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三國之通商天下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文 / 踩牛屎的山羊

    「賢侄所言,正和老夫心意啊!」王允仰天大笑!

    看著王允志得意滿,像是真的就憑此解決了一件心頭大事似的,蕭文不禁心下微微看低了王允三分。

    這果然只是一個精於權術的人

    又或者他王允是真的沒有想過,單憑一個侍女,是不是果真就可以弄到董卓呂布反目?

    就算是呂布反了董卓,他王允又憑什麼能夠收攬董卓兵馬?

    董卓把李傕郭汜派出了長安四處劫掠糧食,萬一打回來怎麼辦?

    呂布這廝雖然胸無大志,但是以呂布的為人,說不定會立刻殺入禁中砍了皇帝,然後自立為王,到時候你們這些出頭之人,又有何面目獨存於世?

    王允的腦子已經僵化了,在既定的規則圈子裡玩了一輩子,突然面對一些根本不遵守規則,或者如蕭文這般根本就不知道規則的人,他王允所有的「智計在握」,都不過空話而已

    接著蕭文目示辛毗,見辛毗點頭,蕭文這才放下心來。

    「司徒大人,如此,下官就敬候大人佳音,在京師準備隨時迎接聖上!」蕭文可沒有興趣把自己給抬到台前。

    跟著一群如王允這般的豬一樣的隊友,殞命不過分分鐘的事情。

    這一趟王允來弘農,不過是按照慣例,先來走些程式,置辦彩禮,交代蕭文日後要進行的程序禮儀,所以前後不過三兩日,王允就當先回返長安,只留下數十名宮內宦臣,仍舊在蕭文耳邊不停的聒噪。

    當然了,作為從不相信隊友的蕭文,自然不會只有這點佈置,辛毗和王猛也隨著王允去了長安。

    而蕭文,本身雖有冒險喬裝混入長安的打算,但是無奈青州突然一紙飛鴿傳書送來,蕭文再也走不開了!

    青州黃巾勢大,北海孔融被圍!

    蕭文不得已,放下手頭事情,連夜奔回洛陽。

    「逸才兄,如今情況怎麼樣了?」急沖沖的趕回奔回洛陽,蕭文顧不得解鞍下馬,當即向著出來迎接的趙駿問道。

    趙駿沉著臉,不過並沒有多著急,「山長莫急,入帳內說話。」

    入帳之後分主次坐下,蕭文再次向趙駿問道,「逸才兄,具體說說。」

    趙駿略一整理,當下向蕭文匯報道,「青州這兩年收成是一年不如一年,而樂安和齊國的軍屯之人,也達到了三十萬之巨,已經到了這兩地的極限了!」

    樂安和齊國都是小地方,若不是如此,當初皇甫嵩也輕易弄不到這樂安相的位子給蕭文,蕭文也得不到這齊國相的位子給郭嘉。

    樂安和齊**屯之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三十萬,而且隨著蕭文一系列的鼓勵農桑、不抑商賈的舉動,又有一直以來郭嘉邴原按照蕭文吩咐。不記成本的收購糧食,樂安和齊國穩如泰山!

    但是樂安和齊國終歸只是青州的一小部分,歸孔融管轄的北海那才是真正的大郡,還有甚至連青州刺史都管不到的東萊郡,那也是大郡。

    除此之外,就是田楷轄下的濟南郡和平原國了。

    青州黃巾不穩的跡象,是自中平年末就有的,可是硬生生的被蕭文的各種利民舉措給壓了下來。

    隨著如今田楷和孔融的治理,蕭文對於其餘諸郡的控制力大大下降,再加上田楷治理青州西部之後,屯田之事名存實亡,甚至變作給所有的屯田之人吃起了大鍋飯,不到一年下來,平原和濟南顆粒無收不說,甚至這二地本身的存糧也相繼告罄!

    而北海孔融就更是不給力了,一來根本就沒有實施軍屯,二來孔融一番拳拳愛國之心,甚至主動打起了黃巾,但奈何孔融詩禮傳家,於這軍陣根本一竅不通,兩年下來,北海局勢更見糜爛。

    最最扯淡的還是東萊。東萊身處青州最東邊,靠海的土地,鹽鹼相當嚴重,本就不適合種植農桑,百姓多捕魚為生。

    結果幽州遼東太守公孫度,在遼東自立為王不算,還給越海打了過來,把東萊辟里啪啦的一頓亂揍,變作了遼東的下屬郡縣。而隨著這一番折騰,東萊也多有流民竄入北海,一時間北海局勢,崩頹不過片刻之間

    再加上隨著東郡黑山起事,平原國和濟南郡的黃巾也大舉出動,袞州劉岱和黃巾大戰數月,堅抵黃巾入袞,後方田楷也不是省油的燈,前後夾擊之下,平原國和濟南國的黃巾,都眼見的活不下去,紛紛發起狠來!

    此刻,青州北海。

    只見兩名面容峻毅的清雋之士,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說道,「文舉大人,黃巾兵圍北海之勢將成,還請大人速速向樂安、齊國求援,否則悔之晚矣!」

    文舉,自然就是孔融了。

    可是孔融聞言,面露礙難之色,吞吞吐吐,完全拿不定主意。

    隨即不待孔融發話,座中突然又起二人,怒發皆張的向著剛才的兩名清雋之士喝道,「左丞祖、劉義遜,你二人這是何意?文舉大人心憂漢室,胸懷百姓,戰黃巾,修學校,顯我儒術,德名播於四海,仁義散在民心!想那黃巾小賊,聽聞文舉大人賢名,自會束手就擒來降!就算他們不這樣做,我北海民心歸順,文舉大人登高一呼,百姓雲集響應,何愁黃巾不滅?」

    阿諛,奉承,大話,空話!

    跪在地上的二人再也忍不住,起身與訓斥他們的二人爭辯道,「王子法、劉孔慈,你二人也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如今我等生逢亂世,人心浮躁,又有何人還真正相信先儒聖言?再者百姓困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是以淪為黃巾。更有甚者易子相食!如此情勢之下,又豈可僅靠儒門說教,就讓黃巾息兵罷戰?」

    被呼作王子法和劉孔慈的二人,聞言語滯,不過稍微一頓,就突然暴起喝罵道,「你二人這是懷疑聖人言語,不相信文舉大人的德義仁慈,還是心存二志,準備往別處高就了?」

    這一下子就從辯論,變成了赤果果的人身攻擊了!

    立馬就把被呼作左丞祖、劉義遜的二人激的氣血上湧,顏面紫紅,渾身發顫!可這二人向來修習聖人教誨,到了此時,手指指著王子法和劉孔慈二人,卻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座中還有一人,本不言語,到了此時,卻是再看不過眼,當即從座上起身,攔在四人中間,向著孔融躬身一拜,「文舉大人,還請早作定奪!」

    孔融見今日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自己再不出聲都不行了,這才一臉怯懦的說道,「黃巾勢大,我們確實打他們不過,可是要向樂安或者齊國求援的話」

    身為孔子後世玄孫,自小又有各種神奇的舉動,孔融在內心裡其實極為自傲的,此刻要低頭向邴原和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孩子郭嘉求救,說什麼他孔融也是做不出來的!

    最後起身的那名文士,見孔融言辭閃爍,心下歎息,知道孔融仍舊放不下面子,不由皺眉,但是卻又不能說什麼,再歎一口氣,向著孔融建言道,「如此的話,文舉大人還請傳信王修。王修昔日受過文舉大人舉薦之恩,想來不會推脫的!」

    孔融仍有猶豫,但思來想去終究無可奈何,「長緒賢弟,王賢侄此前已經救過我們一次了,如何還好再請一次?」

    長緒,是孔融帳下謀士孫邵的字。若是蕭文再次,定然驚呼,眼前這人,居然就是夢裡東吳第一任丞相孫邵?

    孫邵聽到孔融的話,當即也恨鐵不成鋼,語氣略顯焦急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文舉大人,黃巾圍城可不等人啊!」

    或許是孫邵的聲名人望要遠遠的高過剛才幾人吧,此時孫邵出聲,剛才四人卻是只得安安靜靜的聽著。

    孔融見孫邵也要急了,終於一狠心,「這樣,就聽長緒賢弟的!王子法,傳信王修,讓他必要時來援!劉孔慈,你去安撫百姓,莫要使他們驚慌!」

    最後孔融看了看堂下的左丞祖和劉義遜二人,臉上居然略顯憤怒之色,轉臉向著孫邵一點頭,拂袖而去!

    孫邵見此,心中再是一歎,當下對著驚愕在場,臉色灰敗的二人說道,「丞祖、義遜,你二人一片好心,這我是知道的,想來文舉兄文舉兄也是知道的」

    孫邵這話說的他自己都臉紅了,不由支支吾吾的一語帶過,「如今子法和孔慈兩個頗得文舉看重,又出言污蔑你二人,只怕日後文舉兄」

    孫邵說的語焉不詳,可是左丞祖和劉義遜二人又豈是常人,當下相視一眼,無聲交流一番,左丞祖當即衝著孫邵一抱拳,「如此,我二人不得已,只得別投他處去了!」

    孫邵臉色一黯,雖然這主意是自己出的,但是心疼二位賢士懷才不遇,又傷身自己這算不算是「為人謀而不忠」,強打精神安慰二人道,「丞祖、義遜,你二人皆是才俊之士,久聞樂安邴原賢名,想來必然不至於為難你們。又或者齊國郭嘉,雖然年少,但是頗得鄭玄大師看重,又數次發佈求賢令,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沉吟一番,孫邵突然又囑咐二人道,「你二人速去,一來為自己求一個容身之處,二來,日後若是北海有難,你二人也算是北海最後的希望所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