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超品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百二十章 早朝上 文 / 林青雲

    按照一般的流程來說,新科進士除了到禮部分配之後便要從事新的工作,而在大清在京四品官一下是沒有機會參加早朝的,第二天早朝在乾隆皇帝的恩准下李塵隨著眾王公貴族,文武百官面聖。

    對李塵來說這次早朝可是非同尋常,按照阿桂大人昨天的交代今天可是李塵一生之中最為重要的一天。示意李塵這天午夜便從床上爬了起來,由於李塵的分配還沒有下來,所以李塵不得已只好讓清風把自己昨天御馬遊街的那套狀元服拿了出來,這狀元服大大小小的也算是七品官服,穿這樣的衣服參加早朝也不為過。

    青楓把李塵上下打量一番已經到丑時。

    若要參加早朝,李塵要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丑時二刻,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

    李塵到的午門的時候距宮門的開啟還有一段時間,李塵便獨自一人跟在中位大人身後,聽眾位大人互相的議論,李塵作為一個無官無職的小小七品狀元郎,面對這些在京最低十幾年的老油條們,李塵哪有一點發言的權利?

    可以說,昨天御馬跨街的時候整個京城最出風頭是李六首,然而到了午門前,只有胸前的走獸才是你說話的依據,想要超越這些?除非你是神馬王公貴族,皇子阿哥。

    李塵正胡思亂想一個略顯熟悉的聲音在李塵的背後響起;

    「這不是新科狀元嗎?怎地今天也跟這眾官員一起入朝呢?」

    李塵回頭一看,原來是剛進京城便遇到的死對頭和珅和中堂,雖說李塵現在對和珅極其的反感但是身份尊卑地位在,李塵也只能的裝孫子扮小丑。

    「李塵見過和中堂。」李塵心裡自是極不願意,但是必要的禮數確實不該少。

    「子微,不是我和珅說你,現在的你不應該去禮部考核嗎?怎麼到這金鑾殿上胡鬧呢?我可沒有聽說皇上有宣召你的旨意啊?」和珅無視李塵的禮數,繼續問道。

    「這個」這個時候前面等待宮門開啟的眾位大臣們,也看到了身後的一幕,見識和珅和大人和新科狀元,這些人略感好奇,這兩位又在幹什麼呢?猜測歸猜測,見了和珅還是不少的大人過來給和中堂行禮。和珅一一回禮,看著李塵一言不發的緊,和珅心裡就不由得高興,你這小子,今天終於被我嗆到了。

    「和大人,是我讓子微來的。」就在李塵語塞時,又是一個響亮而又熟悉的聲音傳來,這次李塵不用看便知道是阿桂大人來了。

    「和珅見過阿大人。」儘管和珅對阿桂在埋怨,可是阿桂畢竟還是首席軍機大臣不是?

    「和珅不知道是阿桂大人叫的狀元郎,和珅這裡給阿大人謝罪了。」和珅支支吾吾道。

    「這個倒不必了,不知者不為罪嗎,好了午門也開了,我們這就走吧?」

    這時過見得宮門緩緩開啟,眾位大人連忙按照自己的品級次序排好順序,整個大清朝在京四百餘位的四品以上的京官在阿桂大人的率領下過來參加新一屆科舉過後的第一次早朝。

    到寅時二刻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

    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再過金水橋的時候是十分嚴苛的,中關園不能發出一點聲響,而且在走路的時候步履必須穩重,不能發出一點聲響,若是已有不小心,那個官員發出了一點聲響,便會被同行的糾察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午門上的城門樓樓名『五鳳』,設朝鍾朝鼓,由鐘鼓司宦官掌管。待內刻漏房報了卯時,太監們便敲響朝鼓。悠揚而又威嚴的鐘鼓聲,在一重重紅牆碧瓦間跌宕迴響,待『鼓三嚴』,即第三通鼓響後,司閽將厚重的朱漆金釘二闕門緩緩推開,放禁軍旗校先入擺列。百官也赴掖門前按官階排隊,待朝鐘響起後,左右二掖門打開,百官入朝……文左武右,王公大臣走在前列。入內後,過金水橋、奉天門,在皇極殿前的丹墀上重新列班,這有個叫說法叫『起居』。此時皇極殿前的丹陛上,對列著四排明鐵甲冑的大將軍,丹墀四周,亦有校尉相向握刀布列,氣氛威嚴肅殺。待司禮監太監宣進後,百官才肅然列隊進入皇極殿,仍然分左右列隊站好,等待陛下臨朝。

    百官入朝前,皇帝已經在中極殿等候了。乾隆皇帝頭戴黑色的蟬翼冠,身著金黃色的龍袞。殿前丹陛上的響鞭校尉,便抽響九聲響鞭,這個動作有天子御百官的意思,更暗含著皇權對臣子的輕蔑。聽到鞭響,鴻臚寺的禮讚官也趕緊下令道:「轉……跪拜……」百官隨即由兩列縱隊變為橫隊。幾乎所有官員都是第一回,所以在隊形轉換時,難免出現混亂,甚至有人被擠出了隊伍。而且有的人還沒轉過身,有的人就先跪下了,隊列實在稱不上整齊。好在「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山呼聲還是那麼整齊。待百官平身後,鴻臚寺的奏事官對御座稟告致仕官員,及派往各省任職的京官姓名,這些人便出列上大殿謝恩……第一項結束。四品以上的官員,則在禮讚官的引導下,進入皇極殿,分兩班列於御座之下,司禮監的馬森這才扯著嗓子喊一句:「大事面奏,小事具本,無事捲簾……」這才進入朝會的正題——向皇帝奏報政務,並請求聖裁。

    「啟稟皇上,臣有本要奏。」

    乾隆低頭看見是當朝首席軍機大臣阿桂,緩緩道;「阿大人?有何本奏。」

    「啟稟陛下,據伍拉納等覆奏『查辦偷渡緣由』一折內稱:『吳好、馬輔兩起,審結後咨報到省已在年終匯奏之後;而馬輔一起系由廣東澄海縣出口,其吳好系由福建南安縣上船私渡。現已飭取失察之文武職名,照例查辦』等語。」

    乾隆聽罷道;「台灣偷渡,例禁綦嚴;如果地方官查拏嚴禁,自無此等偷渡之事。雖沿海一帶港譯分歧,但吳好一犯即由該省南安縣地方偷渡出口,究系該督等不能豫為防範所致。乃折內尚稱『馬輔一起,由廣東澄海縣偷渡『;竟諉之於粵省,似與閩省無涉,實屬非是。除將失察此案文武各職名照例飭取核辦外,伍拉納、浦霖並著交部察議。」

    「微臣遵旨。」阿桂道。

    「眾大臣還有何本要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