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唐雄

第一卷 不辭長作嶺南人 第二一三章 和稀泥 文 / 華岳青陽

    第二一三章和稀泥

    看到新婚的李瑁攜新婦楊玉環也來了細柳山莊,光王李琚臉上露出了稍縱即逝的愕然表情,然後便高高興興地迎了上來。

    「十八弟也來了!這個週二,真是不像話,居然將我蒙在鼓裡!」

    李瑁看見一位皇兄、一位堂兄竟然也來細柳山莊遊玩,頓時露出開心的表情,也是高興地說道:「今日是玉娘纏著我出外郊遊,不成想竟然在這裡遇到了八哥和花奴哥!」

    李瑁在眾多皇子中排行十八,李琚排行老八,是以如此稱呼。

    周承業作為地主,又是一番忙碌,將身邊賓客向壽王和王妃一一作了介紹。

    也不管眾人心裡打著什麼算盤,揣著什麼想法,周承業、楊玉瑤夫婦二人熱情大方地招呼一眾男女賓客拾階而上,說說笑笑地向小山頂上走去。

    今日之所以出現這種「王對王」的局面,自然是周承業精心策劃的結果。

    經過多方打聽,週二可以確定李隆基此時還沒有明確流露出廢黜太子李瑛的意思,武惠妃和李林甫針對李瑛、李瑤和李琚三兄弟的陰謀還在醞釀之中,所以他也樂得裝出一個什麼都不知道,乾脆將未來可能產生衝突的雙方請到了一起,順手還帶上一個見證人李璡。

    按照週二的分析,此時的李琚尚且沒有察覺到一場針對他們「二五八」三兄弟的陰謀正在醞釀之中,而李瑁也沒有意識到他的母親為了過一把皇太后的癮,正欲為他不遺餘力地爭取皇太子的地位。

    李琚如此後知後覺,是因為他還沒有看清楚他那位一貫慈祥和藹的老子,其實還有著冷血殘酷的一面;李瑁如此懵懵懂懂,壓根沒想過太子之位,那是因為他生性怯懦,不喜與人爭鬥,對現在的生活狀態已經很滿足。

    前面已經提到過,李瑁出生之前,武惠兒還生過兩個孩子,結果都是不幸早夭。為了養活這個孩子,李隆基甚至從小將李瑁寄養在自己大哥李憲的府上,而李璡便是李憲的兒子,所以與李璡的關係好的跟親兄弟一樣。

    周承業記得武惠兒對付「二五八」三兄弟的手段之中,有一條便是構陷,說李瑛、李瑤和李琚三人經常湊在一起,密謀著弒父多位之事。

    為了暗中幫一把李琚,周承業於是想到了這個把李琚和李瑁拉扯到一起的方法。

    這種和稀泥的手段,雖然簡單,卻也實在管用。

    李琚詩文俱佳、頗具才情,與詩名動長安的周家二少和李白、杜甫等名士湊在一起,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李璡好飲喜樂,又是周承業的頂頭上司,偶爾前來參加下屬舉辦的聚會,也是人之常情;李瑁為人隨和,喜歡聚宴,王妃楊玉環又是周承業之妻楊玉瑤的親妹子,兩家時常走動也是合情合理。

    其他諸如賀知章、武忠、王汾、王維、孟浩然等人,也是各有前來參加聚會的堂皇理由,總之不會讓人抓到把柄,朝著結黨營私、聚眾造反的那個方向去胡思亂想。

    至於張九齡之孫張錦玉和高力士之子高琦兩個小傢伙的到來,雖然不甚引人注意,但背後也隱含著一些意思。

    這週二搞出來的野營篝火晚會,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皇親國戚,有平民子弟,怎麼看都像是一鍋熱氣騰騰的東北大亂燉,令人無法往其他的地方胡思亂想。

    眾人隨周承業來到了小山頂上,雖然不甚勞累,但也出了一層微微的細汗。

    此時,初夏的涼風徐徐吹來,落日的餘暉灑滿了山崗,極目望去,依稀還能看到不遠處的驪山亭亭而立。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細柳山莊雖然不是什麼名勝古跡之處,更無靈山秀水可供觀賞遊覽,但眾人還是覺得涼爽舒暢,心情快樂。

    供人席地而坐的毛氈已經鋪好,火紅的燒烤箱上滋滋地冒著油煙,臨時搭建的戲檯子上伶人舞姬已經登台演唱,濃郁的酒香溢滿了林間空地。

    大家不等週二招呼,便呼啦一下湧入篝火營地,一場歡樂輕鬆的聚會就此開始。

    李白經不住大家的鼓噪,乘興而起,表演了一段劍舞。李琚看得眼熱,於是拔出腰間飾劍,與之共舞。杜甫看了感慨不已,奈何自己不善劍技,便即興做了飲中劍仙的詩歌高聲吟誦。

    李璡迷上了「斗地主」,硬是把武忠、王汾和賀知章拉扯到一起,四個人將一副紙牌甩的啪啪作響,不時聽到他們相互扯皮的笑聲響起。

    李瑁遺傳了李隆基身上的藝術細菌,精通音律,喜好歌舞,他與王妃楊玉環二人上台表演,一人持羯鼓敲的節奏歡快,一人舞長袖如仙子下凡贏得滿座喝彩。

    張錦玉和高琦兩個小子瞪著眼睛玩陸戰棋,郭元忠便在一旁扇風點火順帶充當裁判;楊家姐妹和郭元菁等女眷湊在一起小聲拉家常,口中談論的事情卻跟自家的男人有關;周承業帶著裴和安、李子琰、謝俊明、歐陽琛等人穿梭於人群之間,不時地向場中大佬們敬上一杯酒水。

    各個王府中跟來的皇家護衛,被統一安排在了距離不遠處的另外一片地方,由周家護衛們陪著喝酒玩樂,相互之間切磋一些武技和劍術,也是輕鬆自在。

    一夜盡歡,等到大家玩到盡興之後,已到子時。

    來時已經說好,大家參加的是篝火野營晚會,所以自然要住在野外的山頂上。

    臨時居住的帳篷早已搭好,相互之間隔著一段距離,雖然不是很遠,但帳中人竊竊私語的話,別人也無法聽見。

    整座山包此時已經被數百名護衛和幾十條獵犬團團圍住,除非有人從空中垂直降落下來,否則休想越過護衛們的警戒進入到宿營之地。

    前來聚會的賓客,多數沒有攜帶女眷,為了公平起見,大家索性將男女分開,男賓們住在山包東面的帳篷之中,女賓們則住在山包西邊的帳篷之中。

    一個帳篷可供兩到四人居住,周承業也沒徵求大家的意見,直接按照自己的意思進行了分組。

    李琚、李璡和李瑁三位皇室貴胄自然被分到了一起;賀知章、孟浩然、王維和王汾四人被分到一個帳篷;武忠、周承志、謝俊明和歐陽琛四人分到一個帳篷;裴和安、郭元忠和李子琰三人分到一個帳篷;周承業本人則與張錦玉、高琦兩個小子湊到一個帳篷。

    女賓這邊就更加簡單,三位楊家女兒與一位周家媳婦直接湊在一個帳篷裡面,整夜都在拉家常,壓根沒人入睡。

    周承業躺在帳篷裡面,心裡頭暗自偷著樂。

    聚會期間,他分明看見李琚、武忠等人似乎想要跟自己單獨說些什麼,可因為礙著人多的緣故卻始終無法開口。等到聚會散了之後,週二卻鑽到兩個孩子的帳篷裡面睡覺,更是不給他們私下說話的機會。

    週二是地主,由他來照顧兩個孩子再合適不過,其他的幾個帳篷人員分組也是合情合理,任誰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現在可不是站隊的時候,我管你是**,還是貴妃黨,既然來了細柳山莊,那就得聽我的安排!」

    週二心裡頭說完這句話後,便安然地入眠了。

    第二日,不等正午時分,留宿山頂的賓客們便撤了下來,在莊裡吃過一頓新鮮時令的「農家樂」之後,浩浩蕩蕩地返回了長安。

    周承業本來計劃陪著大隊伍一起離開細柳山莊,但是小六子忽然前來報告了一件事情,卻把他留在了莊中。

    小六子當時趁著眾人登車之際,有些底氣不足地悄悄向周承業報告:「二郎,近日經過我的仔細觀察,我覺得秀姑八成已經恢復神智了,但不知為何,她依然裝出一副懵懂的樣子,不願過正常人的生活。」

    周承業輕輕點頭,低聲吩咐說道:「你去將老吳和幾個孩子都喊到大廳之中,待會我有話要問大家。」

    送走了各路貴賓,周承業立即來到莊主府的會客廳中,果然看到吳景和六個孩子都已到位。

    「我這裡有個小任務需要大家配合,你們一定要相互配合著往真裡演……」

    週二很快便給大家分配好了任務,然後靜待好消息的傳來。

    曾其秀搬到細柳莊內居住已經快有四個月了,這段時間是她人生當中經過的最安靜無憂的一段日子。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之後,她漸漸不再害怕回憶起自己被關進地牢之中那段長達十數年的痛苦經歷,她開始越過這段黑色歲月向前回憶。

    曾其秀回憶起了自己當初還是姑娘家的樣子,想起了父母、哥嫂和姊妹,還想起了那位打小便離家學武的大哥。

    被一群歡樂的如同喜鵲一般的孩子們天天圍著,曾其秀早已死去的心靈漸漸復甦,開始向外長出一種叫做希望的嫩芽。

    可是,每當她想起自己在黑牢之中承受的那些蹂躪與折磨,她便羞於承認自己的身份。她覺得像現在這樣無憂無慮地活著也不錯,那怕是裝出一副癡傻的樣子,也好過兄妹相認的那一刻,讓自己再體驗到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

    這日,孩子們像往常那樣聚攏在她的身邊,有的幫著她梳頭,有的替她捏肩揉腳,有的唱歌、有的講笑話。

    說著說著,一個小男孩忽然低聲冒出來一句:「大家聽說了沒有?曾大叔出事了!」

    「哪個曾大叔呀?」

    「真笨!就是秀姑的親哥哥,主人的師傅曾管家唄!」

    「我聽人說曾大叔一身功夫十分厲害,在周家也很有地位,所有的護衛們都很聽他的話,這麼厲害的人,怎麼會出事呢?」

    「曾大叔厲害不假,可他看到秀姑如今的樣子,心裡十分難過,覺得都是自己害的秀姑如此,於是背著莊主悄悄前往開封報仇,結果被裴家人暗算了,如今生死未明!」

    一直裝作若無其事的秀姑,忽然聽到孩子們說曾其亮出了事情,忽然焦急地站了起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