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暴君劉璋

龍騰世紀 第230章 從事中郎的偉大志向 文 / 不死奸臣

    第230章從事中郎的偉大志向

    死氣沉沉的古襄陽,陷入沖天而起的火海之中,大火炙烤著周圍的大地,兩里之內不能近人,川軍陸續移師襄陽。////

    川軍中軍從杏村撤出,大軍開過山崗,身邊兵馬「踢踏」而過,劉璋注目向大火的方向,即使紅日當空,也掩蓋不住那熊熊火光和漫天的煙塵。

    古襄陽一戰,震動天下,雖然川軍宣佈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徐庶先違反規則,割下川軍使者之耳,徐庶先不仁,川軍方不義。

    但是此戰依然成為天下世族口食,荊益二州之外,百姓視川軍如魔鬼,荊益二州之內,百姓也畏懼三分,甚至一些兩江災民,不敢去領救濟糧食。

    劉璋無道,曹操在官渡宣佈討伐,下令樂進整頓宛城兵馬,實際上,樂進已經在半個月前出發。

    江東孫權,雖然孝服在身,但是為了天下黎民,也宣佈摒棄與劉表私仇,大義討伐劉璋,蔣欽周泰率領水軍溯江而上,實際上,兩人早已在古襄陽戰前,就從湖口出發。

    川軍士兵在山崗上默默走過,只有踏地之聲,身體的一面感受著遠遠的熱浪來襲,心中不知是何滋味,他們清楚知道那裡面埋葬了多少生命,甚至當他們抱著早已準備好的引火物進入城池時,還有一些奄奄一息的人癱在角落,孤獨無助地望著他們。

    然後,他們用桐油和柴草覆蓋了這些人。

    劉璋看著火光烈烈的城池,靜立良久,法正帶著一些歎息,蕭芙蓉眉頭輕皺,沙摩柯好厲害一臉無所謂的神情,張任沉著冷峻,樊梨香表情恬靜,彷彿春風拂過……

    跟著劉璋久了,漸漸的都已經習慣了,川軍的謀臣武將,早已習慣了自己在亂世的位置,一次,兩次,三次,現在已經不知道多少次面對手下所謂的冤魂了,殺伐,對於川軍來說,不會停止。

    高沛領著後軍,對拿著長矛的龐統得意地道:「嘿,某某某,某些人當初說啥來著,哈哈,說什麼,哎呀,放心吧,徐庶把守的襄陽不是那麼好攻下的,什麼暴雨時節,蛙鳴蓮開,總會有人去求他的,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高沛拿腔拿調,笑的嘴都合不攏了,龐統杵著一根長矛,臉色漲紅,氣道:「哼,神氣什麼,古襄陽雖然攻下了,但是留下的後患無窮,如果是我來出謀劃策,肯定不會如此。」

    「哦,是嗎?」高沛輕蔑地道:「那現在城池都攻下了,你倒是說說你想了什麼招?」

    龐統眼珠子斜了斜,悶哼兩聲:「我又沒當軍師,我瞎操心幹什麼,沒想。」

    「哈哈,癩蛤蟆打哈欠,哈哈哈。」高沛笑得更加得意了。

    龐統看著高沛那樣,恨不得一矛刺進他嘴巴裡,心裡很憋屈,自己待在高沛的身邊當親兵,一沒敵方情報,二沒己方消息,還一直被樊梨香的人監視著,就算想出去看一看城防都不可能,叫他如何出謀劃策?

    有一次聽說甬道發生川軍與荊州軍激戰,龐統便想去看看究竟,還沒走出大營,就在帳篷之間環形轉了一圈,立刻發現後面有人跟蹤。

    自己兜圈子竟然也有人恰好同路,那不是奇了怪嗎?

    龐統通過問高沛其他親兵,得知是樊梨香的人,一想到當初樊梨香那明媚如春日的眼神,龐統頓時打消了再出營的念頭。

    雖然龐統自認為才華絕不在徐庶之下,但是徐庶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如果睜眼瞎的龐統都能拿下古襄陽,那徐庶也不叫徐庶了。

    但是龐統想一想,就算自己是川軍軍師,也不會做出劉璋那樣的決定,因為這根本與自己的理念不附,所謂頂級謀士,當顧慮長遠,行事絕不會留下這麼大後患。

    可是回頭想想,川軍需要顧慮那麼長遠嗎?以川軍的名聲,純屬破罐子破摔,那些世族不會因為川軍在古襄陽仁慈,就停止口誅筆伐,也不能因為在古襄陽狠辣,有更多的說辭。

    魔鬼和魔王,是沒有區別的。

    自己說的後患無窮,其實這種後患,川軍早已種下了,不在乎古襄陽這一戰,反倒是自己,如果自己拘泥常理,也不可能獲得這樣的勝利,川軍以微乎其微的傷亡,徹底剷除了古襄陽這個隱患,徐元直,韓德高,襄陽兩大賢士殞亡,現在劉表手下就剩下一群歪瓜裂棗了。

    「或許,劉璋統領下的川軍,能開闢出別具一格的生存之道吧。」龐統如是想著,心中懷著對徐庶這個老友淡淡的感傷。

    劉璋在山崗上佇立良久,翻身上馬,蕭芙蓉走到馬前,桑葉跟過來。

    桑葉是來給蕭芙蓉送行的,川軍駐紮杏村不算久,但是這段時間卻是桑葉過得最安心的日子,不用受公婆的指示,不用受丈夫的責難,不用受鄰里的白眼,即使是人人畏懼的堂堂兩川之主,也對她客客氣氣。

    還有一個州牧夫人,真心把自己當成姐姐,天天向她請教這請教那,看到蕭芙蓉受委屈,桑葉同病相憐的同時,是那麼想幫她,而不知不覺間,真的把她當成了妹妹,當離別時,有些不捨。

    「夫人,桑葉說的那些,你有時間學學就好,不要太刻意,夫君的疼愛才是最重要的。」

    桑葉給蕭芙蓉說著悄悄話,這麼久下來,她完全能感受出來劉璋是真心愛著蕭芙蓉,喜歡的是她這個人,而不是其他,以至於自己不再確信自己教給蕭芙蓉這些東西,是不是真的對她好。

    蕭芙蓉如水的眼睛泛著一層霧氣,看著桑葉很是不捨,自從跟了劉璋以後,蕭芙蓉感覺自己除了劉璋,再也沒有可以說話的人。

    哦,周不疑那個小屁孩除外。

    其他人都只是對自己客客氣氣,現在好不容易有個「閨蜜」,沒想到這麼快就要分開。

    劉璋無語地看了兩個依依不捨的女人一眼,眼睛看向前方,沉聲道:「桑葉,杏村現在一個人也沒有了,你不如就跟著蓉兒吧,近侍身份,不是奴婢,可好?」

    杏村距離古襄陽最近,川軍到來時,杏村百姓都逃往古襄陽,現在除了藏在地窖的桑葉,再也沒有一個人了。

    蕭芙蓉也期待地看著桑葉,桑葉沉默良久,點了點頭,蕭芙蓉一時大喜,拉著桑葉扶上自己的戰馬。

    劉璋看著兩個開心的女人,搖了搖頭,對張任道:「下令漢水上游築壩,暴雨時節過後,開閘放水。」

    張任沉吟了一下,朗聲答道:「是。」

    大火過後一片灰燼,洪水席捲千里白地,古襄陽,從此再不復存在了。

    而就在這時,另一個山包上,劉璋突然看見一個人對著古襄陽大火方向手舞足蹈,遙指道:「那人是誰?好像很開心的樣子。」

    好厲害定睛一看:「好像是從事中郎楊子商,我聽說他昨兒個一宿沒睡,沒想到現在還這麼興奮,好厲害。」

    白髮蒼蒼的楊子商在山包上又蹦又跳,興奮得臉色漲紅,幾十年累積的世家屈辱,幾十年積聚的怨氣,隨著這一場大火,終於開始流瀉。

    當年白川的豪門地主,多少逃難到了古襄陽,現在都埋葬在這裡,真是大快楊子商之心。

    只是唯一遺憾的是,襄陽城還巍峨在另一方,襄陽城中有更多自己的仇人,所有的世家,楊子商恨不得他們統統死光。

    清算的時候到了。

    這次進攻襄陽,楊子商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從事中郎,卻抱著殺光襄陽所有世族的偉大志向而去,意氣風發,慷慨激昂。

    襄陽城中,蔡瑁如當初川軍在江陵時一般,全副盔甲踏上閣樓,發出「侉侉」的聲音。

    蔡氏對鏡梳妝,將近三十的人,總是容易感歎年華老去。

    「姐姐。」蔡瑁在後面叫了一聲。

    蔡氏在桌子上挑著髮簪,五六個不同顏色不同樣式的髮簪都試了一遍,似乎都不太滿意。

    「姐姐。」蔡瑁又叫了一聲。

    蔡氏還是沒有應,看著鏡中還算美麗,卻很快這種美麗就將隨著年華逝去的自己,顧盼自憐。

    「姐姐,古襄陽已經完了,川軍就要攻打襄陽了,你怎麼還這麼篤定啊。」蔡瑁焦急地道,語氣中帶著一點怨氣,這麼多年,依賴多了蔡氏,自己面對大事的時候,竟是再也不能拿主意。

    「你也知道古襄陽完了嗎?你也知道川軍打來了嗎?早幹什麼去了。」蔡氏話語嚴厲,卻聲調平靜,從語氣中看不出一點情緒變化,頭未回,色未變,看著銅鏡中的自己還做了幾個角度動作。

    「我,我又做錯什麼了?」蔡瑁委屈。

    「為什麼向徐庶催兵?」

    「我這不覺得徐庶能守住城池,咱襄陽當然是越多兵越好。」

    「為什麼攻擊甬道只派那麼少人?」

    「派多了,襄陽不是不保嗎?」

    「為什麼徐庶請求到荊山接應,你拒絕出兵?」

    「荊山草木叢叢,哪裡都可能有川軍伏兵,君子不立危牆,我派兵去不是送死嗎?」

    蔡氏終於選擇了一根綠色的髮簪插進烏黑的髮絲中,本來她更喜歡嫣紅色,但是突然發現,好像那已經不適合自己年齡了。

    蔡氏慵懶地站起來,看向蔡瑁,淡淡的眼光所到之處,蔡瑁感覺哪裡的皮膚就揪緊在一起。(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