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通商天下

第二卷 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第二三章 太史慈的戰爭 文 / 踩牛屎的山羊

    ()

    「射!」曹軍剛一進入射程範圍,太史慈就指揮帳下僅有的一百弓箭手放開了射。//百度搜索看最新章節//這一百弓箭手本來為執行一些必需的任務備用的,此時拿出來,自然不會對敵人造成什麼大的傷害,但也聊勝於無。

    弓箭手的羽箭剛一落下,太史慈就組織人全部上了高地。剛才找掩體是為了防備弓箭兵,可現在曹軍很明顯沒什麼這方面的打算,那麼太史慈就自然將人全部待到高地上,這樣起碼會給曹軍的騎兵造成一些不便吧。

    只是些許的不便。騎兵的衝勢起來之後,上這樣的高地還是不成問題的。

    片刻之後,短兵相接。

    曹軍衝在前面的自然是騎兵,這些騎兵本來是為了防備太史慈逃跑而專門拉出來的。只是在中原地帶普通馬匹就已經很稀少了,戰馬更是昂貴,曹操手下估計就只有這麼多馬匹了。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馬匹根本組織不出什麼像樣的訓練,所以說白了,跟剛才管亥帶著的青州騎兵相比,曹軍的騎兵只能算是騎在馬上的步兵而已。至少青州騎兵,是有烏丸丘力居一手帶出來的!這可能也是剛才曹軍幾大將領全部放棄追擊管亥的緣由所在吧。

    對於普通士兵,被騎兵衝鋒的時候自然是臥低然後砍馬腿來的最實惠,可對於太史慈,一個瀟灑的側身讓過奔騰而過的騎兵,然後在側身的一瞬間手裡雙短戟閃電般揮出殺死戰馬上的敵人,然後轉身快速追兩步,這匹馬就成了自己的了。整個過程動作乾淨、利落,像極了西班牙鬥牛士的優雅,如果他知道西班牙鬥牛的話。

    可對於青州的普通士兵來說,騎兵也並不是太可怕的,比如在越來越多的騎兵衝上高地的時候,青州普通士卒也有他們專用的辦法——震天雷。

    將所有手頭上能夠集中起來的震天雷全部集中起來,然後一齊引爆,幾十個震天雷和幾個震天雷一齊爆炸的效果並沒什麼質的區別,可那聲響曹軍一下子就有數百匹馬受了驚。

    格鬥、廝殺,戰爭的細節毫無什麼新奇的地方,跟在軍校的每一節課都沒有任何差別,跟在校場的每一場軍演都沒有什麼差別,跟在訓練場的每一次練習也都沒有任何差別。只是單純的砍人,然後不被人砍死而已。

    經歷過袁術兩次大戰的曹軍,積累起來的氣勢穩壓青州軍一頭,甚至有那生猛的大漢將一個青州士卒一刀從頭到腳劈成了兩半,鮮血噴湧而出的剎那讓青州兵很多都臉露不忍之色,可卻沒有一個青州兵會去學習效仿這樣的打法。

    太浪費力氣了。

    在蕭文的軍事課程裡,如果能夠節省體力活到最後,就不要只圖一時開心,雖然這樣對於士氣會有相當大的損失,可一隊只求活著的士兵如果忠誠沒有問題的話,那一定會創造出戰場上的任何奇跡!

    而顯然青州兵不會有任何忠誠上的問題,今次一戰的意義,是要剷除屠了整整一城百姓的曹操,無論怎樣的怯弱,都不應該在這樣的時候有所動搖。

    讀書人,或者說這些只讀了蕭文讓他們讀的書的人,在學會自己思考之前,還是很習慣蕭文教給他們的思考方式的,並且用這樣的思考方式,他們覺得自己應該對蕭文很感激。

    一千五百人對上一萬五千人似乎沒什麼懸念,雞蛋碰石頭的下場而已,只是有時候雞蛋會含了比較多的鈣質,然後稍顯得堅硬些,石頭又密度不夠大,所以顯得脆弱些。可石頭就是石頭,雞蛋就是雞蛋,兩個相撞,結果沒有懸念。

    太史慈發飆了。

    看著身邊的士卒一個個倒下,太史慈感覺自己的心不斷的揪在一起然後再撕裂而開,每一次心跳都彷彿經歷了一場死亡一樣。太史慈是願意做一個親兵愛民的好將軍的,所以平素他都和這些士兵一起吃飯睡覺,這些兵就像是他的孩子,每一個他都付出過足夠的關注,而這關注,此時卻像是一把把碎刀片,被攪進了太史慈的心臟,隨著心臟的每一次收縮,都帶給他巨大的痛苦。而除過這些,那些班長連長什麼的,也都是太史慈軍校裡的同學。這個時候的同學,有著莫名的意義,甚至要親過後世的兄弟。

    太史慈勒馬直接朝著離得最近的一個曹軍將領衝了過去,兩隻手戟飛舞間殺開一條血路。單從騎術來說,去過遼東的太史慈根本不亞於丘力居這些出身馬背上的民族。而曹軍一方,顯然就沒有多少人有這樣的騎術了。

    戰馬奔騰間仍舊輾轉騰挪極為瀟灑,太史慈緊緊握在手裡的韁繩似乎變成了那匹戰馬的眼睛,隨著太史慈的指揮左衝右突如指臂使。此時太史慈兩眼微紅,身上的戰甲已經沒有了最開始那般乾淨整潔,甚至齊腰處還有一條長長的傷口不斷的滲著鮮血染紅了腰身以下的甲衣。這樣的形象,並沒有使得太史慈看上去如魔神般血腥殘暴,反而給他那俊美的面容平添了幾分剛毅。

    只是太史慈已經沒有心情去關注自己的形象了,戰馬帶著他不過片刻就奔過了大半距離,現在太史慈距離樂進並不太遠。

    曹操這一次點名了五個武將,可是按照一般情況,正面作戰的人一向都是主將,而在樂進和李典的關係裡,這樣的機會自然是樂進的。所以李典看到樂進由於站位靠前而引起了敵軍主將的注意,自然捨身而上,在太史慈欺近樂進之前,李典進入了太史慈的攻擊範圍。

    單憑武力,以勇猛著稱的太史慈給人留下的印象裡並沒有招式略差這樣的瑕疵,太史慈任何時候的形象都極為完美,尤其是跟著華雄張濟這樣的名將學習過之後,更是各方面發展的極為平衡。而反觀李典,雖然同樣號稱勇猛有餘,但是武力卻終究差了點。

    兩人間的單挑不過二三十回合,李典就在太史慈手下左支右絀起來,而此時就算是曹軍的普通士兵願意上來幫忙,太史慈的青州兵也瘋了一般向這裡圍了過來。

    不就是死,誰怕誰?

    站在道德的高峰指責別人是一件讓人不能容忍的事情,可是如果這個人是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的,甚至他自己都信了他所說的話,那麼他的指責就算不見得放諸四海而皆准,但也至少能贏得別人的欽佩。

    不得不說,起碼就在這一刻的青州兵,是自以為自己做到了上面的話的,這樣的想法,這樣願意為了大漢天下去死的想法,讓他們身上總是有一層看不見的道德光輝,然後可以比曹軍更加奮不顧身,以死換死,以死換傷!

    曹洪迅速趕來救援李典。曹洪很有自知之明。和曹仁相比,曹洪武力不強,性格也不太好,又極為吝嗇,使得他在曹軍中人緣並不怎麼樣。此時明顯對方的武將是想要抓人質的意思,如果抓不到甚至可能會選擇同歸於盡,在這樣的時候,曹洪不能退縮。

    普通士兵是加入不到太史慈和李典的戰場,但是曹洪還是可以的。曹洪三五下清理了一條路之後,被青州兵迅速包圍了進去,然後開始配合李典。

    武藝這東西,其實並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這麼簡單的,但單從最實際的角度來說,兩個人確實要比一個人厲害點,尤其是兩個人交替承擔傷害的時候,至少比一個人撐的要久些吧。

    一萬五千對一千五百,太史慈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和曹洪李典磨下去,那些被曹軍分而食之的青州兵,在最後關頭越是捨身殺敵,就越讓太史慈心裡焦急,並且痛恨自己。

    悔恨在這時候並沒有任何用處,太史慈努力穩住自己的情緒,然後瞅見了個空子,趁著李典失誤的時候向著曹洪鋪身而上。

    曹洪大驚,太史慈的雙短戟是近戰武器,如果給太史慈近了身

    只是這剎那的猶豫以及身體本能的躲閃,讓曹洪和李典之間的配合出現了一絲的不合拍,而這時,行將凌空的太史慈,腰裡發力使勁扭轉身子的同時,在自己的戰馬上狠狠的踏了一腳。

    不成功,毋寧死!

    知道蕭文這句口號的人,基本上都已經戰死了。而這句口號,也讓太史慈理解了蕭文為什麼在軍校的第一節課程上,交給所有人的並不是殺敵,而是如何活下去。

    經歷過那樣有死無生的戰爭的人,才會本能的對戰爭避而遠之。

    郭嘉是這麼告訴太史慈的,太史慈覺著自己現在明白了。

    死並不可怕,在心有所屬的時候,不管這「屬」,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理想。

    李典和曹洪的反應還是比較快的,在太史慈強行改變了動作的一瞬間,曹洪的刀和李典的刀都送到了太史慈身上,一刀插進小腿上,一刀正中下腹。

    只是發了狠的太史慈,也終於在李典做出更多的動作之前,將李典撲倒在地。

    戰爭,戛然而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