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江東的趙飛,並沒有太關注洛陽的形勢,他知道這之後的主角就是董卓了。
趙飛讓易水組織加派在河東郡的人手,時刻關注董卓的動向,因此何進招董卓進京之後,趙飛就第一時間得到了董卓動身的消息。
袁紹的這個愚蠢的主意,自然是有人反對,曹操就是其中之一,可這些反對的人,哪裡有袁紹身後袁家四世三公那般的名望,他們在何進面前根本說不上話,也就無從進諫了。
深知朝廷派系之爭的董卓,在得知靈帝駕崩的消息後,心中就是竊喜,他派人密切關注朝廷各派勢力的動向,隨時準備見機行事。
董卓接到何進招他進京的密旨後,大喜過望,立即召集人馬,連日引軍進京,並按何進的意思,上書少帝,要求「逐君側之惡」,「收張讓的軍隊,以清奸穢」。
可是,董卓卻萬萬沒有想到,在他還沒來得及趕到洛陽之前,何進就在爭鬥中被張讓等人殺死了。
其實這時候的董卓,還沒有想過要執掌整個洛陽,畢竟何進的權勢還在他之上,他只是想著靠這次機會,權勢再更上一層樓而已。
只是何進死了,之後一步步巧合,董卓才獨攬了朝政大權。
何進的身邊也有十常侍的內應,在何進派人去徵召天下兵馬入京後,宦官們就立刻知道了何進要殺他們的消息,非常地害怕。
四方兵起。京師震動,何太后這才感到事態嚴重。她匆匆忙忙地把中常侍、小黃門等宦官都放回家。
十常侍這下著慌了,惶惶然像喪家之犬一樣,一起去叩求何進恕罪。
袁紹在旁再三勸何進乘此機會殺掉十常侍,但何進耳根子軟,再加上十常侍偷偷說給他聽的話也很正確,就沒有同意袁紹的意見。
如今世家大族和宦官是死敵,才借助何進的權勢來對付宦官,假如十常侍他們死了,那接下來世家大族肯定對付何進這個外戚。
何進覺得十常侍說的這番話非常有道理。十常侍還在的話,那世家大族就可以為他所用,他就可以權勢滔天,但如果宦官實力滅亡了,世家大族不再需要他的時候,肯定會轉過頭來對付他,他是屠夫出身,一向都是被這些世家大族在暗地裡鄙視,這些他都知道。他只是個粗人,到時候不一定可以對付得了這些心機實力都極其強的世家大族。
於是何進就把十常侍他們放走了。決定饒恕這些宦官。
袁紹很不甘心,就寫信通知天下各州郡,詐稱是何進的意思,命令逮捕宦官的親屬入獄。
從這其中也可以看出袁家是何等的底蘊了。
宦官們走投無路,他們認為是何進不肯放過他們,就只好鋌而走險了。
十常侍他們借口在離京前,願意最後侍奉一次太后,得到了何進以及何太后的同意,就又進了宮。
八月。張讓與常侍段圭、畢嵐等數十人,持兵器埋伏宮中,他們詐以何太后的詔令,讓何進入宮。
此時何進還沒有發覺到袁紹的小動作,一直以為他放過了十常侍,宦官一定是對他非常感激,因此也就沒有多加防備。
何進剛入宮。尚方監渠穆就拔劍將何進斬於嘉德殿前。
何進入宮長時間沒有出來,袁紹他們覺得不對勁,就在宮外高呼:「請大將軍出共議。」
十常侍他們就把何進的頭顱扔了出來,並且說道:「何進謀反。已伏誅矣。」
何進部將聽說何進被殺,領兵入宮,虎賁中郎將袁術更是攻打宮城,焚燒青瑣門。
張讓等人見此危險的情況,就只能挾持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從皇宮裡的地道裡倉皇外逃。
袁紹與叔父袁隗佯稱奉詔,殺死宦官親黨許相、樊陵,然後列兵朱雀闕下,捕殺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宦官趙忠等人,又命令關閉宮門,嚴禁出入,指揮士兵搜索宮中的宦官,不論老幼皆斬盡殺絕,死者有二千多人,連不長鬍鬚的人也都被當成宦官給殺掉了。
正當袁紹在內宮大肆屠戮宦官的時候,董卓率領軍隊已經抵達了洛陽西郊,於北邙阪下與少帝和陳留王相遇,張讓他們是投河自盡了。
董卓無意中得到了這麼一張王牌,自然是無比欣喜,如獲至寶,他擁簇著少帝,帶著軍隊浩浩蕩蕩地開進了洛陽城。
之前在何進決定調董卓領兵入京時,主簿陳琳就曾經提醒何進說:「大兵一到,強者稱雄,這樣做是倒拿干戈,授柄於人,不但不能達到目的,恐怕還會引起混亂呢!」
可惜何進沒有聽,一步步就將董卓這只猛虎惡狼給引到了這洛陽。
目睹董卓八面威風,不可一世的模樣,剛剛才從泰山募兵回到洛陽的鮑信就很憂慮地對袁紹說道:「董卓擁有強兵,居心叵測,如果不能及早採取措施,就要陷入被動了,如果乘他長途行軍,士馬勞頓,發起突然襲擊,還能擒拿他。」
袁紹見董卓兵強馬壯,心裡害怕,不敢輕舉妄動。
鮑信見此非常失望,就帶兵回泰山去了。
除了董卓之外,還有一個實力強勁的諸侯,丁原也來到了洛陽,不過他運氣不好,沒有董卓來的快,沒有搶到少帝他們。
丁原是并州牧,帳下除了少了一個張遼之外,實力並不比歷史上弱多少。
人中呂布自然是厲害異常,董卓也是個雄主,在李儒的建議下,將他偶然得到的赤兔寶馬,送給了呂布。
武將都是喜愛神兵寶馬,董卓自身也是武力高強之輩,平日裡得到了這赤兔馬之後。就是珍若異常,如今肯割愛來換取呂布來投,也是有雄主的胸襟和氣度的。
呂布背叛丁原,這軍心大亂,董卓不費吹灰之力,就收服了丁原的軍隊,勢力更加的強大。
這洛陽風雲突變,卻也沒有趙飛什麼事情,他只是在江東小有威名而已,這天下形勢變換之際。他還不夠資格來做那控局佈局之人。
趙飛只能一邊加緊時間不斷地訓練部隊,準備糧草,一邊靜靜等待洛陽的事態變化。
董卓十分驕橫,他決意實行廢立之事,以此來建立個人的權威。他是極其地傲慢地對袁紹說道:「天下之主,應該選擇賢明的人。劉協似乎還可以,我想立他為帝。如果還不行,劉氏的後裔也就沒有留下的必要了。」
袁紹一聽非常生氣,針鋒相對地說:「天底下強大的人。難道只有董公你麼!」
「吾之劍未嘗不利,」袁紹說完橫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揚長而去。
袁紹不敢久留洛陽,他把朝廷所頒的符節掛在東門之上,逃亡冀州。
董卓下令通緝袁紹,當時李儒就勸董卓說道:「廢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紹不識大體,因為害怕逃跑,並非有其它意思。如果通緝他太急,勢必激起事變。袁氏四代廣佈恩德。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如果袁紹招集豪傑,拉起隊伍,群雄都會乘勢而起,那時,關東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給他一個郡守當當。那麼,他慶倖免罪,也就不會招惹事端了。」
董卓雖然現在執掌了洛陽大權,但對於李儒的意見。他還是言聽計從的。
於是,董卓任命袁紹為勃海太守,賜爵位為邟鄉侯。
九月,董卓廢少帝為弘農王,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他自署相國,又自稱「貴無上」。
董卓迫殺了何太后,殺何太后之母舞陽君,何氏家族就此滅亡。
東漢最後一個外戚專權勢力被剷除,而漢朝也從此走向了戰亂。
這時候,董卓麾下的軍隊雖然戰鬥力十分卓越,但是成分很複雜,還有許多羌胡士卒夾雜其中。
董卓對於麾下的士卒比較放縱,允許他們搶掠,以此來收攏軍心。
洛陽城裡都是皇親國戚,豪門望族,金帛財產,家家殷積。
董卓縱容兵士,強行進入這些寒門的府院中,姦淫婦女,搶劫物資,還將這稱之為『搜牢』。
貴族豪門尚且如此,一般百姓家就更是不勝其苦了。
連洛陽附近的村莊縣城,也慘遭董卓軍隊的蹂躪和洗劫。
董卓擅行廢立和種種暴行,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強烈憤恨,他所任命的關東牧守也都反對他,各地討伐董卓的呼聲日益高漲。
其實在這之前,李儒肯定勸說過董卓了。
可董卓似乎是真被這洛陽的繁華奢淫給迷住了心智,不復之前的英明果斷,甚至更有夜宿龍床、淫穢宮廷的舉動。
董卓對於李儒的意見還是聽得進去的,只是他知道他能夠得到這眼前的一切權勢,靠的就是他手裡的軍隊。
在這之前,董卓就沒有怎麼強調過軍紀,畢竟這個時候朝廷一直欠發軍餉,他雖然一直是將朝廷獎賞給他的財物全部分給了麾下的將士,但這也是杯水車薪而已。
董卓為了維持麾下龐大的軍隊,就一直縱容他們劫掠。
如今到了洛陽,這搶掠的習性養成,就很難更改了,何況這洛陽還這麼繁華,連他看了都動心,何況是那些搶劫慣了的士卒了。
董卓知道他要是下令不許士卒劫掠,那一定會失去一部分軍心。
現在軍隊就是他的根本,他寧可得罪天下人,也必須保證手下的軍隊和他一條心。
一旦軍隊不和他一條心,即便他去和那些世家大族示好,那些世家大族還會在乎他這個沒有軍隊支持的光桿司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