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就要有大才的待遇,陳宮是絕頂人才,只是被曹操當成了一般的人才,曹操每次遇到難題,都是第一個去詢問荀彧程昱和戲志才他們,很少來詢問陳宮,往往只是計策定下來之後,再交由陳宮去辦理。(
)
陳宮也是個傲氣的人,在曹操這裡不受待見,他自然就想著另謀出路了。
不過在這個時代,輕易是無法背主的,畢竟陳宮開始的時候為曹操忠義的行為刺激地腦熱,投靠了曹操,現在曹操也不能說對他差,官職和俸祿,也不比程昱他們少,只是陳宮融入不到曹操的核心決策層裡面,這就讓他不爽了。
不過陳宮再不爽,也不能就因為這麼個原因無緣無故地另投他人。
那樣的話,先不說這兗州都被曹操控制了,他能不能夠出兗州,就算是他出了兗州,也沒有其他諸侯敢收留他了。
這麼莫名其妙就背叛的屬下,誰敢做他的主公?
曹操對他又不差,這樣都反叛,其他諸侯自問也做不到曹操這樣了。
因而陳宮只能忍著,一方面努力地表現自己,希望引起曹操的注意,讓他知道自己的大才,另一方面則是不斷地尋找機會。
目前呂布還在長安好好的,和董卓相處很愉快,短時間內也是不可能來兗州的了,因而陳宮很難找到合適的機會,只能靜靜地等待事情的發展。
天下諸侯混戰,李儒已經提議董卓派兵試探性地出兵,重新佔據洛陽和虎牢關等地。
洛陽被大火燒成廢墟,佔領沒有絲毫的用處,李儒此舉只是想看一下諸侯的反應而已。
董卓的實力最強,又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最是令天下所有諸侯都是忌憚不已。
因此之前那麼長時間,董卓都是一直退居長安,也很少發佈天子詔令,就是想削弱自己的存在感,讓其他諸侯都沒有顧忌地自相殘殺。
此舉很有效果,至少目前十九路諸侯已經是不存在了,公孫瓚和袁紹交戰,曹操和袁術都是地處中原,有著一山不容二虎的味道,長江以南,整個江東更是被趙飛一人攪風攪雨,不得安寧。
仇怨已經結下了,再想組織起討董聯軍,就太難了。
不過李儒也是必須要小心翼翼,只能是先試探一下,若是動作太大,很可能就會讓其他諸侯感到太大的威脅。
不說要十九路諸侯,只要袁紹、袁術和曹操這三家離董卓最近的諸侯聯手,就足以讓董卓吃不了兜著走了。
之前就說過了,董卓的潛力已經耗盡了,他雖然實力強大,那是聚齊了關西貴族所有的人才和實力了。
關東士族是不可能為董卓效力的,漢軍也不會和董卓一心,董卓能夠依靠的,只有他的西涼軍團,以及呂布的并州軍團。
即便是休養生息這麼久,也只是在西涼,重新招收訓練了一批西涼鐵騎,補充之前被聯軍攻擊的損失,在人才方面,並沒有什麼進展。
與之相反,袁紹袁術曹操這些人,雖然李儒的計劃起效果了,他們很難再聯手起來,但是這麼長的時間,他們也是都成長了起來,實力增長要比董卓快的多,畢竟他們都是關東人。
關西貴族只是西涼和長安這一小片土地上的豪族而已,而關東士族,則是洛陽以及洛陽東面的廣袤土地,這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尤其是袁術的實力,已經和董卓很接近了,因而董卓必須是要小心行事。
曹操也是在蓬勃發展中,文臣方面,大才就要比趙飛多一人了。
在武將方面,曹操新得了典韋,加上本身的夏侯悵、夏侯淵以及曹仁這些厲害的本家兄弟,還有樂進、李典、於禁這些人。
趙飛麾下真正可以依仗的,黃忠、張遼、許褚、陳到、太史慈,還有一個郝昭,和曹操差不多,若論武力,趙飛這邊要強一些,不過若是行軍大戰不單挑的話,那趙飛這邊最多和曹操手下將領持平。
曹仁大將軍可不是蓋的,正史上的評價還在張遼之上,而張遼則是趙飛麾下統軍最厲害的人了。
而在軍隊方面,曹操攻到了青州,收服了百萬黃巾軍,其中訓練三十萬青州軍,兵力方面要比趙飛多不少。
趙飛若是統一了江東的話,那接下來肯定是要對付袁術的,袁術雖然實力強,但是樹敵太多,南陽那邊劉表在等待時機,南面有趙飛,北面又有曹操虎視眈眈,袁術再強,就算手下有孫堅相助,想要同時擊敗周圍的三個敵人,也是太難了。
更重要的是,趙飛和劉表都是地處偏角,身後除了一個交州之外,就沒有什麼勢力了,可以一心對付袁術。
曹操這邊,袁術或許還可以挑撥一下,和公孫瓚聯盟,壓制一下曹操。
但是對於趙飛和劉表,就沒有多少遠交近攻的手段可以利用了。
劉表也絕對不是個庸才,歷史上說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
只是回過頭來想想,歷史上,在十八路諸侯討董之後,劉表才得到了荊州牧的位置,還被袁術欺壓。
後來又不小心殺了孫堅,和孫策結下了仇,孫策佔據江東之後,就一心想著進攻荊州報仇了。
劉表開始的時候要防範袁術,在困境中統一荊州,之後好不容易袁術敗落了,他也將荊州治理得蒸蒸日上,但是長江下游一直有個威風無兩的小霸王想取他首級,劉表必須安排大軍防守。
曹操迎娶漢獻帝,劉表也是和張繡結盟,期間在面臨孫策進犯的壓力下,也曾經抽調過人馬想進攻曹操,迎接漢獻帝。
如此作為,就不能說劉表無能,沒有進取之心了。
實在是周圍敵人太多,曹操、孫策,又有哪個是易取之人?
如今江東換成了趙飛,趙飛和劉表無仇,孫堅也沒有被劉表殺死,劉表的外交環境比起歷史上要好得多了。
袁術沒有得到荀攸相助,但是手下也還是有能人的,不提新投靠的孫策和周瑜,就是閻象、袁渙這些人,也都是大才,不可能看不出趙飛的威脅。
汝南袁家畢竟是四世三公,袁術繼承了袁家大部分的實力,手下不可能沒有人才,袁紹只得到了袁家的小部分實力,手下也有田豐、沮授、許攸這些人,閻象能夠從袁術手下眾多人中脫穎而出,還是有不少才能的。
只是歷史上袁術不聽閻象的勸諫,太早滅亡了,連帶著他手下的能人,也是跟著遜色了很多。
實際上,閻象也是個不錯的謀士,就算不是頂尖謀士,但是比之郭圖這些人,還是不差的,智力也有近九十的水平。
至於袁渙,則是內政大才,袁渙是司徒袁滂之子,不過這裡要注意一下,袁渙和袁術袁紹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他所在的家族是陳郡袁氏,而不是汝南袁氏。
袁渙的才能就不多說了,只說以下幾點。
第一,他名氣很大,很有才能,袁術稱帝之後,只有他敢直言以對,而且更關鍵的是,袁術能夠被他勸諫地知道是自己錯了,只是克制不住自己,就是不願意採納,也是因此,袁術雖然每次都被袁渙進諫地惱羞成怒,但也一直都沒有起殺袁渙之心。
第二,呂布曾經攻擊過袁術,期間湊巧俘虜了袁渙,呂布驚為大才,對於袁渙的才能和品行都很佩服,時常聽取意見。
這可是呂布,什麼時候聽說過他敬佩過文臣?陳宮也是幫了呂布大忙,呂布才視他為臂助。
第三,劉備擔任豫州牧的時候,就曾經提拔過袁渙為手下。
第四,劉備自己都是顛沛流離,袁渙最終還是歸了曹操,政務大才,幫助曹操管理軍屯大事,死後,曹操痛哭流涕。
死後能讓曹操哭的大才,是很少的,袁渙就是其一。
因而袁術手下的能人還是很多的,而現在他沒有得到玉璽,也就沒有了稱帝的想法,手下之人也就沒有離心離德了。
閻象和袁渙就向袁術提出了出兵江東的想法,出兵的借口就有現成的,就說是看不慣趙飛以下犯上,區區一個郡守,膽敢攻擊州牧。
劉繇現在正處於危難之際,對於袁術的援軍,雖然知道袁術也不會是好意,但是他肯定是會默認的,讓袁術和趙飛去爭鬥,他可以在之間苟延殘喘,順便等待時機。
袁術也不糊塗,他早就對江東有想法了,此刻聽了手下謀士的意見,就決定派孫堅帶軍去江東。
孫堅是吳郡人,所在士卒也大多通水性,本身能力也是很強,是最合適的人選。
孫策和周瑜也是同行,趙飛得到這個消息,是大驚失色。
孫堅和袁術的關係還是很融洽的,何況孫堅的妻妾和子女,除了長子孫策外,都在壽春,袁術也不擔心孫堅獨自統軍在外後,會生出不臣之心來。
歷史上,孫策是因為只是一個少年郎,孫堅已經死了,他將母親和弟弟妹妹們從壽春接出來的時候,才沒有受到袁術的阻攔。
等孫策平定了江東,羽翼已豐的時候,袁術發現沒有了掣肘孫策的手段,那時候才是後悔莫及。
不過也確實沒有人想到,孫策居然會如此厲害,在那麼短時間內就平定了江東,成長了起來。
如今歷史上的小霸王又要來江東了,還加上一個江東猛虎重新回到江東,而且麾下五萬人馬,也不是歷史上用玉璽換來的區區三千人馬可以相比了。
趙飛此時此刻,即將就要面臨第一個真正意思上的對手了,至於劉繇、周昕、盛憲這些人,從頭到尾,都根本沒有資格成為趙飛的對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文學註冊會員推薦該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