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暴君劉璋

龍騰世紀 第120章 三個條件 文 / 不死奸臣

    「你說什麼?」趙聲怒視趙范,大臉漲得黑紅,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你是要我把老婆交給劉璋?豈有此理,好你個二子,你信不信我現在就撕了你。」

    「大哥別急,大哥別急啊。」趙范連忙揚手求饒:「大哥聽我細細把話說完,如今劉璋大軍壓境,手下皆是益州精兵中的精兵,孫氏又不肯發兵相援,我們斷不能敵,只能委曲求全。

    可是要大哥就這麼投降劉璋屠夫,那是萬不可能,我們只要保得桂陽一地即可,如此一來,若劉璋敗給劉荊州,我們自然還是荊州之臣,如果劉璋僥倖勝了劉荊州,佔有整個荊州,我們不還是荊州之臣嗎?難道大哥希望死在劉璋那屠夫的屠刀下嗎?

    而要讓劉璋同意我們名義上歸順,實際據有桂陽,必須用非常手段,觀劉璋之行,為了一個蠻女竟然鬧得君臣對立,可見十足是一個好色之徒,大哥的妻室樊氏,那可是我們整個荊南,甚至荊州也找不出第二個的美人,劉璋見了能不心動嗎?

    樊氏本是大哥斬殺其養父張懌部將樊常的戰利品,哪裡算得大哥正妻,既然是戰利品,那就送給劉璋也無妨嘛,如果過了這一關,大哥想娶什麼女子娶不到,大丈夫不該為一女子所累啊,鮑隆,你說是不是?」

    趙范急於說服趙聲,拉了鮑隆助陣,鮑隆忙道:「是,是,是,二將軍說的是。」心裡卻鄙視,還大丈夫呢,把女人送出去就大丈夫了?

    「可是……」趙聲還是下不了決心。

    「大哥不要再猶豫了。」趙范和鮑隆都急切地看著趙聲。

    趙聲掙扎道:「我不是分不清一個女人一座城池,孰輕孰重,只是那樊氏我才得沒多久,水靈靈的,都還沒調教好,實在捨不得啊,唉,也罷。」趙聲歎了口氣:「就依了你們吧。」

    「大哥(將軍)英明。」趙范與鮑隆頓時大喜。

    川軍大營,劉璋與諸將正商討軍事,忽有士兵來報:「桂陽太守趙聲,有使求見。」

    「趙聲派了使者?」劉璋眉頭一皺,放下筆,洗手之後帶著眾將到了中軍大帳。

    「下面何人啊?」劉璋坐於主位,一邊喝茶一邊慢悠悠地道。

    「桂陽太守趙聲麾下參軍鮑隆,拜見益州牧劉皇叔。」鮑隆躬身答道。

    「趙聲是派你來投降的嗎?」

    「正是。」

    劉璋一口茶水差點沒吐出來,他不過隨便一問,鮑隆卻答的爽快,劉璋還真沒想到趙聲會派使請降。

    「除了請降,我們趙太守還為劉皇叔送來一件禮物,還請皇叔笑納。」

    鮑隆說著拍了一下手,帳外一名女子款款而入,女子一身潔白漢綢,臉蛋清秀白皙,步態端莊典雅,輕抬蓮步,剛一露面,頓時艷驚全場,彷彿讓整個大帳都為之一亮,連川軍的幾名主要將領都微微變色,劉璋看著那女子也愣了一下。

    鮑隆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劉璋,很滿意樊氏出場的效果,恭聲道:「劉皇叔,我家太守深為痛恨劉表麻木不仁,身為宗室,毫無拯救天子匡扶漢室的雄心,早有棄暗投明之意,盼皇叔如大旱盼甘霖。

    今皇叔大軍到此,太守願傾城拜伏,只求能為皇叔守荊南門戶,內通德政,外抗山越孫策,此女樊氏,就是趙太守效忠皇叔的錚錚明證,還請皇叔應允趙太守的一番良苦忠心。」

    鮑隆說著九十度躬身下拜,劉璋旁邊的法正沉聲道:「鮑參軍,據我所知,樊氏乃趙聲的妻子,為何送給我家主公?趙太守他願意嗎?」

    群臣也紛紛望向鮑隆,俱有取笑之意,鮑隆卻不慌不忙地答道:「想來這位就是皇叔身邊第一謀臣法正法孝直先生吧,先生謀略超群,天蕩白水瞞天過海,大敗張魯五萬大軍,為何卻如此拘泥不化。

    想拯救天子匡扶漢室,是何等高尚而光榮,又是何等緊迫,樊氏能促成像劉皇叔趙太守這樣的仁主良臣之合,對江山社稷有大功,當大義,又何必拘泥禮教樂方?」

    鮑隆說的義正言辭,法正啞口無言,他還真沒想到一個人可以把一件無恥的事粉飾到這個地步,還看起來一派正氣。

    「何況。」鮑隆振了振衣袍,又道:「何況這其中還有一個緣故。」

    「哦,什麼緣故?」劉璋笑瞇瞇地問道,聽著鮑隆亂侃,劉璋覺得也不失為一件好玩的事情。

    鮑隆理直氣壯地說道:「樊氏原名樊梨香,乃張懌手下猛將,原桂陽太守樊常的養女,樊氏繼承乃父之風,有巾幗義氣,樊常死後,那日樊氏見到趙太守,就直言太守不是理想郎君,樊氏自言心穆的英雄,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哪三個條件。」劉璋看著晶瑩如玉、卻帶著如深潭般惆悵的樊氏臉龐,反正是沒看出哪裡有巾幗義氣,不過也由得鮑隆說下去。

    「首先。」鮑隆伸出一個手指頭:「必須是一方諸侯,手握重兵,殺伐決斷。」

    劉璋點點頭。

    「第二,必須是漢室宗親,皇家正統。」

    劉璋皺了皺眉,微微點頭。

    「第三這個人還必須得是江夏人。」

    「嗯?」劉璋一愣,鮑隆的話突然讓他想起了這個樊氏出處,歷史上赤壁大戰之後,劉備收取荊南四郡,趙范就想把樊氏送給趙雲,以保得桂陽,當時趙范就說了樊氏改嫁的三個要求,全照著趙雲設計,沒想到今天其兄趙聲還在,竟然把妻子送了來,也照著自己框了三個條件。

    可是劉璋還是有一點疑惑,問道:「本官的確是江夏人,不過樊氏為什麼要選江夏人?難道我們江夏男人比其他地方的好嗎?」

    「哈哈哈哈。」眾將哈哈大笑。

    鮑隆面不改色道:「皇叔有所不知,樊常投靠張氏父子之前,一直以走街賣藝求生,可是正值天下大亂,百姓疾苦,父女收入微薄,每每食不果腹,幾乎淪為乞丐,只在樊氏九歲時,路過江夏,有人施捨了樊氏一碗清湯麵,從此樊氏小小的芳心裡,就刻下了江夏情節,所以對江夏人別有好感。」

    鮑隆說著還擦了擦眼睛,彷彿無比感動,而身後不遠的樊氏卻平靜如水,一臉麻木。

    「趙太守本來以為這世上已無符合樊氏要求的人,苟且納了樊氏,如今樊氏得遇良人,自當讓出,既成全樊氏,也成全一段佳話,還請皇叔體諒趙太守一番良苦用心。」

    「原來如此。」劉璋點了點頭:「既然這樣,樊氏留下,你自個回去吧。」

    「啊?」鮑隆張大了嘴巴。

    劉璋喝了一口茶,慢騰騰地道:「樊氏這三個條件,天下恐怕除了我劉璋,沒人能滿足了,她不跟我跟誰?人收下了,其他事情再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