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暴君劉璋

正文 第551章 楊修和雞肋 文 / 不死奸臣

    /manghuangji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看到貂蟬帶著大夫進來,伏壽趕忙撿起畫筆,繼續為劉璋畫像。

    大夫號脈,和伏壽說的一樣,頭痛發作無法避免,屬於「正常」現象,無法緩解。

    整幅畫像畫完,伏壽在劉璋眼睛的地方停下來,床上的劉璋在人前還是一副淡然的神色,伏壽閉上眼睛,想像著一個從沒見過,只在這個時刻存在於心中的畫面。

    伏壽勾勒出劉璋的眼睛,看上去就是照著劉璋畫的,可是眼睛的光芒和現在的劉璋完全不一樣,沒有灰敗,沒有傷心,沒有冷淡,也沒有統帥千軍萬馬的冷酷。

    精神,陽光,自信,帶著一點喜悅的微笑。

    這就是伏壽心中想像的劉璋的樣子,或者伏壽覺得劉璋應該有的樣子。

    心中那副畫面,劉璋和一名女子並轡而行,後面跟著凱旋而歸的兵馬,不只有天下在握的自信,同時也有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悅。

    在伏壽心中,如果劉璋能夠長壽,一統天下,以大漢中興之股肱回到家鄉,就應該是這樣一幅畫面吧?劉璋的眼睛,也應該是畫中之人的神態吧?

    也許是黃月英在伏壽心裡太不上鏡,畫面中,劉璋身旁那個女子,伏壽不由自主想像成了自己的樣子。

    伏壽還算滿意地看著自己作品,在旁邊題上十四個大字:「並轡走馬看江山,離別紅顏生死間。」

    筆力娟秀而有力,一氣呵成。

    伏壽將畫架搬過來給劉璋看,劉璋還沒看清楚,那大夫和貂蟬就先驚愕了一聲。

    貂蟬道:「皇后,你的丹青水平突飛猛進啊,當年你在長安畫《夜亭樓閣》。眾人交口稱讚,但是在我看來,也只算上品之作,這幅畫惟妙惟肖,特別是眼睛,傳神極了,簡直堪稱絕品,貂蟬這一輩子是趕不上娘娘了。」

    「姐姐誇獎了,妹妹拙作哪能與琴棋書畫四絕的姐姐相比。」

    「皇后千萬不要過謙。」那青衣大夫緊聲道:「貂蟬姑娘說得對。皇后娘娘,據小的看,你這幅畫稱為絕品絕不過分,俗話說畫龍點睛,眼睛是人物畫的靈魂。

    皇后娘娘不止勾勒出了眼睛的形。更勾勒出了眼睛的神,不止勾勒出了眼睛的神,透過畫中人的眼睛,老夫彷彿能看到一個陽光開朗,志向高遠的男子,通過自己努力終於達成理想的畫面,實在是高。實在是高啊。」

    「你一個大夫,怎麼這麼瞭解?」劉璋狐疑地看著興奮的大夫,心道,你就吹吧。肯定是看到畫的是我,又是皇后娘娘親筆畫的,來拍馬屁了。

    大夫道:「稟報蜀候,在下從五歲開始學畫。跟過三個丹青名師,在繪畫上略有造詣。」

    「那你怎麼來當醫生了?」

    「蜀候四科舉仕。文武醫工,沒繪畫這一項啊,招的畫工都是給陶瓷絹帛繪畫的,我這丹青手筆沒用啊。」

    大夫一臉苦惱,看那苦大仇深的表情,劉璋只覺得自己要是開了繪畫這個考試科目,這大夫一定是吳道子,齊白石一樣的人物。

    自己這應試教育算是害人不淺嗎?

    聽著貂蟬和大夫讚不絕口,劉璋仔細看了看,突然一愣,感情之所以被叫好,原來是這幅肖像畫,畫的根本不像自己。

    恩,絕對不是自己,這丫誰啊?

    劉璋怎麼看伏壽畫的都不是自己,可是哪裡不像又說不上來,悄悄拿個銅鏡在貂蟬背後偷看一眼,再比對那幅畫。

    五官身材都和自己一模一樣,可是為什麼自己就是覺得不像呢?

    「好,拿去裝裱起來,對了,下面一定要寫上本侯的名字。」

    雖然不像,不過劉璋聽貂蟬和大夫這麼誇讚這幅畫,肯定還是很不錯的,說不定能流芳百世,那自己的名字不也流芳百世嗎?

    看著畫像上半點不像自己的自己,親切陽光,這要是流傳下去,不管那些世族怎麼誹謗,都能挽救一部分人的感官。

    「這幅畫我自己留著,以後再給皇叔畫。」

    墨跡干了,伏壽將畫捲起來,一點也不看劉璋和貂蟬的目光,劉璋悠悠道:「以後,我還等不等得到以後。」

    伏壽拿著畫的手突然一緊,將畫軸握出一個凹陷。

    …………………………

    長安宮中,琴聲幽幽從珠簾後傳出,映出一個白色的窈窕身影。

    曹操半躺在長椅上,微閉著眼睛,靜靜聽著琴聲,手指一點一點打著木沿。

    原野一戰的大敗,打掉了曹操數年的心血,五十萬軍隊是曹操能拼湊出來的全部軍隊,中原北方的糧草被搜刮一空,百姓被突然加征,民力已經枯竭。

    四十萬軍隊流失,數年糧草消耗一空,怎能不讓這個梟雄傷神,當看到曹軍大敗無法避免時,曹操幾乎有一種萬念俱灰的感覺。

    幸好,有琴聲,自從七年前開始,每當自己失敗或絕望,只要琴聲響起,自己就能寧靜,就能一點一點提起信心。

    靈雎就像影子一般跟著自己,少有文武大臣知曉,就算知曉也不會談及,幾年前就有人不長眼,說曹操整日帶著這樣一個小女孩,關係不清不楚,有傷風化。

    後來,這個人就死了。

    如果不出意外,靈雎會一輩子這樣,像一個影子一般跟在曹操身後,沒人注意她,沒人瞭解她,甚至任何史料評書都不會提起這樣一個人。

    靈雎注定跟隨曹操進入墓中,無論陰陽,梟雄曹操都需要她陪在身邊。

    「主公,長安許多世家裹了家產,攜家帶口從東門逃向中原。」一名將領前來稟報。

    曹操打著指節的動作突然停下來,怒氣湧現:「去,派一支軍隊,誰敢走,滿門誅滅。」

    「主公不可。」郭嘉急忙上前。

    「為何不可?這些肥頭大耳的世家,牆頭草,隨風倒,看到我軍敗了,撅起屁股就跑,本相恨不得將他們零刀碎剮。」曹操怒道。

    郭嘉知道曹操不是真的想殺世族,大敗之後,曹操心裡一直憋著一股火,只要熄下去就好了。

    郭嘉道:「主公,劉璋不得世族之心,正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勢力,而且這股勢力絕不可能背叛我們,萬萬不可像劉璋一樣誅殺,尤其是現在正值大敗,敵強我弱,無疑是自毀長城。」

    郭嘉嘴上這樣說著,可是別人不知道,郭嘉心裡比曹操還想殺掉這些世族,作為寒門子弟,郭嘉才曹營中忍受太多,無實權的祭酒職位,不負責任何具體事務的身份,被迫放蕩不羈。

    要不是曹操雄才大略,郭嘉早已走了。

    在這個時代,寒門出身的人,沒有幾個不憎恨世族,有楊子商那樣小人般的恨,也有郭嘉王越這樣君子般的恨。

    「呼~~」曹操長出一口氣,在琴聲中努力讓自己平復下來:「奉孝,如今我軍大敗於劉璋,困守長安,你有什麼打算?」

    「立刻退守中原。」

    「什麼?」曹操睜眼看向郭嘉:「奉孝要將關中拱手讓給劉璋?如果劉璋佔據關中,比當初強秦還要強大,我們損失四十萬軍隊,糧草枯竭,數年不能恢復,如何是鼎盛川軍的對手?」

    郭嘉沉默了一會,抬起頭道:「郭嘉也知道,我們退守中原,如果沒有奇跡發生,十數年都只能取守勢。

    但是這已經是最好的辦法了,長安決計是守不住的,我們已經發書孫權,封孫權為大漢四百年來第一個異姓王,就算孫權不心動,為了江東不被吞併,他也必然發兵荊州。

    曹孫兩家共抗劉璋,劉璋這次發兵關中,糧草消耗也很巨大,不可能持續不斷進攻,只要這次我們能扛住劉璋大軍,孫權能在荊州重創川軍,戰事就會停下來,天下處於三足鼎立之勢。

    我們與孫權任何一家都不是劉璋對手,但是雙方聯合,就強過劉璋,未嘗沒有機會啊。」

    曹操指節敲動,靜靜地想著,下不了決心,士兵端來飯食,也一點胃口沒有。

    這時一名士兵匆忙進來:「稟報主公,南北大營急報,蕭芙蓉率領蠻軍,和那支刀槍不入的軍隊向南大營殺來,馬超趙雲率領西涼騎向北大營殺來,黃月英率領大軍抵達長安城外三十里。」

    曹操捏緊拳頭,現在真的到了進退兩難之境,守,正如郭嘉所說,守不住,退,曹操捨不得。

    退出關中,就代表曹軍衰落,川軍取代曹軍崛起,誰能那麼坦然把老大的位置讓出來,甘當老二?

    一名士兵進來:「主公,今夜巡邏口令是什麼?」

    曹操夾起一塊雞肉,凝視半響:「雞肋。」

    「是,雞肋。」

    曹操巡視營房,心裡想著是該撤退,還是該堅守,卻看見糧官在打點行囊,立即喝問:「怎麼回事,大戰在即,為何收拾行裝?」

    「稟報主公,主簿楊修說這是丞相的意思。」

    「廢話,我什麼時候說過。」

    「楊修聽到今夜口令為雞肋,說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丞相明日就會班師,所以讓人提前收拾行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