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唐雄

第一卷 不辭長作嶺南人 第九十九章 御賜承恩樓 文 / 華岳青陽

    李隆基對於周承業提出的這個請求並沒有感到不快,因為這樣的請求一不讓他花錢,二不讓他封官,而且將墨寶懸掛於聲名鵲起的陳記酒樓之前供天下百姓瞻仰,那也算是一件挺有面子的事情。但他還是有些好奇,因為在李隆基看來,像周承業這樣的年輕人,最熱衷的應該是仕途和權勢才對。

    李隆基來到了書案之前,沒有馬上拿起已經蘸好墨汁的毛筆,而是一臉祥和地看著周承業說道:「能告訴朕你為何提這樣一個要求麼?」

    周承業趕緊回答說道:「啟稟聖君,小子自幼得家公陳氏一家拉扯照顧,心中常有報恩之念,卻是無能為力。今日天降鴻運,蒙聖君青眼眷顧,是以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為陳記酒樓做點事情。」

    李隆基點點頭,有些讚賞地說道:「嗯,做人要懂得知恩圖報,你這後生很好!」

    說完這話,大唐皇帝筆走龍蛇,在一張潔白寬大的宣紙上揮毫寫下了「承恩樓」三個遒勁的大字。

    李隆基是個多才多藝的皇帝,一手書法寫的果然有龍飛鳳舞的氣勢,更難得的是這「承恩樓」三字店名裡面竟然暗含著三層意思!

    第一層,表達的是陳記酒樓承受了大唐天子的恩澤。

    第二層,暗含著周家二郎承業的名字在裡面。

    第三層,則是讚揚周承業感恩圖報的行為。

    周承業謝過聖恩,小心翼翼地捧著皇帝的墨寶,一路小跑地下了花萼樓,卻惹得樓上百官笑聲不斷。

    李隆基是個感情豐富的皇帝,他最討厭的是臣子在自己面前不誠實,最喜歡的就是保持著赤子之心的人。看到周承業如獲至寶的這副樣子,他也發自內心的笑了出來。

    土鱉周承業今日在花萼樓上一番本色演出,毫無疑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隨後,群臣向皇帝敬獻千秋鏡的儀式繼續向下進行,只是經過了方纔這一段插曲,再也引不起李隆基的任何興趣。今日能得一本張九齡親筆書寫的《千秋盛世語錄》,已經讓李隆基覺得收穫巨大,如果加上那面世上罕見的琉璃寶鏡,真算得上是名利雙收。

    李隆基不會當眾過多地誇讚張九齡,更不會給張九齡立即加官進爵,因為作為皇帝,他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就算心中再高興,也不能助長群臣搜羅奇珍異寶敬獻皇帝的風氣,更不能赤果果地宣揚《千秋盛世語錄》。畢竟,這本書是為李隆基本人歌功頌德的,哪有自己誇自己的道理。

    當然了,雖然李隆基嘴上沒有多說,可經過今日之後,他對張九齡的好感肯定會直線上升,甚至恢復到當初任命張九齡出任宰相的那種程度。而周承業此前費盡了心機,希望看到的便是這個結果。

    周承業從花萼相輝樓走出來之後,二話不說,便讓等候在安興坊的周家馬車載著他直奔不遠處的東市陳記酒樓而去。

    如今的千秋節,已是舉國同慶的盛大節日,所以本來就生意火爆的陳記酒樓更是高朋四座,桌桌爆滿。

    經過兩個月來的悉心調教,周承業送到陳記酒樓來的四十五個半大孩子不僅一個個養的健康紅潤,而且禮節周到、服務勤快,得到了前來陳記的食客們一致好評和認可。

    有不少家勢背景顯赫的食客甚至找到陳記的大掌櫃陳貴雲,提出願意出重金購買幾個乖巧孩童回去侍奉家人的要求,卻被一臉職業笑容的陳貴雲悉數婉拒。

    自從張九齡來過陳記一回,並且讓刑部的官吏當眾帶走一批不開眼的傢伙之後,老陳的腰桿便硬了起來。他可不管你來的是王孫公子還是世家功卿,想要買我店裡的孩子,門都沒有!沒看我那小外孫在對待這些孩子的時候,一直都像是對待弟弟妹妹一般麼?

    正在樓上忙著支應酒客的陳貴雲,忽然聽樓下站櫃檯的寶順大聲喊到:「家公,二郎來了,直接去了後院,說是有急事與你商議!」

    陳貴雲聞聽此言,急忙一溜煙地下了二樓,然後來到了後院自己居住的那間房屋。

    「二郎,你不是去了興慶宮麼,怎地這麼快便回來了?」

    「家公,快過來看看這是什麼!」

    陳貴雲仔細看了看被周承業平攤在床鋪之上的紙面,然後輕聲念道:「承—恩—樓,這是你為咱們在西市新店想的名字麼?」

    「嘿嘿,這個名字可不是我取的,你趕緊讓人將這幅字拓下來,抓緊時間製作幾塊鎏金的牌匾,今後只要將這幅字懸掛於咱家的酒樓正門,可保陳家在長安城內千年不倒!」

    陳貴雲被週二郎這句大話給逗笑了,他愛憐地摸了摸外孫的頭,然後附和著說道:「嗯,既然二郎都這麼說了,那我們陳家就一定可以福壽綿延上千年!」

    周承業聽出來外公話語之中的敷衍迎合味道,於是一臉壞笑地說道:「家公,這幅字可是當今皇帝在花萼樓上當著群臣的面親自為陳記酒樓題寫的!就連這『承恩樓』的店名,也是皇帝親賜!」

    「哎呦!我地個天神大老爺!」陳貴雲一屁股坐到地上,渾然不覺得屁股被摔的生疼。

    陳貴雲有些結巴地問道:「二郎,你,你說的可是真的?」

    周承業有些委屈地說道:「家公,承業何時在您面前信口雌黃過?」

    陳貴雲仔細一想,覺得也是,自己這個外孫自從轉性以來,好像做什麼事情都是謀定而後動,從來沒有嬉笑瞎鬧過呢。他站起身來,輕手輕腳地來到平鋪著那幅皇帝墨寶的床前,有些哆嗦地說道:「這可是天子贈字賜名哇!想我陳貴雲何德何能,竟然蒙蒼天如此眷顧!」

    說到後來,陳貴雲淚水奪眶而出。

    這天下人,有誰知道經商做生意人的苦楚呢?大唐的商人雖然能賺取不少錢財,卻沒有社會地位,商人的子弟不可入仕為官,一旦社會動盪之時,商人又成了任人宰割和魚肉的肥羊。

    周承業默默看著陳貴雲流淚,心中卻是感慨不已。他知道陳貴雲心中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商人能夠取得與其他階層相同的社會地位,而這也正是自己未來奮鬥和努力的方向。

    想要讓大唐保持繁華昌盛,欣欣向榮的商業貿易便是最有效的催化劑。當商業文明不斷向前發展時,自然可以催生出許多新生的產業和技術,而這便是大唐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