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四十七年臘月底,杭州府錢塘縣
年謠有云『二十七,趕大集;二十八洗邋遢。』這話說的是,老百姓會在臘月二十七這天,全家出動趕大集、買年貨,採買足夠半月之用的柴米油鹽、雞鴨魚肉。然後從二十八這天,便不再出門,在家裡洗洗刷刷等著過年了。
商家一年的經營到二十七也就結束了,但二十八回家過年前,還得把商舖收拾的乾乾淨淨才行。所以儘管這一天街上的行人稀少,可各家店舖卻熱鬧不減……酒樓當然也不例外,他們在二十八的時候也要關門整修,等到大年初二才會繼續開門迎客。有間酒樓,此時的張玲和素秋也在忙碌著收拾著酒樓的一切等待過年,店裡的夥計在昨天的時候已經告假回家。劉老漢則悠閒的坐在那裡看著這個忙碌的下兩口,今年的劉老漢運氣雖說有點背,但是整體還算是不許哦,特別是到了下半年,生活的更是愜意,不僅酒樓的生意比起以前好了不少,就連自己寶貝女兒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想到這些劉老漢臉上不由的露出滿臉笑容,仔細想想這些最終的功勞大部分還是要歸功於那個年僅十歲的李塵,劉老漢想到李塵不由的問道;「張玲,聽說李公子正在搬家是嗎?」
「嗯,是的,李公子剛從禪源寺回來,李先生就招手去物色房子了,現在正住在永樂坊胡同的以前的老宅子裡。」見到劉老漢問話,滿頭大汗的張玲放下自己手頭的活,坐在劉老漢的身邊道。
劉老漢一邊遞上自己的手巾一邊道;「你看李公子的新家裡邊可缺少什麼傢俱?今日你和素秋就買了給李公子送去吧?我們這半年受了李公子不少照顧,到了年底也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是,爹爹,其實我和素秋昨日就想這麼做了,只是這幾日太忙一直沒有來的給爹爹商量。」張玲自從喪了父親以後便和素秋結婚並且倒插在酒樓裡,所以乾脆張玲也不以『岳父』的稱呼直接隨著素秋教爹爹了。
「嗯,好,你們這就放下手頭的活去吧?接下的事情就有我親自來弄吧?」劉老漢心底對這個女婿的滿意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張玲做的活都足以讓李老漢不得不喜歡這個『天』降的女婿了。
「可是…」
「好了,玲哥往年酒樓都是爹爹一個人收拾的,我們還是趕緊去買傢俱吧?別到時候晚了,李公子的生活又要不便了。」素秋聽了他們兩人的對話,放下手中的活勸說張玲道。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們準備準備便去吧?」
張玲和素秋準備傢俱直到了下午才完全準備完畢,期間的購物過程自不必在表。到了下午忙碌了一天的張玲素秋才帶著自己新買的傢俱趕往李府。
「怎麼。昨日這裡還是一片狼藉,怎麼一天不見來了這麼多的人?」趕到李府的張玲夫婦才來李塵府排隊的人已經排在門外了,而且後邊也有不少的人正在往前邊擁擠。
「這個?我也不知道啊?你在此稍等,我這就上前問問。」
過了片刻,張玲已經去而復返,素秋連忙問道;「怎麼回事啊?」
「這個?就連法憲也不知道,他只是說突然的一下,這府裡就多了不少人,他現在自己照顧不過來,你現在先去幫幫忙,待會我把這些東西都送道庫房再來幫你的忙。」
說罷張玲也不待素秋有何反應便帶著自己攜帶的傢俱,從李府後門溜了進去,素秋也慌忙的來到李府門前幫助法憲接待客人。到了門口的素秋才發現這些來的目的的確令人不明不白的,大部分的都是門房來送禮的,具體是為了什麼來送禮,他們這些人也不知道,法憲也僅僅是把這些送來的禮物大致的登記了一下便把這些東西存在府中的院子裡了。
李志今天上午就去了沈府,直到現在還沒有回來,府中只有李塵和法憲,法憲看著這些禮物本來是打算什麼都不收的,但是那些送禮的人卻死皮賴臉的非要送,還說要是不收他們也無法回府交差了,李塵無奈只好讓他們把這些禮物一一登記在冊菜放他們進府,法憲他們在門口接待,而李塵則悠閒的坐在中堂裡品茶,面色陰晴的看著這一切,他自己心裡知道這些東西送著簡單但是想要收的話?恐怕還要承擔不小的風險。李塵他們忙了整個下午才把這些來訪的『客人』全部送走,前腳剛送走最後一個『客人』便見李志從外邊回來,剛踏入府門便見到院中大大小小的擺放著各種箱子。回頭一看,法憲,素秋,張玲,李塵都圍著這些箱子坐在地上呢?
「這…這是怎麼回事啊?怎麼平白無故多了這許多箱子?」
「爹爹,我們這也納悶呢?從我們下午來的時候見到府中來了不少送禮的,問他們送的是什麼禮也沒有人回答,推也推不掉,只好先放在這裡等著爹爹回來處理呢?」
「哦?這可真是奇了怪了。」李志看著這些滿園的箱子,心裡也犯了愁。
「敢問李先生在家嗎?」就在李志也在思考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聲響,這聲音在李志的耳中略顯耳熟卻讓李志始終想不起來對方是誰。
「誰啊?」李志本來還準備使喚人去開門,但是看著坐在地上滿頭大汗的眾人,這話卻怎麼也說不出口,於是有折回門前。
「我是昨天的馬芳啊?」
「馬芳?那個馬芳啊?」李志便回答便開門,打開門一看原來是昨日的馬典吏,李志當即拜了一拜,道;「參見馬大人。」
「哦,李先生快快請起,過了年之後說不定我還要拜你呢?」
「馬大人不要開玩笑了,我怎麼敢稱馬大人拜?」
「先生不要客氣可,今天徐大人的公文已經準備好了,決定過完年就請李先生去縣衙做書吏。」馬典吏一邊說一邊給李志道賀。在清朝縣衙的人員主要有知縣、縣丞,主簿、縣尉、典史、教諭、訓導各一員。知縣掌全縣政、軍、文、財大權,親審民、刑案件,為正七品。縣丞,主管文書及倉獄,為知縣輔佐之官,清代為正八品。主簿自漢至清皆置,主管記錄眾事,審核簽發文書等縣衙內的簿籍事務。縣尉秦代始置,主管一縣的軍事和治安。典史掌管一縣緝捕、獄囚的屬官,官品為未入流。教諭,宋、元、明、清皆設,主持文廟祭祀,宣揚儒家經典和皇帝的訓戒、教誨及管束所屬生徒。訓導,明清均設,協助教諭管理所屬生員。
所以說從本質上來說李志雖然稱馬典吏為大人,單這也只是在民間的叫法,實際上像馬典吏這種不入流的官員充其量只是一個吏,遠沒有達到『大人』的層次。但是若要是主薄的話,則勉強可以稱的上是『大人』了。
「這個?恐怕徐大人有欠考慮了吧?我李志只不過是一介書生而已,哪有能力協助大人管理一縣之事?」
自動更新定錯了,看書的送上收藏吧?收藏多了才是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