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唐雄

第一卷 不辭長作嶺南人 第一九六章 不搶風頭 文 / 華岳青陽

    送走周家二郎之後,坐在客廳之中的郭英義心情大好,他對著客廳側門喝道:「你們兩個混賬,還不給老子滾出來!」

    郭英義是郭元忠的叔父,是郭元菁的親爹,這一聲自稱的「老子」喊的還真是理直氣壯。

    少頃,郭元忠在前,郭元菁在後,唯唯諾諾地從側門走進了客廳。

    「你們剛才也聽到了,五日之後,周家大郎上門迎親;同樣,五日之後,郭家去楊家迎親;還是在這一日,周家二郎去楊家迎親!你們幾個的婚事全都湊在一起了!」

    郭英義有些頭大地拍著腦門,一下子又是嫁女又是娶侄兒媳婦地,可把這位武人出身的傢伙弄的有些手忙腳亂。

    郭元忠見週二已經搞定了一切,於是大著膽子說道:「二郎有個計劃,打算把三家的婚事合在一起辦,這樣不僅顯得熱鬧,還避免了賓朋之間來來往往的不知道該去哪家觀禮。」

    「嗯,這個辦法好,既然已經定下來了,那就快刀斬亂麻,利索地把婚事都辦了,你小子抓緊時間給郭家填丁進口!」郭英義板著臉訓斥著郭元忠,可是沒過片刻他自己卻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嘿嘿,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所有的事情都讓二郎去操辦,咱們郭家不僅不用破費,還可以收一筆大大的彩禮,這生意可是賺到了……」

    郭元忠和郭元菁一起瞪大了眼睛,他們實在沒想到郭英義口中竟然冒出這種話來。

    郭家這邊於是諸事順遂,只等成親那日到來。

    週二從郭府出來,立即趕到永樂裡,與已經升職的楊玄珪三言兩語便敲定了五日後迎親的諸事。

    楊玄珪個老貨,跟郭英義一副嘴臉,他也是將所有事情朝週二身上一丟,就等送親那天在家中坐著收彩禮了。

    郭家不過嫁一女,而楊家這次可是嫁兩女,這彩禮豈不是要收到手軟?

    也不怪別人偷懶。誰叫週二的辦事能力這麼強悍呢?他一個人不僅當了三個系統的官,如今更是辦起了好幾個掙錢的產業,就連周府家中的事務也是由他親自操持,暗中還養著一個超過五百人的幫會。試問,若非妖孽。誰有他這份管理和統籌的本領?

    不過。週二還真沒將這一檔子的事情當成麻煩,就算別人不說,這次他都要親自為哥幾個的婚事好好操辦一下。

    回到周府,週二將自己計劃在五日之後舉辦「集體婚禮」的想法向已經回府居住的周子諒做了詳細的匯報。

    周子諒聽過之後。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二郎,聽你的意思,其實是想盡力避免這次婚禮過於張揚,於是才想出這麼一個集中辦婚宴的辦法來?」

    周承業點頭說道:「確實有這方面的考慮。壽王李瑁迎娶楊家四娘的日子已經定在了十二月二十六日,而我們幾個的婚禮則在十二月十八日。前後相距不過八天,如果此時大操大辦,不僅會令人想到此前周家父子皆陞官的事情,還會搶了皇家的風頭。」

    「婚姻之事,在乎的是夫唱婦隨、恩愛偕老,不在於成親之日如何招搖過市、顯富擺闊。我已經與大郎和郭元忠等人私下商議過,大家都覺得婚事只要辦得熱烈簡樸即可。」

    御史出身的周子諒,當然知道樹大招風的道理,他對於週二任何時候都保持冷靜沉穩的心態非常欣慰。於是說道:「這個想法很好,我完全同意。我不在府中這段日子,你做的很好,今後家裡的事情,還要你多操心!」

    周子諒這話。無疑是承認了週二代理家主的能力,今後打算徹底將家主的責任和權力交給小兒子。

    周承業也不含糊,毫不猶豫地說道:「這些都是孩兒該做的事情。國事家事天下事,任何事情做好了都能鍛煉自己。父親理應將心思放在如何匡扶社稷、為國分憂上。大郎也需要在國子監安心求學,我是個閒不住的性子。正好應付這些瑣屑繁雜的事務。」

    父子之間,早已心意相連,在這次的官場整頓風波中配合的天衣無縫,他們早就不需要什麼客套和推辭。

    諸事皆定,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週二再次展示出他遠超常人的強大統籌應變能力,將集體婚禮的所有細節都安排的滴水不漏。他就像一位手下指揮著千軍萬馬的將軍,將一道一道的指令準確無誤地下達到下屬手中,然後又親自指導和監督大家按照自己預定的節奏來完成經過分解的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陳貴雲、曾其亮、張家兄弟、寶順、郭元忠、李子琰、裴和安、謝俊民、歐陽琛以及周府的護衛家丁們全都被週二使喚的團團轉。他們有的專門負責婚禮舉辦當日的安全警戒,有的負責發送喜帖,有的負責迎賓,有的負責後勤服務保障,總之人人都有明確的分工和目標,真正做到了忙而不亂,忙而不慌。

    除了這些平素跟週二過從神秘的人,周承業也沒有放過孟浩然、李白和杜甫他們幾個。作為婚禮當天的三位正牌司儀,孟、李、杜三人肩上的責任可不輕,他們不僅要對前來赴宴的各方賓朋瞭然於胸,還要在婚禮現場進行賓主互動,盡量調動現場的熱烈氛圍,保證整個過程不冷場。

    於是乎,這幾個自命清高的傢伙不僅要埋頭替週二寫請帖,還得一個一個地背人名,按照週二提供的信息,熟悉一些重要賓客的脾氣喜好,從而設計有針對性的介紹詞和互動節目。

    周**著三個吃了他嘴軟的傢伙幹這事情,其中的深意不言自明。他這是在給三人提供進入京城達官貴人圈子的機會,只有今後各人有什麼造化,是不是適應大唐的官場生態環境,那就看自己的努力和想法了。

    孟浩然若是覺得幹這個左拾遺挺好,那他就繼續幹著,週二不會幫他陞官;李白若是覺得做個逍遙自在的遊俠更舒坦,週二不會將他困在長安;杜甫如果鐵了心通過科舉應試走進官場,週二不會提前就動用自己的關係替他鋪路。

    對於這些本該名流千古的牛人,週二不想刻意去改變他們的人生,否則反倒會弄巧成拙。不過,週二今後一定會保證他們的生活有所保障,不至於苦逼到老年時連飯都吃不上,四次漂泊如同乞丐一般。

    臘月十八日這天,延祚承恩樓暫停對外營業一日,專門為三對新人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

    整個婚禮的程序,其實與後世的婚禮極為相似,只是去掉了一些過於驚世駭俗的情節,但與唐時的婚禮風俗相比,已算得上是改風易俗。

    此時的大唐,最讓週二覺得心裡舒坦的地方便在於整個國民的思想開放性和包容性。如果整個華夏歷史上有一個時代真正做到了兼容並蓄、八面來風的話,那麼毫無疑問便是開元年間。

    此時的人們,只要不與皇權發生牴觸,只要不涉及到謀逆這種事情,那麼其他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

    沒有人覺得婚禮當天將雙方親家請到一起,然後高坐大堂之中接受兒女的對拜有什麼不妥,嫁女兒和娶媳婦的都是父母,同時接受女婿或者兒媳的拜禮,挺好!

    沒有人覺得讓三位嬌滴滴的新娘子輪流到各桌敬酒有什麼不妥,神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一套,在大唐不時興!此時的女兒家,可以名正言順地女扮男裝,騎馬打獵,玩蹴鞠……總之有了女皇帝在前面做榜樣,大唐的婦女差不多可以頂半邊天!

    沒有人覺得婚禮結束之後,三對新人立即登上馬車前往洛陽遊玩有什麼不妥,這是開元盛世啊,年輕人四處轉轉,多麼的應該和必要!更何況,洛陽那邊還有一位倒霉的親家正等著周家人去安慰呢。

    大唐百姓最容易也是最喜歡接受新生事物,只要讓大家覺得爽,讓大家覺得便利,讓大家覺得有道理,就算是皇帝也沒有權利來干涉自家的私事。人家周、郭、楊三家願意搞這麼一處新式的「集體婚禮」,既光明正大,又不妨礙到任何人,還有什麼好嘰歪的?

    怎麼?不服氣啊?那你趕明兒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一場婚禮不就結了!人家娶自己的媳婦上自己的床,干卿底事!

    於是,一場經過精心籌備,但卻絲毫不顯奢華鋪張的婚禮如期結束。前來參加婚宴的賓朋都覺得這麼個搞法,既不累人,也不煩人,簡單而又隆重,真是一個不錯的套路。

    再於是乎,延祚承恩樓日後便成了大唐兒女們競相舉辦新式婚禮的重要場所。

    周家、郭家和楊家能這麼給兒女操辦婚事,但帝國皇家卻不敢這麼亂套,他們的子女若是出嫁迎娶,那就必須按照一套固定的程序來辦,少了任何一樣,就會有牙尖嘴利的御史和言官們跳出來挑刺,絕對能讓辦事的人吃不了兜著走。

    這不,眼看著壽王娶妃的大好日子即將來臨,作為半個娘家人的週二,剛到洛陽,便投身到更加忙碌的事務中來。

    週二倒是想喘口氣的,奈何宮中有兩位他惹不起的人物都親自傳來了口諭,讓他從旁協助,無論如何都要把壽王成親這件事情給辦漂亮了咯。

    剛到洛陽,還沒有跟玉環妹子混熟絡的週二,只好再次開始了他苦逼而又強悍的人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