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暴君劉璋

正文 898章 諸葛亮投效 文 / 不死奸臣

    /

    「我說了,這只是一個原因,實話告訴你吧,諸葛家司馬家,已經是本王必定誅殺的對象,那些逃到河套的世族子弟,包括諸葛家在內,放馬牧羊後一個也跑不了。

    如果你不與家族決裂,我是不會放過你的。

    當然這只是給我一個可以不殺你的理由,真正讓我不殺你的原因是,我想為月英付出一次。」

    劉璋頓了一下,對諸葛亮說道:「月英跟隨我後,一直為我出謀劃策,沒有月英,沒有川軍的今天。

    我知道月英為了我,幾次和黃家意見相左,只是她頭腦比較靈活,所以用各種理由讓家族一次次順從,直到現在,黃家徹底演變成商業家族,實現和平過渡。

    但是我相信,就算月英沒有這種變通,必須與家族決裂,她也會為了川軍那樣做,我必須感激她。

    還有你和龐統,曾經的敵對,月英要對你們下殺手,她真的很痛苦。

    徐庶已經死在我手上了,月英為川軍付出這麼多,所以我想留下你這個月英的發小朋友,算是一點心理平衡。

    但是本王不會放任一個威脅到處跑的,在川軍一統天下之前,這期間可能要委屈你一下,你是不能脫離本王掌控的,我會叫人嚴密監視你。

    不過你放心,這個時間不會太長,等天下一統,我不會怕你了,你就回隆中吧,我問過月英了,她也覺得你該回去那裡,還說你想要一個人陪你。」

    「找個人陪我?」諸葛亮喃喃道,有些失神。

    劉璋笑道:「月英你就別癡心妄想了,那是本王的,不過這次蔡琰去找折蘭時。折蘭問她,為什麼這麼擔心你,她對折蘭說,因為她喜歡你。

    這是折蘭下定決心給我寫信的原因,蔡琰一生命途坎坷,好不容易愛上一個人,折蘭不想活生生拆散你們,本王也希望,你能珍惜。」

    劉璋看著諸葛亮。諸葛亮沉默著,想起了在氐人大營,蔡琰和自己的點點滴滴,兩人命運是那麼相像,可是。自己卻好自私。

    蔡琰比自己的命運還不幸,可是每天卻只聽自己訴說,默默彈琴安撫自己受傷的心,自己自顧著說自己,抱怨自己的命運,什麼時候在乎了她的感受?

    自己不會彈琴嗎?難道自己就不能為蔡琰彈琴一次,安慰她受傷的心嗎?

    自己的一切蔡琰都看在眼裡。自己預感到有不幸發生,蔡琰比自己還擔心,她很少出門,更別說見河套的統治者折蘭英。可是為了自己,她主動去了。

    諸葛亮都能想出蔡琰對折蘭英的哭訴,不是發自內心感情,何以讓折蘭英心動?

    自己訴說的時候。沒想到傾聽的她,自己惆悵的時候。沒想到孤獨撫琴的她,自己默默哭泣的時候,沒想到背後心揪的她。

    自己每天都在說一個自己不可能得到的女人,而忘了一個女人站在自己背後。

    「哈~~~」諸葛亮長長的出了一口濁氣,這一刻,諸葛亮許多事情都想通了,好像脫出一個以前一直走不出去的牢籠,身心都變得輕鬆起來。

    以前總是想著以前的不幸,家族的鎖鏈,感情的失敗。

    而現在,家族關自己屁事,而感情,諸葛亮忽然感覺黃月英在心中的影子慢慢變淡,最後只剩下一個恬淡的朋友形象,就像一個一直關心自己的親妹妹一樣。

    而自己的全部心思,都印刻在另一個人身上,總是在自己身後默默撫琴的人。

    迷途了這麼久,終於在一轉身的剎那,諸葛亮明白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諸葛亮站起身,對劉璋鄭重一拜:「蜀王不但沒殺諸葛亮,還點醒諸葛亮,諸葛孔明現在才知道自己該怎樣活著,感謝蜀王厚恩。」

    當心中黃月英的影像變淡以後,諸葛亮突然感覺豁然開朗,自己的人生本不該那麼糟糕的,自己沒殘沒缺,還有愛自己的女人,最關鍵的是,自己才二十六歲啊。

    這麼年輕,自己憑什麼頹廢?

    諸葛亮決定好好過剩下的一生,黃月英,就當是一個美好的過去,一個現在的發小朋友,自己應該珍惜那個珍惜自己的人,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一切都還不遲。

    「得了吧,感謝就不用了,在天下安定之前,你好好待著別出什麼ど蛾子,就算對得起我了。」

    劉璋說完就要離去,諸葛亮忽然叫住劉璋:「蜀王殿下,你真的不需要諸葛亮效勞嗎?諸葛亮比起月英士元來,是差了些,但是當個縣令什麼的,還是能行吧。」因為心結打開,諸葛亮語調輕鬆了許多。

    「嗯?」劉璋回頭看向諸葛亮,問道:「你能為我效力嗎?」

    「沒辦法啊,現在我與家族決裂了,沒有錢花,要是沒有一官半職,就我這樣的,就算在隆中耕種,也養不活一家人啊。」

    看到劉璋看自己的眼神帶著疑惑,諸葛亮神情變得嚴肅,「蜀王殿下,諸葛亮現在只是想重新開始人生,蔡琰姑娘不會嫌棄諸葛亮貧窮,但是不能因為女人不嫌棄,男人就安心讓女人過苦日子吧。

    蔡琰出身書香門第,我平時也喜歡舞文弄墨,這開銷就大了,就算是過日子,我也得有個一官半職,更何況我現在可沒想著退隱,還想建立一點功業。

    總不能月英和士元以後功成名就來看我,我還在家裡插秧吧。」

    蕭芙蓉在一旁掩嘴失笑,劉璋腦袋反應了半響,才確定面前的確是諸葛亮,不是個山寨貨,對諸葛亮道:「諸葛先生才高八斗,如果要在川軍效力,本王高興都來不及,只是你確定能和月英一起共事嗎?」

    最開始黃月英覺得諸葛亮不會投效的理由,就是因為諸葛亮不可能願意屈於自己之下,而劉璋同樣覺得諸葛亮不會願意,所以沒動過要收諸葛亮的心思。

    諸葛亮微微歎口氣,輕輕一笑道:「有些事想不通,就容易一根筋,如果想通了,就發現其實根本沒什麼。

    如果是之前,我肯定不會投效蜀王,的確就是因為月英在川軍,但是現在,我覺得沒什麼了,與發小朋友一起共事,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嗎?」

    未婚妻,心上人,都已經成了過去,現在諸葛亮心裡,黃月英只是一個普通朋友,完全沒有了之前的隔閡,其實想想,和黃月英和龐統一起共事,不是最好的結果嗎?為什麼非要打來打去。

    如果徐庶也在就好了,諸葛亮想著。

    劉璋道:「好,既然孔明先生願意為川軍效力,本王不會客氣。」

    諸葛亮拱手一拜:「諸葛亮參見主公。」

    「蓉兒,拿南方地圖來。」

    蕭芙蓉將一副地圖交到劉璋手上,劉璋對諸葛亮道:「本王正有一個地方,缺少一個文武兼備有眼光有大局觀之人,只是有些荒僻,對名士委屈,孔明先生可能屈尊應命?」

    「只要能養家餬口就行。」諸葛亮說道。

    劉璋一笑,攤開地圖,指著交州的地方道:「交州這塊地方,距離大漢中央太遠,以前基本靠一些地方豪族維持統治,以至於所謂交州牧守,還沒有士家一個家族子弟權力大。

    大漢對交州的管理,恐怕只有在交州受災的時候通暢,這樣下去,我想要不了多久,如果大漢中央疲軟,交州就要分裂出去了,本王需要改變這種現狀。

    滇州新設,大部分土司歸附,但是還有很多不服王化,卻不能完全靠武力震懾,需要潛移默化,滇州如此,滇州以東的交州更難管理。

    蔡洺管理一個滇州,能夠不出亂子已經很好了,現在交州一團亂麻,重新恢復秩序是一個關鍵,本王不想看到以後的交州,還是被幾個豪族把持。

    所以無論交州還是滇州,都需要一個人才去治理,治理不僅僅是管理,還要加強大漢對當地的直接控制,讓當地百姓認可自己的大漢身份。

    另外還有西南絲綢之路,與南方駱越國,迦毗羅衛國,身毒國,阿盤提國等的交往,或戰或和,或合作或對抗,這些很複雜,諸葛先生能辦到嗎?」

    「諸葛亮對南方文化也有瞭解,蜀王放心,諸葛亮必竭盡全力。」諸葛亮鄭重道。

    劉璋點點頭,他知道諸葛亮說對南方文化有瞭解不是信口開河,從歷史上諸葛亮征伐南蠻就能看出,諸葛亮對南方各族是有瞭解的,這便於治理交州和滇州。

    至於南方那些國家,別說諸葛亮,劉璋也只對駱越有點印象,因為以前趙佗統治了一半,漢武帝的軍隊打過去過。

    這些陌生國家,到時候隨機應變,相信諸葛亮能自己判斷。

    看到諸葛亮應命,劉璋輕舒一口氣,南方有諸葛亮,西方有龐統杜微,川軍後方算是完全沒問題了,就等著最後的統一之戰。

    「既然孔明也將出仕川軍,那就沒什麼好隱瞞的了,我現在就派人去叫月英來,看到孔明還好端端活著,肯定把她嚇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