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暴君劉璋

正文 第887章 稱帝 文 / 不死奸臣

    /

    「香兒,什麼事?」劉璋看著鬱鬱寡歡走進來的孫尚香道。

    孫尚香走上前,牽著劉璋的手,「夫君,香兒聽說江東局勢安定了,哥哥現在困在吳城,香兒想回去看看,可以嗎?」

    孫尚香沒有告訴劉璋江東世族和孫家有血海深仇,而且孫尚香覺得孫權還不知道,如果知道,肯定不會與世族軍隊這樣對峙。

    孫尚香想回去告訴二哥,不然二哥還被蒙在鼓裡。

    「一定要回去嗎?」劉璋不想孫尚香回去,但是如果孫尚香一定要回去,也不想阻攔。

    「夫君,香兒既然嫁給你了,就是你的人,一定會回來的。」

    劉璋點點頭,摟過孫尚香輕聲道:「路上小心點。」

    將孫尚香送出府門,劉璋長出一口氣,黃月英在旁邊幽幽道:「看不出來,短短時間,主公就和孫小妹感情這麼好了。」

    「感情可以培養嘛,誰天生就有,不過我不是為這個歎息,我是想啊,有些事還真邪門。」

    ……

    「微臣有事稟報太后,近年來蜀王率領川軍蕩平亂黨,消滅張魯,劉表,韓遂,馬騰,劉備,擊敗曹操,威懾江東,名動天下。

    為大漢收復漢中,荊州,涼州,關中之地,更馬踏西羌,撫平五溪南蠻,橫掃西域,赫赫威名。

    這些年來蜀王治下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人人稱頌蜀王豐功偉績,而今更是在關中之地試種高產作物成功,恩澤萬民。

    如此天威浩蕩,堪比古之賢聖。

    大漢無天子已近兩年,先帝無子。蜀王乃漢皇后裔,功德昭彰,德才兼備,微臣提議太后下懿旨,立蜀王為帝,登臨大寶,匡扶大漢。」

    早朝之上,許靖慷慨陳詞,向太后伏壽躬身下拜。張松,蔣琬等文官紛紛出列:「請太后下旨,立蜀王為帝,登臨大寶,匡扶大漢。」

    伏壽明顯不知道有這一出。看向一旁的劉璋,發現劉璋也皺著眉,不知什麼心思,伏壽麵向群臣,臉上淡然,對群臣道:「你等都是這個意思嗎?」

    「我等都是。」張松蔣琬等人一齊喊道。

    許靖道:「太后母儀天下,但畢竟是鳳體。大漢不可持久無君,請太后准奏,以慰萬民之望。」

    許靖的語氣帶著威脅的口吻,明顯如果伏壽不同意。就要說出更激烈的言辭逼宮,低著頭的群臣都抬起眼皮看著伏壽。

    「眾卿平身。」伏壽臉上沒有任何波動,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這幾年蜀王為大漢除賊,為萬民謀福。本宮看在眼裡,蜀王對大漢確實是豐功偉績。

    先帝無子。蜀王又是皇室宗親,身帶萬民之心,足以立為正統,諸位臣工請援,本宮准奏,擇吉日請蜀王登臨大寶。」

    殿中一群大臣幾乎來不及反應,都沒想到伏壽竟然這麼輕易就答應了,立刻就要跪地謝恩,突然劉璋喊道:「等一等。」

    劉璋從左前方走出來,對伏壽一禮:「太后,此事還需商議。」

    群臣都以為劉璋這是禮節性的請辭,正要勸說,劉璋卻冷然制止了他們,向伏壽拜了一禮,對黃月英張任道:「你們跟我出來。」

    到了殿外,劉璋對黃月英和張任道:「他們請立我為帝,我不知道,你們知道嗎?」

    張任稟道:「末將聽過一些風聲。」

    「那為什麼不告訴本王?」劉璋冷聲道。

    張任正無言以答,黃月英稟道:「主公,這不能怪張將軍,也不能怪其他臣工,自古臣工為君分憂。

    主公不是拘泥之人,這裡沒外人,月英就直說了吧,這等同於篡逆,這種事情怎麼能和君王商議,這豈不是陷君王於不忠不義?

    月英之前也聽到一些風聲,但是沒有制止,月英覺得這些事,還是不讓主公知道的好。」

    「好吧,就算我可以不知道,月英,張任。」劉璋對黃月英張任道:「你們贊成我稱帝嗎?」

    張任道:「不管主公是否稱帝,張任都必追隨主公。」

    黃月英已經從劉璋語氣中聽出一些端倪,皺眉道:「主公,難道你沒有稱帝的心思嗎?」

    「呼~~~」劉璋看了一眼天,長出一口氣,對黃月英道:「月英,你是瞭解我的,我做這麼多,並不是為了大漢皇室,而是為了讓新政在大漢扎根,去除世族留下的腐爛味道。

    所以,就算你說的篡逆,我劉璋從來就不吝惜去做,我也沒想過要將帝位還給現在的皇室正統,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們兩個,這個皇帝,我劉璋做定了,但是。」

    劉璋緩了一口氣:「要做皇帝不是這個時候做,現在稱帝,對我,對川軍,沒有任何好處。」

    「為什麼?」連黃月英都有點不理解,對劉璋道:「主公,你應該知道,我們現在的統治區域內,世族占的比例很小,反而崛起很多純粹擁護主公的商業階層。

    百姓更是擁護主公,天子是誰對他們來說沒那麼重要,重要是誰讓他們過好,如果是其他人做天子,反而會讓他們不安。

    何況主公在西羌,南荒,五溪,西域的功勳,這是每個大漢人都值得驕傲的,那些淳樸的百姓同樣會自豪,主公稱帝,月英敢保證川軍轄地內,反對的聲音九牛一毛。

    而轄地外面那些世族,他們已經與我們水火不容,我們還需要討好他們嗎?

    主公稱帝沒有壞處,反而是有好處的。

    現在大漢無天子,曹操孫權為什麼不敢稱帝?因為主公比他們更有資格,如果他們都稱帝,主公必定稱帝。

    但是主公皇室後裔,又是太后擁立,肯定比他們要正統多了,他們正是怕這一點。

    敵人怕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既然曹孫害怕我們稱帝,那我們就稱帝,月英相信,只要主公稱帝,就算曹操孫權跟著稱帝,天下人也會覺得主公更合法,影響力更大。

    也就是說,那時候的曹操孫權,就成了真正的非法政權,所謂出師有名,這不是對我們很有利嗎?

    我們即將對下河套地區用兵,月英覺得這是有利於我們出兵的,主公在顧慮什麼?」

    黃月英說完看向劉璋,劉璋手掌輕撫額頭,對黃月英道:「月英,你說這些我都知道,但是你沒有想到稱帝的真正壞處。」

    「真正壞處?」

    「稱帝之後,首先要做什麼?」劉璋問道。

    黃月英道:「封賞臣工,大赦天下吧。」

    劉璋看向張任:「張將軍,你覺得我稱帝后會冊封你什麼官職?」

    「末將不敢……」

    「別廢話,照實說。」

    張任只覺得頭皮發麻,猶豫一下答道:「或許會封大將軍吧。」

    「那以後我還能封你什麼官職?」

    「這……」

    「如果我以後不加封你了,你還願意給我劉璋打仗嗎?還有進去之心嗎?」

    張任急忙道:「主公,張任不管身受何職,都願為主公赴湯蹈火。」

    「那是你,那是你張任,換了別人呢?你以為人人都跟你張任一樣嗎?」

    劉璋轉過頭,對黃月英道:「月英,你應該明白了吧?等我稱帝之後,大封臣工,到時候說不定連王都要封出來,我封得起嗎?

    到時候官職定下了,大多數臣工將領都沒了進取之心,我們還怎麼打仗?別忘了我們下面是很多的寒門官員。

    說句不好聽的話,世族雖然很腐朽,但是大多數世族眼光絕對比寒門長一點,理想遠大一點,要是我劉璋沒有了官職給他們封,他們鬥志會至少弱一半。

    他們現在都盼著本王以後稱帝,可以撈一個更大官職,所以努力做事呢,好吧,本王現在去稱帝,到時候官職都定下了,上升空間不大,他們追求什麼?

    如果再有武將和文人來投效,我拿什麼官職封給他們?現在天下還有一半沒有統一,需要吸納的官員肯定不少,到時候怎麼辦?把現在這些人的官職下了嗎?」

    黃月英生活在漢末,以前唯一的三次天下大亂,春秋戰國,六國被秦始皇統一。

    楚漢相爭,劉邦一統天下。

    第三次西漢末年,光武中興。

    三個人都是天下基本一統才稱帝的,所以黃月英沒有借鑒,可是劉璋知道後世很多帝王,都是因為先稱帝了,導致整個政權失去鬥志,最後偏安一隅直至覆滅。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劉璋可不想重蹈覆轍,所以劉璋寧願讓伏壽太后攝政,也從來沒想過稱帝,卻沒想到群臣給自己來了這麼一出。

    劉璋緩了語氣,對黃月英說道:「我說這麼多,就是說現在稱帝,我們整個川軍的鬥志都會下降,包括文官和武將。

    而如果不稱帝,大家都有個念想,以後什麼丞相大將軍,大家都有個盼頭,會更有鬥志。

    我不想現在川軍熱血因為稱帝冷卻下來,你們明白嗎?」

    黃月英和張任都不再說話,而是考慮著劉璋的話,過了好一會,黃月英道:「主公,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劉璋點點頭。

    三個人再次走進大殿,原本議論紛紛的大殿立刻安靜下來,都想知道劉璋和川軍文武之首的商量結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