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暴君劉璋

正文 第931章 不想打仗 文 / 不死奸臣

    /

    「我們投降吧,投降川軍。」袁熙說道。

    袁尚看向袁熙,愣了一下,大聲道:「哥哥,你瘋了嗎?川軍屠滅世族,我們袁家就是最大的世族啊,怎麼去投降啊?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那也不一定啊,川軍中還是有很多世族的,他們不是一樣過的好好的嗎?我們主動投降,劉璋肯定會接納的。」袁熙說道。

    「二哥。」袁尚深深看了袁熙一眼,幽幽道:「你是不是因為嫂子,才想歸降川軍?你是恨曹丕嗎?」

    袁熙愣了一下,臉上浮現出一抹痛苦的恨色,彷彿豁出去了一般,大聲道:「沒錯,三弟,我就是恨,他曹丕憑什麼搶走宓兒?毛都沒長齊的曹植竟然也覬覦宓兒,他們曹家還要不要臉?

    我是一個男人,宓兒是我的,我一定要把宓兒奪回來,還要將曹丕曹植碎屍萬段。」

    袁熙說到這裡掌著袁尚肩膀道:「三弟,你知道嗎?這些年我一天也沒忘記過曹丕奪妻之仇,上次鄴城政變,曹丕竟然因為宓兒幫助世族叛變了。

    哼哼。」袁熙臉上露出陰笑:「曹丕這個十惡不赦的,簡直喪盡天良,我們與司馬懿合作的時候,魏軍的使者不是說過了嗎?不久就要廢掉曹操,立曹丕為魏王。

    我呸,曹丕竟然也有這等運氣,曹丕過的越好,我心裡就越恨,我一定要宰了他,活剮了他,而這一切,只有川軍能幫我們。

    如果我們守得住長城也就罷了,關鍵是川軍的強悍超過了我們想像,我們又被鮮卑人烏桓人推出來做肉盾。守下去只有覆滅。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守著,等我們投靠了川軍,什麼官職無所謂,只要能殺了曹丕,我袁熙死也瞑目了,三弟,你理解二哥的苦衷嗎?」

    「二哥。」袁尚複雜地看著袁熙,過了好半響才道:「二哥。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是我理解你沒用啊,得川軍理解你啊。

    你說川軍中也有世族,可是那些人要麼是川軍抵住大才,川軍幾次動亂都跟著劉璋走的人。我們袁家算什麼?

    雖然過去這麼多年了,袁家四世三公的家族影響力還在,我們不與劉璋沾請帶故,我們也不是什麼大才,劉璋會放過我們嗎?

    什麼官職二哥無所謂,我也無所謂,可是我就怕歸降後平民也當不了啊。

    就算二哥和我願意歸降。袁家其他人願意歸降嗎?他們會真的接受四科舉仕和土地令嗎?他們要是造反,我們也就死定了。

    而且現在軍隊裡那些人,他們與家族牽連太多,他們會投降嗎?

    而且二哥。我知道你很想接回嫂子,可是二哥當真以為川軍擊敗了曹丕,會把嫂子還給你嗎?

    川軍一向政策是敵人妻妾賞賜部署或做營妓,嫂子那麼漂亮。怎麼輪也輪不到二哥你啊。」

    袁尚這些年寄居烏桓之下,覺得很不好受。更別說歸降川軍,川軍與世族不相容,太多不確定因素了,袁尚心裡害怕,不敢投降。

    袁熙聽到袁尚最後一句話,也沉默了,是啊,自己的妻子那麼漂亮,曹家的兩個兒子都在搶奪,歸降川軍後,自己沒有才能沒有武勇,還是家族出身,怎麼會輪到自己?

    其實在袁熙心裡,什麼官職什麼家族都不重要,只要能奪回甄宓就好了,可是聽了袁尚的話,如果甄宓都得不到,那怎麼辦?

    看到袁熙彷徨無措,袁尚在思考對策時,突然靈光一現,對袁熙道:「二哥,我想到一個好辦法,或許能讓二哥接回嫂子。」

    「哦,是嗎?什麼辦法?」袁熙看著袁尚兩眼放光。

    袁尚道:「我們還是棄守,不守長城了,我們直接去投遼東太守平州牧公孫康。」公孫康的父親公孫度自封遼東候平州牧,公孫度死後,兒子公孫康繼承。

    「公孫康?」袁熙沉吟道。

    「是啊。」玉樹臨風的袁尚道:「當初公孫康的父親公孫度初到遼東,被公孫瓚威脅,還是父親牽制的公孫瓚,遼東素來與我們袁家親近,我們去投公孫康,公孫康必然接納。

    遼東偏遠,川軍大軍翻越長城,肯定直撲冀州,不會去遠征遼東,待川軍拿下河北後,我們再投降川軍。

    那時候川軍主力都在冀州,距離遼東更遠,蜀王劉璋肯定會同意我們投降,我們不要別的,只要嫂子,這樣不就好了嗎?

    如果覺得還不夠份量,到時候我們直接殺了公孫康,川軍白白得到一個遼東,怎麼會捨不得一個女子?」

    袁尚心裡其實想的是,如果現在投降川軍,變數實在太多,如果去了遼東,那裡很偏遠,一般來說統治者會容許邊緣的地方有幾個豪強,或許自己就不用時時擔心自己的性命。

    袁熙沉吟著,也覺得袁尚的想法不錯,遼東那地方,要不是當初公孫度細心治理,幾乎沒人願意管那不毛之地,說不定早被東邊的高句麗吞併了。

    這樣一個地方白送給川軍,換一個女人,肯定不會有什麼不捨的。

    在袁熙心裡,劉璋雖然殘暴,川軍雖然喜歡把遺孀什麼的拿來賞賜將士,但是在大事上是不含糊的,一個女人換個遼東,一定會幹。

    「三弟,沒想到你這麼足智多謀,如果他日你嫂子回來,二哥感激你一輩子。」袁熙激動地道。

    「我們是兄弟,說那些做什麼。」

    川軍再次發起進攻,袁尚道:「再防禦一次,今晚入夜向東撤退。」

    袁熙點頭。

    ……

    川軍中央大鎮,折蘭英握劍坐在椅子上,她是現在上谷全軍中爵位最高職位最高的將軍,除了劉璋和黃月英,就是折蘭英最大了,自然是她擔任主帥。

    「侯爺。我還沒見過這樣的戰爭啊,攻城一方比守城的傷亡少這麼多,那些籐甲軍衝上去,敵軍只能靠硬推下去,否則就是一邊倒的殺啊。」

    阿科現在已經習慣了叫折蘭英侯爺,劉璋在天山以北用籐甲軍時,阿科因為重傷沒看見,還沒這麼直觀的印象,現在看到籐甲兵攻城。才感歎這種兵種的厲害。

    見折蘭英低著頭沒說話,阿科對折蘭英道:「侯爺,我覺得我們只要加緊點攻勢,讓王越將軍上,不用後續部隊。可一舉拿下長城。」

    現在攻城不過一天,才是先頭部隊到來,後面還有大量軍隊未到,但是數萬袁軍把守的長城防線已經開始鬆動了,阿科實在不想墨跡下去。

    「啊,你說什麼?」折蘭英抬起頭茫然地看向阿科。

    阿科一下愣住了,這算什麼事。大戰還在打呢,主帥竟然魂遊天外,阿科這時才發現折蘭英剛才一直低著頭,側臉上還帶著一點笑意。

    「就這樣攻吧。等主公到來。」阿科重複一遍後,折蘭英伸了個懶腰,隨口說道,這仗打的實在輕鬆。

    折蘭英知道劉璋的計劃。現在加緊攻勢攻下長城也沒用,必須等大軍集結後。才好分兵佈置口袋陣。

    加緊攻勢加大傷亡,不值得。

    這時阿科低聲問折蘭英道:「侯爺,有什麼喜事嗎?看你開心的?」

    「我哪有開心了?污蔑上級,小心本侯爺將你軍閥處置。」折蘭英冷著臉對阿科狠狠說道,旋即緩了口氣:「繼續攻城吧,今夜主公應該就到了,我看袁家的軍隊最多也就撐到明天中午。」

    「是。」阿科摸摸鼻子,自己隨折蘭英征戰已經幾年了,折蘭英在戰場上從來都很認真的,行軍佈陣都不敢馬虎,阿科知道折蘭英是害怕失敗。

    因為以前的氐人軍,從來都是一敗就塗地,不能敗,特別是折蘭英從長安回到草原後,更害怕失敗,哪怕是佔據很強優勢,也從沒大意過。

    可是就算現在川軍佔據絕對優勢,也不該改變這麼大啊,竟然失神了。

    入夜,劉璋率領後軍到達前線,剛剛準備休息,折蘭英一身戎裝從外面走了進來。

    「夫君,我軍佔領長城了。」

    「哦?」劉璋驚訝地看著折蘭英:「這麼快,袁軍不是有三四萬人嗎?我以為他們至少能堅持幾天的,折蘭真了不起。」

    在劉璋拉動下,折蘭英坐在了椅子上,輕哼一聲,「夫君高估了袁軍,那些兵基本沒有戰力,如果要守,也最多明天就攻下了,不過這次是他們全跑了,我們巡邏的士兵發現,就攻進去了。」

    「跑了?」劉璋略一皺眉:「還真快,嗯,不太好啊。」

    「怎麼了,夫君?」折蘭英看到劉璋竟然皺眉,一下子也緊張起來,生怕自己中了啥計了。

    「我們現在必須將大軍調到長城,等攻下長城才好分兵,現在正是漏洞最多的時候,袁家兄弟這時如果不回異族軍,自己跑了,後面有異族軍牽制我們,我們還追不上他們。

    袁家兄弟放棄唯一的要塞跑了,肯定不該是異族軍首領的意思,所以多半是真跑了。」

    「啊?」折蘭英可以排兵佈陣,但是對分析這些戰役大局不是她的長處,氐人勢力擴大以後,要不是諸葛亮,折蘭英都不太會管理,每次戰役都是問過諸葛亮才佈局的。

    這時聽到袁氏兄弟竟然跑了,折蘭英一下子擔心起來:「對不起,夫君,是折蘭不好。」

    「袁氏兄弟自己要跑,你有什麼不好?他們的腿是我的折蘭管的嗎?」劉璋奇怪地看著折蘭英。

    折蘭英「撲哧」一笑,突然又失落下來,低聲道:「夫君,本來折蘭可以今天就攻下長城的,阿科還給我建議了,只要王越率軍猛攻,肯定能下,可是我想著等大軍聚齊,就沒同意。

    要是折蘭聽了阿科的話,今天就攻下長城,或者連夜進攻,袁家兄弟肯定跑不了,都是折蘭不好。」

    劉璋一下子就想到折蘭英為什麼沒有猛攻,一是傷亡,一是配合大的戰役,伸手將折蘭英抱進懷裡,在她耳邊道:「折蘭是為了大局才這樣的,本就沒什麼,而且袁氏兄弟和所屬兵馬至少是漢人,暫時跑了也不打緊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你就安慰我唄。」折蘭英靠著劉璋笑道,忽然抬起頭看著劉璋:「夫君,你這次制定這麼大一個戰略,是不是為了我?」

    「你?」劉璋看著折蘭英:「你別自作多情了,我這麼做就是為了將草原的隱患徹底剪除,與你什麼關係?」

    「嘻嘻,如果真的沒有關係,夫君不會一下子就理解折蘭說的什麼意思了。」折蘭英開心地笑了一下,雖然帶兵多年,這時也像一個小女孩。

    其實折蘭英本不是多想馳騁沙場的人,當初想領軍打仗,也只是一個小女孩的想法,只是因為安逸的生活過久了,想找刺激。

    那時的曹羨,怎麼也不會想到會成為今天的折蘭英。

    從逃婚起,許多事就都是被迫的,因為川軍對氐人山谷的進逼,折蘭英不得不帶著氐人流浪,不得不征戰,後來因為北宮止死在川軍手上,不得不進入草原擴大勢力。

    後面得知劉璋就是北宮止,為了劉璋的大業,不得不留在草原征戰,幾乎都是被迫的,其實折蘭英早就厭倦了,也很累了。

    這幾年來,因為被迫的戰爭,折蘭英只有戰勝,當初氐人在西涼作戰時,如果戰敗就是全軍覆沒,後來到了草原,如果戰敗就會被鮮卑人席捲。

    再後來,劉璋去西域那大半年,折蘭英更害怕失敗,害怕劉璋臨死前聽到草原敗亡的消息,那大半年,折蘭英沒有一天不是擔心的。

    直到現在,折蘭英覺得自己終於解脫了,如果川軍距離統一還早,折蘭英會馬上交出兵權,而現在,折蘭英覺得等到統一,也不會太長。

    那時候自己作為一個女將軍成為開國元勳,感覺一定很好。

    但也僅此而已,這只是一個小女孩覺得有趣的心思,覺得那樣會很榮耀也很開心,但是說到軍旅生活,折蘭英其實早就不想打仗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