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唐雄

第一卷 不辭長作嶺南人 第三十四章 人多成患 文 / 華岳青陽

    當周承業站在周府大門口的台階上向外看去時,他真的為自己的一時衝動而開始後悔了。

    原本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大郎周承志,也被府外嘰嘰喳喳地人聲驚動出來,結果得知這些人竟然是二郎買回家的奴婢,當時就有點頭暈眼花,喘不上氣來。

    八個病歪歪地崑崙奴,四個面黃肌瘦的男童站在最前面,這是周承業最初花費二十貫買來的家奴。在他們的身後則擠著二十六個女童和十九個男童,正眼巴巴地看著共同的主人,也就是周家的二公子。

    孩子們早上在人集裡親眼見過週二公子不嫌髒臭地背走了那個快死的小女孩,如果今後他們能侍奉這麼仁慈善良的主人,那簡直比重新投胎做人還要來得幸福。所以孩子們眼巴巴地看著周承業,希望能夠早日被他選中而進入府裡。

    「所有的買賣契約都已經辦妥,共計花費了九十五貫。那人牙子知道你是當朝宰相的義子,所以不急於馬上收錢,說十天之內將錢送到人集上去即可。」阿祥站在周承業身側,輕聲向他匯報著。

    「祥叔,你現在將這些人全部領到前院樹蔭下候著,沒有我的許可,不許大家四處走動!」

    「成仁,成義,你二人負責維持府裡的秩序,順便給大家燒一些開水飲用,決不允許他們喝未經燒煮的涼水!」

    「大郎,你現在去一趟西市,將成衣店、修麵店、蒸餅店的老闆和夥計們給我喊一些過來,就說有筆大生意交予他們來做!對了,順便將延福裡孫家醫館的坐堂郎中孫老頭也請過來,就說我這裡又做出來一首好詩!」

    乾淨利索地交待完這些事情之後,周承業自己卻攔下一輛馬車,急吼吼地直奔東市而去。

    來到東市陳記酒樓,周承業跳下馬車便沖寶順喊道:「寶順兄弟,家公可在樓中?」

    「這會兒是空閒時間,家公在後院之中納涼呢。」

    周承業於是直奔後院而去,正好看到外公陳貴雲躺在一棵歪脖子老榆樹下面搖著蒲扇假寐。

    「家公,承業這裡有點急事需要與您商量。」周承業坐在陳貴雲身邊,抄起茶几之上的大茶壺,就往口中灌水。

    「看你跑的氣喘吁吁地,什麼事情這麼著急?」陳貴雲有些好奇地問道。

    周承業於是說道:「家公,我最近又去了幾趟西市,發現那裡的食客明顯比東市要多,如果我們能在那邊開一家分號,效益肯定比這邊還要好些。我覺得我們不能再拖了,該為西市開店早作準備。」

    陳貴雲點頭說道:「早做準備確實沒錯,不知道二郎心中可有具體的對策?」

    「家公,我是這麼想的,以後酒樓越開越大,需要的人手就越來越多,特別是忠於陳家的家奴數量,一定會快速增加。酒樓的後廚需要大量人手幫忙,前堂也需要大量的端茶送水夥計,雅間之中也需要一些丫頭們侍應,這可不能等到新店開張之日臨時去人集上買人,需要提前進行訓練和教導。」周承業按照來時路上的說辭,開始向外公推銷他的人才培養理念。

    陳貴雲聽了之後覺得有理,於是問道:「那依你的意思,咱們現在就開始準備人手?」

    「對,現在就開始準備,訓練兩、三個月之後,正好可用!」

    「那麼買什麼樣的家奴,買多少合適呢?」

    「我覺得買那些半大的孩子回來最划算,不僅價格便宜,而且他們吃得少,加之酒樓裡面正好多的就是剩菜剩飯,只需要花費第一筆買人的錢財,今後便幾乎不用再花別的錢。」

    「好,就買半大的孩子,也好跟寶順做個伴,今後長大了都是寶順的好幫手。那麼第一批我們買多少合適?」

    「我粗略估算了一下,買五十個左右比較合適。」

    「好,那就買五十個!」

    「家公呀,這個,我都不好意思跟您開口,我今日實際上已經在人集上挑選了一批回來,目前這手頭實在是緊張……」

    「你這孩子,跟家公說話還吞吞吐吐地,你買那些人手不也是為了陳記酒樓麼,哪能讓你自己往裡面墊錢。走,你這就隨我取錢去!」

    從陳記酒樓往回走時,周承業的馬車裡多了五十貫錢,手裡還攥著一張信箋。陳貴雲原本是要給他一百五十貫錢的,奈何一駕馬車裝不下這麼多銅錢,而那西市的人牙子又不著急,所以周承業便只帶著五十貫錢上路。

    周承業其實只打算問外公要一百貫錢,但老頭子死活要按照三貫買一人的價格付賬,所以才有了一百五十貫這個數目。

    信箋是臨走時寶順擠眉弄眼地送給周承業的,說這是那日芝蘭雅間裡最漂亮的綠衣女子轉托自己送於二郎的。周承業打開還留著餘香的信箋,便見上面娟秀地寫著「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癸未月,辛丑日,玉瑤」數行小字。看完楊玉瑤跟自己打啞謎一般的信箋,周承業當時有些頭大,但因為家中幾十個孩子還等著他來安置,於是便將與美女約會的事情丟於腦後。

    馬車抵達周府時,府中的情形比周承業剛才走時更加熱鬧。

    周承志已經按照他的吩咐,將成衣店的掌櫃和夥計,負責修面理發的頭麵店夥計,以及蒸餅鋪子裡的夥計都喊了過來。醫館之中的老孫頭聽說周家二郎又有佳作相贈,也樂顛顛地來了周府,現在正坐在客廳裡面被張家兄弟好生伺候著。

    周承業讓人將近四百斤重的幾大口袋銅錢抬進府裡,然後便指揮大家忙碌起來。

    成衣店的夥計回了一趟自家店舖,按照剛才量好的尺寸為周家大小五十七個家奴取回來五十七套粗布衣服,周承業則當場付清了錢款,還支付了另外訂做一套衣服的定金。

    頭麵店的幾個夥計,按照周承業的示範,不分青紅皂白地給周家所有的家奴們修理了一遍頭髮、鬍鬚以及指甲。八個崑崙奴的頭髮被理成了方方正正的板寸樣式,男童的頭髮則被理成了清一色的「茶壺蓋」,女童則是活潑可愛的「蘑菇頭」。

    雖然這些家奴的髮型樣式與當時的社會時尚格格不入,但也算不得犯忌,反正家奴是沒有人權和地位可言的,周承業想怎麼「修理」他們都成,也不怕被有心人拿來說事。

    想想看,我要給自家的「牲口」剃毛,還用管別人怎麼看麼?更何況如今正值開明自由的大唐盛世,人們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容忍度都屬於後世難及的程度,才不會為這點小事而斤斤計較。

    這邊頭麵店裡的夥計們忙著給孩子們修剪頭髮的時候,那邊蒸餅店的夥計們送來了幾挑子剛出鍋的白面蒸餅,附帶著還有一些鹹菜。張家兄弟則燒好了一大鍋開水,往裡面撒點鹽巴和蔥花,便抬了上來,權當是孩子們吃蒸餅噎著時的「潤喉湯」。

    老孫頭已經忙活開了,他要一個一個地給周家買的這些家奴做一遍「體檢」,將可能罹患了傳染性疾病的給挑選出來,並且立即進行醫治,防止疾病感染和傳播。

    孫郎中在檢查完八個崑崙奴之後,有些羨慕地對周承業說道:「二郎倒是好眼光啊,挑選的這幾個崑崙奴個頂個地健壯,一定花了不少錢吧?」

    周承業以為孫郎中是在說反話譏笑自己,於是有些訕訕地回答:「不瞞您說,還真沒少花錢,差不多要了我二十貫呢!」

    孫郎中頓時大驚,有些激動地說道:「什麼,竟然如此便宜!我出八十貫,這就將人領走如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