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通商天下

第二卷 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第一五章 徐州會戰序章 文 / 踩牛屎的山羊

    ()

    就在蕭文一個人躲在會議室裡分析天下形勢的時候,曹操只留下夏侯惇鎮守袞州,然後再次以夏侯淵為先鋒,率領著袞州最後的隊伍向徐州出發了。【百度搜索會員登入】

    「三日五百,七日一千」是對於夏侯淵行軍速度的極端讚賞,雖然在真正的兵法大家如皇甫嵩這樣的人看來,夏侯淵的行軍速度跟自殺沒有分別,七日步行一千里之後的士卒,不好好休息一番是絕對沒有體力參戰的。可是這行軍速度對於一般人比如徐州陶謙手下的幾個武將來說,除了神乎其技的感歎詞以外他們僅僅留下了深深的驚恐。

    好在這時的劉備三兄弟已經帶人去到了徐州。這無疑讓蕭文大大的舒了口氣。

    說起來徐州陶謙,他的發家史與幽州公孫瓚有異曲同工之妙,並且殊途同歸。同時陶謙和公孫瓚還有一個巨大的相似之處,就是陶謙其實也是個行伍之人來的,甚至曾經受封過楊武都尉等官,當初陶謙之所以能被靈帝派來徐州做一州刺史,也是靈帝看中了他平定黃巾的能力。

    可是就這個人,就這麼份履歷,卻讓蕭文看的皺眉不已。因為對比一下陶謙之前的平步青雲,蕭文簡直沒法想像,這樣的人到了徐州之後怎麼就成了跟孔融一個德行的傢伙了呢?

    蕭文其實並沒有去仔細的查看陶謙的發家史,蕭文仔細查看的是徐州的軍力佈置,而這一看不要緊,蕭文差點沒被陶謙氣死!

    誰能告訴蕭文,陶謙手下究竟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武將?身為大漢諸侯之一,陶謙直系武將就只有一個不太出名的曹豹,然後就是剿滅黃巾的時候收服的尹禮孫觀幾兄弟了,雖然就蕭文所知,屯兵琅琊的琅琊相蕭建也算是個行伍眾人,但問題是陶謙也指揮不動這人啊!

    而且說到陶謙的兵力組成,除過曹豹因世家出身,他本身所帶兵馬是府兵與私兵的結合體還算是正規兵之外,陶謙手下另外一部分的兵馬是尹禮孫觀投降時候的泰山寇,一部分是投誠的黃巾,最後一部分是反賊闕宣的兵馬後來被陶謙吞併了。

    這往少了算是三波人,往多了說甚至都能分成五波人,這麼繁雜的兵源組成,甚至讓蕭文懷疑,陶謙真的在徐州建立了統一的部隊旗號嗎?這一點現在看來,真是很值得商榷啊!

    不過陶謙能夠做到這麼大的官職,其實還是很有自己的長處的,比如陶謙一開始就知道要搬救兵,而且還不止將希望放在了一個人身上。陶謙給郭嘉寫了信,然後不知道在誰的提醒下,陶謙還裝模作樣的給身在長安的孔融寫了封求救信,然後又從孔融收到回信,再然後陶謙以孔融的名義開始向青州孫邵求救

    這過程複雜的讓蕭文甚至懷疑是不是郭嘉從中動了什麼手腳,因為當初蕭文讓郭嘉做的準備完全是用來防劉備的,所以蕭文不確定郭嘉到底做了什麼,不過除過郭嘉,徐州的陳登父子其實也是有著見識並且有這本事的,所以蕭文稍微懷疑一下之後也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既然求救信到了孫邵那裡,蕭文自然不會蠢到滿世界宣稱孫邵已經背叛了孔融算是自己的人,雖然明顯上孔融袁紹都知道這一點,但這就是空子,就是陽謀!

    所以青州兵馬頻繁調動幾次之後,劉備入徐州沒幾日之後,青州第三師以王修為正太史慈為副是儀為參謀長,三個全部跟北海掛的上關係的人帶著一萬兵馬雄赳赳氣昂昂的開始挺進徐州。

    這件事讓蕭文頓時很感慨,郭嘉的能力,經過這四五年的磨礪,已經完完全全的超出了蕭文的駕馭能力了。蕭文現在只能用情誼這樣虛無的東西來將郭嘉牢牢綁定在自己的戰車上。因為越是聰明的人越可能走向極端,比普通人更加重視情誼或者比普通人更加不重視情誼,萬幸到現在為止郭嘉還算是第一種人。不過眾所周知,在混亂年代,情誼是最沒有保證的東西了。所以蕭文越發的想要打下袞州,然後司袞青連成一片。

    想到這裡蕭文重重歎了口氣,能夠意識到上面這個問題,其實蕭文已經算是在潛意識中開始不那麼信任郭嘉了吧。也或者郭嘉已經比蕭文更早的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迄今為止都不擅自更改蕭文既定的戰略目標嗎?

    人心與人心之間,關係總是那麼複雜。蕭文甚至有些羨慕自己當初和賈詡的相處模式了,兩個人把一切權利義務清清楚楚的擺在檯面上,然後能夠做到什麼樣的功績就獲得什麼樣的友情援助,這讓大家都簡單輕鬆並且關係可靠。可惜張繡的事情暫緩了賈詡的腳步,同時失去了李傕的長安也沒有足夠的兵馬制衡郭汜,這才到現在為止獻帝仍舊待在長安,而賈詡也仍舊不屬於蕭文。

    蕭文無奈的搖搖頭,這亂七八糟的想法一定是自己長時間獨處的後遺症,這些天一定要多多參加皇甫嵩的軍事訓練才是。

    徐州,彭城。

    袞州和徐州的關係相當複雜。袞州的泰山郡是當初孫觀尹禮的地盤,甚至現在陶謙也不是插手不進去,而且泰山緊鄰徐州的琅琊,所以泰山算是袞州和徐州之間的緩衝地帶的。但是如果曹操真的有心打徐州,並且希望能夠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利益的話,那麼泰山琅琊就不見得是個好主意了。從袞州進徐州還有另外一條路,就是曹操從袞州的山陽郡,越過豫州的沛國,再從沛國直搗徐州的彭城,打過彭城之後,徐州的治所下邳就如同張開了雙腿的女人,關鍵地帶再沒有任何防守了。

    如果在往日裡這條路可能還會有些礙難,畢竟兵經三州會遇到很多想像不到的阻礙,可是現在豫州實際上的控制人袁術被曹操打的沒了脾氣,而豫州名義上的刺史劉備已經到了徐州,所以豫州簡直就根本不設防,曹操自然沒必要捨近求遠。

    綜上,無可避免的,曹陶之間的第一戰,必定會發生在徐州的彭城。彭城只不過是個小國來的,從來沒有經歷過這般大的陣仗,可如今的彭城不僅開進來將近五萬的軍隊,更是迎來了不少往日裡難得一見的大人物,比如整個徐州軍事系統裡最牛掰的曹豹曹將軍,也比如在刺史府做事的名士陳登陳元龍,甚至豫州刺史劉備劉玄德本人也來了。可以說,除過青州軍團因為要快過琅琊、東海兩郡所以來的會更晚點以外,陶謙在這裡已經集合了自己的全部人手了。

    可惜這麼大的陣仗卻沒有發揮出他本身的作用。在遠道而來的劉備和從徐州做完動員之後整備齊物資的曹豹到彭城安營紮寨之前,曹軍的先鋒和徐州的守軍已經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試探了,而這一次試探,徐州完敗。

    「回報曹將軍,非是末將不效死命。如今保家衛國,末將豈敢以一己之私而誤了家國大事?只是曹軍的這位先鋒,是夏侯淵」孫觀和尹禮二人自然就是去抵擋曹軍先鋒的先遣隊了,可惜完敗的戰績讓兩人面上無光的同時,手下也死傷近半,如今更是需要在諸將面前擔起責任,這讓二人多多少少感覺憤懣的慌。

    「二位將軍不需如此,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夏侯淵的戰績人盡皆知,二位將軍能夠及時擋住夏侯淵的步伐,將曹軍托在了彭城,保住下邳不被曹軍肆虐,這已經是極難得的功績了,二位將軍是有功之人,還請快快落座!」不等眾人反應過來,劉備立馬就接過了話茬然後一番大義一番曲解,將孫觀尹禮二人的失誤直接變成了大功,更是親自起身前去攙扶二人落座,這舉措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禁不住呆愣起來一時做不得反應。

    看到這劉備的舉動甚至立馬就明白了劉備的意思的陳登到是很快就反應過來了,不過陳登畢竟年輕,這裡能夠主事的除過劉備就要算曹豹了,陳登並沒有出頭的想法。

    既然劉備已經給事情定了性,而且人家是徐州的援軍,是看在陶謙的面子和蕭文的面子上才來的,曹豹自然不好反駁劉備的話,所以孫觀尹禮兩人就這麼稀里糊塗的立下了曹陶之戰的第一功。這讓兩人暗自感激劉備的同時,也下定了決心日後一定給夏侯淵個好看,畢竟說起來兩人在帶兵上面還是有幾分真本事的,這點從陶謙平定徐州黃巾的時候對二人的依仗就看的出來。

    相比較於夏侯淵的千里行軍,曹操的中軍大部隊就要慢的多了,近十日之後,袞州曹字大旗終於插在了彭城城下,三萬大軍按照兵書規規矩矩的佈置下了營盤之後,八萬兵馬就這麼一個在城上一個在場下,相互隔護城河而望。而這時,青州軍團仍舊沒有趕到。

    曹軍為了徐州之戰,已經前後經歷過了兩場大戰,兩場近似跟袁術決戰的大戰,雖然最終能夠到達徐州的人數少了些,但是那股子透心而出的凜冽氣勢,一出現就讓彭城之內的眾人心裡一下子煩躁了起來。

    彭城內的數萬兵馬裡,也只有劉備的三千丹陽兵有能夠跟曹軍對峙的氣勢,甚至劉備的六千新兵都不行。而曹豹孫觀尹禮的隊伍,從頭到尾就只打過黃巾,就更不行了!

    曹操似乎仍舊在趕時間,中軍到達的第二天中午,曹軍在彭城諸將的眼皮子底下埋鍋造反,午時三刻,攻城準時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