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暴君劉璋

正文 第832章 浪淘盡,英雄 文 / 不死奸臣

    「末將願往啊。」曹仁聽到司馬懿推薦自己,立刻請命。

    「一邊去。」曹操呵斥曹仁一聲,詫異地看了一眼司馬懿,自己現在的確不想親征,有自己的理由,可是司馬懿怎麼看出來的?難道他已經看出自己的理由?

    曹操瞳孔收縮了一下,笑道:「仲達的建議很好,但是曹仁,雖然有點才能,但是有些魯莽,貪功冒進,這次就由張遼統兵吧。」

    在曹操心裡,曹仁是有帥才的,雖然性格還需磨練,但是統領大軍能夠辦到,又是家族將領,再合適不過。

    可是這次取長安,關係曹軍興衰命脈,關係大漢天下誰屬,這個時候曹操不敢用貪功的曹仁去冒險。

    「我……」曹仁滿臉的不服氣。

    …………

    司馬懿回到府邸,司馬孚立刻迎上來:「二哥,聽說今天大王要委任你為中軍主帥,你拒絕了,為什麼?」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真是不讓人清靜。」司馬懿甩了一下手,進了屋中。

    「二哥,這算什麼惡事啊,這次是我軍整軍以後,第一次出兵,幾乎是必勝之局,二哥為什麼推脫中軍主帥?

    只要二哥做了中軍主帥,戰勝川軍以後,不但在軍中威望更高,那些世族的力量不都在手上控制了嗎?我司馬家可就如日中天了。」

    「如日中天?我看是出頭鳥吧。」司馬懿慢悠悠說道。

    「什麼意思?」司馬孚愣了。

    「三弟啊。」司馬懿拍打著桌子,無比失望地道:「我告訴你多少次了,告訴你多少次了啊,曹操在世,我們要收斂,收斂啊。

    你怎麼和司馬徽那自大狂一樣。整天想著奪天下奪天下,你以為曹操是那麼好相與的嗎?

    劉璋,曹操,都是不世出的梟雄,你哥哥我,在他們任何一個人麾下都不敢大意。

    現在好不容易熬死一個劉璋,你要我栽在曹操手上嗎?

    曹操縱橫中原,橫掃河北,平生也就在劉璋手上吃了一次大虧。才五十歲,你以為他就老糊塗了嗎?你以為他看不到如今朝堂是家族勢力當道嗎?

    你當曹操不知道這次出征,是整編新軍後第一次出征,誰做統帥誰以後就能在軍中獲得極高地位嗎?

    他為什麼點名你哥去當這個主帥?你當他不知道我們司馬家在各大世家中的地位嗎?」

    「哥哥,你是說?」司馬孚驚道。

    「試探。」司馬懿斷言道:「這是在試探我們司馬家。在試探我司馬懿啊,我要是真敢接這主帥之位,曹操肯定有辦法對付你哥,對付我們司馬家。

    現在這些世家說是公推我司馬懿來當代言人,在曹操面前為世家爭取利益,不能讓曹操壓制世族,可是實際上都是一群自私的白眼狼。

    要是曹操找到個什麼借口。只針對你哥,只針對我司馬家,現在那些人又篤定會勝了川軍,巴不得擊敗川軍後。少了司馬家他們多分一杯羹,你以為他們會幫我們?他們不落井下石我司馬懿就感激他祖宗了。」

    「二哥是說,要是接下這主帥之位,曹操會想辦法對付我們?那征伐川軍怎麼辦?劉璋雖死。可是大足之蟲,死而不僵。川軍不好對付啊,他曹操要自掘墳墓嗎?」司馬孚不理解地道。

    「那你給曹操出出主意,他該怎麼辦?」司馬懿看向司馬孚,司馬孚愕然,無話可說,司馬懿拍了拍司馬孚肩膀。

    「三弟啊,看人,看人心,看性情,曹操是霸主,用的是霸術,啟用世族就是迫不得已之舉,在今天征伐川軍這個問題上,如果是一個軟弱的主上,或者是稍微帶點中庸,帶點柔性的主上,他會怎麼做?

    肯定是把什麼事都拋開,先贏了川軍再說。

    可是曹操不會這麼想啊,曹操此人平生傲視群雄,對於他來說,讓世族坐大難以控制,和征伐川軍失敗,是一樣的結果,甚至前者更糟,曹操這樣的梟雄,心裡肯定寧願輸給劉璋這樣的梟雄,而不是被內部人害死。

    實話告訴你吧,你二哥雖然不知道曹操具體要幹什麼,但是也知道他有什麼打算,第一,這西征軍絕不可能用大世族的人做主帥,第二,這次西征戰勝川軍之後,曹操會先控制世族軍隊,而不是去趁勝追擊。

    以往大戰,曹操劉璋之輩,都是親征,這次這麼關鍵的戰爭,曹操不動,還不是擔心世族軍隊?

    曹操這次沒用曹仁當主帥,不是因為曹仁是不是貪功冒進,實際上六路大軍伐川,除非上天硬生生站在劉循一邊,否則川軍必敗無疑,黃月英在西域無可用之人,曹仁身邊隨便跟一個程昱,荀攸,那都萬無一失。

    而且曹仁當了主帥,那新軍就被曹家勢力插入,絕好的良機。

    曹操為什麼不這樣?

    那是各退一步啊,曹操也知道這次西征是關鍵啊,也知道曹軍整體弱於川軍,這次是擊敗川軍,扭轉乾坤的唯一機會,他也重視啊。

    不用曹仁,就是害怕激怒世族,人家世族辛辛苦苦出錢出糧出人組建軍隊,哦,你派個曹仁來管,一下子成了曹家軍,誰會願意?

    到時候肯定軍令不齊,軍心渙散,不聽號令,各自自保,那還打什麼仗?別說五十萬,就是五百萬到了關中也白送給川軍。

    所以曹操才沒用曹仁,不能用曹家嫡系,也不能用世族,那當然選個張遼,你二哥推薦曹仁和張遼,那是看曹操會不會下棋,要是他真選了曹仁,曹家的末日就算到了。

    你說你二哥要是當了這個主帥,不是和曹操任用曹仁一樣糊塗嗎?」

    「二哥,曹操厲害,我看你比他厲害多了。」司馬孚笑著道。

    「三弟,你給我記住了,只要曹操在世。我們就決不能大意,別成天被司馬徽那老傢伙說暈頭了。」

    「二哥,我記住了,可是現在我們怎麼辦啊?眼睜睜看著川軍敗啊?」

    「混點忠誠吧。」司馬懿歎息一聲:「這次我們不隨征,努力做後勤保障,告訴司馬家的人,不管別的家族要怎樣耍花槍,我們司馬家好好做補給。」

    「那我們多吃虧?」

    司馬懿不屑地哼一聲,「吃虧。還不知道誰吃虧呢,鼠目寸光,曹操不是那麼好相與的,我們的路還長著呢,好湯得熬。

    你剛才也說了。川軍,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而我們最大的敵人,還是川軍,雖然說這次六路大軍圍攻川軍,幾乎沒有敗的可能,但是三弟你要想清楚敗的後果。

    我們敗了。劉循那就是拿我們六路大軍立威啊,位置將穩若金湯,到時候黃月英法正輔佐,六大良將。五虎上將,劉璋留下來的人,哪一個好相與,那才是我們的噩夢。」

    「二哥。你多慮了吧?六路大軍進攻,士燮。孫權,我們,還有內應,還有曹操說的五萬騎兵,折蘭英的十萬大軍,這六路軍隊一起進攻,川軍分身乏術,除非劉循他能撒豆成兵,我們怎麼會敗呢?」

    「我也想不到我們敗的理由啊,可是三弟你不覺得,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嗎?」司馬懿說道。

    「二哥,你什麼意思?」司馬孚愣道。

    「我問你,劉璋什麼人?」

    「不世梟雄。」

    「法正什麼人?」

    「當世一流謀主。」

    「黃月英什麼人?」

    「神鬼莫測的妖女。」

    司馬懿看著司馬孚道:「原來你都知道,那你憑什麼覺得他們這些人,會留下這麼好的機會給我們?據情報所知,劉璋的病不是一天兩天了,是幾年了,我們以前只知道劉璋得病,不知道會死,只以為和曹操是一樣的,頭疾。

    可是我們不知道劉璋是絕症,川軍高層會不知道嗎?既然知道劉璋必死,他們會留下這麼好的機會嗎?六路大軍,我的天,這要是劉璋,黃月英,法正都沒有一點預料,那他們的名聲也白瞎了。

    知道劉璋必死,那黃月英肯定對劉璋死後的局面有佈置,可是現在呢?黃月英去西域了,竟然沒跟著報喪的一起快馬返回長安,法正安安心心待在荊州,劉循身邊就剩下一個紙上談兵的周不疑。

    三弟你不覺得這太奇怪了嗎?」

    司馬孚倒吸一口涼氣:「天啊,二哥,不是你說,我還真想不到這一層,是啊,劉璋黃月英不應該這麼傻啊,要是六路大軍敗了,那我們怎麼辦啊?川軍一統天下,那世族可真完了。二哥你有什麼完美的計策?」

    司馬孚出生司馬家族,當然還是以家族利益為重,只是以為這次川軍必敗,所以才打了一些小算盤,可能現在鄴城中,沒人比司馬懿更清醒了,恐怕除了司馬兩兄弟,沒第三個人意識到六路大軍可能會敗。

    司馬孚一旦想到這曾,心都涼了,什麼利益之爭,那都是建立在戰勝的基礎上,那要是戰敗了,那可是滅族之禍啊,還爭個屁的利益。

    「計策都沒有,哪來的完美計策,什麼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都是虛的,畢竟現在是敵強我弱,六路大軍已經是我們的最大力量了,我們拿不出更好的方案了。

    我看這次大戰,五五之數,就算劉璋黃月英有準備,我們也有五成把握能贏。」

    「五成?」司馬孚驚道,九成把握他都覺得害怕的緊,這才五成。

    「五成差不多了。」司馬懿突然笑笑道:「告訴你啊,其實我們還有一條退路的,早給你說了,要對付你的敵人,先要瞭解你的敵人,和曹操周旋是如此,和劉璋劉循敵對也是如此。

    如果劉璋在世,我們沒有任何退路,只能一條心的與川軍死磕到底,可是劉循與劉璋不一樣,上次長安的時候,劉循都沒對長安留下的世族趕盡殺絕,而是只殺了家族中主要成員,對直接對付川軍的滅門。

    並沒有全族誅殺。

    這說明什麼?當時還是劉璋在世,劉循就這麼做,說明劉循骨子裡有仁慈啊。

    放心吧,我敢斷言,劉循就算擊敗曹操,只要我們及時做出自己的判斷,我們司馬家還是能保住。」

    「哎呀哥,你可真是神了。」司馬孚驚道。

    「不是神了,是活在亂世不容易啊,我可沒司馬徽那麼自大,這世上能人太多了,一步錯,滿盤皆輸,唉,叫人上菜,我有點餓了,今天我要喝兩盅。」司馬懿朝門外家丁喊道。

    ……

    荀彧荀攸回到府邸,跨入院門,荀攸對荀彧道:「叔叔,我們這樣合適嗎?說到底現在也是曹軍關鍵時期,我們輔佐主公十餘年,這樣緘默,不太好吧?」

    在這大半年的時間,世族組建軍隊熱火朝天,曹軍糧草軍餉迅速累積,可是曹操的原班謀士人馬,郭嘉稱病在家,其他寒門文官和一些沒落世族文官被新晉的世族豪吏擠壓。

    本來就對當初天子之事,曹操稱王之事不滿,這大半年裡更是很少說話,連荀彧許多內政權力,也慢慢向司馬懿等世族手裡轉移了。

    荀彧長歎一口氣:「緘默也奈何,不緘默也奈何,公達,我不想成就一個背漢之主,你明白嗎?十幾年的輔佐,就算是我不背叛主公的情誼吧。」

    荀彧也沒進屋,就在院中石凳上坐了下來,荀攸在一旁坐下,叫小廝拿來茶具,荀攸為荀彧斟茶。

    「叔叔,我知道,你是因為劉璋死了,這次曹軍大好形勢,很快可以扭轉乾坤,所以才緘默,要是現在是川軍大軍壓境,曹軍旦夕將亡,你一定會出主意的。」

    「那又如何呢?」荀彧臉上有些落寞,看著簡陋的院牆道:「當初我們跟隨主公,雖然主公兵不過幾千,我們也算是意氣風發。

    可是如今什麼樣子,當初與川軍穎水之戰,之後穎水對峙,受創最重的就是我們穎川家族,家族財產在戰爭中損耗很大,連穎川書院都毀了。

    後來川軍撤退,曹軍也撤退,整個穎水以西包括河洛之地,都成了緩衝區,成了無主之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