南嶽的朝壽佛日。相傳,無量壽佛名金真,號宗慧,唐朝資興人,16歲出家,享年139歲。修神123年,因道行甚高,駐息雁峰寺,圓寂之後顯靈於湘南一帶,大約明代中期出現在衡陽一帶,故有「五百年轉回雁峰」之傳說,當地人看到這些跡象,把他視為「萬壽無疆」的活佛,所以衡岳一帶為了祭祀他,每年農曆二月初八,在他生前坐禪的壽佛殿前舉行朝壽佛的盛會。每到此時,壽佛殿內舉行盛**會,各地善男信女齊聚於此,為壽佛慶壽,為家人祈福。形成「二月初八朝壽佛」民俗。

    南嶽香期:香期乃南嶽最有特色的民俗之一,指民間百姓在七月至九月這個時期採取特定形式到南嶽來朝香。它是一種民間祭祀聖帝的活動。自唐天寶元年(742年)開始,一直流傳至今。這些香客來自四面八方,近者來自省內各地,遠及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尤其是南嶽俗定農曆八月初一為南嶽聖帝神誕,所以農曆八月初一這一天是香期的最**,這一天來岳進香朝拜聖帝的有多達十萬之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